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变迁研究
——兼论年味为何变淡

2022-01-01 23:49石亮亮王远
参花(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娱乐活动放鞭炮年货

◎石亮亮 王远

一、春节习俗的变化

春节俗称“过年”,起止时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虽然每个传说的情节不尽相同,但其都源于同一母题:由于某种怪物的出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威胁,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最终人们经过一系列的反抗斗争取得胜利,赶走怪物,重新回归原先的平衡。[1]人们通过这种母题来表达积极的抗争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主要选取置办年货、年夜饭、拜年这三项习俗来分析说明春节习俗变化的过程。

(一)置办年货

准备春节的生活用品俗称“置办年货”。在当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物资更加丰富,每到过年时节,商店、超市售卖各种年货。在乡下,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在工作或打工,过年的休息时间只有一周左右,这就造成了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年货。过去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准备,祭灶、打扫屋子、购置年货等环节,现在几乎缩短为从腊月二十八九才开始做这些事情,准备年货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热闹。春节本是休息调整的时间,现在越是重大节日人们越感觉疲惫。再加上网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买春节用品。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说明人们置办年货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多样化。但相反的是,人们对置办年货的感受却在降低,少了几分热闹,多了几丝劳累,甚至部分人开始讨厌过节。

(二)年夜饭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除夕”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在这一天人们通过贴春联、放鞭炮以达到驱邪的目的,还通过祭祖、吃年夜饭的方式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因此,年夜饭是一个重要的仪式。在除夕下午,人们便开始准备晚上食用的饭菜,鸡、鸭、鱼、肉等都置办齐全,在准备完成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上坟祭祖。祭祖的祭品有各种禁忌,在祭祖的前后要各放一串鞭炮以起到恭迎和恭送祖先的作用。待祭祖回来后,家人才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吃饭之前还要盛出一部分食物供奉神灵,在家里燃起香火,以达到保佑家庭平安的目的。现在的年夜饭逐渐由追求物质丰盛、品种齐全转变为追求口味、健康。以前由于食物的缺乏,人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吃上大鱼大肉。但是现在,平时的食物种类已经非常齐全,且容易获得,以前难得一见的食物已出现在百姓日常的餐桌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以及对食物的选择。现在年夜饭特别注重家人的口味以及饭菜是否营养均衡,但一些美好寓意的食物仍然被人们端上餐桌,比如“连年有鱼”。人们开始关注食物的象征性寓意和仪式,“食物精细的象征体系取代了肉食这种泛化的象征力量,虽然构成‘象征体系’的食物在购买上并不稀缺,但它在春节这个神圣时空中拥有的是‘寓意的稀缺’。”[2]现在人们的年夜饭并不在意食物的丰盛程度,而更加注重食物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把食物看作是一种象征的符号,通过年夜饭这种仪式来表达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等吉祥寓意。

(三)拜年

“拜年”是新年第一天最重要的仪式,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拜年。记得小时候出去拜年,家族里的小孩子一起挨家挨户去拜年,每到一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小孩子更是收获满满,不仅有零食,还能得到红包。现在随着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通过电话、Q Q、微信等通信方式拜年,只剩下少部分人还坚持上门拜年。相对于老一辈人的登门拜年,年轻人的拜年方式更加多样化,对“拜年”这一习俗的重视程度较低,并不在意通过拜年这一传统习俗来加强亲戚之间的联系。在《一位博士生的返乡日记》里讲道:“人与人联系的失落,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着老一辈人的联系维系着。”[3]如果家里有老人在,这种关系还比较稳定,一旦家里的老人去世,年轻一辈人的联系也就此割裂,这是目前农村亲属关系的痛点所在。

上述三个春节民俗在今天不断变化,但并不意味着会消失,身边人所说的“年味变淡”是对这种变化的不适应,人们一边排斥着这种变化,一边让自己忽略那种有年味的习俗,这种春节习俗的变化更多是人们自由选择的结果。

二、年味变淡的原因

(一)食物的易得性淡化了节日的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虽然和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但早已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传统的春节食物基本都是自家手工制作。而现在每当春节临近,在农村集市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年货,这些商品与平时相比并无太多变化,食物的丰富性降低了人们对传统春节的期盼度。食物的易得性降低了人们准备年货时的愉悦心情,淡化了节日的氛围。经济的发展还转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让农村人由原先追求食物本身转变为追求食物背后的符号寓意和象征意义,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这也是春节更加重视形式而非内容的一个原因。

(二)新兴娱乐活动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影响

先前农村的春节娱乐活动主要有放鞭炮、舞龙、赏花灯等传统形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手机、电脑等娱乐设备在农村地区普及开来,人们的娱乐活动变得多样化,摇一摇、抢红包等新兴娱乐活动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人们不再愿意出门放鞭炮,再加上现在不提倡放鞭炮,使得除夕夜放鞭炮这一娱乐活动逐渐衰退,仅留下在关键时间节点放鞭炮这一仪式性习俗。[4]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已成为除夕夜的必备娱乐活动,对家里长辈而言,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看春晚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但年轻人早已不再局限于春晚,并对春晚的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新兴娱乐活动对传统春节习俗带来的影响。

(三)传统春节的固有属性

传统春节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是根据农忙和农闲来进行自我休养生息的传统节日。春节中许多习俗的形成均源于人们在农业社会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但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在农村从事传统农业劳作的人口逐渐减少,大部分的劳动力主要依靠外出打工谋生,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民俗事项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另外,我国的春节是在农历历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辛亥革命后,逐渐以公历历法作为法定历法,农历历法虽然在农村还在使用,但远不如以前受重视。目前,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们对农业社会的农历和农事节气关注较少,这也是传统春节习俗变化的一个原因。

(四)家庭成员缺乏参与性

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重点分析了“身体实践”,他将社会实践分为“体化实践”和“刻写实践”,[5]“体化实践”主要是通过身体的举动来传递信息,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够正确传递信息。而“刻写实践”则是通过记录手段来保存和传递信息。传统春节除了公共习俗外都属于家庭记忆。本文中提到的置办年货、年夜饭、拜年等习俗都是关于每个家庭的特有记忆,家庭中的每个人只有参与到这一系列“体化实践”中,才能准确传承这一民俗记忆。但对于年轻人或是外出务工者,由于他们没有实际参与到这一“体化实践”活动中,便缺乏对春节的相关记忆,这种记忆的断裂也造成了春节习俗的淡化,同样会给人一种“年味变淡”的感觉。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春节习俗的变化过程:“准备年货”由原先的自家手工制作逐渐改为到集市上购买或者是网购;“年夜饭”由原先重视食物的丰盛程度到现在注重食物背后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拜年”的方式逐渐多样化,更加方便。春节习俗变化的原因由多方面决定:物质的丰富降低了家庭准备年货时的氛围;新兴娱乐活动的出现代替了传统春节的民俗活动;乡村城镇化的推进造成了春节中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民俗活动消失;家庭成员缺乏参与性造成对春节的记忆形成断层,因此感觉“年味变淡”,对传统春节的期待降低。民俗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会产生特定的风俗习惯,任何一种风俗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物质基础相适应,一旦土壤发生变化,民俗也会随之变化,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应该正确认识春节习俗的变化。

猜你喜欢
娱乐活动放鞭炮年货
年底来点硬年货
放鞭炮啦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备年货 迎新春
去无人超市办年货
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我的春节日记
我的春节日记
蹦蹦床上的物理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