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2022-01-07 12:30任颖川袁晓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重建术中耳分型

任颖川,袁晓辉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听力重建是采用手术方法恢复由各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听力损伤,在传导性聋中应用较多[1]。听力重建术可恢复患者听力,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研究[2]显示,听力重建术疗效一般与术后并发症有关。本研究探讨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中耳听力重建术的124例患者,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6~60岁,平均(25.57±8.26)岁;疾病类型:外中耳畸形46例,中耳胆脂瘤2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0例;病程1~10年,平均(5.68±0.54)年;Altmann分型:Ⅰ度23例,Ⅱ度70例,Ⅲ度31例;畸形部位:单侧106例,双侧18例。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在我院行中耳听力重建术;②年龄6~60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Altmann分型Ⅰ~Ⅲ度;⑤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所有检查。排除标准:①耳部伴有其他疾病;②精神异常;③合并凝血功能异常;④伴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⑤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

1.3 研究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性别、Altmann分型、慢性疾病、畸形部位;临床指标:中耳听力重建路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慢性疾病包括: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瓣膜病等。重建术路径包括乳突和耳前。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裂开、血肿、人工听骨外露、感染、慢性耳漏、皮下瓣坏死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耳听力重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24例中耳听力重建患者,38例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65%,其中切口裂开11例(8.87%),血肿9例(7.26%),人工听骨外露5例(4.03%),外耳道感染8例(6.45%),慢性耳漏3例(2.42%),皮下瓣坏死2例(1.61%)。

2.2 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不受性别、BMI、畸形部位、慢性疾病、重建术路径的影响(P>0.05);年龄、Altmann分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单因素分析[n(%)]

2.3 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18岁、Altmann分型Ⅲ度、术中出血量>50 mL、手术时长≥90 min是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听力损失、耳廓畸形的常用方法[3]。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发展,中耳听力重建术、耳廓再造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很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但术后并发症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问题[4]。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改善预后、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陈凤明等[5]的研究显示,年龄、病程、心理情绪、并发症、基础疾病等是外中耳畸形患者听力重建与耳廓再造术后听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纳入124例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其中3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岁、Altmann分型Ⅲ度、术中出血量>50 mL、手术时长≥90 min是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听力重建术后难免会有疤痕产生,年龄较小的患者自我认知相对薄弱,心理负担相对较小,而年龄较大者多已进入社会,可能会因外形感到自卑,心理压力较大。术中出血量过多可引起血运异常,同时也增加了感染风险,影响患者术后恢复[6]。王敏等[7]的研究显示,合并慢性疾病可增加术后感染风险,这可能是由于慢性疾病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抵抗病原菌的能力减弱,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耳鼻喉科手术较为精细,解剖结构复杂,包含重要的神经、血管[8]。为减少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需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术前协助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听力、心肺及影像学检查,全面了解患者身体情况,评估耳部情况,制定合适的、详细的手术方案。告知患者疾病同时也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畸形严重程度是进行听力重建的核心问题,术前应准确评估患者外耳道畸形程度,警惕面神经畸形的影响。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并处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熟练掌握耳部解剖结构,缩短手术时长。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小心仔细认真操作,同时要注意操作力度,减少对有效听骨的影响,减少术中出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发生,轻度感染可采用抗炎治疗消除;术后仔细止血,确保止血彻底,伤口缝合包扎牢固,避免或预防术后血肿、人工听骨外露等。术后观察是否有肿胀情况,检查毛细血管颜色,静脉回流不畅可呈紫色,动脉血供不畅可呈苍白色,详细记录,若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年龄≥18岁、Altmann分型Ⅲ度、术中出血量>50 mL、手术时长≥90 min是中耳听力重建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重建术中耳分型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气囊止血带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保留外耳道后壁上鼓室软骨重建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耳道成形术在鼓膜前部穿孔及大穿孔中耳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关节镜下Inlay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
漫谈中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