奋力推动原平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2022-01-01 23:02马志强
前进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旅游发展

□ 马志强

2021年以来,原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忻州市委决策部署,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以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为主题,以“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为目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斗姿态,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原平“加速度”。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今年,是我市夯基垒台振雄风、架梁立柱铸辉煌,推进发展蹚新路、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山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强势推进,忻州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创的创新型田园城市步伐不断加快,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原平的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长,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特别是去年以来,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三大战役”,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要想进入国内大循环的中高端,必须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紧追科技创新步伐,紧贴转型发展进程,抢抓三个机遇。一是战略机遇。原平是忻州的核心城市,是集聚发展地区,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积极谋划“一核一极三区”组团式发展,以现有的主城区为核心、开发区为重要经济增长极、滹沱河两岸为新的生态居住和文化产品区、崞阳古城为文化传承区、大营温泉为休闲度假区,实现原平经济社会一体化、多样化发展。二是政策机遇。今年,省委把综改的工作重点放在市县一级,我市作为全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双试点”、省财政直管试点县,具有更大竞争优势和战略主动。三是地缘机遇。原平具有独特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处于山西实施“两山七河一流域”“京津冀一体化”“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等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是忻州市面向太原都市区的中部门户,这为我们构建工业产业集群、培育农业产业基地、形成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业、挖掘文旅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构建四梁,架设八柱。基于对形势的判断我们作出了“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抉择。“四梁”是“一二三产 + 人才”,即农业产业基地、工业产业集群、商贸服务业体系和人才系统工程;“八柱”是氧化铝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煤机智能制造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特优农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四梁”主要是按照融合发展、系统观念、链条思维,以人才为依托,对一二三产进行重构,形成产业生态的集群、基地、体系、系统,构建起我市产业的四根大梁。“八柱”主要是在我市现有产业基础上,择优挑选那些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市场前景好、能够在短期内发展壮大,对原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产业,立起我们经济大厦的八根支柱。“四梁八柱”是我市开启“十四五”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落实省委转型出雏型、发展蹚新路部署和忻州市委“336”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人才兴市”的战略抉择,是彰显原平气魄、创造原平速度、展示原平形象、体现原平特色的历史担当。

三、“三农”为重,振兴乡村。开展一产高质量发展行动,坚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面积产量稳定,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施农业“特”“优”战略,高标准创建以酥梨和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覆盖6个乡镇的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高效发展绿色、品牌、质量农业,全面提升原平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竞争力。建立统一高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继续保持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主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返贫这条底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宅基地等改革,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改善乡村风貌。市乡村三级干部齐上阵,全面排查整治“六乱”问题。坚持依法依规拆违治乱,健全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清理存量,杜绝增量。坚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加强指导,解决问题。压紧压实责任,工作分解到人、落实到户,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监督检查,细化考核指标,确保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发展乡村旅游。立足“国际化、乡土化、生态化”视野,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导向,以“山、水、农、泉”乡村旅游资源等为基础,拓展“古镇、古村、古寺、古树、古道、古人”文化旅游内涵,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秀美梨乡·诗画原平”旅游目的地和京津冀休闲康养后花园。依托天涯山、滹沱河、五峰山、崞阳古镇、同川梨园、云水镇等核心景区,积极融入黄河、长城、太行旅游板块,构建山地、水体、农业、温泉、长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形成东、中、西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温泉资源富集优势,实施“温泉+”融合战略,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旅游康养,打造一批休闲民宿、人文旅居旅游产品,拓展集养心养老、康复理疗、休闲保健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

四、建设“三市”,打造“高地”。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样板市。充分发挥资源型城市良好产业基础,聚焦“六新”突破,以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战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牢牢扭住产业、项目建设不放松,统筹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篇文章”,重点打造“8+6”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我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迈进,为全省乃至全国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提供原平模式。

建设晋北区域中心枢纽城市。以推动“集大原”高铁和原平通用机场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忻州-原平“第二通道”建设,着力构建内外联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推进经济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城市扩容提质,高水平推进开放格局建设,全面提升原平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

建设高品质现代宜居山水田园城市。按照“三产联动、产城融合”思路,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筑大生态、大旅游、大田园格局。加快中心城区“五大片区”建设,强化城市品质提升和公共空间管控。加快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特色风貌重塑。繁荣原平传统文化,唱响“三里九乡”历史文化品牌。

打造内陆地区县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把握互联网时代内陆地区在线开放机遇,加快构建对外开放通道,构筑对外开放平台,全面放大原平的资源、产业、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全面融入高铁经济辐射圈,全方位融入国内大循环,努力打造内陆地区县域经济对外开放新高地。

猜你喜欢
高质量旅游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