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研析

2022-01-10 19:13张彬晨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业就业思政教育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新发展,使得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到“新常态”时期。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转型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途径与新特色。大学期间的高校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潜在着大量的共同价值取向与发展目标。本文把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对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促进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推动效果,从而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的同时,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思政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更多的实践平台,提供更多样化的创业途径,并能够更大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思政教育;就业;创业;高校

0 引言

长久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中最为关键一环,受到了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而言,良好的思政教育能够更好的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且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就业创业教育从其实施的根本目标上来说,是为了能够培养大学生形成更为积极的就业观与责任意识,并引导大学生掌握更多且更加高效的创业技巧。可以这样说,对于大学生本身而言,就业创业教育能够极好的提高他们的自主实践能力,也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他们形成完善的就业意识与良好的就业观。因此,把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我国高校教育当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当今时代变革与经济发展所赋予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1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潜在的内在联系

1.1 二者有着基本一致的教育教学目标

在当前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阶段,思政教育在高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地位[1]。它是大学教师引导大学生开展价值理念教育,发展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实践应用载体,也是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发展导向[2]。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极高的要求,并以“以德树人”的德育教育作为高校课程教育的基础与前提。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强化与国家的发展进步,更多的高校开始把能够促进大学生均衡和谐的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前提,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事业心的接班人为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

与此同时,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层面来说,在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高校教师想要致力于提高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发展,就需要把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指导下,就业创业课程的开展与实践应用,能够为大学生带来更加多样化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未来。可以这样说,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属于一种新型的大学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深层次来看,其最终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强化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标准。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思政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他们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1.2 二者有着基本相同的教育内容

普遍来说,在高校的思政课堂或是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相关系列活动中,通常会把一些有关就业创业的思想与品质以理论教学或是实践应用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例如:大学思政教师在思政课堂上以“积极向上”、“艰苦奋斗”,作为思政教学的一个指向,引导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做到肯创新,能吃苦,敢于奋斗。而这些理论上的品质与精神,在思想内容方面与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精神的教育内容是相一致的。高校的思政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是紧密围绕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来开展具体的理论或实践教学活动的。因此,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道德观和法律意识等相关内容方面。思政课堂在对思政教育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细化过程中,很多时候会讲述职业理想、职业素养与职业信念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当教师进行就业创业教育相关活动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极为长远的,具有奋斗意义的未来发展目标与规划。这个目标的制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建立在勇往直前、不轻易放弃和勇于尝试等思想认识基础之上的。就业创业必然会遭遇挫折与困难,所以对大学生拼搏进取精神的培养,实际上从其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思政教育的培养过程。由此可见,思政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与发展一致性。

1.3 二者有着基本一致的教育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作用下,任何行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发展目标,都必须在思政教育方面做好行业的发展规划[3]。以高校思政课堂教育为例,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发展的目标,通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发展与进步。因此,思政教育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基于“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创新型、应用性价值。而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学生自我创业与自主经营为基础,其对应的价值取向更加偏向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与此同时,这两种高校教育课程从教育教学方式来说,都是基于全面发展素养培养体系的,更是对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支撑。因此,可以得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在价值取向方面,具有着一定的一致性。

1.4思政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就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而言,该教育体系在当前这个时期,还处于初级的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因此,在实际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中,高校教师主要通过摸索的方式来进行相关内容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个强大的理论支撑,很容易会产生理念上的一些偏差,并让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误解。把思政教育体系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进行有机结合,以思政的教育体系来武装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通过思政教育推动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而且健康的就业创业理论观念,能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指明发展方向,并在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基础上,更高效的发挥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把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并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课堂起到良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2 大学生思政教育对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推动作用

2.1 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能力与水平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近几年开始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各高校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时,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就业创业教育的个性化特点[4]。就业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且需要长期发展的教育过程,所以在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时,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充分发挥与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势,用思政教育的力量来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发展,进而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能够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成效。从实践角度而言,就业创业教育不能只单纯的依靠理论教育来实施,更需要用思政教育的思想来武装就业创业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也就是说,在就业创业教育课堂融入思政元素,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思想意识。二者有机的联系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帮助当代大学生获得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

2.2 有效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高校不再是一个超高门槛的区域。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力实施高校扩招教育政策,使得我国的大学生到了毕业季就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数量的提升,直接导致社会大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了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积极倡导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就业创业新理念,通过挖掘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加充足、可靠的就業机会。从实际应用方面来说,思政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所必须的一种核心素养。它能够从实践化角度出发,帮助大学生找寻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并引导当地大学生进一步掌握社会发展的创新型方向。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缓解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3 高校思政教育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高效融合策略的探究

3.1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大学生实践项目力度

高校在开展有关就业创业教育时,要积极的融入思政教育,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强化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效果[5]。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更加强调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把技能教育与思政教育并重,创业教育与五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能够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例如:把思政教育的第2课堂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机会有机结合,借助校园文化,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思政实践,大力宣传就业创业的新思维。

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需要明确一点,就业创业教育并非是简单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教育,而是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基于创新思维基础上,让大学生寻找就业创业的新契机。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借助思政教育环节,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清当前的市场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方向。同时,也能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发展局势,开放当代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新视野。

3.2 强化师资力量的互融与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的构建与师资队伍的培养[6]。在大学教育中构建一支理论体系结构分明,实践教育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之一。高校针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如果想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需要高校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梳理优秀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不同体系教育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探究,创新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进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合力度。

同时,高校可以通过教师结构的改良与改进,提高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思政水平。也可以通过对高校思政教师的实践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指导能力。通过交流与互动活动,促进思政教师和创业就业教师之间的经验交互,加强二者之间的互动,进而提高高校教师在两项教育之中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3.3 建立就业创业实践平台,营造良好教学气氛

在开展就业创业实践的过程中,高校教师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就业创业实践平台,能够让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获得更多的人生规划与选择[7]。同时,高校教师可以把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思政教育的基地,加强当代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之间的互动,在创业项目中强化对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培养以及人生信念的培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鼓励大学生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奋斗,将自身的就业创业与国家经济、民族复兴有效结合,进而更好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强国意识。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二者的有机融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对解决现实社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指导作用。高校应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并在此过程中积极融入与渗透思政教育,推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从而确保二者的交互与融合,能够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上,取得更为理想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财富时代,2021(08):206-207.

[2]杨嘉悦.论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路径探究[J].大学,2021(22):146-148.

[3]任思悦.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路径探讨[J].作家天地,2021(14):98-99.

[4]万芷吟.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J].科教导刊,2021(10):79-81.DOI:10.16400/j.cnki.kjdk.2021.10.027.

作者简介:张彬晨,1990年,女,民族:汉,籍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黄麓镇,学历:本科,职称: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创业就业思政教育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