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2022-01-10 08:53冯立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期
关键词:发热

冯立志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的影响,探讨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从系统中回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痰热清胶囊,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3天后,分别对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的症状进行评分统计。【结果】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咽痛的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痰热清胶囊具有缩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的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痰热清胶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1--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多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表现为发热,恶风,咳嗽,咯痰,咽痛,流涕,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研究提示,黄芩、熊胆粉、金银花、连翘等药物具有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作用,改善患者症状。因此,为进一步评估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改善作用,通过观察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热、咽痛、咳嗽咳痰持续时间的影响,探讨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研究方案

1.一般资料:回顾2019-2020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

2.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属风热袭肺)表现为发热,恶风,咳嗽,咯痰,咽痛,流涕,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常规用药联合痰热清胶囊,按说明书使用。

4.观察指标:治疗后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的影响。

5.疗效评定标准

5.1 发热:0分无发热、1分37.2-37.5,2分37.6-38,3分38以上

5.2 咽痛:0分无咽痛、1分稍微咽痛,2分明显咽痛3分剧烈咽痛,影响进食

5.3咳嗽:0分无咳嗽、1分白天間断咳嗽,不影响生活,2分咳嗽明显,3分昼夜咳嗽频繁,影响工作和睡眠

5.4咳痰:0分无咳痰、1分昼夜咳痰10-60ml,2分昼夜咳痰60-100ml,3分100ml以上

6.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数据软件SPSS 19.0进行两组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检验,并且以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计数资料数据采用χ2检验。如P<0.05认为两组间统计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2.1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热持续时间的影响

从表1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2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咽痛持续时间的影响

从表2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的咽痛持续时间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3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持续时间的影响

从表3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的咳嗽持续时间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4痰热清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咳痰持续时间的影响

从表4可见,治疗后2组患者的咳痰持续时间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三、讨 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痰热清治疗的疗效确切,即可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利于其病情康复。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痰热清注射液在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咽喉充血症状缓解时间效果良好[1]。对于伴发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能够促进发热、咳嗽、咽痛与鼻塞流涕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

综合上述,痰热清的药物组成,决定了它具有清热化痰解毒的功效,通过病例回顾,发现联合应用痰热清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后期可能需要通过多中心合作,加大临床研究样本或延长观察时间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铁辉.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199~200.

[2] 胡淑爱,胡炜. 痰热清注射液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59~60.

猜你喜欢
发热
化学#1~#6中间泵保护整定计算
应用红外检测技术查找35kV系统接地故障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