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2-01-06 20:44周亚芳张桂花
内燃机与配件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职业技能证书

周亚芳 张桂花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1+X”证书制度融入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我院“1+X”多轴数控加工考证为契机,根据数控多轴职业中级证书技能标准,研究课程内容,将技能与知识点有机融合,构建配套的实训基地和教师团队,推动我校数控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

Abstract: The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NC technology majors, and construct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l an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Taking the "1+X" multi-axis CNC machining verification in our college as an opportunity, according to the CNC multi-axis professional intermediate certificate skill standard, we will study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organically integrate skills and knowledge points, build a supporting training base and teacher team, and promote m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for the school's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major.

關键词:数控技术;“1+X”证书制度;课程体系;多轴加工

Key words: CNC technology;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curriculum system;multi-axis machin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2)01-0247-03

1  “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1 “1+X”证书制度的内涵

2019年1月24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全新的学业证书制度,其中“1”为高校毕业证书,表明学生已经符合或达成了职业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或要求,具备并掌握了其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X”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国家或政府授权、认可的机构按照既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进行考核和鉴定,并评价和认证其职业技能水平[1]。该证书制度不是两种或者以上证书的叠加,而是考虑培养符合行业动态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应该要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对某一部分技能的有所要求。

1.2 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数控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能够落实课程体系与“中国制造2025”契合,各专业间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产业需求,使得更多学生选择机械行业,有效解决制造业严重缺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发展遭遇困境的现实问题[2]。学生获得“X”技能等级证书,能够扩宽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就业择业面,在其能力范围内,学以致用,选择更适合自己、更优越工作,让高职教育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2  “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2.1 改革思路

学历证书“1”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学生必须修满学分才能够获得,解决的是学生达成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所对应的技能教育;职业资格证书“X”针对专业领域的技能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代表一定的先进性,解决的是技能培养过程中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强化与拓展问题,它们之间是技术技能的基础与强化拓展。高职院校要将“1”凸显的教育功能和“X”凸显的职业功能对接融合,需要调整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3]。研究和分解“X”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要求,将考核内容有机融合到课程体系中,符合智能制造发展的新技能融入到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中,通过学校和企业两方联合,促使“1”和“X”深度融合,使得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辅相成。

2.2 “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将“X”证书的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必须确定在该制度下的面向制造业生产第一线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即有职业素养,掌握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数控设备操作、加工与编程、机电设备检测和维护、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以数控技术专业“1+X”证书中数控车铣加工、数控设备维护维修、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中级考核标准为出发点,修订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 “1+X”证书考核要求的考核内容分散融入到全面人才培养过程中[4]。同时,根据多元化的生源(包括普招、技能高考、弹性制等),因材施教,建立分层教学的“1+X”书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产业协会,深化产教融合,根据行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三教改革”;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配套教学资源,满足平时专业教学、培训考证等需求。“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协同构筑体系,将“1+X”技能等级考核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分散到与课程体系相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完成,实现“学习-培训-考核”一体化,构建基于“1+X”证书试点的“育训结合、书证融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3  数控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案例

本文以我院数控技术专业“1+X”多轴数控加工考证为例,紧密联合行业、企业,统筹各方资源,成立院级智能制造应用服务团队,走访或调查问卷企业,调研企业人才需求和行业变化动态,构建了“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数控技术专业“1+X”考证硬件设备的实训室建设,积极参与数控技术专业 “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中,数控技术专业成功获批“1+X”多轴数控加工试点项目。

3.1 重设课程体系

以数控技术专业“1+X”证书中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为出发点,将“1+X”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时,依照多元化的生源(包括普招、技能高考、弹性制等),因材施教,指定不同的课程学习体系,以达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分层培养。搭建了包含“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共享课程”、“职业特色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的“1+X”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和国家教学标准,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完成学历和若干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人才培养工作。

将数控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和新规范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数控技术解决企业转型升级或者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在原有的专业教学内容、课程和教材基础上,结合“1+X”需求,进行了书证融通调整,使原有的课程设置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2 建设“1+X”考证实训基地

