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焦虑中超越
——读《少有人走的路: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2022-01-07 07:38
记者观察 2021年31期
关键词:斯科特潜意识灵魂

1996年,60岁的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获得了乔治敦大学颁发的知识、信仰和自由奖章,但在这一至高无上荣耀的背后,是这位老人渐渐枯萎的灵魂。古语道:“六十不老。”可斯科特却觉得自己已经活了三辈子那么久,趁还有余力应该去收拾生命中尚未完成的工作,于是便有了《少有人走的路: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这本书。这已经是《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第四本书,从第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时充满活力的40岁到忧心忡忡的60岁,他一直笔耕不辍。与以往相同的是,这本书依然写的是他自己,但不同的是,他的笔触变得愈发沉重。

在书中,斯科特描写了自己从上学、结婚、养育孩子、接受职业训练到开诊所这一串真实生活的焦虑,并对生命做出了总结:生命是复杂的,没有简单的答案。在他看来,生命中交织着生与死,自由与服从,依赖与独立……当这些互相矛盾的力量同时席卷而来,就会在我们的内心造成激烈的摩擦和碰撞,让我们身心疲惫、思维混乱,变得越发焦虑。唯有反抗草率的思考,在焦虑中思考,在思考中抉择,掏空内心,放下自我,才能获得精神的超越。这是一个关于焦虑、关于思考、关于成长,更关于治愈的故事。在当下这个充满困惑和焦虑的年代,每个人在这本书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焦虑中思考,在思考中抉择

文 王亚晶

英国诗人奥登说,这是一个焦虑的年代,一切都令人困惑。他在诗歌《焦虑的年代》中写道:“我们喋喋不休,说东道西,却依旧孤独,活着却孤独,归宿——在哪里?”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事实上,不只是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触,面对吵闹喧嚣的世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某一瞬间依然会觉得孤独,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在情绪极度低落中无所适从,深感焦虑,为了避免焦虑,又开始胡思乱想,殊不知,这样的思考是十分草率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时候的自己往往是极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不管是个人的心理疾病,还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弊病,绝大多数都是草率思考带来的问题。

曾有过这样一段时间,我突然会在晚上睡不着又一大早地醒过来;会有时话到嘴边却突然说不出来;会把重要的东西放在重要的地方却又把这个重要的地方彻底忘记;会觉得自己被一堆密码淹没。慢慢地,我开始头疼,注意力也变得不集中,有时莫名其妙地想流泪,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惶恐的我连忙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得了焦虑症。在听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刻,恐惧让我更加焦虑。虽然医生告诉我,这不是什么大病,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年代,几乎人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倾向。但医生的话并没有安慰到我,反而让我思考得更多,我会不会发展成抑郁症呢,我是不是心理不健康了呢……这些问题让我寝食难安。我每天都困在一个名为“焦虑症”的枷锁里,直到后来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忙碌中慢慢忘了自己得了焦虑症,于是焦虑症便真的不复存在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焦虑不会从生活中消失,只会消失在生活里。

我的这段经历恰恰印证了斯科特在书中写的那句话:“生活是一个熔炉,我们在其中历经磨砺,接受改变,锻造灵魂,如果我们固执己见,盲目维护个人的自尊和虚假的正义感,精神成长的步伐便会停滞。”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都要接纳自己相互矛盾的观念,接受焦虑的自己,然后在焦虑中改变和成长,最后超越自我。

