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仿生褶皱设计及其应用

2022-01-06 05:36李暖暖吴志明
毛纺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褶皱服装设计服装

李暖暖,吴志明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仿生褶皱是服装设计的特殊手段,是改变面料原有形态的重要方法。仿生褶皱设计题材广泛、设计新颖、具有较强的审美性。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实例较多,但关于仿生褶皱的相关研究甚少。徐珊珊[1]通过实践验证海底生物造型的仿生设计具有可行性,在沿用以往可用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并加以实践运用;金丹丹[2]通过服装结构的独特变化塑造夸张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立体袖型,对仿生服装造型的学术研究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赵孟超等[3]探析了不对称悬垂褶的造型特征与设计方法,包括其表现形式、造型分类和设计方法等,为仿生褶皱设计与应用提供思路方法。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仿生褶皱的设计方法,探讨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服装仿生褶皱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借鉴。

1 仿生褶皱概念及特点

1.1 仿生褶皱的概念

褶皱,英文为Ruffle,原为生物学名词,意指细胞表面的一种扁形突起[4]。基于褶皱的基础概念,进一步了解关于面料和服装造型设计中褶皱的内在含义。褶皱是指将面料进行有序或随意自然的叠加、扭曲和捏合后,使平面的面料产生一定的立体效果,体现各种肌理感的形态属性[4]。

仿生设计(Design Bionics)是以自然界某一生物外部形态特征或内部功能的某一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再设计,赋予设计自然美感的同时,也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5]。服装仿生设计狭义上指:通过模仿生物体外形或生态现象,对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色彩、面料、款式以及服用性能进行设计[6];广义上是以自然规律和生态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生物和生态现象的外在审美特点和内在文化内涵,并以此为灵感来源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7]。

仿生褶皱又称生态褶皱,是指模仿某一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内在结构或其表面质感肌理,再通过不同的褶皱变化将其呈现出来的一种设计表现形式[8]。现代服装仿生褶皱更偏重于物质的形态仿生,重点是提取仿生对象的主要元素特征,忽略其他不具代表性的细节,一般是对于单个生物体或是多个生物体的组合模仿[9]。

1.2 仿生褶皱的艺术特点

1.2.1 仿生性与趣味性

仿生褶皱与普通褶皱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仿生褶皱具有独特的仿生性和趣味性。仿生褶皱通过模仿生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肌理特征,以褶皱的形式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设计形态,将其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体现出特有的仿生性。仿生褶皱取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在开发人们联想力的同时,赋予服装造型设计更多的趣味性和审美性[8]。

1.2.2 联想性与象征性

仿生褶皱可直接借鉴生物体的外部形态来进行服装设计,也可通过提炼生物体形态的特征要素,通过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将提取的要素间接性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从而产生仿生褶皱的形态效果[9]。仿生褶皱具有立体空间感强、寓意丰富的特点,有益于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陶冶人的审美情操,丰富人的感性认识。

1.2.3 装饰性与功能性

仿生褶皱具有功能性,如代替原有服装传统结构线,使其满足人体基本活动宽松量和符合人体的变化曲线;仿生褶皱具有装饰性功能,其丰富的肌理形态装饰在服装面料或服装造型中都能呈现形式各异的艺术效果,提升服装的立体装饰美感。

1.2.4 概括性和抽象性

服装仿生设计不是单纯地在形态造型上追求与生物体相似,而是在设计过程中发挥多元化设计思维,将原型的基本构成元素拆分和概括,抽象化形成全新的设计。从某种的角度上来看,仿生褶皱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展现,是对自然物种的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也充分体现了仿生褶皱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2 仿生褶皱的设计方法

现代仿生褶皱通常是对借鉴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再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产生多变的外观效果,从而达到特定的设计目的。在仿生褶皱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其进行适时调整,常见的设计方法有创意思维法、量化组合法和多元兼容法。

2.1 创意思维法

2.1.1 写实思维设计

写实思维设计是指提取生物体的外部造型或者某一局部要素,以其为原型进行设计创造,表达出一种纯粹美感的仿生褶皱设计方法[10]。通过了解与研究仿生对象,分析内部肌理结构和外部形态,充分把握其内在审美规律,在设计时使其形态或材质等方面尽可能的与仿生对象保持相似。

