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oDAF的战区军事物流体系研究*

2022-01-06 08:35秦潜聪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战区视图陆军

王 丰 秦潜聪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 401311)

1 引言

随着作战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形态转变,战场环境变得异常复杂,物资消耗量大,要求后勤保障的精确性和及时性更高,需要强大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来支撑物资保障,通过研究美军DoDAF体系架构,梳理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借鉴其优点来构建我军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本文借鉴DoDAF体系架构研究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构建内容。

2 DoDAF体系架构发展研究

2.1 美军DoDAF体系架构发展历史

DoDAF体系架构是美国国防体系架构(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的发展是在海湾战争时期。海湾战争以前,美国已经拥有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C4ISR系统)是由不同的军种或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列入美国各个部门计划,由不同的承包商进行研究、设计和建造,并由不同军兵种或业务部门使用。这就导致这些系统相互独立,关联性不强。美军各部门研制C4ISR系统时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开发了不同的体系结构,导致体系结构组成各不相同,开发与描述采用的方法不一致。这两个方面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联合作战效能。海湾战争后,美国国防部协调多个军种和部门进行研究开发,在1996年6月发布了C4ISR体系结构框架1.0版[1]。其体系框架目的是提供一套通用的体系结构开发方法以开发出综合集成的C4ISR系统体系结构,达到提高作战体系的建设效率和体系内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通性、实现高效能联合作战的目的。经过不断发展,C4ISR体系结构框架后续版本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国防部领域,形成了现在的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

在2010年8月美国国防部颁布的DoDAF 2.02版是目前体系结构框架的最新版本。其内部包括8个视图和52个相关模型,完整地描述了全景视图、作战视图、系统视图、服务视图、能力视图、项目视图、技术标准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将体系结构框架的结构分为数据层和表示层两个层次,内容详细阐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将高效决策所需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维护放在第一位,以数据作为体系研究的中心[2]。

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架构研究是我军后勤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美国国防部发布的DoDAF2.0体系架构可以用于借鉴设计我军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机构。DoDAF体系架构在设计各类体系架构中提供解决人员、流程和技术融为一体、结构化、深层次问题的方法集。

2.2 利用DoDAF设计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基本理念

DoDAF是美国国防部提出,并在国防部系统内强制执行的体系结构框架,它从作战、系统和技术标准三个方面对体系结构进行描述。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架构设计研究不同于以往的体系设计,运用传统的方式方法设计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军事物流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需要和对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环节实施统一高效的规划与控制要求[3]。利用DoDAF体系架构设计方法与模型,针对我军不同战区、不同军兵种担负的使命任务设计军事物流体系。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应用DoDAF体系架构可以主要分为三层:即中央军委、战区、军兵种层次,各个层次的体系设计需有所针对层次担负的职责,并后续研究各后勤保障环节横向之间的链接能力评估和纵向上下级的能力传达评估。基于DoDAF设计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架构主要的基本结构主要有八个方面:全景视图(AV):描述体系结构顶层内容,给出架构的目标、范围和背景,描述涉及的全部视角。数据与信息视图(DIV):描述体系架构的数据关系和数据结构。标准视图(StdV):描述适用作战、业务工作、规章制度的统一技术标准,标准与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作战视图(OV):描述作战想定、作战行动、作战需求,分析作战行动。系统视图(SV):描述体系结构内各个系统的组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能力视图(CV):描述能力需求、可以发挥的能力、还需要具备的能力。服务视图(SvcV):描述执行者如何运用体系架构的系统和能力用于服务作战目标。项目视图(PV):描述作战能力、需求与体系实施各类项目之间的关系,规划如何对需要推进的作战项目进行组织、编排。如图1所示。

图1 DoDAF基本结构视图

借鉴DoDAF中提出的8个视图来设计我军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架构,每个视图的设计对象是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依靠各战区、军兵种的信息、系统、物流能力和技术来完成保障任务[4]。构建结构化、可重复的评估方法,建立适用现代军事物流的新系统、新技术和能够提供服务保障的新能力,用于提升我军现代军事物流保障效率,使上级决策更加科学。

全景视图(AV):描述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结构顶层内容,给出架构的目标、范围和背景。数据与信息视图(DIV):为整个体系提供数据、信息和明确数据关系。标准视图(StdV):规范军事物流体系架构应遵循的标准,例如军用标准和与军事物流相关的民用标准。作战视图(OV):执行操作的军事物流节点、任务或执行的活动以及主要负责的业务,作战想定中军事物流保障需要完成的想定部分。系统视图(SV):描述军事物流体系架构所需要的系统。能力视图(CV):描述体系需要具备的能力。服务视图(SvcV):支持军事物流活动或为其提供所需的系统、服务和相互联系功能。项目视图(PV):规划如何对需要推进的军事物流项目进行组织、编排。