在斯科特看来,超越自我的第一步就是反抗草率的思考。因为草率的思考导致的偏见让人们各自为营,各执一词,自以为手中掌握着真理,为了捍卫所谓的真理,他们互相对立、彼此攻击,造成的焦虑越来越多。对此,斯科特发出了呐喊:“不容置疑的坚信比伪装的谎言更可怕,让社会潜伏了巨大的危险。”确实,时至今日,不论个人还是社会,都面临许许多多难题,而最大的难题在于草率的思考——有时甚至是完全不会思考,或者懒得思考。罗素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过。”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唯一的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拥有独立思考的勇气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也许很多人要花一辈子时间,才能相信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自由。因为在这条自由之路上有许多迷信和阻碍,其中之一就是,一旦成年了,我们就再也无法改变。事实上,我们一辈子都能够改变与成长,即使很小的改变,也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比过去更加明亮。那么该如何独立思考呢?斯科特认为完善思考的核心就是努力接近事实,接近真相。即使真相充满矛盾,令人焦虑、恐惧和痛苦,我们也要有勇气去接纳和承受,而不能把自己囚禁起来,用一层一层的想象包裹自己,作茧自缚,与现实完全脱节。只要深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自愈的开始。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从山脚下一步一步向上爬的攀登者。如果能攀上高处被人仰视,当然无比畅快,如果不能,一路的鸟鸣花曳,已深深地饱足过饥渴的心灵。付出的同时也是收获,又有什么可抱撼的呢?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斯科特也在书中这样描写他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心理治疗不是关于快乐,而是关于力量。就算你走完治疗的全程,我也无法保证你会更快乐一点点;我能保证的是,你会感觉更有能力。世界上正缺乏有能力的人,所以当你更有能力时,生命就会给予你更大的责任。你离开诊所之后,也许会为更大的问题担心和焦虑,但是知道自己是在担心更大的问题,而不是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这就能带来一些快乐与平静。”是的,面对生命中那些或恐惧、或焦虑或烦躁的时刻,最适当的做法就是选择放下。我们无法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必须选择自己的方向。

然而选择是复杂的。生命的复杂在于我们同时是个人、家庭、单位、团体和社会的成员,我们做出任何一个抉择,都意味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做抉择时,我们必须明白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哪些可以舍弃,哪些必须保留。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不同的成长和选择,这个选择无关好与坏,关乎的不过是内心的自由意志。很多时候,我们越是纠结,结果越是可悲。在我看来,在焦虑的时候,真正的选择便是忘记。忘记成功或是失败,忘记生存或是死亡,自然地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在地成长,享受这一切的痛苦与美好才是人生的意义。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面对一个心理医生的开解, 它把我心里的矛盾、困惑一一挖出来,分析,开解,最终令我释然。斯科特说:“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超越自我。”如今的我不过25岁,在我的认知中,后半生离我太过遥远,我能做的就只有追寻自我。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并努力维持这个自我的稳定和尊严。但显然我们的内在还有某种更神秘的力量在引领着我们。这就是灵魂。自我需要尊严,有尊严才能维持自己的边界不受侵犯。但是灵魂却不需要尊严,因为灵魂是不死的,自由的,没有边界。荣格说: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巍然不动,万古长青。我突然想起尼采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的开始便是迈向死亡的一连串苦难的过程,然后,我们克服一切,重新再来一次,这就是生命。

在焦虑中改变和成长

文 王莹

“年轻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中年以后,放弃什么,也不为过。”简单的“爱上”与“放弃”之间,隐藏着一个人半生的纠结。但就是这么一句听起来饱经沧桑的话,第一次听到却是从一个刚刚迈入三十岁门槛的朋友嘴里,我惊讶于朋友会有这样的感悟,在我看来,三十而立,一个人极好的成长阶段,该是意气风发之际,无论如何也不应有这样“看淡取舍”的感慨。可仔细一想,在打破生命的平衡后,“衰老”似乎会提前到来。这种“衰老”更多地来自于心灵上的疲惫,想要的太多了,超负荷之后的不愿放弃,便会成为灵魂的负担。

长假期间回了一趟老家,闲来无事也凑上了父母辈的“茶余饭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轻的时候总是在挣钱,没有注意身体,现在身体上各种问题都显现出来了,就开始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注意身体”。人们喜欢用成长来掩盖自己对身体、对生命的亏欠,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但完美并不是要求事事完美,它只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学习、改变与成长。