2.1.2 发散思维设计

发散思维设计又称放射思维设计,是一种扩散的思维模式,以生物体外部造型形态作为设计源泉,发挥创造性思维和联想思维,从某一具象的要素演变成各种造型形态的仿生褶皱设计方法。发散设计思维示意图见图1,从某一仿生对象的某一要素出发,从其结构、材质或形态等方面构想出获得仿生褶皱的各种可能性,如将图中A作为某一进行仿生的对象,通过发散思维归纳出仿生对象或仿生对象中某一要素(A1~A3);继续进行A1、A2等要素与符号借代物之间联系的分析,从这些联系到的可能性中抽取有趣或者连贯的东西,使其成为下一阶段设计方案的视觉元素与表现语言。发散思维设计作品见图2,由图2示出拉尔夫·鲁索(Ralph & Russo)在2015年春季时装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以花为灵感,选取花元素运用发散思维设计出一系列整体花型仿生褶皱连衣裙设计,整体艺术效果灵动大方,惟妙惟肖,凸显了女性的浪漫气质,为仿生褶皱的设计拓宽了灵感与思路。

图1 发散思维设计示意图

图2 发散思维设计作品

2.1.3 逆向思维设计

逆向思维设计是指设计者在设计服装时采用相反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观念和方向去研究服装的整体造型和细节特征,寻找别样的创意灵感,展现出个性化和新颖化的仿生褶皱[11]。从某一仿生褶皱的模糊概念出发,设想影响实现理想造型的各种因素,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能培养“小概率思维模式”,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2.2 量化组合法

2.2.1 加量与减量

加量与减量是在基本造型上运用数量的变化进行仿生褶皱的形态设计,增加或减少其某一构成要素的数目,实现立体仿生褶皱造型量的扩张或收缩。加量是指选取某一仿生褶皱要素,运用堆积、重复和收缩等手段增加其造型的量数,最终形成造型繁复、丰富多样的仿生褶皱艺术效果量化组合法加量与减量示意图见图3。由图3示出,即将仿生褶皱设计元素(B)在数量或层次上进行重复与叠加,形成造型新颖的仿生褶皱(A);减量是指在原有仿生褶皱的基础上减少或删除某种元素的使用数量,在视觉上形成更加简洁明了的仿生褶皱,即通过对A中的元素选择性的简化删除,使其形成与A不同的更加简洁、大方的新的仿生褶皱造型(C)。

图3 量化组合法加量与减量示意图

2.2.2 强化与弱化

强化与弱化是指利用夸张、变异、剪切和破坏等手段从程度上对仿生褶皱自身具有的特点进行大幅度改造,并在一定改造范围之内达到一个视觉平衡,从而形成新的仿生褶皱的设计方法。强化与弱化既可是仿生褶皱的放大也可是其的无限缩小,通常情况下,造型的强化更能突出理想的艺术效果。强化是放大仿生褶皱整体形态或者其中的某一要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弱化是将仿生褶皱某一要素或某一特征模糊化,留给仿生褶皱更大的想象和设计空间。量化组合法强化与弱化示意图见图4。

图4 量化组合法强化与弱化示意图

2.3 多元兼容法

2.3.1 同质融合与异质融合

根据仿生褶皱构成元素的不同,可以将仿生褶皱设计方法分为同质构成法和异质构成法。仿生褶皱的设计过程不仅只是单一元素的简单拼合的过程,也是融入其他元素综合运用的过程。因此,只改变原有思维定势结构、不改变原有设计元素的固有属性的设计过程是同质构成。仿生褶皱同质融合与异质融合见图5,由图5(a)示出同质构成法的设计作品,Rei Kawakubo在2013—2016年秋冬女装系列发布会上,通过模仿花朵的自然形态,并且把花朵中的迷幻色彩全部去掉,展现仿生褶皱固有的不加装饰的美感[12]。改变思维定势、改变原有设计元素属性,增加更好更先进的、对设计有积极作用的元素的过程,是异质构成。异质构成是进行设计时与其他材质(如鱼骨、裙撑、松紧带等)结合运用,产生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由图5(b)示出设计师选取仙人掌造型为设计点,利用各种材质组合而成,用服装将仙人掌造型运用到了具体实践之中,增添时尚韵味。

