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麦类作物学报》总目次

2022-01-08 08:21
麦类作物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小麦

第1期

◆ 遗传育种

1小麦miR5062靶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刘 涛 吴保为 李志杰 刘振兰 王 倩赵惠贤11不同氮素水平下大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HvGS1)表达及其与籽粒氮素积累的关系徐寿军 刘志萍 郭呈宇 吕二锁 董永义张继星 薛海楠 王 磊 李国兴 德木其格20不同大麦品种特异性SSR分子标记的筛选曾 乐 杨天赐 姚佳延 洪 益 吕 超郭宝健 许如根30不同取样方法对小麦小孢子和花粉育性检测的影响刘海英 甄俊琦 茹振钢 董 娜 冯必得37小麦种质资源耐深播性评价体系研究李永生 王兴荣 张彦军 李 玥 苟作旺陈伟英 祁旭升44澳大利亚小麦品质分类标准概述王旭琳 刘 锐 吴桂玲 Graham Crosbie闫美姣50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刘 健 张 晓 李 曼 文 莉 江 伟张 勇 高德荣

◆ 生理、生态与栽培

61氮肥基追比对稻茬小麦氮素转运及利用的影响李欣欣 石祖梁 王久臣 徐志宇 江荣风72耕作与播种方式、密度和施氮量对稻茬小麦幼苗质量的影响吴 鹏 李福建 于倩倩 赵 伟 朱 敏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81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及抗倒伏性的影响卢 杰 董连生 常 成 司红起 马传喜88减少追氮量对弱筋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汤小庆 丁永刚 梁 鹏 姚 月 薛文霞朱 敏 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96基于RapidSCAN CS-45的新疆滴灌冬小麦氮肥推荐研究赖 宁 耿庆龙 李青军 赵海燕 陈署晃105低温胁迫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响应岳俊芹 张素瑜 李向东 邵运辉 方保停葛胜修 王汉芳 张德奇 杨 程 时艳华秦 峰111小麦专用肥在河南省典型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王好斌 范钧翔 谷守玉 侯翠红 刘祖锋叶优良118燕麦马铃薯间作对燕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满本菊 刘吉利 贺锦红 蔡 明 杨亚亚王志丹 闫承宏 杨 茜 吴 娜

◆ 新品种介绍

封二高产稳产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178马红勃 张会云 冯国华 刘东涛 王 静刘 静 刘立伟 易 媛 朱雪成封三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巴麦15号杨 蕾 张汇娟 赵春芝 张宏旭 张培智刘 畅 张建成 李国强 苏建兵 史佳宇闫文芝

第2期

◆ 遗传育种

127白粉病菌侵染条件下小麦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可用性检测王巧慧 谷建华 郭 欢 吕士凯 吉万全张 宏134小麦新品种陕农33的遗传构成分析吴胜男 李英壮 王 娜 刘录祥 谢彦周王成社140小麦剩余杂合体株高的基因定位张俊杰 吉万全 张耀元 张 宏 陈春环147小麦抗穗发芽基因挖掘及分子育种进展黄义文 代旭冉 刘宏伟 杨 丽 买春艳于立强 刘朝辉 李洪杰 周 阳 张宏军157普通小麦籽粒硬度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胡文静 张 晓 刘 巧 方正武 高德荣164西南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 煜 程 斌 丁延庆 曹 宁 高 旭张立异174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小麦苗期的根系形态数量性状分析陈 旭 杨习文 李 文 周苏玫 徐凤丹贺德先183小麦不同进化材料叶与非叶器官C4光合酶活性及δ13C值差异魏爱丽 杨 茂 黄 琴 张英华 王志敏191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姚金保 张 鹏 余桂红 马鸿翔 杨学明周淼平 张平平203燕麦品种(系)的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王 慧 杨 富 姜 超 施 毅 李 刚

◆ 生理、生态与栽培

212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小麦籽粒代谢组学研究贲蓓倍 徐维红 邹德玉 牟美睿 杨仁杰刘海学220施氮量对半湿润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氮的影响郭倩倩 朱云鹏 王 霖 党亚爱232宽幅播种条件下行距对小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吕 鹏 吕广德 鞠正春 高瑞杰 钱兆国庞 慧 吴 科 韩 伟238种植密度对匀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陈 猛 梁雪齐 李 玲 张 丽 张 锋陈国栋 吴全忠 翟云龙245外源H2S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刘建新 刘瑞瑞 贾海燕 卜 婷 李 娜254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冬小麦倒伏提取适宜空间分辨率研究黄艳伟 朱红雷 郭宁戈 殷姝溦 彭星玥王雨蝶