3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架构研究

3.1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架构基本概念

战区是作为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按照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要求,履行联合作战指挥职能,担负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军改之后,我军由原来的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各个战区所担负的职能使命不同,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研究战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架构主要按照“战区主战”的要求首先需要研究战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共同部分,再研究各战区的战略方向特殊部分。

战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结构,由多个部分有机组成,为保障战区实现战略目标,完成使命任务的军事物流体系。设计战区级别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需要充分考虑战区内部军兵种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为确保体系架构满足实际,便于部队人员理解执行,按照DoDAF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视图模型,在一定基础上进行部分修改,成为适用于我军战区军事物流体系的架构模型。

3.2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架构基本内容

按照战区要素划分,各战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架构首先包括陆军军事物流体系、海军军事物流体系、空军军事物流体系、火箭军军事物流体系、战略支援部队军事物流体系、联勤保障部队军事物流体系,按照“战区主战”的原则,设计战区下各个军兵种军事物流体系为保障作战行动作为第一目标。其次是战区内部各军兵种之间的物流能力衔接与配合,战区军事物流体系不能单一考虑某军兵种的物流能力,需要综合考虑战区整体军事物流能力[5]。最后是各个战区所担负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不同,所需考虑的战区军事物流体系能力侧重点也不同,在构建时需要考虑到战区物流体系的特殊性。

4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构建思路

4.1 指导思想

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提高我军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解决军事物流“信息不透明、效率不够高、响应不及时”等问题,以现代军事物流体系能力为核心来作为构建体系的突破口,研究现代军事物流体系能力组成部分、能力评估方法步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等内容,合理统筹规划各战区内部资源,综合利用各个战区内军兵种军事物流后勤保障力量,构建出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适用保障我军作战和综合演习等行动的战区军事物流体系[6]。

4.2 战区体系构建原则

1)坚持战略目标为导向

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构建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完成战略任务保障要求,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构建需突出战略重心,统筹规划好内部不同军种后勤保障力量之间的衔接与配合。

2)坚持战区指挥一体

战区联合作战是通过灵敏高效的指挥、控制、协调,充分发挥诸军兵种的整体威力,协调一致的夺取胜利。战区军事物流体系就必须坚持战区统一指挥,作战行动的后勤保障任务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各个军兵种保障力量的优势,整体协调、相互配合完成作战保障任务。

3)坚持安全保密原则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在运作过程中需要依托各类先进物流技术和信息平台,这要求我军人员时刻具备保密意识,一切操作都要在安全保密的前期下进行,实现战区内信息共享,提高保障能力。

4.3 战区体系构建目标

战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是为了保障战区作战行动,完成战区战略目标的重要建设内容,战区军事物流体系需要聚焦在战区的综合物流能力上,要破除以往单独军兵种物流保障方式,将战区内的军事物流人员力量、军事物流标准、军事物流保障网络、军事物流编制体制、军事物流信息平台等多要素作为建设指标,回答解决战区内部物流节点分布、仓库建设布局、人员合理分配及调拨等问题,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以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信息平台应包含战区内部的军事物流需求、战区各军兵种物流人员结构、战区军事物流设施设备分布、战区军事物流网络节点等多方面信息[7]。战区信息顺畅共享有助于实现军事物流需求实时感知、军事物流行动实时可视、军事物流行动实时可控。

