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降气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2022-01-07 07:30王竞波
系统医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苏子阻塞性肺部

王竞波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急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11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会明显降低患者肺功能,使疾病呈快速进展性改变,提高病死率。糖皮质激素可发挥显著的抗炎、缓解病变反应的效果,但长期反复用药会导致耐药菌株增加[2-3]。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肺胀”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疾病发病过程中,气与痰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气为万物本源,受肺、肾、脾影响,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而脾胃为气血之海[4]。肺失常则导致气机宣发肃降受到影响,若肺气上逆,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5]。痰不但属于病理产物,同时也属于致病因素,因此在对疾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治气和治痰放在重要位置[6]。苏子降气汤记载于《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适用于治疗肺胀[7]。该次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1例,探讨苏子降气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1例,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5)。对照组男35例,女11例;年龄59~90岁,平均(72.20±4.68)岁。观察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59~93岁,平均(72.57±4.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8];病情急性加重;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阻肺型;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病情处于缓解期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心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研究用药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140475,规格:1 mg∶2 mL)治疗,2 mL/次,2次/d,采用雾化吸入器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苏子降气汤治疗,方剂组成:紫苏15 g,前胡、法半夏各12 g,当归、款冬花、紫苑、厚朴各10 g,生姜、肉桂、甘草各6 g,水煎煮,取汁300 mL,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与抗生素使用疗程。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的判断标准:痰较前明显减少,痰色转白或变浅,黏度降低并在Ⅱ度以下;同时至少伴有下述指征中的1项:①WBC≤10×109/L或较前下降≥2×109/L;②体温较前下降并低于38℃;③影像学显示支气管-肺部感染较前明显吸收,无明显融合斑片影,以上3条中符合2条[9]。(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包括咳嗽、喘息、咳痰以及纳呆。各症状应用4级评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轻度症状;2分表示中度症状;3分表示重度症状[10]。(3)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与抗生素使用疗程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与抗生素使用疗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与抗生素使用疗程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与抗生素使用疗程比较[(±s),d]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咳痰与纳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

?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PCT与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呼吸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均具备较高的发病率,是各个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有资料显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吸烟率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1]。预计到2060年,全球每年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会达到540万人左右[12]。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死率提升的因素中,病情反复急性加重属于重要因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后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变差。

临床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进行治疗时,主要采用舒张支气管、吸氧、抗炎解痉、抗感染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对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应用,促使患者机体肺部炎性反应得到控制,加快缓解疾病症状。布地奈德混悬液属于新型非卤性糖皮质激素,其可发挥有效的抗变态反应与抗炎性反应的功效,可依靠对炎性介质释放进行抑制,在Th2细胞的生成中发挥调控作用,将C反应蛋白表达降低,使机体炎症反应痉挛减轻。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相较于地塞米松,布地奈德混悬液具备更好的水溶性,在通过雾化给药后,可在水样层与凝胶层与机体喉黏膜组织发生密切贴合,使药物在机体气道以及咽喉部的留存时间延长,同时其可发挥更强的炎症细胞选择性作用效果,使局部药物浓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将药物具备的炎症清除效果充分发挥[13]。该次研究中,对照组在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后,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患者的疾病症状得以减轻。

在中医文献记载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符合“肺胀”的相关症状,导致肺胀发生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六淫之邪,使肺内痰瘀留滞,导致肺气胀满,使患者的疾病症状加重。当疾病急性加重后,由于感受邪气存在差异,且患者自身的体质也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不同证型,需辨证论治。目前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型进行区分时,并无统一的分型标准。有研究报道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阻肺型,其次为痰热蕴肺型[14]。研究报道显示,苏子降气汤在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具备较好的效果[15]。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为(5.26±1.21)d,抗生素使用疗程为(8.65±1.85)d,均短于对照组的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为(8.56±2.24)d,抗生素使用疗程为(13.08±3.65)d(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中西医结合组(西医对症处理联合苏子降气汤治疗)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5.88±1.39)d,抗生素应用时间为(9.10±2.45)d,均短于西医治疗组的(9.52±2.86)、(11.26±2.42)d基本相符[16]。表明苏子降气汤可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速度,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同时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咳痰与纳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苏子降气汤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分析原因,苏子降气汤中应用的紫苏可发挥降气平喘、止咳祛痰的功效;法半夏可发挥燥湿化痰的功效;厚朴可发挥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前胡可发挥降气祛痰,散风清热的功效;肉桂具备活血通脉、引火归元的作用;当归可发挥补血调经、活血祛瘀的作用;茯苓可发挥健脾利水渗湿的功效;陈皮可发挥健脾理气、祛痰和中的作用;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共奏降气平喘,温化寒痰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紫苏中的挥发油、柠檬醛以及紫苏醛可发挥抑菌功效;半夏生物碱可使机体咳嗽中枢得到抑制,从而发挥明显的镇咳功效;厚朴酚可使炎性介质的生物合成得到抑制[17];当归挥发油可使cAMP/cGMP比值提高,使支气管平滑肌保持舒张,减轻患者喘息症状,同时可发挥抗炎功效,使炎症细胞浸润得以改善;生姜可发挥抗炎抑菌的作用;甘草酸可发挥抗炎、抗病毒功效[18]。因此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PCT与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与苏子降气汤中多种药物成分具备的抗炎抑菌功效有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苏子降气汤的加用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苏子降气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确切,可使患者肺部感染得到快速缓解,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水平。

猜你喜欢
苏子阻塞性肺部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The influence of 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sion droplets on the ion flow fiel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ffec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lasma radial uniformity in a large-area,very-high frequency capacitive argondischarge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我爱你,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