◆ 新品种介绍

封二高产抗逆广适小麦新品种—百农307朱启迪 李新华 乔 红 欧行奇

第3期

◆ 遗传育种

263近十年基于重要小麦亲本周麦22的遗传改良唐建卫 高 艳 胡润雨 张根源 殷贵鸿耿洪伟272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粒重基因 TaGS5-A1的等位变异分布及其效应分析李静雯 董亚超 肖永贵 李法计 杨舒蓉李 鸣 夏先春 何中虎281宁夏春小麦种质资源Wx基因分子鉴定及其分布亢 玲 李瑞博 王小亮 张维军 何进尚陈东升287小麦抗条锈基因 Yr10的抗病通路研究 高花雨 何 琪 贾劲松 丁 焱 王亚茹王晓静 康振生295陕西关中不同小麦品种产量以及氮磷效率差异研究郑景瑞 王云凤 韩 燕 卢慧宇 刘 琳杜文婷 罗彩霞 张树兰305中国小麦的起源、传播及进化魏益民310大麦对大麦条纹病菌毒素胁迫的响应孙莉莎 郭 铭 司二静 姚立蓉 汪军成李葆春 杨 轲 孟亚雄 马小乐 王化俊

◆ 生理、生态与栽培

317减量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孔丽婷 蒋桂英 杨灵威328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杨 茂 黄 琴 张 震 刘 洋 王志敏张英华338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李福建 徐东忆 吴 鹏 张新钵 丁永刚马 泉 朱 敏 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郭文善348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瑞华麦52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杨永乐 金彦刚 任仰涛 王 歆 常东伟李珍富 赵其兵 夏中华355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防控及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分析吴 丽 孙 娟 张慧杰 胡学旭 李为喜孙丽娟 张 妍 杜文明 王步军362北疆春小麦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变化的气候响应祁嘉郁 巴特尔·巴克 卡力比尔·买买提370基于极值概率分布的河南冬小麦晚霜冻时空分布特征方文松 王纪军 王秀萍379手机短信技术服务对小麦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的影响付浩然 刘家欢 李静菡 张卫峰

◆ 新品种介绍

封二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京冬26田立平 单福华 王汉霞 马巧云 张风廷

第4期

◆ 遗传育种

391小麦多蛋白桥梁因子基因 TaMBF1c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曹志琛 吴 娴 汪德州 柳 珊 杨慧玉郝小聪 房兆峰 朱文根 王伟伟 王小燕唐益苗401小麦LACS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武雄雄 杨成兰 祁存英 熊辉岩 段瑞君410适用于转录组测序的大麦胚芽鞘保卫细胞分离方法优化张子轩 郭融融 次而甲玛 王宏鹏 王俊斌曹高燚 包曙光 谢晓东 陈小强417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Yr69连锁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评价张晓军 杨文静 畅志坚 常利芳 闫贵云张树伟 李 欣 乔麟轶 郭慧娟 雷梦林贾举庆 穆志新424小麦种子颜色测定的色差计法和目测法及对穗发芽抗性的鉴定效果陈 泠 朱展望 刘易科 佟汉文 何伟杰邹 娟 张宇庆 高春保

◆ 生理、生态与栽培

430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张永强 高永红 陈传信 方 辉 范贵强赛力汗·赛 薛丽华 黄天荣 陈兴武 雷钧杰438立体匀播和密度对冬小麦光合、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张金汕 贾永红 李 鹏 孙 鹏 蒋 文石书兵448株行配置对南疆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梁雪齐 李 玲 杨志刚 陈 猛 陈国栋吴全忠 翟云龙457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侯慧芝 张绪成 尹嘉德 方彦杰 王红丽于显枫 马一凡 张国平 雷康宁465硫包膜缓释肥施用模式对稻茬冬小麦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马 泉 姚 远 郑国利 张新钵 叶世超徐士清 丁锦峰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475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候丽丽 王 伟 崔新菊 周大伟 周新丽483氮钾配施对扬农啤7号籽粒产量与麦芽品质的影响于国琦 姚佳延 洪 益 吕 超 王菲菲朱 娟 郭宝健 许如根490减氮对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丁永刚 汤小庆 梁 鹏 罗 周 朱 敏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499花后渍水时长对小麦根系形态和抗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马尚宇 刘雅男 王笑然 姚科郡 黄正来张文静 樊永惠508基于趋势单产和干旱指数的河南省冬小麦单产估算李石波 朱秀芳 侯陈瑶 郭 锐 刘 莹517豫北小麦高产区化肥施用环境风险分析王玉姝 韩燕来 柴 汕 高慧珊 李青松