根据多轴数控加工中级的X证书考核要求,从学校实际教学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数控多轴及高速高精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成长路径,以数控相关企业加工生产实际情况及加工精度要求为依据,以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知识水平为主要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针对性配置了所需实训设备。

根据多轴数控加工“数字化制造-多轴机床加工-产品质量检测”的工作全过程进行升级改造或新购置实训设备,需满足教学与培训、鉴定与考核的功能要求,可建成1个数字制造区、1个操作实训区、1个智能检测区、1个信息化监控区,如图2所示。其中,数字制造区配有41个节点的UG12.0,可进行数字化造型、工艺编制、生成刀轨、程序后处理和仿真加工。操作实训区配有四轴、五轴数控机床各8台,配套电脑16台。可加工叶轮等复杂零件,进行多轴机床结构认知、多轴加工零件编程及加工工艺制定,RTCP刀轴矢量控制的编程及应用,工業产品的设计、编程及加工。智能检测区配有三坐标测量仪2台,可进行零件质量检测、评价与分析。而信息化监控区配置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进行题库管理、在线练习、在线考试、实操考试和后台管理。

3.3 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书证融通方案和现有实训基地条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开发出了“1+X”多轴加工培训课程,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复杂零件的产品造型、工艺编制、自动编程和多轴机床操作等职业核心技能。

依据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工作任务,可分为多轴数控机床认知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程序的自动编程(UG12.0的操作)、零件精度检测和数控机床维护保养等五大任务,实现由仿真、教学性加工实训、生产性实训的能力递进。教学组织注重真实职业情境创设,充分利用实训条件模拟真实职业过程,以企业真实多轴加工零件为载体,任务为驱动,实施项目教学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核心职业能力,融入思政元素,厚植精度意识和工匠精神。

3.4 改革教学方法

依托“1+X”多轴考证实训基地,使教学场地与实训考证相融合,营造企业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边学边做。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可自建在线开放课程,能够进行“线上自学—线下互动—线上提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发布学习公告,学生观看微课自学;课中,基于工作过程分为建模、生成刀轨、仿真加工、真实加工、精度检测5个教学环节;课后,学生自评,互评,总结技术要点,教师点评作品,并布置拓展作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4  实施“1+X”证书制度的几个问题

4.1 “1+X”证书制度教学创新团队的构建

“1+X”证书制度实施的核心之一是构建高技能和高素养以及具有较强教育能力的教学团队,加强团队的创新建设,构建“1+X”的新教法,邀请区域行业内技术骨干参与教学、教法等方面的研讨,组建年龄层次和职称组成合理、校企联合的团队。一方面,加强对教师开展“X”证书技能和考核要求的培训力度,提升实践技能和对证书培训的水平;另一方面,落实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职责,开发与“1+X”证书相适应的在线开放课程,教材等一系列立体化资源。

4.2 “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途径和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系统地研究“X”证书的相关政策,对其能力要求、考证内容和考证方案进行解读,调整并修正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现“X”证书考核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其培训内容与教学内容对接,合理配置理论和实训的时间占比,重新制定“1”与“X”融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与“X”证书第三方评价组织协同推进各项工作,能够保证“1+X”试点工作从组织学生报名、培训到考证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总结反思试点工作经验,形成典型的“1+X”考证案例,为其他机械类专业提供成功的经验。

4.3 健全“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背景,高职院校接轨“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改革,需构建对其改革成效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健全集“X”考证成绩,教师评价,企业评价以及过程性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合理设置各因素的比例,落实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构建人才的输入质量,实施质量,输出质量的多维评价体系,目前数控技术有普高、技能高考、中职3+2以及扩招等学生资源,要对不同生源进行学情分析,因材施教实施“1+X”证书考核培训,增减教学内容,调节教学进度,并加强理论考核的学习,多层次考虑学生考核结果,提高通过率。

参考文献:

[1]刘林山.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进展现状、问题探析及推进策略[J].成人教育,2021,41(06):52-56.

[2]李薇.高职制造类专业“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4):112-114.

[3]陶晓庆,冀军峰,朱丹.“1+X”证书制度下《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风,2020(32):22-23.

[4]段兰兰,谌玮.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探索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0(05):140-141.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职业技能证书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自动化中的进展运用
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的探讨分析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