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下孔子学院创新办学模式分析

2022-01-10 19:43张乾龙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孔子学院

张乾龙

摘要: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深入发展,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和运营策略加速转型。现阶段,全球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了规模化效益,但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布局不平衡、文化交际受限、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目前孔子学院发展增速明显放缓,海外汉语教育的环境亦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孔子学院实现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2021年成立于泰国的孔子学院发展联盟为例,分析孔子学院在转型期的创新办学途径。重点讨论孔子学院的专业化学科设置,并探究汉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孔子学院;海外教学

一、新时期孔子学院发展的变革与挑战

(一)孔子学院的办学现况与发展局面

自2004年全球首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孔子学院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21年12月,世界已有16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50个孔子学院和1193个孔子课堂。作为致力于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教育机构,孔院的办学规模发展迅速,文化推广取得显著成效。根据2019年《孔子学院研究年度报告》显示,孔子学院累计培养各类学员超过1000万名。目前,孔子学院的办学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球布局,运营机制逐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趋于成熟。孔子学院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汉语走向世界,树立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的主题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和发展”,这标志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学科概念具有更为宽广的外延空间,体现着中文推广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的变革。受到学科理论的影响,孔子学院正在改变初创期注重规模增长的办学思路,逐步转型为质量导向的发展策略。在全球汉语教育的新形势下,孔子学院的办学发展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探究孔子学院在转型期的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高度的必要性。

(二)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下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

1. 孔子学院的区域布局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孔子学院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美洲和欧洲为例:美洲地区孔子学院数量众多,共有161所,其中美国为112所,数量居该地区第一,也是全球第一,占全球孔子学院总数的五分之一。欧洲地区的孔子学院数量共为165所,主要集中在英、德、俄、法、意等国。然而,我国目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国家设立的孔院数量不足。譬如中亚地区仅有13所孔子学院,其中土库曼斯坦没有孔子学院。非洲地区共有孔子学院48所,同样总体数量偏少。

2. 目标国的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阻碍孔子学院发展

虽然我国的孔子学院已经遍布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但是近年来孔子学院机构在海外频频受到质疑、抵制甚至停办,发生一系列“签证风波”和“关停孔子学院”事件。特别是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以来,此类信任危机集中发生在孔子学院较为密集的北美和欧洲。同时,孔子学院在一些意识形态比较封闭的国家被误读为“儒教文化入侵”而受到阻碍;尤其是在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孔子学院的发展受制于当地趋于保守的文化环境,办学工作面临较大的困难。

3. 孔子学院的专业化学科设置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孔子学院的基本定位是汉语教育机构,其办学目标是传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式文化语言教育为主要模式。在孔子學院的初创期,这样的办学定位有助于所在国的学生和民众了解中国。然而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形势下,特别是“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倡议提出后,体验式教学模式显现出其局限性。大多数孔子学院未能成为合作高校的一个专业学科,无法融入所在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孔子学院的师资结构以讲师级专职教师为主,国内高校的在读硕士生辅助教学。这样的教学队伍难以进行高层次的学科研究活动,造成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形式无法向更高层次的专业学科迈进。

二、孔子学院办学模式转型的分析

(一)构建专业学科化的汉语教育模式

在近十余年的办学工作中,孔子学院通过与海外高校的密切合作、初步满足了所在国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增进了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然而大多数孔子学院受制于其办学层次的局限性,无法进入合作院校的学分课程体系。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形势下,孔子学院的办学地位不能仅停留在“兴趣班”的层面。孔子学院若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学术发展,专业学科化汉语教育模式的构建不可或缺。新时期的孔子学院办学工作要逐步向专业学科教育路线转型,努力融入所在国的正规高等教育体系。有汉语专业学科和汉语学术研究团队的支撑,孔子学院才能在国外高校中实现可持续的深化发展。

因此,当下孔子学院要更加注重相关研究单位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在国外一批重点合作院校的孔子学院中建立“研究中心”、“工作室”等学术研讨机构。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时期,孔子学院应当建设成为中外汉学界合作与研讨的共享平台,为国内外的汉语及汉文化研究人员担当交流与合作的媒介。目前,孔子学院总部设立的“新汉学计划”等一系列国外汉语言文化人才培养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21年“新汉学计划”投入经费超过600万美元,累计培养外国博士生400余人。这些学科发展项目对繁荣汉学研究,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海外孔院的专业化学科建设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强化师资培养、推动多方协同发展

新时期孔子学院的转型中,应当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结构机制、创新教学方面的办学建设工作;改变初创期侧重规模效应的办学策略,逐步转型为质量导向的发展途径。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形势下,孔子学院需要从两个关键方面提升办学质量,即:强化师资培养、多方协同合作。

