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2022-01-01 23:41黄永锋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运转金融市场流动性

黄永锋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市分行,广东 茂名 525000)

我国商业银行可在资金流动正常、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资金运转收益的最大化。基于此,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本质是其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运转盈利的竞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水平及成效是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制约因素,也是商业银行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接受机遇挑战的有力措施。虽然现阶段的商业银行资金管理已颇具成效,但是其在实际运转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其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流动性紧张、资金流动性管理薄弱、清算体系垂直化、运转成本高等问题,仍需商业银行不断提升其自身对宏观金融市场形势的识别判断能力,持续性、先进性地完善优化其资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经济大环境。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紧张

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现阶段,随着银行利率市场持续性推进,各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竞争激烈,负债成本也日趋提高,但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速度却处于逐步下降的状态,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了资金流动性紧张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对其资产负债配置、资金筹集来源、资金运转业务等进行预测性、多元性的优化改进,以此缓解并改善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紧张状况。

2.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流动性管理薄弱的问题。大多数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都是由司库负责。商业银行资金营运部门依据司库的指令进行资金筹集、资金运转、资金缺口填平等操作。但是,信息时代大背景下的银行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司库对金融市场运转状态、波动情况的分析判断极易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及偏差性,出现资金筹集不及时、资金筹集不到位、管理操作不统一等现象,弱化了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的管理效用。

3.商业银行清算体系垂直化

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存在商业银行清算体系垂直化问题。商业银行借助计算机设备及信息技术,构建形成独立管理、高效、方便的清算体系,以此集中性、专业性地处理银行资金头寸清算工作。但是,部分银行的总行通常会占用分行头寸,须由分行承担垫付资金的损失,因而常导致分行账户透支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对银行清算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4.商业银行运转成本高

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中存在运转成本高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部门偏多,导致银行资金管理执行的协调流程及工作量有较大增加,甚至商业银行部门间涉及资金管理业务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这就意味着银行运转协调成本较高。在信息时代银行金融环境下,需要商业银行资金管理进行高效率、凝聚性地运转提升,实质有效地对其管理架构进行效率化、质量化的革新,进而得以切实为其资金管理和营运效率提供助力效能输出。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优化路径

1.优化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流动性资金过多意味着资金利用效率会降低,但是流动性资金紧张,又会限制资金营运及其管理的高效率实施,导致商业银行业务开展时管理运转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商业银行须根据金融市场波动及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方式,保持流动性资金与资金效率的动态平衡关系。商业银行核心客户存款具有稳定性、周期性、安全性的特点,即使在经济下行周期,其也具有较低的提前支取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应秉持以核心客户存款为主渠道的资金筹集原则,确保以低成本核心负债为资金业务运转、资金流动安全提供最有力保障,同时这也是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原则性体现。部分商业银行由不同的组织部门分别执行其资金流动性管理及操作,导致其管理、运转执行的时效性、管理效用都受到阻力。针对此问题,商业银行可将资金流动性管理、操作都交由司库全权负责,实现资金流动性管理的实效性调整、执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时代影响下,金融市场存在发展波动性较大的现象,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注重其市场动态研究的力量,增加对金融市场运转及发展形式的分析讨论、评估预测,提升其自身对宏观金融市场形势的识别判断能力,进而为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可靠性预测给予指导。

