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2022-01-08 11:43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障碍因素湖北省现代化

张 杰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关键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将成为新时代“三农”的发展趋势[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往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侧重于农业现代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现在强调的是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居民和生态有机统一[2],更加贴近新时代的要求。

国内学者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很早就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发展水平上研究成果颇丰。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们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入。魏虹等[3]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认为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既要立足于自身实际,又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技术。谭爱花等[4]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由此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蒋永穆[5]认为中国“三农”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增加农村现代化的概念,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赖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另一方面,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内涵的研究深入,对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方法模型的选择也更加科学。早期学术界侧重于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蒋和平等[6]借助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探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地区差异特征。李丽纯[7]利用灰色优势分析法,从投入和产出2 个纬度测度分析1981—2010 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钟丽娜等[8]借助主观法,以投入、产出、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4 个层面建立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一些学者开始展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量。韩磊等[9]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和城乡融合等方面构建中国农村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测度2011—2017 年全国农村发展进程。张应武等[10]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从产业、生态、文化、政治、生活5个纬度构建了中国省际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农业、农村及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化的测量,方法和体系也在日趋完善。但是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现有研究侧重于农业现代化测量,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测量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测算方法的选择大多采用主观计算方法,缺少更为科学的客观方法;三是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视角众多,但缺乏乡村振兴战略视角。

基于此,本研究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从经济现代化水平、社会现代化水平和生态现代化水平3 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 法计算湖北省2010—2019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进一步探析其障碍因素,据此为相关部门提供对策建议。

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湖北省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省。近些年,湖北省农业农村发展稳步前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也进步巨大。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湖北省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问题不断凸显。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遇到的困境,既有全国一般性特征,也有湖北省的特殊之处,农业转型难、农民收入低、人居环境差等难题是阻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建立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 法和障碍因素诊断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填补学术界关于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定量测算研究的空缺,另一方面通过对其分值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湖北省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共收集整理2010—2019 年湖北省10 年的相关数据,所有数据均直接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湖北省统计年鉴》和湖北省水土保持公报提供的信息,或通过上述来源获取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2 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

本文在参考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11-19],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关规定,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及代表性原则,并立足于湖北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3 个维度建立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表1),对湖北省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

表1 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2.2 评价方法

TOPSIS 全称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又叫作逼近理想值排序法,是Hwang 等[20]在1981 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方法,在面对多个决策方案进行选择时,能够利用较为综合的评价方式有效地进行选优。择优的依据就是各对象与最劣解、最优解的欧式距离[21]。但是TOPSIS法在确定各指标权重时的主观倾向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对传统TOPSIS 法进行改进以克服主观影响。熵(Entropy)作为一种热力学理论由Shannon[22]于1948 年通 过文章《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将其引入信息论中。信息熵的大小与指标变异程度存在负向关系:熵越小,变异性越大,代表该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就越大;反之,熵越大,权重越小[23]。相对于其他赋权法而言,熵权法更加客观,计算结果更加科学。根据以上所述,本研究借助熵权-TOPSIS 法对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决策矩阵X。

式中,xij为i年第j个指标的初始数据,m表示评价对象的个数,n表示指标个数。

2)标准化和正向化处理。

式中,yij为标准化和正向化处理后的数据,xjmax-xjmin为i年第j项指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3)计算信息熵Hj。

4)定义指标j的权重ωj。

5)通过赋权得到规范化矩阵R。

6)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7)计算各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差距。

8)计算综合评价指数Ci。

式中,Ci数值越大,其代表的方案越好。

2.3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障碍因素分析方法

本研究利用障碍因素诊断法进一步探析阻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μj=ωj,μj为因子贡献度,即单个指标对整个体系的影响程度;Iij=1-yij,Iij为指标偏离度,yij为标准化值;Oij为障碍度。

3 实证研究

3.1 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公式(1)至公式(4)计算得到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各项指标权重,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劳动生产率(X2)、农业机械化水平(X3)、粮食产出水平(X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X5)、每万人教师数(X10)、医疗机构床位数(X12)、单位施肥用药量(X14)、水土流失面积比重(X15)的权重均大于0.050 0,说明这8 项指标权重较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也较大。土地产出率(X1)、农民文娱消费水平(X9)这2 项指标权重低于0.040 0,说明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小。剩余5 项指标权重在0.040 0~0.050 0,说明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从各维度的权重大小可以发现,经济现代化水平、社会现代化水平和生态现代化水平的权重分别为0.454 1、0.349 4和0.196 5,表明经济现代化水平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贡献最大,社会现代化水平的贡献次之,生态现代化水平的贡献最小。

表2 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权重

3.2 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态势分析

3.2.1 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利用公式(7)至公式(11)计算得到2010—2019 年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靠近或者远离正(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最终得分与增速,结果见表3。同时,将表中最终得分与增速数据绘制成图1 所示的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态势。由图1 可知,2010—2019 年,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表明了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态势较好,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外,其他年份都保持在15%以上。从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发展的速度来看,呈现阶段性差异。2011 年增速最高,为51.21%;2010—2013 年增速下降,且下降程度较为明显;2013—2016 年增速虽然出现短暂增长,但是总体趋势为平缓下降;2016—2019 年增速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但是较为平稳,最终维持在10%以上的增速趋势,表明湖北省深入实施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表3 正(负)理想解与评分

