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01-05 09:15唐犁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22期
关键词:腓骨分型住院

唐犁春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骨一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胫腓骨骨折的病因多与长期应力积累使得受力处发生疲劳、扭转暴力、直接暴力及挤压等情况有关,10岁以下儿童、中老年人,以及交通运输行业从事者均为胫腓骨骨折的高发人群。按照骨折稳定性分类,胫腓骨骨折可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按照骨折端是否暴露于体表可分为开放型与闭合型,其中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患处多伴有一定程度肿胀、压痛、皮温升高等症状[1]。现阶段,临床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可采取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但其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感染、畸形愈合等并发症[2]。而术后感染会诱发机体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研究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影响因素对于患者预后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行手术治疗的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0年12月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5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后是否发生术区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非感染组(600例)。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骨科诊疗指南》[3]中关于胫腓骨开放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感染组同时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出现骨折感染部位发生渗液、红肿热痛现象;切口处产生脓液或有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70%以上等,即为术后术区感染。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有明显外伤史者;经X线或CT检查确诊者;均为畸形外伤后肢体有明显畸形,同时有开放性创口者;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听到骨擦音或感到骨擦感者;生命体征较为平稳者等。排除标准:手术不耐受者;合并其他骨疾病者;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者;合并心、肝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伴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骨折部位已经发生感染者等。本研究经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后,根据C臂机监视情况纵向牵拉四肢骨折处肌肉,建立软组织隧道,进行初步复位。根据三维CT显示测定,选择合适的锁定钢板,经隧道插入至合适位置,然后植入单皮质锁定螺钉后缝合切口,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单因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主要包括体质量指数(BMI)、性别、手术时间、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术后持续引流情况、住院时间、彻底清创情况、皮瓣覆盖创面情况、Gustilo分型情况[5]等。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中年龄≥ 60岁、合并基础疾病≥ 3种、术后持续引流、Gustilo分型为Ⅲ型、住院时间≥ 3周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且受伤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 1。

表1 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术后持续引流、合并基础疾病≥ 3种、住院时间≥ 3周、受伤至手术时间长、Gustilo分型为Ⅲ型均为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 2.475、2.067、2.333、1.856、1.193、1.746,均P< 0.05),见表2。

表2 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术区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可分为胫骨骨干单骨折、腓骨骨干单骨折、胫腓骨干双折,骨骼发育不良、骨质疏松均会使胫腓骨的外力承受度变差,进而引发胫腓骨骨折。开放性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骨折状态,是指合并有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使骨折断端和外界相通。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应用在皮下建立隧道的技术,对软组织的伤害更小,且具有稳定性较好,固定强度高的优势[6]。但由于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的骨骼突破皮肤屏障,会导致细菌进入骨断端,进而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7]。术区感染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还可影响骨折愈合和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 60岁、术后持续引流、合并基础疾病≥ 3种、住院时间≥ 3周、受伤至手术时间长、Gustilo分型为Ⅲ型均为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种免疫、体液、代谢等身体机能会渐渐退化,使得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更容易遭受病原菌感染,于术后发生术区感染,因此,临床中对于年龄较大的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患者应注重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如有疑似感染症状应立即采取对症措施[8]。术后引流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持续性引流虽然能将创口分泌物排出,但长时间的引流,细菌可通过引流管侵入手术部位,进而增加感染的发生概率,因此,临床中可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减少细菌侵入途径[9]。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会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系统发挥吞噬功能,更有利于细菌入侵和繁殖,增加术区感染率,因此,临床中可通过对基础疾病予以控制,进而减少感染的风险[10]。住院时间越久,患者接触病原菌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进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临床可通过缩短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其在医院的暴露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越长,患者受伤部位越易遭受病原菌污染,进而其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临床中可采取早期治疗,减少受伤部位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尽可能避免病原菌感染。Gustilo分型为Ⅲ型说明患者软组织损伤广泛,有严重的污染,术后存在原始移位趋势使皮肤坏死,使感染的概率增加,因此,临床中需对Gustilo分型为Ⅲ型的患者加强骨折端的固定,消除骨折端对皮肤的感染因素,给予针对性抗感染预防措施,并通过对软组织损伤予以有效治疗,进而减少术后术区感染[11-12]。

综上,年龄≥ 60岁、术后持续引流、合并基础疾病≥ 3种、住院时间≥ 3周、受伤至手术时间长、Gustilo分型为Ⅲ型均为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患者发生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患者术后术区感染,提高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腓骨分型住院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踝内翻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价值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肺炎克雷伯菌RAPD基因分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药敏分型对比研究
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1例
崴脚千万莫忽视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