但在实际生活中,难倒我们的从来不是学习,不是改变,而是在焦虑中蜕变、成长。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上学的时候会因为怕考试考不好、作业不过关焦虑,毕业的时候又会因为升学还是就业焦虑,工作后找不到资料、写不出稿子也会焦虑,然而,事情并不会因为我的焦虑而变得顺利,反而越来越糟糕。焦虑就好像人在和自己暗暗较劲,明知没有结果,却也不会轻易释怀。而情绪也会在某一临界点翻涌而来,我进入了漫长的失眠期。

曾经我把这个失眠期看作成长的一个分水岭,甚至一度认为这是我开始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入社会的必经之路,我也开始掉入“自命不凡”的漩涡,开始事事追求完美,开始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然而,在追求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落差,这个落差一度将我带入焦虑之中,意识也在“我能做得更好”和“我不行”之间拉扯。

在《少有人走的路: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这本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名叫黛米的女孩,20来岁,患有抑郁症,她抑郁的根源是很典型的完美主义妄想症。在黛米看来,她必须追求完美,而完美不仅意味着能够事事让别人称心如意,而且还要时时刻刻如此。这是一种压力极大的生活标准。在内心深处,黛米知道自己不可能达到这种完美的标准,但是为了维持这种假象,她一直强撑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这种来自外在和内在的压力最终导致她心理出现了紊乱和失调,也使她承受了长达数年的抑郁。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满足别人会让自己感到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肤浅的,不是来自内心的深处,仅仅来自外界的评价。更可怕的是,一旦他们不能满足别人,或者做出什么错事之后,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内疚和负罪之中。邪恶的人没有负罪感,所以他们肆无忌惮,什么坏事都会做;而追求完美的人背负着太多的负罪感,因而总是生活在紧张、焦虑、沮丧和抑郁之中。

当从另一个人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时,不知道自己是不幸的还是幸运的,我经历过与黛米一样的纠结与挣扎,也在挣扎中得到了成长与蜕变。再回过头看那一段焦虑的时光时,发现当时的自己看不清的更多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人反而容易陷入什么都想要的“一手抓”状态,这时候的焦虑就在于,好像我在拼命争取,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潜意识里就开始忽视自己努力后的收获,反而把自己没有得到的那一小部分拼命夸大。但实际上,我们无法创造自己,也无法成为任意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们来到世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学习,竭尽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写到了他和女儿下棋的故事,原本是父女之间一件愉快的事情,但作者强烈的赢棋欲望压过了他陪女儿开心的念头,最终父女二人不欢而散。在意识到事情的“一团糟”来源于自己的争强好胜之后,作者决定“舍弃下棋必须取胜的欲望”。他在书中这样说到,“在青年时期,求胜的欲望曾给予我很多的帮助,不过如今身为人父,这欲望就成了我前进的障碍,我必须将它清除出局。”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甚至可能会有很多人不需要挣扎就能在其中做出抉择,但也有很多人迷失在取舍之中。就像不离开舒适圈我们就难以快速成长一样,虽然坚持旧习惯可以逃避割舍的痛苦,但却会阻碍我们下一步的人生。破而后立,放下对过去的执着,对不切实际的执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失败,也是成长路上迈出的一大步。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到承认自己是个平凡人,一路放下,不再执着于过去自己的辉煌与暗淡,不再沉溺于华丽堆砌的虚无,放下自己的不甘平凡,在漫长的黑夜中和自己妥协,使身体和心灵得到新的成长。斯科特·派克说:“割舍是最痛苦的人生经验。割舍部分的自我,也许是放弃人格的特性、长期习惯的行为模式、熟悉的意识形态,甚至是整个生活方式,这种痛苦是难以承受的。但若要在生命的旅程中一路前行,达到最高的成熟与心灵成长,这种割舍是必须的。割舍会让我们痛苦,也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和焦虑。我们割舍了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但新的观念又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让我们感到没着没落,陷入彻底的空虚。但是不经历这种心理上的空虚,我们就无法腾空内心,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站。”

