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减灾背景下科普期刊编辑素养提升的策略

2022-01-09 06:04刘群
传播与版权 2022年1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类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减灾科普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众对减灾科普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文章以《城市与减灾》为例,探讨综合减灾背景下科普期刊编辑素养提升的策略,认为科普期刊编辑应转变思维模式,具有较强的职业敏锐、提问力、学习力,提升政治素养,加强知识储备,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切实发挥减灾科普期刊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事业。

[关键词]出版编辑;综合减灾;科普工作;编辑素养

近年来,我国各类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减灾科普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期刊内容的选择、组织、设计、审读、加工都须通过编辑工作得以实现,所以编辑工作是整个期刊出版工作的核心,期刊编辑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水平。及时敏锐地发现社会的减灾文化需求,设计和策划优秀的减灾选题,选择或组织优秀的减灾作品,这些都是减灾科普期刊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及减灾科普期刊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以及人类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各类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正常的社会秩序也时常受到冲击。例如,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给人类社会按下了“暂停键”,直至今天新冠肺炎疫情仍旧严重影响着全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随着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频发,我国公众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度和科普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我国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在宣传减灾方针政策、报道相关科研成果、开展相关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公众对灾害现象关注度的不断增加,刊载灾害主题的期刊数量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20年全国刊载灾害相关文章的期刊数为5977种,灾害主题发文量保持高位平缓慢增长,年平均发文量保持在8300篇的水平[1]。其中,侧重“解讀减灾政策,分享减灾经验,普及减灾知识,介绍减灾科技,弘扬减灾文化”的减灾科普期刊,在提升全民减灾素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与减灾》是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普期刊之一。期刊于1998年创刊,以“关注减灾理论与实践,解读减灾政策与法规,推广减灾科技与应用,普及减灾知识与技能”为办刊理念,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权威性。期刊及时追踪行业前沿和灾害热点,近几年先后出版了《韧性城市专刊》《地质灾害专刊》《公共卫生专刊》《综合风险普查专刊》等专刊以及“抗震安居”“城市消防”“城市洪涝”等多个专题,引起业内及社会公众的关注,也大大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笔者作为《城市与减灾》策划编辑人员之一,全程参与了近几年来期刊的策划、选题、组稿、编辑等环节,对减灾科普期刊编辑素养和能力要求有些粗浅的认识,现总结出来,供同仁参考。

二、综合减灾背景下科普期刊编辑素养提升策略

(一)必须转变思维模式,成为减灾类文化产品的运营人

随着数字化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方式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变化,广大受众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减灾科普期刊由于读者被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大量抢占,再加上自身内容的局限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编辑出版活动的组织者和生产者,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随之调整,要主动变革,适应时代需求。因此,其应转变思维模式,即从内容思维向产品思维转变[2],从一个传统的普通编辑转化成一个减灾类文化产品的运营人。传统内容思维是一种单向传输模式:这个内容很重要,作为专家,我要尽量科学、全面、系统地告诉读者它是什么。这种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读者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而产品思维与之相反,其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保证产品和服务能够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形式出现在用户面前,内容上充分考虑不同读者的认知程度和实际需求,让读者真正有获得感,从而促进减灾类文化产品的总体发展(如表1所示)。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减灾科普期刊能否有效地实现“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最终取决于传播接收的终端—读者在生活中的选择。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减灾就在身边,自己也可以参与科学减灾的进程,并利用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是现代防灾减灾科普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3]。

(二)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敏锐、提问力和学习力

纸质期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关键是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给读者提供更加完整清晰的信息。这须靠内容的合理规划、深度挖掘、精细排版来实现。这也对编辑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秀的科普期刊自身要有很强的主动性,应积极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优势。同时,编辑工作也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组、审、编,而是要将视野扩展到期刊出版的整个流程,包括选题规划与设计、文字加工与审校、期刊出版与推介。其中,选题的策划与设计对编辑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职业敏锐、提问力和学习力。

以《城市与减灾》2017年的“高层建筑消防”专题为例。2017年6月14日,英国伦敦市格伦费尔大楼发生火灾, 经过200多名消防员和46台消防车的扑救,用时10个多小时才把大火扑灭。在报道此次火灾时,不少媒体也提及发生在2009年2月9日的央视配楼文化中心大火,火灾致使一名消防战士牺牲,多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一时间,高层建筑火灾引发大量社会关注和讨论。《城市与减灾》策划在第一时间推出关于高层建筑的消防专题,权威科学、系统全面地回应社会关注。通过梳理公众的关注热点,《城市与减灾》选择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切入:为什么高层建筑火灾不容易被扑救,其扑救难点在哪,扑救对策是什么;伦敦大火的处置过程及其中暴露的问题和警示有哪些;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火灾的影响以及城市消防的规划体系是怎样的;北京市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怎么样;个体遭遇火灾时该如何逃生自救。确定角度后,《城市与减灾》的编辑们开展调研,通过知网、万方等论文检索平台,向消防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及一线消防救援人员约稿,同时就稿件方向和内容展开充分讨论。2017年9月25日,《城市与减灾》推出“高层建筑消防”专题,一出刊便引起广泛关注并获得业内好评,不少读者给予积极的反馈,表示通过这个专题,真正了解了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

