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2022-01-01 23:16孙永振
居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工程施工混凝土

孙永振

(山东兴滕置业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000)

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是整个建筑全过程中施工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建筑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建筑效率、施工进度以及建筑成本等。所以,对研究城市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有着很大的意义。

1 相关论述

建筑项目施工技术控制系统中存在着重复性、多变性和多发性的特征。而在建筑项目施工技术控制系统中,由于施工的困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等原因,使技术控制系统中具有了重复性的特征。另外,在建设工程施工中,会发生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使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显得更繁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变化的影响,而这种变化的影响往往导致需要重新调整施工技术监控方法,使施工技术的监控措施具有多样性。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面临着某些建筑行业的通病,比如材料出现裂纹、发生严重漏水问题等,使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往往具有多发性。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论述

2.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述

2.1.1 防水施工技术

现阶段,建筑渗透水问题普遍存在,既会降低建筑能效,还会导致住户体验极差。为了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高用户满意度,需要切实加强防水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防水施工的第一步是选材,参考依据有两个,分别是国家标准、设计规范。接下来,就要判断最容易漏水的部位。答案显而易见,是厨卫间。管理者要对施工流程进行规范,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首先,施工人员要清理现场杂物,并对墙面、地面等部位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平整度要求。其次,施工人员要给墙面涂抹水,顺序是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再次,施工人员要控制好防水材料涂抹的速度和次数,从而让材料厚度保持一致性。

2.1.2 电气接地技术

在建筑领域流传这样一句话,电气作业无小事。作业不规范,跑电、漏电等情况的出现概率就会提高,浪费资源事小,出现伤亡事大。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对电气接地技术进行管控。在严格的管理下,施工人员对设计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清楚作业内容及要求。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接线方案。在接线前,仔细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缆电线。倘若存在质量缺陷,就要立刻予以更换。

2.1.3 钢筋加工技术

钢筋对建筑就好比骨骼对人体,钢筋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钢筋加工技术实施科学管理,可以提升施工整体品质。从选料入手,管理人员必须投入其中。通过认真比较,找出硬度大、防锈性好的钢材。在入场环节,除要核实数量、检验外观之外,还要检测机械性能。只有全部符合上述规定才允许进场。而钢筋的技术问题也往往表现在材料选择过程与浇筑过程二个方面。所选用的钢筋一旦自身抗压强度无法满足设计所要求,便会影响施工的品质,从而增加了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而在浇筑过程中,如果钢筋与混凝土构件搭接处布设错位,就会影响构件的设计强度。

2.1.4 土石方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土石方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主要反映在对土方的基础施工中,对于建设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抗冲刷工作不足,既无法有效的保障地下基础施工和地基周边环境的安全,也无法保证地面尽可能地少受暴雨的侵蚀,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1.5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是对建筑工程进行统一浇筑,在第一次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浇筑,采用这种方式必须是建筑某一环节的施工,且浇筑面积较小,容易对其进行浇筑和养护等;分段分层是将其根据不同高度和不同承载力和要求,分为不同的区域,将其进行分层浇筑,保证浇筑的质量。这种方案适用于浇筑面积较大、浇筑过程比较繁琐的建筑工程环节;斜面分层是根据不同区域的承载力不同,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度要求不一样而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从而能够完成浇筑过程。在浇筑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要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进行检测,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2.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论述

2.2.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管理要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对进度管理十分重要。进度管理分为对组织、技术、经济和信息等管理,通过对相关施工的管理保证施工的进度。

(1)组织措施 建筑工程的施工量大、施工人员多,对建筑工程组织进行管理能够保证施工的进度。管理人员需要确立各个环节对人员的管理、设置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必须确立施工人员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

(2)技术措施 在施工前,要确立施工技术方案,采用成本低、施工难度低和施工效率快的施工技术,而且在施工中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进度。

(3)经济措施 在进度管理中,要及时将进度等情况及时地反映给投资方和建筑项目负责人,在考虑经济的前提下,适当的改变施工技术、施工设施等,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4)信息沟通管理措施 在内部要及时收集实际施工进度数据。