2.优化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须持续性调整优化其非信贷资产结构,以此应对金融市场架构调整及金融经济波动的冲击。商业银行须从负债构成、负债来源、负债成本等方面入手调控,明确银行金融债务、同行存单等主动负债情况。商业银行应正视并充分利用金融债券期限长的金融特点,对商业银行运转发展资金进行补充,缓解其负债未定性、长期性不足的现状。同时,商业银行也应积极拓展清算、托管等同业资金业务,以此考虑借力其金融稳定性好、金融成本低等特性,拓展低成本负债来源占比。而商业银行大额、同业存单业务具有金额较大、金融期限稳定等特性,应根据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调整,灵活快速地对大额、同业存单业务进行弹性管理。商业银行可通过同业拆借业务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但在进行长期性资产结构调整时,须注意避免借助短期同业拆借业务进行长期限资产配置。商业银行贷款是商业银行高风险资产,也是商业银行重要资产,其高风险性主要表现在资金成本高、流动性差、资金收益率低等方面。而非信贷资产则具有资金流动性强、资本消耗低等金融特点,可有效缓解银行存贷比压力,利于实现商业银行核心客户关系维护、非利息收入提升等方面的理想化运转发展。基于此,商业银行可整合相关政策、银行运作实况、金融动态趋势等,有的放矢地调控非信贷资产的业务量、调整优化非信贷资产的组成结构,进而显著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成本、提升其运营效率及收益。

3.优化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规模

商业银行可借助债券投资的合理规划,为银行资金流动性提供适度管理及运转缓冲。在商业银行经营运转收益增速放缓的金融市场大背景下,诸多商业银行选择减持政府债券的方式,将更多的银行资金投入到更具收益率的风险资产项目。但是,政府债券是唯一在商业银行陷入资金危机时可流动的资产。基于此,商业银行须确保其资产结构中无风险债券的既定占比,以此保障其可切实发挥流动性缓冲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可通过调整股本、债券发行、同行负债等资产结构,保持非信贷业务资金的来源充足,以此为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规模的计划性、理想性增长提供支持。商业银行也可科学合理地缩小对债券投资的规模,灵活有效地实施资产负债错配期限调控策略,给予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紧张以缓解空间。

4.打造交易型商业银行

交易型商业银行是指商业银行可在债务资本、场外资产、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市场中发挥中介作用的金融运转管理方式。在金融市场全球化联动效应下,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得到诸多银行机构的青睐,尤其是在金融经济“一带一路”发展思维引导下,为商业银行打造交易型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交易型建设已投入运转实施阶段,但是其交易收入、业务结构等都较为薄弱,主动性投资债券及交易性债券的占比较小,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业务也存在局限性,而到期账户投资占比较大,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商业银行交易是以稳定收益、投资安全为主要运转策略,同样也是被动型交易管理方式。因此,商业银行须进一步了解交易型银行的运转发展方式及理念,汲取更多、更先进的交易型银行建设知识,进而稳步有序、科学有效地建设银行交易型运转系统。在该基础上,还应注重对金融交易市场运转发展进行动态分析,对业务客户进行交易心理及交易引导的研究,以此实现商业银行交易目标、市场人群的科学精准定位。同时,要不断提升银行交易业务、交易产品的创新管理水平,给予核心客户更多的选择及新引力,并要注重低资本消耗产品的研发及发行,以此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流量,提升商业银行的交易盈利。此外,银行还要注重对银行交易风险管控能力的持续性提升,借此最大限度地规避跨境、跨业和跨市场的银行交易风险,切实为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水平及效率提供助力和条件。

三、总结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水平及成效是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制约因素,也是商业银行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接受机遇挑战的有力措施。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资金管理存在资金流动性紧张、资金流动性管理薄弱、清算体系垂直化、银行运转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实现银行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须对其资金管理进行高效率、凝聚性的运转提升,根据金融市场波动及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方式,提升其自身对宏观金融市场形势的识别判断能力,保持流动性资金与资金效率的动态平衡关系,实现商业银行核心客户关系维护、非利息收入提升等方面的理想化运转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还须确保其资产结构中无风险债券的既定占比,以此保障其可切实发挥流动性缓冲的重要作用。此外,商业银行应把握金融市场发展机遇,接受交易型银行的运转发展方式及理念,稳步有序、科学有效地完善银行交易型运转系统和管理制度,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成本、提升其运营效率及收益。

猜你喜欢
运转金融市场流动性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复旧运转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时来运转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让金融市场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