◆ 新品种介绍

封二丰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SDWW7李 诚 付凯勇 朱长安 邢晓东 杜江峰李春艳封三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百农5822李 淦 姜小苓 胡喜贵 冯素伟 王润发游晴晴 茹振钢

第5期

◆ 遗传育种

525利用永久F2群体定位小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刘阳娜 刘丽华 张风廷 张立平 苑少华张明明 李宏博 庞斌双 赵昌平532小麦旗叶与幼苗性状的QTL分析李兴茂 王淑英 倪胜利538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周淼平 张 鹏 杨学明 陈 达 姚金保544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分析范家霖 陈晓杰 张建伟 程仲杰 王嘉欢张福彦 杨保安553不同糯小麦品种(系)品质及其烘烤制品研究文 莉 张 晓 张晓祥 刘 健 吴荣林李 曼 李东升 高德荣 程顺和56147份外引小麦种质中矮秆基因的检测及其降秆效应分析李怡鑫 陈向东 张雪宁 林孟杰 尤 丽李 冉 轩庆庆 姜小苓 姜 豪 王润发茹振钢 吴晓军569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估研究进展赵 鹏 王晓明 刘曼双 许盛宝577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氮高效大麦DH株系评价高润红 徐红卫 郭桂梅 宗营杰 李颖波杜志钊 陈志伟 陆瑞菊 王亦菲 刘成洪

◆ 生理、生态与栽培

585喷施KH2PO4对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小麦叶片抗氧化特性与幼穗冻害的影响 苏 慧 李金鹏 胡燕美 朱玉磊 李金才宋有洪594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形成的群体结构分析范 婷 赵凯敏 周仪佳 邹学智 朱 敏丁锦峰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604施氮量对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刘卫星 王家瑞 王晨阳 卢红芳 康 娟申圆心613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赵 莉 何贤芳 都斌斌 刘 泽 汪建来624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对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刘秋霞 樊永惠 罗 音 王华斌 武倩倩张文静 马尚宇 黄正来632春季阶段性增温对小麦抗晚霜冻性和产量的影响席凯鹏 席吉龙 杨 娜 王 珂 张建诚姚景珍 席天元 李永山640湖北麦区不同轮作模式下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结构和毒素化学型分析刘美玲 刘 悦 陈婷婷 龚双军 史文琦曾凡松 杨立军 喻大昭646小麦抗感品种间作和混种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武英鹏 原宗英 刘敏捷 张治家 侯 玉唐翼锋

◆ 新品种介绍

封二彩色小麦新品种—灵黑麦1号赵双锁 关丽云 高 阳 赵离飞 赵石磊刘晓丹

第6期

◆ 遗传育种

653追忆国际卓越小麦育种家拉贾拉姆邢清清 王 馨 Hans Joachim BraunMarten van Ginkel 何中虎 658小麦 TaP5CS基因抗旱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于 铭 魏 凡 常鹏举 杨智全 武 军陈东升 张晓科665利用基因芯片分析西南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川麦104的遗传构成李式昭 王 琴 郑建敏 朱华忠 李 俊万洪深 罗江陶 刘泽厚 伍 玲673内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关淑仙 黄辉跃 汪仁全 王相权 王仕林荣飞雪 杨杰智 钟光跃 周海燕 陈新媛李 明 黄书盈680野生二粒小麦NBS-LRR类抗病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李 爽 高 英 杨 光 聂小军 宋卫宁689305份国内外小麦种质条锈病与白粉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王 鑫 宋鹏博 王笑笑 杨孟于 周 锋吕栋云 孙道杰699wx基因缺失遗传效应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杨雪峰 宋维富 赵丽娟 刘东军 宋庆杰张春利 辛文利 肖志敏 张宝辉 王晓楠704小麦种质资源萌发吸胀期耐湿性评价及筛选郑文寅 黄园园 胡泽林 周贺杰 汪 辉张梦祺