图5 同质融合与异质融合

2.3.2 基础构成与创新构成

根据仿生褶皱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构成设计法和创新构成设计法。基础构成是在仿生褶皱设计固有范畴内,不断加入新的设计元素,运用不同的仿生褶皱设计手段,从而产生新的与传统观念造型有交叉属性的仿生褶皱造型的设计方法[13]。在基础构成过程中,运用在同一造型中的构成方法和设计元素相近时,会产生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若其构成手段和设计元素相差较大,则产生夸张、冲突的效果。创新构成是指保持造型构成的整体性的基础上,脱离仿生褶皱设计的传统元素范畴,如创新工艺、高科技面料的叠加运用,产生新颖的、别具风格的仿生褶皱的设计方法。创新构成法相比基础构成法更具有特色性与创意性,在设计构思与实现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设计者具有一定的经验且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最终完美呈现。仿生褶皱基础构成与创新构成见图6,由图6示出Comme des Garcons 在2018—2019年秋冬女士成衣秀上的作品,不同元素和制作技法的运用形成了形式各异的仿生褶皱造型,体现出了仿生褶皱创新构成造型设计。由图6示出艾丽斯·范·赫本(Iris van Herpen)于2019年春夏时装秀照片,利用最新3D打印技术,以鸟类、海洋为设计灵感,设计出一系列充满梦幻感和未来科技感的服装造型。

图6 基础构成与创新构成

3 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Ralph & Russo、Valentino、Dior等品牌历年秀场作品,结合网站、图书等资料,收集约500张关于服装仿生褶皱实例的图片,通过对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实例分析,将其分为功能性仿生褶皱和装饰性仿生褶皱。

3.1 功能性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服装仿生褶皱设计中,要注重仿生褶皱的实用功能,在符合人体基本特征、满足人体活动量的基础上,运用合适的褶皱工艺技法,将仿生褶皱和服装结构较好的融为一体[14]。根据不同的应用方式,将功能性仿生褶皱分为廓形性和结构性。

3.1.1 仿生褶皱在服装廓形中的应用

廓形性仿生褶皱是指仿生褶皱与服装的外轮廓结合运用的一种应用方式。其中廓形性仿生褶皱可分为整体性廓形和局部性廓形仿生褶皱。由图7示出整体廓形性仿生褶皱是指以某一物体的外部形态(A)为设计原型与服装外轮廓造型(B)相结合,形成整体廓形仿生褶皱造型(D)。局部廓形性造型是以某一仿生对象(A)为设计出发点,结合服装局部(领部、肩部、腰部和胸部等)形成局部新廓形(F)。由图8示出多款服装都运用了整体廓形性仿生褶皱设计,分别是以花、海螺、雕塑为造型灵感,加上异想天开的构思,营造出夸张而大胆前卫的服装风格[15]。

图7 功能性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8 整体廓形性仿生褶皱

3.1.2 仿生褶皱在服装内部结构中的应用

内部结构性仿生褶皱是指将仿生褶皱融入服装中,使其能成为服装结构的一部分,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同时产生新颖、独特的服装造型。内部结构性仿生褶皱的组合方式较廓形性仿生褶皱更为复杂,主要为结构移用式、嵌入式和局部延展式。结构移用式是指利用仿生褶皱替代原有刻板的结构线,增加结构线设计的可能性与创新性,由图9(a)示出结构移用式仿生褶皱,将玫瑰造型与连衣裙相结合,把复杂的设计元素简化成单纯的花瓣元素代替原有的结构线,增添服装趣味感和节奏韵律感。由图9(b)示出嵌入式仿生褶皱,设计师将仿生褶皱造型部分通过仿生褶皱技法巧妙的融合在服装造型中,在连衣裙腰部位置形成仿玫瑰花的造型。仿生褶皱造型部分与衣身是连为一体的,因此在设计和制作上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由图9(c)示出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在2019年秋季成衣系列局部延展式仿生褶皱案例,将西装的袖部面料进行延展在衣袖处形成玫瑰造型,并与衣身完美结合起来呈现具有局部仿生褶皱特色造型效果。