追求精神的成长,其实就是追求身体、心灵和灵魂的统一。在当下人人焦虑的年代里,快节奏的生活催促着人们不断向前的同时恰恰忽视了人们精神的成长,物欲横流下,太多的人迷失在金钱、地位、名誉中,生命中最重要的——身体、健康、心灵、灵魂成为Plan B,但当自我被高高举起时,灵魂便存在被打翻在地的风险。正如书中所说,“自我和灵魂常常处于交战状态,自我需要拥有,拥有的越多越好,而灵魂需要放弃,放弃得越多越自由。所以,前半生我们需要追寻自我,后半生则要放下自我,追随灵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焦虑、恐惧和痛苦中获得超越。”

“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放下自我。”60岁的斯科特·派克在写下这句话时,经历了生命中的生与死、善与恶、真理与谎言……在他看来,生命是复杂的,没有简单的答案。在他的笔下,这句话不仅是他进入晚年对生命的顿悟,更是他在人生旅途中对生命和生活的平衡。站在二十多岁年纪,虽难以完全理解取舍的真谛,但在焦虑从四面八方袭来时,是被焦虑打败还是在焦虑中重生,是个人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抉择。

在自我剖析中前行

文 孟鹏婷

毕业一年,是走出学校踏入社会的第一年,也是成长收获最多的一年。

对于毕业之前的我来说,压力最多就是担心考不上研,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才深知很多时候成年人并不是无病呻吟,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分岔路口上,有些迷茫,也有些无助。怀着对教育这个行业的向往,刚毕业我选择去某培训机构,然而,一切好像与我想的不太一样,一套已经写好的语文模板书放在那,我要做的就是用夸张的表演把这些模板讲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提高成绩,这像演员一般的老师好像与我想象的教书育人有很大差别。我突然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毕业后第一次感受到了不知所措,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工作的压力与迷茫仿佛把我吞噬了,培训结束后回家的路上整个人都是恍惚的,每天被无尽的焦虑裹挟着,坚持了两周后我决定退出,我觉得再这样下去我就病了。

后来来到杂志社,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专业也比较对口,没有了之前对工作的种种不适,也没有了对职业的迷茫与焦虑。正当我很享受与适应现在的这份工作时,身边的两位好朋友都考上了公务员,她们劝我也试试,我回答我暂时没有这个想法,她们问我那你五年十年后的工作呢,谁给你保障?现在挣的这点钱你又能干什么?这两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我确实回答不上来,只觉得又被焦虑裹挟了,那段时间,我常常会半夜突然惊醒,满脑子都是我以后怎么办这种问题。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4》这本书里说:“生命需要面对的困境之一,是我们必须时刻决定自己在心理上被人和事影响的程度,即‘接受伤害’的程度。”由于草率思考,我没有认真剖析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也很容易地受到了别人的影响,进而产生了不安全感,“不管我们有多少金钱,也不能彻底消除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不安全的,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金钱是一种保障,但不是绝对的保障。我们想要追逐的绝对的安全感,只是心中的幻影。”我把注意力放在了稳定与收入上,过于追求某种安全感,却忘了人生本来就是有舍有得的,虽然没有公务员的稳定与待遇,但我拥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这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我的生活是有方向的。正如书里所说职业不仅是维持生计的工作,也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取得深刻联系的方式,更是我们获得存在感的重要途径。

当有编制和月入过万成为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或者认为的好工作时,当我们被迫卷入这场无硝烟的战争而陷入痛苦焦虑时,我们应该停下来去听听内心的声音,学会自己作出选择,而后为自己负责,穿越所谓的煎熬和挣扎,就会发现原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变成了一种有益的心灵启示,也会幡然醒悟很多时候是自己把自己关进了思想的囚笼,就像徐晓在《半生为人》中说的:“人的心啊,简直像是一个牢笼。每一种思绪,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一种社会的理念,都像是一头怪兽,互相纠缠,互相冲撞,互相折磨。你东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见出路。你的心是牢笼,心里的东西是困兽,没人能够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结果。”