◆ 生理、生态与栽培

713施氮量对高产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史辛凯 于振文 赵俊晔 石 玉 王西芝722腐植酸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碳同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朱珊珊 米俊珍 赵宝平 孙梦媛 李英浩刘景辉731减少灌水次数对河北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郭振清 刘 添 张 敏 徐东娜 安浩军姚红英 李清瑶 蔡瑞国738返青期断根对秸秆覆盖冬小麦产量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封涌涛 路国艳 胡昌录 孙玉梅745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与转运的影响杨佳佳 程宏波 柴守玺 张 博 李 瑞752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冬小麦LAI遥感估算史博太 常庆瑞 崔小涛 蒋丹垚 陈晓凯王玉娜 黄 勇762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北部冬麦区冬小麦生育期演变趋势预测分析马倩倩771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基于APSIM模型的黄土高原冬小麦适宜种植区域模拟孙昊蔚 马靖涵 王 力

◆ 新品种介绍

783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144861杨雪峰 宋维富 赵丽娟 刘东军 宋庆杰张春利 辛文利 肖志敏 张延滨 赵海滨白光宇784国审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中垦麦212赵 荣 王守慧 刘 伟 蔡 华785抗旱稳产小麦品种—宛麦632李金秀 王 震 张 彬 石利朝 李金榜任 丽 张立军 王顶杰786国审丰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驻麦305陈 杰 朱统泉 金 艳 赵立尚 宋佳静白 冬 宋全昊封二矮秆早熟航天小麦新品种—阜航麦1号冯家春 夏云祥 葛 勇 杨永华 张桂芳柳申飞 康苗苗封三高产稳产春小麦新品种—长麦16号李维宇 高 杰 田大光 冯 军 张 萌陈丽红 林 波

第7期

◆ 遗传育种

787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内源JA与ABA含量动态变化及其代谢通路差异基因表达研究魏霁桐 吴国丽 李慧敏 郭佳林 宋齐鲁张亚敏 牛 娜 王军卫 马守才 张改生朱 峰 宋瑜龙799土耳其小麦种质条锈病抗性评价和抗病基因分析焦韩轩 孙晓媛 黄 硕 刘胜杰 秦 华吴建辉 曾庆东 王长发 李海峰 康振生韩德俊806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中4抗条锈性的转录组学分析汤亚琪 苏文文 李 莹 王保通 李 强816小麦矮秆基因 Rht-B1b和 Rht-D1b的检测及其验证刘 娟 张 凯 范胜男 韩 洋 冯玉梅李星岩 韩 冰 杨 燕827 Sec-1位点缺失对1BL/1RS易位系籽粒品质的影响昝香存 李正玲 常莹莹 董海滨 高 崇韩留鹏 郭 瑞 赵明忠 胡 琳 许为钢83452份波兰小麦种子性状分析沈吉成 李亚鑫 赵彩霞 叶发慧 刘德梅刘瑞娟 张怀刚 陈文杰842籽粒镉低积累小麦材料的筛选及稳定性分析冯亚娟 黄议漫 余海英 张锡洲851大麦籽粒苯丙氨酸含量QTL初步定位分析严苓方 杨晓梦 杜 娟 孙正海 普晓英杨加珍 曾亚文

◆ 生理、生态与栽培

857徐麦35高产高效增密减氮途径及其碳氮代谢调控机制易 媛 刘立伟 刘 静 赵 娜 张会云866稻茬过晚播扬麦25产量形成与氮素积累利用特征王梦尧 马 泉 陶 源 张明伟 丁锦峰朱 敏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875小麦苗期和灌浆中期根系性状与地上形态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刘佳熠 魏 迪 张 璇 杨 阳 柴永懋陈 亮 胡银岗883施氮对花后遮光条件下小麦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郭振清 付陈陈 李婧实 张 敏 张玉春李清瑶 郭双双 蔡瑞国891耕作方式对河南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Meta分析赵凯男 吴金芝 黄 明 李友军 赵广才付国占 王春平 张振旺 侯园泉 杨中帅904基于高光谱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生物量监测李岚涛 郭宇龙 韩 鹏 王丹丹 王宜伦914宽幅条播和种植密度对燕麦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冯学颖 米俊珍 刘景辉 赵宝平 王 英田 露 陈晓晶 王欣欣