(三)必须紧跟国家防灾减灾方针政策,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

无论处在哪个时期,编辑人员都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综合减灾的时代背景下,科普期刊编辑必须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

纵观我国综合减灾的发展历程:2006年10月9日召开的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座谈会,明确提出了综合减灾工作必须做到“四个统筹”,即统筹抗御各类灾害,统筹做好灾害发展各个阶段的工作,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各种减灾手段[4];2011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将“综合减灾”的内容确定为“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综合推进灾害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工作”[5];2016年1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2017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中,将相关表述发展成为“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强化统筹协调,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灾害管理工作” [6],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期刊编辑人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纲领性文件,领会精髓,才能真正做到在选题策划上有方向、有重点,在约稿、组稿上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好科普工作,发挥社会效益,切实提高减灾实效。

《城市与减灾》“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专刊就是紧跟国家减灾战略,配合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一次成功尝试。为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2018年10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2021年初,在完成全国试点、稳步推进全国调查工作的关键时期,《城市与减灾》策划推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专刊,全面介绍普查工作的总体部署、技术思路、技术路线和规范、试点工作的经验等。专刊的出版发行大大提高了社会各界和公众对普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本专刊部分文章的下载次数和引用频次均创新高。

(四)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一本高質量的期刊必然具备一个知识储备扎实的编辑群体。从公共安全事件和综合减灾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综合”是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等人为灾害的综合,是灾害防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综合,是资源和手段的综合,也是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的综合[7]。这就决定了期刊内容的涵盖领域会非常广泛。因此,编辑需要处理很多不同专业领域的稿件。编辑除了要“专”在编辑业务,更要 “杂”在诸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管理、灾害应急等各类领域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编辑工作。

此外,编辑在审阅稿件时,需要对诸多科学资料进行核实。这也对审稿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许多稿件除了正常的审稿流程,还须另请行业专家进行科学性和方向性上的把关。近年来,也出现许多学者型专家转型为科普编辑。这从侧面说明减灾科普期刊对编辑人员能力要求很高。加之综合减灾的“综合”,涵盖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涉猎范围之广,对编辑的知识储备和编校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

(五)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应对灾难、防治灾难和修复灾难的历史,人类对灾害了解得越少,就越感到害怕。

综合减灾正是一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深度交叉的领域。在笔者接触到的诸多投稿中,有的稿件从经济视角下展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受灾害的影响程度、大城市的脆弱性和韧性建设、灾后重建须处理的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的协调等;有的稿件从文化视角下展开,介绍面向维吾尔族同胞搭建的流动科普馆、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减灾科普工作的实践与启示、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的重建等;有的稿件从社会管理视角下展开,讨论灾害风险管理、灾难应急管理及应急预案、危机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和舆情应对、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等方面;还有一些文章重点关注个体心理,聚焦受灾群众的灾后心理重建、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创伤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等。此外,还有作者从更广阔的生态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对城市建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有益的经验[8]。

因此,要想胜任减灾科普期刊的编辑,编辑一定要摒弃传统、简单地传播科学知识的狭隘性,重视科学与人文的密切关系,更多地去关注灾害对我们生命安全、生活环境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把减灾科普期刊真正做成沟通科技和人文的桥梁,办成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相交融的文化结晶[9]。

三、结语

在综合减灾背景下,作为减灾科普期刊编辑,必须要转变思维模式,提升政治素养,加强知识储备,锤炼编校技能,提升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能力,以须臾不敢懈怠的情怀与担当,打造综合减灾精品期刊,切实发挥减灾科普期刊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跃,尹婉玉.中国灾害学科的发展态势研究: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视角[J]. 灾害学,2021(04):126-132.

[2]姜喆.每做一本书都应该像一次创业[J].出版人,2018(06):46-47.

[3]郭心.新时期科普期刊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以《城市与减灾》期刊为例[J].灾害学,2012(03):122-125.

[4]回良玉.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扎实做好各项防灾抗灾救灾工作[J].中国应急管理,2007(02):5-8.

[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EB /OL].(2011-11-26)[2021-08-02].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112/t20111208_64640.html.

[6]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6—2020 年)的通知[EB/OL].(2016-12-29)[2021-08-0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3/content_5159459.htm.

[7]杨月巧,袁志祥,孔锋,等.中国综合减灾发展趋势研究[J].灾害学,2021(01):139-144.

[8]李克建.“风险·危机·灾害防治”研究十年: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017)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08):28-36.

[9]张伯海.关于未来科普期刊的十点思考[J].中国图书评论,2000(07):61-64.

[作者简介]刘群(1978—),女,山东淄博人,北京市地震局《城市与减灾》杂志社编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