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浅析

2022-01-10 19:13郭俊启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课程思政

摘要:基于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大背景,针对工科专业课的特点,以专业核心课《光电子技术及应用》为实例,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的角度,浅析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工科,教学探究

分类号:G420; TN29; G412

在高校本科教育中,思政教育向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关系着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品质的打磨和信仰的坚定。长久以来,思政课程在高校中都是作为独立课程开设,是一个单独的教育模块。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开始倡导将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社科类的课程,因为本身具有人文背景,实施课程思政着力点较多,改革方法手段相对多元化。但工科类的专业课程,整体知识结构较为死板,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存在“跨度大、融合难、手段单一”等多种问题。因此,如何在工科类课程中,行之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是当前课程思政探究的一大难点。本文将以工科类经典专业课程《光电子技术及应用》为例,分析思政教育在工科类专业课程中实施所面临的问题,并研究其改进措施。

1 工科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课程内容偏向基础知识,学生爱国情怀培养抓手少

工科类专业课,其内容往往偏向数理基础与工程内容,人文内容相对较少。但非人文教学内容,较难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政目标。因此,如何在专业课中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1.2 知识点繁多,学生学习深度不足,不利于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

工科课程思政很重要的一个落点就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目前高校工科课程知识点密集,老师授课强度大,学生课上学习时间短,大多学习只能流于表面,难以深入。这种广而不深的学习模式,极大阻碍了对学生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

1.3 课程教授方式缺少多样性,学生对课程学习方式单一化,不利于思政精神传递

工科课程因为偏向于基础理论,尽管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手段,但普遍来说,还是拘束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疲于吸收基础理论知识,难以进行主动思考,不利于课程中思政精神的进一步传递。

2 工科专业课程中,思政教学融入的几点基本思路

2.1利用好課程背景知识部分,提升学生爱国热情,开拓其科学视野

工科课程会涉及到各类器件相关知识学习,往往因为重难点在理论知识或器件结构部分,对器件背景、发展史部分比较忽略,讲授时往往一笔带过。但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巧妙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更可以改变学生对我国科技水平落的刻板印象,提升其爱国热情、开拓其科学视野。以《光电子技术及应用》这一课程为例,列举两个教学设计思路。

如在第二章“光学基础”背景部分,可以引入早期人类对光学知识的探索。其中西方代表人物为欧几里德,其著有《光学》一说,并提出了“触须学说”;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先贤墨翟及其弟子所著的《墨经》,其中记载了光学现象的八条定性的规律。通过对二者对比,既可表现古代中西方对自然规律分析视角的差异性,又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在自然科学奠基时期的贡献。

又如第四章“光波导技术基础”,一类典型的光波导器件就是光纤光缆。通过对比国内与国外的光纤光缆发展史,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尽管西方国家在近代科学技术研究上具有先发优势,但我国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下,依然奋力追赶。既承认了我们国家的科研起步劣势,同时也像学生传达了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工匠精神。

2.2结合实事热点,深挖工匠精神

工科基础课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如果能结合实事热点,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挖掘知识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引导学生体会踏实严谨的工匠精神。

以第二章中“光的干涉”一节为例,本章讲述了各类干涉器件,其中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讲述该部分内容时,可结合“引力波”这一热点内容,将引力波探测装置“LIGO”的基本原理剖析、并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经典结构进行比对,既能加强学生对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的理解,以小见大,告诉学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入引力波早期研究时,爱因斯坦和罗伯森的故事。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巨人,能严谨对待自己的学术错误并改正;罗伯森作为后起之秀,没有被爱因斯坦的学术地位吓到,坚持追求正确的科学规律。通过这一故事,可向学生传递两位科学家故事背后蕴含的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

2.3巧用课程考核,增加学生学习深度

繁杂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工科思政提出的“耐心专注、追求卓越”等也流于表面。传统的课堂考核,无论是教师提问、章节测验或者是课堂大论文,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前两者主要针对点进行考核,整体性不足。课堂大论文虽然具有一定的综合考察作用,但学生完成热情低,对查阅的资料也只是走马观花。想要增加学生学习深度,就要巧妙地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度。

以本课程为例,可在期末增加学术调研+ppt演讲环节,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章节所提及的光电子器件,开展深入的调研,并采取小组合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文献调研、文献整理、ppt设计、内容演讲等内容,可极大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通过这一过程的锻炼,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耐心专注、追求卓越”的工科精神。

2.4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高校课堂中已经广泛地应用ppt、音频、视频等教学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可以直观地将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但偏向于单项教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有限。基于当前不断进步的智能手机技术,充分运用各类教学APP,既能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增加思政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路径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22,39(01):102-105.

[2]魏景.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品位·经典,2021(24):113-116.

[3]曹春梅,黄建国.信息技术类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品位·经典,2021(24):132-136.

[4]朱继文,司海燕,张为成,杨泽运,席志龙.基于新工科背景“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1,35(06):67-70+76.

作者简介:郭俊启,(1989-),男,汉族,籍贯四川,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纳光电子传感器件研究,

基金:新工科视域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实践(重庆市高等教育课程思政重点项目201020S),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庆邮电大学2020年校级课程思政建设试点项目XKCSZ201)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小学生快乐作文教学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