◆ 新品种介绍

封二高产稳产早熟小麦新品种—华科016张 锋 张宏生 张 权 张运栋 张 璐张 兰 李东庆封三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京农14-95田立平 单福华 王汉霞 马巧云 张风廷

第8期

◆ 遗传育种

921小麦 TaCSL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陈 恒 刘迎春 刘育秀 田仁美 周新颖于利伟 谢彦周 高 欣930扬麦13/C615重组自交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硬度性状QTL分析胡文静 裔 新 李东升 张春梅 高德荣张 勇937青海省BYDV株系鉴定及BYDV-GAV燕麦分离物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乔世英 季英华 魏有海 闫佳会 郭青云9472001-2020年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表型性状演变分析李爱国 宋晓霞 张文斐 王改革96056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王秋云 冯雯杰 张巧玲 赵 凯 张宪军刘淑珍 鲍印广

◆ 生理、生态与栽培

969花后低温对小麦胚形态发育的影响余徐润 顾清钦 冉莉萍 姚慧慧 臧 勇熊 飞977远红光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朱 梅 张天彤 栗昕羽 姚 刚 陈 雷984根域限制栽培葡萄树与冬小麦间作对树麦的冠层温湿度、光合和产量的影响汪瑞琪 马文礼 郭丁菡 刘美玉 徐 岩陈秋菊 纠松涛 马 超 张才喜 许文平王 磊 王世平997镇压对宽幅播种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吕广德 吕 鹏 鞠正春 庞 慧 赵 强吴 科 钱兆国1005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与生理活性的影响姚 远 马 泉 郑国利 李春燕 丁锦峰朱 敏 郭文善 朱新开1015氮肥追施比例对匀播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李 鹏 贾永红 张金汕 罗四维 王 凯石书兵1023不同类型肥料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缑培欣 陈智勇 张阳阳 周 茹 刘 山谢迎新 马冬云 康国章 王晨阳 郭天财1033基于Meta分析和气象因子驱动的苏豫皖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夏树凤 江广帅 赵 鸿 方 乾 胡诗琪王 凡 蔡 剑 王 笑 周 琴 仲迎鑫姜 东10441991-2020年西藏春小麦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杜 军 高佳佳 索朗塔杰 次旺顿珠

◆ 新品种介绍

封二国审优质旱地小麦新品种—渭麦9号张养利封三高产矮秆多抗冬小麦新品种—陇麦479王亚翠 任根深 曹 斌 刘愈之 郑 琪王 伟

第9期

◆ 遗传育种

1055北部冬麦区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王汉霞 马巧云 单福华 田立平 张风廷1063小麦TaGeBPL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王蒙蒙 张香宇 张 露 徐晓敏 王 琦王长有 吉万全 张 宏1073黄淮麦区(南片)小麦籽粒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及其等位基因检测陈 杰 张星宇 白 冬 宋佳静 宋全昊金 艳 赵立尚 朱统泉 朱保磊 陈建辉宋晓朋1081利用 Fhb1基因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法改良黄淮冬小麦赤霉病抗性代旭冉 黄义文 李 腾 邓 云 苏 研买春艳 于立强 于广军 李辉利 刘宏伟杨 丽 周 阳 张宏军 李洪杰1090小麦粒形QTL元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王 鹏 田 甜 张沛沛 刘 媛 陈 涛王彩香 程宏波 杨德龙1099小麦不溶性谷蛋白含量与HMW-GS及品质的关系朱保磊 陈金平 李 刚 周国勤 赵万兵赵永涛 陈 杰 陈建辉 石守设 詹克慧1105麦苗营养价值研究进展李金鹏 翁 颖 田梦杰 曹新农 苏 慧唐秀巧 庄腾飞 胡澍韬 宋有洪1116谷物β-葡聚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李丹青 张凯龙 闫金婷 胡新中 董 锐闫喜梅