人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焦虑也像影子一般时刻围绕着我们。走出择业的囚笼,又会陷入其他的思想囚笼。在这个幼稚中夹杂着点成熟的年纪,一切好像都不那么尽如人意,每一件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背后却又藏着生活馈赠的成长礼物。韩松落在《老灵魂》里说到:“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爆发性地长大,爆发性地觉悟,爆发性地知道某个真相,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的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线。”我一直以为长大是需要很多时间的,至少是到结婚承担起家庭责任或是人到中年经历种种挫折之后,而今年突然就意识到成长是无关乎年龄的,它伴随着一次次“生长痛”,会让你在某一年或者某个瞬间突然就觉得自己长大了。是在一次次独立作出选择的时候,也是在一次次原有认知被打破重组的时候。

我以前坚定不移地相信有些东西是永恒的,例如某种特别的情感。但现实是相处沟通的方式技巧越来越多,关系却越来越难维持。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发小,她从小学习就很认真刻苦,这么多年也一直是我的榜样,很长时间内她都是我坏情绪的疏导者、我遇到困难的精神支撑,后来由于各自的想法、选择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渐行渐远,几乎断联的这两年我常常困在一种纠结的难过情绪里,我不断地向自己追问这段关系,一方面因为不认可她的选择而愤怒,一方面又因为接受不了她的离开而难过。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找到了答案——边界与自我意识。我们常常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去关心身边人,于是也常常不自觉地侵犯了他人的边界,我这种所谓的“为她好”式的劝阻在某个程度上其实是过度干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独自思考,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有自己的想法,她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有了这种察觉后,内心突然释怀了许多,对人际关系也没那么执拗了。以前觉得永恒的东西,现在想来对双方都是枷锁,不必这么较真。

“修炼灵魂的山谷”这一节中有一句话:实际上,我们无法创造自己,也无法成为任意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们来到世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学习,竭尽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成长其实是特别艰难的自省,这个过程必须勇于解剖自己,去挖掘出自己的无知与劣根,甚至打破之前所有的认知,进行重组,这样才能获得成长。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我们常常逃避痛苦,不愿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于是一直被动成长,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直面自己的勇气,让我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能够保持对自身的反省,不断进步,逐渐成熟。

有幸在25岁生日之际收到社长的这本赠书,让我内心的许多困惑与执拗找到了答案,也让我在迈入25岁的门槛上多了一份勇气、自在、坦诚与从容。

接受焦虑是人心智成熟的起点

文 杨文滢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抉择,相伴而来的焦虑、困扰也愈来愈多。一直以来,我都相信阅读是治愈焦虑和心灵创伤的良药。近来,读了《少有人走的路——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后,更加感受到深入内心的文字给予我们的强大精神力量。

刚拿到这本书,我也正处于应对生活和工作问题心力交瘁之际。蓦然间,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好想静一静,喊停人生给自己一片喘息的空间。所以,我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专心看这本书,远离手机。我发现一旦不自觉地去拿手机,就离不开手机,然后焦虑和繁忙就会接踵而至。

生活在城市里,我们都不会太轻松。而立之年,同龄人都已渐渐步入婚姻,身边的多数职工小家庭里,年轻人一方面要应对频繁加班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承担抚育孩子、操持家务、照料老人的重任。生活看似机械、重复,但出现的问题和即将面临的压力又常使我们陷入焦虑与苦闷中。

常听人说,做母亲是女子的第二次“重生”。在自己做母亲的第一年里,跌跌撞撞的打拼与成长让我深感为人父母的不易,尽管过程中的欢笑、欣慰多过委屈和泪水。记忆中,最难熬的是产后月子抑郁那段日子——母乳喂养奶水不足的忧虑、哄睡频繁起夜的烦躁、配方奶粉营养不均衡的纠结、各种矛盾积累已久的情绪爆发,最终出现持续性失眠……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突然成为母亲的角色转变,让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许有人会想到做全职太太,告别职场的激烈竞争回归家庭,但其实全职妈妈更容易陷入整天围着孩子打转、鸡毛蒜皮、琐事缠身的焦躁与不安中,轻松从何谈起?走向职场要面对外部的压力,还要处理好家庭的矛盾,比如常见的婆媳矛盾、亲子关系、生活理念不一致带来的两代人的生活矛盾等等。