5 基于DoDAF战区军事物流体系设计

5.1 基于DoDAF战区军事物流体系作战视图设计分析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在以往的研究中,各个子系统独立研究,不能很好地形成体系,战区军事物流体系重点就在作战视图的构建。DoDAF中作战视图是用于描述体系作战想定、程序、行动和作战需求,设计作战视图时,要按照“战区主战”的设计目标为导向,需要考虑到战区军兵种的整体物流能力和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考虑各个战区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战区作战视图包括战区陆军、战区海军、战区空军、战区火箭军、战区战略支援部队、战区武警部队、战区联勤保障部队、战区国防动员部队,为确保战区指挥人员更好操作和执行,从战区内军事物流结构出发,以DoDAF体系架构运作模型为基础,贴合部队实际运作管理过程,分析战区军事物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各军兵种之间相互联系,建立适用战区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作战视图。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作战视图按照现有的军兵种体制要素划分,可以分为陆军军事物流体系、海军军事物流体系、空军军事物流体系、火箭军军事物流体系、战略支援部队军事物流体系、联勤保障部队军事物流体系、武警部队军事物流体系、国防动员军事物流体系。按照组成要素划分,可以分为战区军事物流人员力量、战区军事物流设施设备、战区军事物流网络节点、战区军事物流需求用户。战区军事物流人员力量包括负责军事物流保障活动的军兵种后勤部队,担负作战行动过程中的保障任务;战区军事物流设施设备包括战区储供基地、战役仓库、部队队属库和储供基地、仓库内的作业设备;战区军事物流网络节点包括战区军事物流网络,涵盖储供基地辐射范围、战役仓库的布局及所属队库具体位置;战区军事物流需求用户包括担负作战准备任务的一线作战部队,作战分队建立的野战仓库为接收用户,军事演习过程中存在军事需求的队属仓库。

5.2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略重点分析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是战区战时情况下,由战区统一指挥,协调各军兵种保障力量,统筹规划任务分工,完成战略目标的重要部分,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略重点与战区战略重点目标方向一致。研究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略重点需要对各个战区的战略重心分析,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略重点是为了保障实现战区战略目标,各个战区的战略目标有所不同,基于DoDAF的模型研究战区特殊部分进行体系设计,军改之后,我军改为五大战区,其地理位置分布如图2。

图2 五大战区地理分布图

东部战区:战区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的所属武装力量,司令部驻南京。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略重点为东海方向、台湾海峡方向,保障长江三角地区军事需求,保证对台作战第一时间军事物流运作的顺畅运行。

南部战区:战区领导和指挥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的所属武装力量。包括原广州军区和原成都军区的云、贵两省及所辖的南海舰队、空军、火箭军、武警,司令部驻广州。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略重点为南海方向、协助解决台湾问题,保障我国南海领域发生争端时部队武器装备前送、物资及时调拨,海岛补给等后勤任务。

西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重庆的所属武装力量。由原成都军区、兰州军区合并而成(剔除云、贵两省),司令部驻兰州。战略重心为中印方向,边境打击,保障对印边境行动中前线武器装备的前送,物资给养的运输。

北部战区:领导和指挥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的所属武装力量。辖东三省加内蒙古(即原沈阳军区辖区加内蒙古),司令部驻沈阳。战略重心为中朝方向、中俄方向,保障维持朝鲜半岛的现状和稳定以及中俄关系、中蒙关系的军事物流需求。

中部战区: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和北京、天津的所属武装力量,加上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北京。战略重心为首都防护、支援其他战区,当其他战区物资调拨有需求时及时提供保障力量。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五大战区军事物流体系战略重心表

5.3 战区陆军作战视图

信息化时代条件下对陆军提出了“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要求,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五种能力,提出了陆军作战能力建设总体需求[8]。陆军的作战是在战场上全纵深实现快速精准机动、纵深火力打击,立体化作战行动来完成目标。战区陆军作战视图结构设计重点应在战区陆军在作战过程中的作战样式、任务需求,以战区陆军任务需求为导向,结合信息化作战陆军“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要求[9],基于DoDAF首先建立陆军作战视图部分,通过对不同层级、关键点进行分析战区陆军作战概念图、作战样式、作战对军事物流的要求、组织人员与完成保障任务等关键性问题。按照DoDAF作战视图对战区陆军分析研究的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如下。

1)建立陆军作战概念图(OV-1),通过分析战区陆军作战任务目标,明确陆军军事物流保障作战行动的概念和范围,利用逻辑关系图来描述战区陆军作战任务行动、作战样式与对军事物流保障的要求,辅助上级领导对陆军作战视图决策。

2)通过按照陆军作战行动的时序描述,分析各个状态改变节点,并结合信息化战争陆军作战基本样式分析具体描述任务活动细节即作战活动分解树(OV-5a),以及分析作战活动中不同层级任务之间的联系(OV-5b)。

3)描述陆军作战中的组织、对象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上下级之间的纵向关系、同级别组织之间的横向关系(OV-4)。

最后,所形成的作战视图产品如表2。

表2 陆军作战视图产品

陆军作战概念图(OV-1)是对陆军作战的直观图形描述,陆军战区作战的主体之一,运用陆军作战部队遂行作战任务,根据目标采取不同的作战样式,后续再依据作战样式和任务需求对军事物流提出具体的要求。