图9 内部结构性仿生褶皱

3.2 装饰性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从装饰性能来看,仿生褶皱与传统褶皱的区别主要在于褶皱的设计表现与应用方法两方面,相同的元素结合不同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琳琅满目的艺术造型使人充分感受到仿生褶皱的魅力。

3.2.1 应用方法

仿生褶皱的装饰设计多以展现其丰富的设计形式与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为主,在其设计过程中,其他装饰手段与仿生褶皱结合使用时应注意主次关系,实现装饰方法多元化、造型形式的整体性和统一性[16]。

3.2.1.1装饰性仿生褶皱与服装造型结合的应用

从服装造型角度可以将仿生褶皱造型设计分为整体造型设计与局部造型设计2个方面。艺术设计领域设计观念及设计方法在不断的发展,装饰性特征的造型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设计师在注重仿生外观造型并且夸大局部仿生褶皱的基础上强化了造型美感。部分装饰性仿生褶皱在与服装造型相结合发挥装饰性作用的同时,也可作为服装外部廓形发挥其功能性作用。

3.2.1.2装饰性仿生褶皱与服装面料结合的应用

立体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既改变了传统的服装造型,又增加了服装面料的触感和肌理感,为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如今追求个性与时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手法更加值得重视,越来越为设计界所提倡。服装面料是服装造型的基础,服装面料与质感的变化,影响服装呈现的造型效果以及造型给人带来的印象与美感。根据不同的设计使用需求,设计师所选用的面料对最终造型效果的影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3.2.1.3装饰仿生褶皱与工艺结合的应用

仿生褶皱与造型工艺方法相结合,不仅使服装整体造型设计表现丰富、造型立体,增加服装造型的可塑性与趣味性,还能美化服装局部细节特征,使其审美性和可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凹凸别致的立体仿生褶皱与特色工艺巧妙配合,丰富了服装造型形态和服饰设计语言,增加了感官艺术美感。

3.2.1.4装饰性仿生褶皱与其他方式结合的应用

仿生褶皱具有夸张的观感效果,极富变化感的形态特征,在进行设计时与其他装饰手法相结合,如常见的刺绣、珠绣和镂空等,能增强服装表面视觉感,产生更佳的装饰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其他装饰手法运用的范围和尺度,明确装饰的主次关系[12]。

3.2.2 仿生褶皱装饰部位对服装造型的影响

装饰性仿生褶皱的应用形式较功能性仿生褶皱更为丰富,可分为规则性与不规则形分布,装饰点主要在领部、肩部、胸部和腰部等位置,见图10。由图10示出当单一装饰在服装造型的某一位置时,此点成为整体服装的视觉焦点,是整件服装中最能刺激视觉神经、引起视觉兴奋的部位,具有集中注意力、吸引视线的作用;由图10(d)示出当2个或2个以上装饰点规则分布在服装造型中时,视觉上给人感觉稳定、流畅的艺术效果。由图10(e)(f)示出Comme des Garcons 在2013—2014年秋冬女装系列作品,当仿生褶皱在服装造型中呈现不等量、非对称的情况下,则产生动态、繁复的视觉美感。

图10 仿生褶皱装饰部位对服装造型的影响

4 结束语

以自然万物作为服装仿生褶皱设计的录感源泉,将仿生设计与服装褶皱相结合,使服装仿生褶皱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衍生力及创造力。本文通过对仿生褶皱的艺术特点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从写实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3个方面探讨了仿生褶皱创意思维设计法;从加量与减量、强化与弱化2个方面解析了仿生褶皱量化分析设计法;从同质兼容与异质兼容、基础构成与创新构成2个方面探讨了仿生褶皱多元兼容设计法。通过对仿生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实例分析,分为装饰性仿生褶皱和功能性仿生褶皱;按应用方法将外部廓形性分为整体廓形性仿生褶皱和局部廓形性仿生褶皱;内部结构性仿生褶皱分为结构移用式、嵌入式、局部延展式仿生褶皱;装饰性仿生褶皱分为与服装造型、与服装面料、与服装工艺、与其他方式结合,使仿生褶皱设计产生更多的创造性和可能性,在服装市场中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褶皱服装设计服装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道具服装
一点褶皱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褶皱的优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