有幸读斯科特·派克写的这本书,其中穿插着一个个有关心理学的小故事,有的沉重,有的治愈,有的遗憾,有的庆幸。《少有人走的路——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是斯科特·派克60岁才完成的呕心之作,让人感动、敬佩之余,它更像精神海洋的一座灯塔,让人顿悟如何在现实矛盾中抉择,如何在焦虑、茫然中获得精神的超越。

心理学范畴的著作中提到这样的观点:焦虑是从潜意识里爬出来的东西。正如本书中提到的,我们要用积极的意识去引导潜意识,并使二者有机融合,进而追求“自我”与“灵魂”的统一。

那么什么是潜意识?它是怎样存在的呢?

领悟书中关于“意识与察觉”的相关内容,就要对潜意识和意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与意识不同,潜意识从不睡觉。比如,心脏可以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不停地跳动,呼吸也可以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一直进行。

相比而言,潜意识缺少意识的清醒,它只是不停地工作,对所有的外界刺激不分青红皂白地作出反应。当我们看电影时,能融入情感,体验恐惧、兴奋和悲伤,尽管我们的意识让我们知道我们所观看到的其实只是演员们扮演的角色,那些爱恨情仇不是真的,不过是演员们根据某个剧本演出来的。但即便我们能有如此意识,我们仍不能使自己的情感体验消失。可见,潜意识的存在似乎比我们的意识更为强大。

联系实际,我们的许多焦虑很多时候都来自潜意识的想象。比如不少人害怕去医院做检查或者稍有不适就觉得自己患了某方面严重的疾病,其实潜意识里你一直在暗示自己“身体可能已经垮下了”;如果你碰巧是大龄单身,很羞愧于被人提及这一点,潜意识里你会认为“自己的确出了问题”,否则便不会那么介意别人说什么;还有人习惯于与人攀比,潜意识就会产生自卑感,从而沮丧、不安。

因此,与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作斗争,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什么是你在潜意识里所想象出来的威胁。心理问题治疗中,焦虑是可以控制的。而控制力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即不断地在思想和感觉之间运用干预,把潜意识训练成一个更积极的信念。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言语。人的思想是强大的,思想触发情感,情感决定行动。

言语也是有力量的,要相信你告诉自己的一切。“我是”是宇宙中最有力的两个字,无论什么跟在这两个字后面,天长日久就会变成了你的状态。“我是最好的”,那么在所有方面你才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斯科特·派克在书中也深谙其道——“你只需要付出努力,不用操心结果”“你应该把自己交出去,安静地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信任潜意识,因为它可以把你带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实际上,我们的一生中很多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付出努力,然后坦然等待命运的来临。

说到此处,不禁想到优秀的诗人余秀华。

这样一位因脑瘫连拿笔写字都非常吃力的普通农妇,凭借对诗歌的狂热喜爱抒写了一本又一本感人肺腑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月光落在左手上》等等,她被誉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在她跳跃的诗歌文字中,我们似乎看不到她任何的焦虑、痛苦和不安,她忧郁的内心只为写出触动她心灵的故事。

何谓精神的成长?就是追求身体、心灵和灵魂的统一。余秀华就是这样,完全放下潜意识里的自我,才更能看到灵魂的光芒。她从不担心自己的诗歌有没有人喜欢或者诗歌应该写什么、怎么写,一切优美的文字表达都遵从于她的内心,纯粹而干净,只为做自己,不去操心其他更多的东西。

斯科特·派克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是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

斯科特·派克笔下那生命的根,就是“灵魂”。当一个人选择心灵成长作为毕生目标,灵魂的独特就开始慢慢彰显。自我的心理问题如同淤泥,当淤泥逐渐被过滤澄清后,深处的灵魂才会闪耀光芒。

人生是一场修行,如果我们没成为一个持灯的人,那就以书中文字的星星之光为精神向导,以一个自信的头脑、健康的体魄和一颗平静的心灵正确面对焦虑,勇敢、无畏前行。

猜你喜欢
斯科特潜意识灵魂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湖人主帅斯科特下课
灵魂树 等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我喜欢你
漂泊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