战区陆军部队担负遂行反独促统战、岛屿争夺战、海上维权战、强敌干预战、边境反击战、跨域控制战、要地防空战、新领域特殊战、反恐维稳战等“九种作战样式”。根据战区划分的不同,有些作战样式为战区主要作战样式,但某战区就不用着重考虑几类作战样式,例如西部战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战略方向重点原因,战区作战样式基本不考虑岛屿争夺战、海上维权战这两类作战样式,着重在边境反击战、反恐维稳战、跨域控制战、强敌干预战等几类作战样式[10]。陆军作战基本行动为战场实时感知—体系快速机动—火力精准打击(控制)—打击完成再进行下一路感知—机动—打击循环此过程。陆军作战概念图如图3所示。

图3 陆军作战概念图(OV-1)

陆军作战基本样式首先通过卫星通信、地面站网、战场情报侦察等战场感知手段对战场环境进行信息统计并上传陆军指挥所,指挥所根据战场环境、作战任务、部队位置等诸多条件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制定作战方案,下达给各级作战任务,明确作战目标,各部队接收到作战任务后迅速进行机动,体系快速机动到指定位置完成火力精准打击目标,火力打击完成后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信息传输,完成反馈步骤,指挥所接收到反馈的信息再进行考虑下一步的任务行动和规划以及方案调整,通过循环往复不断完成各个子任务最终完成作战目标[11]。

组织关系图(OV-4)是依据现行编制体制进行描述作战行动中陆军的组织关系、各个层级的使命任务和目标对象,完成OV-5a、OV-5b中描述的各类行动,通过组织关系图能够清晰地显示陆军作战中各组织的关系,让各层级的任务和从属关系更加明确。战略层级由战区指挥中心进行战略部署,首长定下决心,向各陆军部队传达战略任务,各合成旅、电子对抗旅、勤务支援旅、特种作战旅等陆军单位依据上级传达的命令和战场实际情况制定作战方案并实施作战计划[12]。

陆军作战视图中组织关系图(OV-4)是用于描述陆军作战过程中各层级组织关系的产品,在陆军作战过程中由战区陆军指挥中心进行指挥,指挥中心同时负责将战场实时感知的信息进行统一归纳分析,并结合战略意图进行作战方案的设计和调整,作战机构包含完成火力打击任务的具体部队,主要有合成旅、情报侦察旅、电子对抗旅、防空旅等部队,陆军作战平台,包含陆地作战领域、网络作战领域、电磁环境作战领域、陆航作战领域等多个领域的集合。物流机构主要包括军事物流枢纽、储供基地、后方仓库、战时野战仓库等担负军事物流任务的机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组织关系图(OV-4)

作战活动分解图(OV-5a)是对陆军作战任务进行分解,描述任务的划分和子任务组成部分,形成战场实时感知、快速机动、火力打击等陆军作战活动分解树。陆军作战活动分解图产品(OV-5a)是将陆军作战基本活动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陆军作战活动分解图(OV-5a)

作战活动模型(OV-5b)分析陆军作战活动任务之间的关系,完成任务推进逻辑顺序,完成某任务后对其他任务的影响。陆军作战活动模型中活动存在同步推进、顺序推进等多种关系,在陆军作战活动过程中,卫星通信时刻支撑作战活动,负责将战场侦察与感知的信息进行上传,维持部队人员的指挥通信,保证作战指令的实时传输,卫星通信与其他活动保持并发关系[13]。按照任务活动逻辑顺序推进,首先是执行侦察任务,陆军侦察任务主要有对陆地情况侦察、网络环境侦察、电磁环境侦察等多个方面的侦察,将侦察的情报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卫星通信上传到指挥层级,由指挥层根据侦察情报准备制定机动任务与作战任务,制定机动任务主要内容包括作战人员机动、重型装备机动、物流保障机动,陆军物流保障机动包括作战前军用物资准备、物资运输,野战仓库开设等军事物流保障活动。完成机动任务后进行作战任务,陆军作战任务的内容主要由具体作战样式决定,包含远程精准火力打击、近距离火力突破、火力掩护、纵深特种作战等多项内容,最后完成作战任务后对任务进行评估。陆军作战活动模型图(OV-5b)如图6所示。

图6 作战活动模型图(OV-5b)

6 结语

战区军事物流体系功能是军事物流体系运作的关键,分析战区陆军军事物流体系构建原则、指导思想、战区战略重点和作战概念图有助于战区陆军军事物流体系的建设,帮助提高军事物流保障效率,基于DoDAF构建的作战视图能够辅助战区决策,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战区视图陆军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题
Django 框架中通用类视图的用法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