首先,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构建内涵式办学模式。在孔子学院的转型发展进程中,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是根本,要细化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完善教师考评和深造体系,从长远战略视角制定汉语师资培养的总体规划。进而推动汉语教学法的创新,促进孔子学院向专业化学术机构发展。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时期,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现阶段孔子学院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本土化建设;培养一批优秀专职汉语教师。师资力量的提升将有力推动海外孔子学院学术研究工作,有助于孔子学院进一步深入开展汉语、汉文化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同时,推进区域孔子学院的学术和教学合作具有高度必要性,我们需要重视孔子学院跨国、跨地区的合作机制,促进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孔子学院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经验交流。并且进一步深化孔子学院与其他海外文化机构的合作,将汉语教学与艺术活动、文化旅游、学术交流深度结合,实现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高效推广和全面发展。此外,孔子学院有必要加强与所在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将汉语教育与当地职业教育相结合,推进国际中文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对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发挥带动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三)汉语教育与职业人才培养相结合

孔子学院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海外汉语人才。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汉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转型和创新。随着“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大力推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沿线国家迫切需要一批“掌握汉语、精通技术”的复合型职业人才,以承担服务“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相关工作。因此,新时期的汉语教育应当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推动孔子学院与所在国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精准提升孔院的办学实效,增强汉语文化的影响力。

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地区),如中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孔子学院,需要逐步构建“汉语 + 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打造精通职业技术的汉语人才队伍。“汉语 + 职业”模式的关键是紧密结合对应行业,融入当地的经济产业,契合所在国的市场需求,灵活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策略。同时,孔子学院应当积极整合当地各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资源, 提升孔子学院的职业教育水准,办学特色突出“职业化”主题,培养一批优秀的汉语职业教师队伍,推动落实孔子学院专业学科化建设工作。

当下,孔子学院需要与当地企业进行积极合作,辅助企业的职工培训和交流工作,提升合作企业的运营绩效和社会知名度。在汉语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的办学模式下,各国的孔子学院需要担当一个应用汉语人才资源的共享平台,以实用汉语交际技能培训为基础,逐步形成全产业链复合型人才的孵化机制,为当地各行业输送高质量汉语职业人才。

三、泰国孔子学院发展联盟对办学建设的启示

(一)“中文+”教育模式助力新发展

泰国孔子学院发展联盟是由泰国27家孔子学院(课堂)自发组织成立的非官方合作组织。联盟成立于2021年9月27日,旨在构建新的汉语教育合作平台,整合泰国汉语教学资源,推动各方协同发展,打造泰国孔子学院(课堂)区域特色发展新模式。截至2021年, 泰国各地已有超过2000 所中小学校开设中文课程,累计汉语学习人数接近 100 万。目前,泰国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孔子学院最密集、汉语教育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战略的全面展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中泰两国深化战略合作背景下,泰国的孔子学院教育工作以“汉语+职业”教育为特色,开创海外中文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为推动泰国各领域经济产业与“一带一路”充分对接,当地孔子学院陆续推出了“汉语+高铁”、“汉语+空乘”、“汉语+旅游”、“汉语+国际贸易”等多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该校孔院于2016年4月启动“中泰高铁汉语培训项目”,与超过50所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展20 余场“中泰高铁”主题巡讲。截至2021年底,中泰高铁汉语培训班获得泰国23个府的资金支持,项目对近 1500 名学生开展汉语与铁路技术培训,派遣600余名学生赴华进行实习与交流,培养了四批共176名“汉语+铁路”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泰国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模式为“一带一路”项目相关产业输送了大量特需人才。在创新办学策略的同时,泰国孔子学院将本土化职业教师培训、跨区域协同合作、数字化教学技术纳入到了新型办学模式之中。孔子学院发展联盟成立后,泰国的原有汉语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未来泰国孔子学院还将深化与当地各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设立“汉语+电子信息”、“汉语+酒店管理”、“汉语+物流”等一系列新的“汉语+”课程,开创泰国中文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二)孔子学院发展联盟对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动作用

孔子学院联盟的成立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有里程碑意义,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孔子学院办学工作带来启示。联盟的使命是搭建一个国家(地区)内汉语教育资源共享的“大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合作院校、为当地民众和汉语学习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中文教育,对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学运营方面,孔子学院联盟能够对一个地区内的孔院进行总体调度,组织各孔子学院联合开展学术研讨、师资培训、教学研究等工作。联盟的成立推动院际优势互补,促进当地各中文教育机构协同发展,实现孔子学院新时期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的转型。

结语

孔子學院经过18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汉语海外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时期,孔子学院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深化办学模式的转型。通过进一步完善发展理念,孔子学院应逐步落实专业化学科设置,加强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泰国孔子学院发展联盟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需重视汉语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俭明.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4(2):6.

[2]孙晶. 关于泰国学生汉语教学问题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2):2.

[3]吴应辉. 孔子学院经营模式类型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2):3.

[4]Wan X Z .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the Localization-oriented Training of Overseas Teachers of Chinese[J]. 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2009.

[5]Yang R . Soft pow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n examination of China’s Confucius Institutes: Globaliz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Vol 8, No 2[J]. Globaliz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2010.

猜你喜欢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连接高校与社区 促进文化合作交流
从孔子学院的发展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
基于《苏格兰商务与交流孔子学院2015年度报告》翻译的几点思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孔子学院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孔子学院办学模式的第三方介入研究:基于美国的分析
“汉语热”面面观
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应对
意识形态下的新闻图式:英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