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田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2022-01-10 03:08于义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皮全镇大蒜

于义芳

(吉水县螺田镇行政服务中心,江西吉安 331615)

1 螺田镇概况

1.1 地理环境

螺田镇位于吉水县东南部,东南与永丰县古县、藤田、瑶田、沙溪接壤;西北部与本县白沙、冠山相邻,距县城68 kg,总面积199 km2,镇区面积2 km2,常住人口1.7292万人,辖15个行政村,145个自然村。是一个“屋靠山林、面朝田”的典型丘林之乡。全镇耕地总面积2 815 hm2,其中,水田总面积2 251 hm2;旱地349 hm2;林地14 700 hm2;是林多、地少;水田多、旱地少的山区乡。

1.2 气候特点

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夏潮湿多雨,秋冬干燥少雨,年降雨量在500 mm左右,无霜期长达216天,年平均气温18.3℃。螺田镇水土资源丰沛,是吉水唯一的适宜大蒜种植地。境内70%农田主产水稻,水稻收后首选大蒜秋冬季轮作。

2 大蒜产业发展现状

2.1 螺田大蒜品种特性

螺田大蒜的原有特征特性是:“红皮蒜、浓香型、辛辣味”其次是蒜苔口感细赋香甜。这些原质特征在几百年的种植进程中可见:原有红皮,现呈红紫与白色二色交替混浊,蒜瓣大小均匀度、开花蒜与独孤蒜占比等均略显退化。至于“浓香、辛辣”的特征,目前尚无标准可鉴。

据悉,螺田适以“蒜稻”水旱轮作的耕地资源起码是0.27万余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之多,目前全镇仅有部分村有小规模种植,全镇现有小规模加零星种植面积仅在300 m2左右。

2.2 传统生产作业成本

纵观六百多年的螺田大蒜生产史,其耕作技术仍停留在最原始最传统的人牛作业不变,耗资、耗劳、成本一路攀升居高难下,是长期阻碍规模高效发展之根源。综合人工作业10项费用共计7 201元,用工需要39天。

由表1可知,螺田大蒜确实存在“起步早,历史久,技术老、成本高、效率低、品质退化、发展慢”之困局。

表1 人工作业工费明细

2.3 “人、机”示范作业成本比较

机械示范作业10项费用合计4 298元/667m2,合计用工11.5天(见表2)。“人、机”作业费互比:

1)用工:机械作业11.5天/667m2,人工作业39天,机械比人工作业下降27.5天,降幅70.5%。

2)费用:机械作业4 298元/667m2,人工作业/7 201元,机械比人工作业下降2 903元,降幅40.3%。

3)利润:机械作业7 102元/667m2,人工作业4 199元/667m2,机械比人作业增值2 903元/667m2,增幅69.14%。

综上,“人、机”示范作业费互比效应分析显示:“用工成本、费用成本”及费后效益呈“两降一增”的显著效果。

3 发展策略

3.1 提升机械作业时效

机械与人工作业示范数据互比分析表明:不仅大蒜生产全程的“翻耕整地、机械剥瓣、机播与施基肥、机械收获”四大主要环节能分别有效实现“降工、降本”,更重要的是大幅度缩短了作业时间,延长了大蒜的有效种植季节。

表2 “人、机”示范作业成本比较

3.2 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

螺田大蒜产业种植历史之久,特别是近些年来还得到了诸多政策支撑,但规模效益不高,螺田大蒜始终不能成为当地人民持久致富的支柱产业。如果全面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机械化作业全季耗工仅为11.5天/667m2,比人工作业最高耗工39天/667m2,下降到27.5天/667m2,下降幅度达70.5%。下降的虽然是幅度,但提升的是效益、争取的是季节、赢得的是效益,为实现大蒜产业规模发展提供了力的技能支撑。

在省工、省时、省力,机械作业效力高的同时,播种质量高、行株距均匀、基本苗稳定、深浅一致、基肥均匀;机械采收损伤率低、“争时,又抡季”是机械化作业的最大收获与亮点。

从机械与人工作业效益互比显示:机械作业费后净产值提高2 912元/667m2;较人工增长69.5%。这个增幅是螺田大蒜六百多年的生产史上是空前的。如果能将蒜苔采收、蒜头晒烘、追施肥料等其他人工作业工序全面用上机械化,效益提升更为可观。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成本下降将意味着价格调空空间增大,市场活力提升;物美价廉得以充分体现,能有力保障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3.3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螺田大蒜产业在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同时,还应以提升产品自身品质并行。品质是赢得市场之关键,螺田大蒜尤其是以由“红皮、辛辣、浓香”原有三大品质特征文明于世,贵在协力恢复提升品质为重要抓手,做到“三尽”,即“尽快建立原种选育提纯复壮甫,力争外观品质达到蒜苗红皮净一色,蒜种无开瓣;尽早恢复原有大蒜优良内在品质、尽快制定品质标准”,以品质优先是特有的产权法宝。通过品质优势,做实做大做强螺田绿色大蒜产业。

3.4 抓好关键生产环节

一是播季。从机械化生产初试结果表明,在螺田境内适播大蒜的环气时效应该在霜降至冬前,约45天左右,以机械化作业功率日播1.33 hm2,一机可完成播面60 hm2。全镇15个行政村,以一机负责两村,全镇7~8台机械至少在安全季节时效内完成播而1 066.67 hm2。面积比前人工作业翻了两番。

二是收季。该镇的大蒜茬口安排是双稻或西瓜茬大蒜,头季稻一般在4月底5月初栽插,而大蒜收后洽好是早稻直播或栽插利好时节,以示范结果表明,一机每天8 h收获作业可完成0.67 hm2,一村一机即可完成以播种1 066.67 hm2收获任务。

三是土地水旱轮作:稻、蒜水旱换茬轮作正因作物对水气温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对土壤通透性得到良好的循环修复。

3.5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建产农机、农技两套技术队伍,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探索和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难题,为螺田红皮大蒜实现产业发展行稳致远,挖屈技术潜力,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农机技术主要为作业安全运行,生产布局,技术安排、机械维护、保修、保养,服务保障履职尽责;农业专业技术方主要为解决好绿色生产,品质复壮,及产业发展全过程技术环节中的重点难题,探索和完善一套符合螺田大蒜产业新模式。

坚信螺田的绿色大蒜产业,通过谋划全程机械化的轻简高效之路,势必为实现全面提质增效,必将成为当地人民持久致富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红皮全镇大蒜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邻居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