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短稳杆菌防治杨梅果蝇试验研究

2022-01-11 06:19孙剑华高小文王浩挺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梅树生物农药植物保护

孙剑华,高小文,赵 艳,王浩挺

生物农药短稳杆菌防治杨梅果蝇试验研究

孙剑华1,高小文2,赵 艳1,王浩挺1

(1. 镇江应用生物科技开发研究所,江苏 镇江 212009;2. 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9)

【目的】杨梅果蝇是为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危害期接近杨梅果实成熟期,不易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为寻求用于杨梅果蝇防治的生物农药,进行了生物农药短稳杆菌防治杨梅果蝇试验研究。【方法】试验采用慕卫等“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法”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农药对杨梅的安全性评价试验依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1464.68—2018》、《NY/T 1965.1—2010》实施。【结果】生物农药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杨梅果蝇有较高的生物活性,LC50值为1.663 6亿孢子/L;且对杨梅安全,安全系数大于4.0;对杨梅果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杨梅果蝇发生初期或杨梅果实硬核转色期使用一次,使用剂量为稀释300~700倍液,平均防效86.36%。可在杨梅果蝇防治中推广应用。【意义】为杨梅果蝇的防治提供了一个生物农药品种,解决了杨梅果蝇在杨梅成熟期不能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的难题,促进绿色水果生产,提高了杨梅果实的质量、品质和果农的经济效益。

生物农药;短稳杆菌;杨梅果蝇;防治效果

【研究意义】杨梅果蝇(Meigen)是为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为双翅目果蝇科,主要有黑腹果蝇、拟果蝇、伊米果蝇、高桥果蝇等,其中黑腹果蝇、拟果蝇为为害杨梅的优势种[1-2]。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均有分布,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不但为害杨梅,还为害桃、樱桃、柑橘、西瓜、食用菌等。一般从杨梅果实转色时开始为害,接近成熟的果实上虫口数量逐渐增加,发生较重的杨梅园,果实危害率高达80%以上[1]。成虫产卵于肉柱间,孵化的幼虫在果肉间蛀食,致使被害果凹凸不平,果汁外溢,极易被病菌感染,直至霉烂、脱落,完全失去商品价值,严重影响杨梅的产量和品质[1-4]。【前人研究进展】杨梅树是我国的特产水果树之一,果色鲜艳,酸甜适中,风味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5],也是国内城乡居民喜食的优质鲜果。杨梅果实为裸果,食用安全是杨梅果蝇防治的关键,杨梅果实成熟期与果蝇为害期基本同步,防治中不易使用化学农药,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生物农药防治是生产上的迫切需求。【本研究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是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生物杀虫剂,其有效成份为昆虫病源生物细菌。该产品已在防治蔬菜小菜蛾、斜纹夜蛾、水稻稻纵卷叶螟、茶树茶尺蠖、烟草烟青虫、芋头斜纹夜蛾上取得登记,对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且杀虫速度快,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和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6-11],为了进一步摸清短稳杆菌对杨梅果蝇的作用效果和对杨梅的安全性,特进行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60 g/L乙基多杀菌素(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市售);0.5%伊维菌素乳油(顺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2 供试作物

杨梅:早荠蜜梅、荸荠种、东魁。

1.3 供试害虫

果蝇()。

1.4 试验方法

1.4.1 室内活性测定 参照慕卫等“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法”。将待测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别用自来水稀释成5个浓度,以自来水为清水对照,在培养皿底部铺一滤纸,用移液枪准确吸取稀释好的药液0.4 mL,缓慢滴加在滤纸表面,使之正好湿润。将苹果切成2 cm×2 cm×1 cm大小,分别在不同稀释好的药液中浸1 min,取出移入相对应的处理培养皿中,接入2日龄幼虫10头,重复4次,放入温度为(25±1)℃、光周期为14 h:10 h(L:D)的培养箱内,48 h检查结果,以毛笔轻触虫体不动为死亡标准。

1.4.2 作物安全性试验 试验设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00倍液(3.33 mL/L);150倍液(6.67 mL/L);75倍液(13.33 mL/L);清水对照,计4个处理。

供试杨梅树为东魁、荸荠种、早荠蜜梅3个品种。以栽培地现有杨梅树为单位,一棵杨梅树为一个处理,每品种选择树势相近,且便于试验操作的杨梅树各16株编码标注,不同处理间留1株杨梅树作隔离,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施药时杨梅果实处于膨大期。用3WBD-20L型智能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施药,每处理(株树)的施药液量为3 000 mL,对供试杨梅树进行均匀喷雾,确保供试杨梅树冠均匀受药。

调查方法:施药前,每棵树固定新梢10根,药前和药后21 d对固定新梢进行长度的测量,计算生长速率与生长速率抑制率;每棵树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固定一根挂果的枝条药前和药后14 d调查杨梅果实的数量,计算落果率与落果率增长率;药前和药后1,3,5,14 d对杨梅树叶片变色、萎蔫、坏死、叶色进行逐株目测调查。

1.4.3 田间药效试验 田间药效试验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应用技术中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3单位承担,2021年实施。3个单位试验剂量均设: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700倍液、500倍液、300倍液3个剂量,0.5%伊维菌素乳油600倍液,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株杨梅树。于杨梅硬核转色期按稀释倍数兑水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1次。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应用技术中心供试验杨梅树的品种为荸荠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供试验杨梅树的品种均为东魁。

调查方法: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应用技术中心,每小区调查3株,每株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摘取5颗相对一致的成熟杨梅。将各小区杨梅分别放入盛有5%食盐水溶液的器皿中,20 min后调查器皿中漂浮的幼虫数。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每小区调查2株,每株按东、南、西、北、中固定5个方位各摘取5颗成熟度相对一致的杨梅,将每小区的杨梅放置装有30%(V/V)乙醇水溶液的一次性杯中,浸泡2 h后捞出杨梅,调查杯中果蝇幼虫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每小区调查3株树,每株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摘取10颗相对一致的成熟杨梅,将各小区杨梅分别放入盛有5%盐水溶液的容器中,浸泡20 min后调查器皿中漂浮的幼虫数。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1.5.1 室内毒力测定 利用EXCEL编制的农药毒力测定数据处理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平均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回归方程、LC50值及95%置信限。

1.5.2 作物安全性试验按下列公式计算

猜你喜欢
梅树生物农药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煮梅
走 龙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病梅记
窗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