图1 2010—2019 年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态势

3.2.2 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各维度发展水平分析 在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熵权-TOPSIS 法计算得到中观维度现代化评价分值(图2)。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3 个维度: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根据计算结果和图2 显示,三者皆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现代化维度持续上升,每年的增幅较为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湖北省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人民经济水平不断改善;社会现代化维度增幅较为平缓,虽然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湖北省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上仍然存在着短板和问题。生态现代化在3个维度中增幅最大,其中2013—2014 年增加0.318 3分,增幅最大,主要是因为湖北省准确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举措,抓住机遇通过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表明了生态现代化发展具有后发优势,该维度在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潜能较大。

图2 各维度评价分值

3.2.3 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各指标发展水平分析 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得到3 个维度各项具体指标发展态势,所有数据均经过正向化处理,指标数值越大,代表该项指标效果越佳。

由图3 可知,劳动生产率(X2)、粮食产出水平(X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X5)和农村恩格尔系数(X6)呈不断上升趋势。说明农民收入增加且来源变得多样化,食品支出比例逐渐变小,也表明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劳动生产率从2010 年的0.368 1 增长为2019 年的1.000 0,增长率为172%,年均增长率为17%;粮食产出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14%和5%;土地产出率(X1)和农业机械化水平(X3)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2010—2013 年稳定上升,2013—2014 年有所下降,2014—2019 年波动上升。其中,农业机械化水平从2010 年的0.847 3 下降到2019 年的0.720 6,年均下降率为1%。表明湖北省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应当重视农业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

图3 经济现代化维度各指标

由图4 可知,信息生活水平(X8)和医疗机构床位数(X12)持续上升,其中床位数2010 年指数为0.379 8,2019 年上升至1.000 0,年均增长率为16%,增长迅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人均居住面积(X7)、农民文娱消费水平(X9)和农村文化站情况(X11)指数整体波动上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和4%;每万人教师数(X10)指数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5%。

图4 社会现代化维度各指标

由图5 可知,森林覆盖率(X13)、单位施肥用药量(X14)和水土流失面积比重(X15)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单位施肥用药量指数增速最快,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指数增速次之,森林覆盖率指数增速最慢,年均增速为3%。

图5 生态现代化维度各指标

3.3 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3.3.1 各指标障碍因素评价 根据障碍因素诊断法公式(12)计算出各单项指标的障碍度(表4)。为了更为精确地分析影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指标,消除障碍度较小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在障碍因素的选取上设置障碍度5.00%的阀值。

从表4 可以看出,2010—2019 年,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障碍因素出现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趋势,但是整体来看,障碍因素数量平稳减少。一方面,从3 个维度的视角上看,经济发展现代化维度中有3 个单项指标X2、X3和X5长期为主要障碍因素,占了该维度指标总数的50%;社会发展现代化维度中有2 个单项指标X10和X12长期为主要障碍因素,占了该维度指标总数的33%。说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偏低是阻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维度。另一方面,从各项指标来看,湖北省2010—2019 年关键障碍因素中出现频次较多的为劳动生产率(X2,9 次)、农业机械化水平(X3,6 次)、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X5,9 次)、每万人教师数(X10,9 次)、医疗机构床位数(X12,8 次)和单位施肥用药量(X14,9 次);然而2018 年之后,X2、X5、X12和X14逐渐退出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X3)、农民文娱消费水平(X9)和每万人教师数(X10)成为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

表4 2010—2019 年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各单项指标障碍度

3.3.2 各维度障碍因素评价 各指标因素评价从具体指标上探析阻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使得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划,但是需要进一步明确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哪些维度,并且从中观层面研究其变化态势。因此,本研究在各具体指标障碍度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出3 个维度的障碍度,结果见表5。由表5 可知,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维度在2010—2019 年是影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其中,经济现代化维度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社会现代化维度则呈逐年递增态势;生态现代化维度在2010—2012 年是阻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因素,2012 年以后其障碍度均低于20.00%。

表5 2010—2019 年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各维度指标障碍度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基于经济、社会和生态3 个中观维度选取了15 项具体指标建立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分体系。同时,利用熵权-TOPSIS 法和障碍因素诊断法对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和主要障碍因素的研判。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总体上,10 年间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从增速上看,2010—2016年,增速整体下降;2016—2019 年增速波动上升,年均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

2)中观视角下,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维度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但是社会现代化增速较缓,提升空间很大。

3)从15 项具体指标层面上看,大部分指标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土地产出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文化站情况和森林覆盖率等指标指数或增速较缓或有所下降。

4)从障碍因素角度来看,一方面,2010—2019年影响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为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农民文娱消费水平、每万人教师数、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单位施肥用药量;另一方面,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维度长期影响着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主要的障碍因素。但是经济现代化维度障碍度趋于下降,社会现代化维度则持续上升。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水平。一方面,通过农业补贴政策和科技创新,改变生产率低下的问题,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中部省份,湖北省农业科技水平落后于较为发达地区,因此需要结合湖北省特殊的地形地貌,开发出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理顺农业各要素关系,加强整合强度,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并且通过产业融合还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水平。

2)推进农业农村社会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发展规划,解决电网升级、农村道路硬化以及网络宽带建设等民生问题,促进“物联网+”农业发展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加强农村教育水平建设。通过加强资金投入和相关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农业技术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通过相关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高农业规模化效应。同时,依法保障农民相关土地权益。

3)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现代化水平。一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村生态补偿力度,研究制定湖北省生态创建奖励及考核办法。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以美丽乡村、幸福村民为目标,通过河流治理、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湖北省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域文化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障碍因素湖北省现代化
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
边疆治理现代化
商用建筑项目运营维护阶段成本管理障碍因素分析
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我国工程咨询“走出去”障碍因素研究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