◆ 生理、生态与栽培

1124外源甘草根系分泌物对春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李振凯 彭 励 张双喜 李 娜 李 琴梁新华1134施氮量对不同叶绿素含量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师 筝 高斯曼 李 彤 李雨泽 李红霞廖允成1143不同氮反应冬小麦品种幼苗素质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耐低氮差异 研究张 聘 王红光 房 琴 李浩然 李东晓李瑞奇1151不同播种方案下补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王 森 尚云秋 朱俊科 谷淑波 王 东1161小麦根系细胞学观察体系的构建和应用赵佳男 王鹏程 贾晓雯 蒋钰婕 许盛宝王晓明1171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浓度响应的模型研究康华靖 楼 珏 王复标 安 婷 叶子飘

◆ 新品种介绍

1180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兰天40号张文涛 张礼军 周 刚 汪恒兴 白玉龙周 洁 鲁清林封二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西农733吉万全 张荣琦 陈春环 王长有 田增荣张 宏 朱建峰 王亚娟 刘新伦 赵继新邓平川 李停栋封三优质、高产、广适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8号包奇军 潘永东 张 京 张华瑜 柳小宁赵 锋 郭刚刚 徐银萍

第10期

◆ 遗传育种

1181小麦 BES1基因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姜玉梅 姜如云 李俊畅 杨进威 牛吉山李 磊1189抗条锈病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7St二体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于军伟 王斯文 姚广平 赵继新 陈春环吉万全 王长有1197基于GBS技术构建四倍体杂交冰草超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杨东升 于 卓 于肖夏 李佳奇 李景伟吴国芳 卢倩倩1211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品优9号的遗传基础解析陈晓杰 杨 科 范家霖 程仲杰 杨保安张福彦 焦学俭 白鹤峰 王嘉欢 张建伟1219黄淮麦区(南片)小麦新品系脂肪氧化酶活性分析及其等位基因检测陈 杰 张星宇 张福彦 白 冬 宋佳静宋全昊 金 艳 赵立尚 朱统泉 王 勇梁宝萍 李 艳 宋晓朋1228小麦核质互作杂交种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李燕红 高世庆 任 扬 张俊杰 都晶晶高 聪 王军卫 马守才 宋瑜龙 张改生牛 娜1238不同小麦品种(系)抗倒伏性状多样性分析苏亚蕊 孙少光 刘浩婷 郭春强 曹燕燕黄 杰 王 君 张振永 齐双丽 廖平安

◆ 生理、生态与栽培

1247冬小麦不同冠层叶片光合蒸腾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及对灌溉的响应周青云 燕琪琦 张宝忠 尹林萍1256微喷灌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水氮利用和产量的影响郭曾辉 雒文鹤 刘朋召 师祖姣 王 瑞李 军1266喷施硒肥对黑小麦籽粒产量及硒含量的影响贾亚琴 董 飞 杨 峰 鲁晋秀 王 苗闫秋艳 申艳婷 李 峰1272播量对宽幅条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王鑫炜 任爱霞 孙 敏 林 文 张蓉蓉赵 杰 高志强1281不同播期下水热因子对燕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周 磊 王 璐 米俊珍 王凤梧 焦伟红刘景辉 赵宝平1291不同播种方式对有机小麦产量及田间杂草的影响赵志伟 吴 强 李 琦 高飞雁 董晋源张永平1298基于无人机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冬小麦产量估算申洋洋 陈志超 胡 昊 盛 莉 周洪奎娄卫东 沈阿林1307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与生理指标的小麦估产模型研究王嘉盼 武红旗 王德俊 轩俊伟 郭 涛李永康

◆ 新品种介绍

封二小麦新品种—太615任永康 牛瑜琦 逯成芳 刘 江 郭 杰唐朝晖

第11期

◆ 遗传育种

1317小麦EPF/EPF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 TaEPF1-2B与气孔性状的关系分析魏 迪 常 平 刘佳熠 杨 阳 张 璇陈 亮 胡银岗1330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中小麦染色体相互易位类型的鉴定李军帅 黄美瑕 宋 敏 付体华1339小麦果糖激酶基因TaFRK与TaPFT的互作分析张露凡 宋普文 毋柳柳 胡海燕 李成伟1347小麦茎秆强度关联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分析卢 杰 田胜明 王 胜 陈 璨 司红起常 成 马传喜1356湖北省近20年审定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性状及抗病性分析张华崇 赵树琪 闫振华 黄晓莉 戴宝生李 蔚1365大麦旗叶长和宽的QTL分析姚琦馥 魏佳泰 李水琴 刘 航 马 建