2.2.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点

(1)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施工设计方法进行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

(2)坚持“三检”制度。利用施工管理者、检测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3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要点

(1)在建筑工程中,必须对材料成本进行管控,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抽查等,确定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材料,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材料的用量,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

(2)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设施的成本管理。施工设备可以采用租聘的方式进行使用,避免造成施工成本过高。而对于施工人员来说, 要选取性价比高的施工团队,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施工进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施工成本。

2.2.4 混凝土预制桩接桩技术管理要点

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混凝土预制桩接桩技术控制要点如下。

(1)需要采用焊接以及机械快速连接方法来对预制桩进行连接,同时也需要控制接桩材料,使之符合建筑施工的基本要求。

(2)需要使用到机械快速螺纹接桩,在此过程中也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首先是要控制桩两端的偏差,并有效的检查连接件,符合要求才能进一步进行起吊施工。最后也需要控制接桩的位置,一般是控制其高于地面0.8m。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优化分析

3.1 案例分析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实际工程为某商业大厦建筑工程,其建筑为地上13层,地下3层,同时建筑的高度为71.50m,不同层数的高度也有所不同,其中1层~2层的高度为6m,3层~11层则为5m,最后两层则为4.2m,地下高度则为每层5.1m。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 相关的施工单位缺乏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建筑工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规模比较大,一些施工单位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的重视仍然不够。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规模比较大,许多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的速度,忽略了对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从而使岩土工程存在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往往只是进行理论上的管理,对于施工人员管理还不够重视,缺乏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把控,对于各个环节的管理,还没有进行细分,对于施工环节管理不够重视,难以发挥出施工管理的作用和效果,影响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而且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可能不具备专业能力,施工人员可能没有相应的管理意识,也可能存在着许多不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的现象,导致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2)缺乏施工技术管理的体系 一些监管体系并没有落实,而且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控制方案与实际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不符合,导致在实际的施工管理时,并不能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有一些施工单位受传统管理和控制模式的制约,导致施工管理的方法不合理、不科学,不能有效地解决和控制质量问题,导致岩土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一些地方多雨且比较炎热,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雨水可能进入地下,从而使地下形成积水,影响支护的质量。另外由于受疫情影响,给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影响了施工质量。例如,深基坑一般都采用机械开挖技术,在机械开挖、人工进行简单边坡修理后就开始进行支护施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基坑监测往往不符合要求,施工单位对于基坑的监测不够规范,甚至缺乏对于基坑的监测,这就会造成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出现质量等相关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3.2.2 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模板变形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常常出现模板变形的问题,影响其施工质量。而模板变形问题可能是由于振捣力过大,导致模板的压力过大,从而使模板出现变形的情况。也可能是在浇筑过程中,浇筑量比实际量多,使模板出现支撑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模板出现变形,影响施工质量。

(2)结构裂缝问题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会受到温度、振捣和模板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车型裂缝,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优化措施

3.3.1 规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

规范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控制对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对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设计人员必须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勘探,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从而能够为大体积混凝土搅拌等工作提供依据。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温度。通常,混凝土施工温度在28 ℃左右为标准施工温度,通过对温度进行控制减少温度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最后,应采用规范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3.2 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1)开展绿色管理 绿色工程管理模式的探究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必须突破制约绿色工程管理发展的制度障碍。于绿色工程管理模式而言,需要在传统体制规划下进行建设,符合绿色环保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相关企业也需要通过严格的管理模式及方法及逆行分类管理。按照传统管理制度进行绿色工程施工也是不可行的,绿色理念的深入是必要的,且需要贯穿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之中。经由上述的分析可知,优化工程管理作为后续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仍需将绿色理念继续融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相关政策,从而最大化的促进绿色工程的落实发展。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监督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不定时进行质量检查手段及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时监督,防止一些失误步骤,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建立相应指标的奖罚制度体系和对责任问责机制,要将建筑工程的职权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施工者,这样就可以调动和增强施工者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安全施工,也能够确保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

4 结 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方法的研究,利用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从而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工程施工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