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象”

2022-01-05 07:42大连海事大学孙建平
中国船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李约瑟郑和西洋

大连海事大学 孙建平

“交通”如何“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习近平主席2021年10月14日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指明了交通强国的核心命题。

《系辞下传》:“《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航行在江河湖海的各类船舶的“象”不仅可以“象事知器”,更重要的是要推动“交通强国”的伟大事业实现伟大飞跃,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象”。因此,中国的船“象”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而使“天下之民”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交通文明,凝聚起交通事业在新时代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

《墨子》:“巧倕作舟”。工倕是一个“道法自然”的造船艺术大师。这种水准的造船艺术大师,设计出来的船肯定是“以天合天,器以凝神”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保留至今的艺术品中应当有些许的影子。

唐船图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斯本索藏品的《唐船兰船图卷》,一共9幅。

日本长崎县平户市松浦史料资料馆藏的《唐船之图》宽57厘米,长982厘米,藏青色纸装裱。图中绘有12艘船,其顺序为南京船、宁波船(扬帆状)、宁波船(降帆停泊中)、福建造南京船(降帆停泊中)、台湾船、广东船、广南船、厦门船、暹罗船、咬口留吧船、荷兰船。各船分别先写船名和比例尺寸,再标明船的总长、舷高、舻高、桅杆长等主要尺度,其尺寸均标注在唐船的相应部位上。此图明治时代的绘本藏于长崎市立博物馆。日本的历史学家大庭修先生著有《唐船图》考证,并将《唐船之图》介绍给李约瑟先生。

《唐船之图》中的“南京船”

《唐船之图》中的宁波船

李约瑟原名约瑟夫·尼达姆,因尊崇中国哲学家老子而改名李约瑟。李约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他的工作改变了汉学界只关注人文思想的现状,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的西方“摆渡人”。李约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相信一个拥有伟大文明伟大人民的国家一定能崛起。《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世界的贡献包涵两个方面,既让世界了解了中国的科技发展状况,也让中国人自己了解了自己的科技水平。英国传记作家西蒙·温彻斯特2017年出版了李约瑟传记《热爱中国的人》。他对李约瑟的评价是这样的:“李约瑟是一个搭建桥梁的人。在李约瑟出现之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是不屑一顾的,但李约瑟建立了足够的桥梁,使得西方对中国的态度从不屑变为敬畏和尊敬”。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为各国人民交流对话搭建桥梁,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织就纽带。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才绝、画绝、痴绝的东晋画家顾恺之在某一天偶然读到友人送来的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有感而作《洛神赋图》,乾隆皇帝称之为“妙入毫巅”,里面描绘了洛神乘双体画舫嬉游的生动场面,可以略见三国时代的游船形象。

相比之下,《清明上河图》就较为真实、形象地描画了宋代的船舶图样。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难能可贵的是《清明上河图》长卷中画有各种视角的船舶24艘,其中客船11艘,货船13艘,客船在构造、形态上与货船的重大区别反映了当时汴河上下经济生活的繁荣和当时造船业的进展。在这一二百年树龄的大树枝叶缝隙中,可以看到一条卸货船粗大的帆桅及绳索,也应是六七十吨左右排水量的大船了。表情丰富的船上人物,有没有唱船歌、跳船舞的呢?有没有终生以船为家“游艇子”呢?他们的生活是否也和《加勒比海盗》里杰克船长一样富有传奇呢?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工倕巧夺天工的设计,是他们最可靠的保证。

那么,工倕的设计究竟如何?

2007年12月22日,南宋时期的中国远洋贸易船“南海一号”由4000吨起重船“华天龙”号吊出水面并落位到半潜驳船上,28号入住设在广东省阳江市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我们期待着对它的进一步考古挖掘,能让我们更接近工倕。

郑和宝船模型

参观者一进入新加坡海事博物馆(Maritime Experiential Museum),首先会见识到一艘巨大“宝船”,它是按原尺寸复制出传奇航海家郑和的寻宝船舰艏。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中,“体势巍然”的宝船,一直是人们视线的焦点。1984年春,郑和宝船模型在厦门审定。自此,9桅12帆的宝船模型在南京、太仓、昆明、长乐的4处郑和纪念馆长期展出。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今年是第17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航海日活动的主题为“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现在郑和下西洋三部基础文献,包括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都是当时跟随下西洋的人所著。其中马欢《瀛涯胜览》一书,出自亲历下西洋的通事之手,更是原始资料性质,弥足珍贵。

1978年,印度历史学家阿里(ali)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郑和原姓马,在中国,他和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马汉同宗。名字为“和”,在一生七下西洋的航海中,一直“礼之用,和为贵”。本章的最后,我们用《中庸》致敬郑和,同时也致敬每一位“致中和”的古往今来的海事人。

郑和宝船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纵观世界历史,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习近平主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建成了交通大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们坚持交通先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我们坚持创新引领,高铁、大飞机等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我们坚持交通天下,已经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货物贸易额最大的经济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昼夜穿梭,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体现了中国担当。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

猜你喜欢
李约瑟郑和西洋
书法家郑和新书艺精品鉴赏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蔡伟民:首位把气功运用于西洋歌剧的歌唱家
李晓伟 于西洋绘画中融入中国精神
西洋菜煲陈肾汤
李约瑟与浙江大学的渊源
汉语典籍文化专有项英译研究
也谈“李约瑟问题”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