◆ 生理、生态与栽培

1374缓释肥配比与密度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刘虹丹 刘文成 顾颖慧 朱 敏 李天兵朱新开1383氮肥对豆茬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范合琴 杨冰美 连延浩 杜飞波 任永哲辛泽毓 王志强 林同保1392秸秆还田与药剂拌种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周冬冬 张 军 李福建 李必忠 张永进刘忠红 葛梦婕 朱晓欢 李春燕1403农田施氮对冬小麦产量、根-冠氮素积累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王丽芳 康 娟 马 耕 王家瑞 申圆心刘世洁 王晨阳1409新疆杂草黑麦的光合特性分析及综合评价崔 敬 穆云森 温晓蕾 杨燕萍 魏 莱车永和1417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初生根数和根角度差异董金鑫 王美玲 徐东忆 朱新开 李春燕朱 敏 丁锦峰 郭文善1425小麦冠层氮素含量光谱估算研究进展郭 燕 井宇航 贺 佳 王来刚 冯 伟刘海礁1432基于图像和改进U-net模型的小麦赤霉病穗识别邓国强 王君婵 杨 俊 刘 涛 李冬双孙成明

◆ 新品种介绍

1441高产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长麦19 高 杰 林 波 冯 军 田大光 普 赤张 萌 陈丽红 李维宇1442旱作丰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2号刘自成 杨 虓 施万喜 孟建军 张 成封二国审小麦新品种—西农235孙道杰封三高产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粮春1201梁晓东 曾潮武 王 仙 吴新元 蔺怀龙吴长春 谢志刚 严 康 李建疆

第12期

◆ 遗传育种

1443小麦 TaWRKY51基因的克隆及其参与SQ-1诱导小麦花粉败育过程的表达模式研究吴国丽 魏霁桐 段江丽 盛呈泽 宋齐鲁郭佳林 张亚敏 牛 娜 王军卫 马守才张改生 宋瑜龙1452小麦miRNA启动子的基因组分析任治鹏 王多佳 田 宇 娄贵成 李 畅王政委 张 达 苍 晶1459小麦乙烯响应转录因子基因 wfzp突变体颖果发育的研究冉莉萍 夏敏洁 姚慧慧 余徐润 陈 刚熊 飞1469小麦WRKY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在胚性愈伤组织形成中的表达分析楚宗丽 张睿男 李亮杰 孙君艳 王付娟周 强 仝胜利 1479黄淮麦区71个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与基因型分析胡文静 高德荣 江 伟 廖 森 马红勃张晓祥 1487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耐盐种质资源的筛选及评价李小康 吴崇宁 王 维 李文淑KISHII MASAHIRO 田纪春 邓志英

◆ 生理、生态与栽培

1496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差异樊玉参 石 玉 于振文 张永丽1503光照对黑青稞萌发过程中褪黑素、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朱雪洋 孟 想 徐宁莉 陶 谨 张莉方张国强 1512氮肥基追比例对春小麦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及产量的影响王海琪 蒋桂英 黄艺华 王荣荣 马艳梅晏世杰1524减氮模式对稻茬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效率的影响牛轶男 申丹丹 丁永刚 李子豪 朱 敏李春燕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1534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张久明 匡恩俊 刘亦丹 迟凤琴 张一雯宿庆瑞 石艳香1541不同土壤肥力麦田小麦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差异张晶晶 石 玉 于振文 张永丽1548春季灌水和追氮对北京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周吉红 毛思帅 孟范玉 满 杰 佟国香刘国明 罗 军 解春源 1556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小麦生育期的播期和耕作效应分析雒翠萍 聂志刚 王 钧 董莉霞 逯玉兰李 广 1564多光谱与热红外数据融合在冬小麦产量估测中的应用兰 铭 费帅鹏 禹小龙 李 雷 夏先春肖永贵 孟亚雄

◆ 新品种介绍

封二国审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冀麦782吕亮杰 刘玉平 赵爱菊 李 辉 陈希勇15732021年《麦类作物学报》总目次

麦类作物学报 2021,41(12):封二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21.12.16

猜你喜欢
冬小麦新品种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