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县酿酒高粱品种比较试验分析报告

2022-01-12 11:00宋明珍方天发底天久张淑琼黄开慧乐晓芹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泸州生育期高粱

宋明珍,方天发,底天久,张淑琼,黄开慧,乐晓芹

(四川省普格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普格 615300)

1 试验地点、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1.1.1 试验地点 普格县荞窝镇安木足村四组。

1.1.2 试验品种及面积 试验品种为金糯粱一号、红缨子、郎糯19、国窖红一号、泸州红一号5个高粱新品种,试种面积0.08hm2。

1.2 试验方法

1.2.1 育苗方法 采取漂浮育苗移栽方式,培育壮苗。用专用育苗盘,利用商品有机营养土加小光棚提早培育高粱壮苗,带土移植,无返青期,移植苗生长快,生长势强,达到提早育苗,提早种植,并且移植后长势快等优势,为高粱后期获得丰产打下基础。

1.2.2 试验方法 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金糯粱一号、红缨子、郎糯19、国窖红一号、泸州红一号5个参试高粱品种,在荞窝镇安木脚村四组同田大区对比,不设重复。

1.3 试验条件

在面积相同,密度相同及水肥和管理技术相同情况下的同一田块进行本试验。试验地海拔1370m,土质沙壤,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无灌溉条件。前茬种植烟草。年平均气温16.7℃,最冷月平均气温8.9℃,最热月平均气温22.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0℃,极端最低气温-4.6℃。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年平均相对湿度68%,最小相对湿度5%。2021年份特殊,雨季开始是6月7日,1~11月全县平均降雨量848.4mm,其中5~10月降雨量833.6mm,试验地荞窝镇安木脚村1~11月平均降雨量1286.2mm,其中5~10月降雨量1220.3mm,主要集中在7~9月。

2 试验开展情况

2.1 试验设计

5个品种随机排列在同一块田种植,排列从西往东为:金糯粱一号、红缨子、郎糯19 、国窖红1号、泸州红一号,四周均种植有保护行。

2.2 试验栽培管理

5个参试高粱品种在荞窝镇安木脚村同田4月6日统一采用漂浮育苗,4月21日采用地膜覆盖移栽,每个品种移栽8垄,种植面积159.6m2(长15m,宽1.33m),种植规格1.3m开厢,宽窄行种植,在窄行0.5m上种植双行双株高粱,每行56窝,每垄112窝,窝距0.27m,植7500株/667m2。人工除草2次,去分蘖2次。全程生育期记载,产量实打实收。试验小区处理以外的空地全部按行窝距0.67m×0.33m的规格栽植同期育苗的金糯梁一号。5月17日人工摘除第1批分蘖,6月7日摘除第2批分蘖。试验组织专家实地测产验收,其中金糯粱一号、国窖红1号7月30日完成测产,8月1日完成国窖红1号收获,8月2日完成金糯粱一号收获;泸州红1号、郎糯19、红缨子8月6日完成测产收获。

2.3 取样考种

成熟期按5点取样法,每小区取样15株 进行考种,测定株高、穗长、茎粗、叶片数、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7个性状。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试验全程数据资料

详见表1、表2。

表1 品种生育期试验结果

表2 品种产量构成对比试验结果

3.2 试验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试验5个品种均有病虫发生,虫害主要是蚜虫、金针虫、螟虫、粘虫、草地贪夜蛾,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和纹枯病。为防治地下害虫,移栽前按规格开厢后,使用3%的辛硫磷杀虫剂1包800g撒施于厢面再盖地膜栽植。由于移栽后持续高温35℃左右,地下害虫金针虫危害严重,于4月23日,配制毒饵防治:分别将炒熟的2.5kg玉米面和2.5kg米糠用适量水拌湿后分别加入75mL 5%高效氯氟氢菊酯杀虫剂和30g 25%的噻虫嗪,配制好后在袋内密封发酵3h,全部穴施在栽植株基穴里,经4月24日调查,此配方药料初步见效,发现有死虫现象,1周后得到防治。5月3日栽后第1次打5%高效氯氟氢菊酯杀虫剂,用量30mL/667m2左右喷洒叶面。5月17日用阿维·高氯防治螟虫,防治效果不理想,随后5月20日用噻虫·高氯氟防治螟虫。5月27日用甲维·印虫威10g/包,用6包/667m2对水喷雾,防治螟虫、粘虫、草地贪夜蛾。6月4日发现品比试验国窖红一号小区有下部老叶发红发黄的病斑,初诊为炭疽病,未达到防治指标,未防治。6月10日左右金糯粱一号品种炭疽病发生严重,用噻菌铜75~100g/667m2全田防治1次。总体看,红缨子品种的蚜虫和螟虫发生最为严重,金糯粱1号品种的炭疽病发生较为严重,因而红缨子和金糯粱1号2个品种的抗病虫能力较低,生产上需注意防治病虫害。

3.3 试验施肥情况

按照施足底肥的原则,在土壤第2次翻耕前用有机肥(腐熟羊粪)1000kg/667m2,均匀撒施于田内再翻耕,移栽开厢后,用复合肥50kg/667m2作底肥均匀撒施于厢面,覆土后盖膜。正季高粱生长期间没追肥。8月11日为满足再生高粱生长用肥,用(鳌合锌、硼、硅)尿素10kg/667m2,作再生高粱追肥。8月31日金糯粱1号再生高粱第2次追肥。

3.4 综合分析

根据生育期和产量构成情况综合分析,5个参试品种都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生育期适中的特点。金糯粱1号、红缨子、国窖红1号、郎糯19、泸州红1号5个参试品种生育期分别为116d、123d、116d、122d、122d,金糯粱1号和国窖红1号生育期最短,为116d,红缨子生育期最长,为123d。从抗病虫特性来看,金糯粱1号易感炭疽病,红缨子次之,但感染蚜虫和螟虫严重,国窖红1号、郎糯19、泸州红1号3个品种相对抗病虫性较强。

3.5 产量结果分析

从折合产量上看,产量从高到低分别是金糯粱1号(521.11kg)、泸州红1号(450.05kg)、郎糯19(431.55kg)、国窖红1号(422.57kg)、红缨子(359.35kg),最高产和最低产相差161.76kg。

3.6 农艺性状分析

金糯粱1号、红缨子、郎糯19、国窖红1号、泸州红1号5个参试高粱品种,从平均株高上看,泸州红1号最高,为308.27cm,金糯粱1号最矮,为114.4cm;平均穗长在31.7~33.33cm之间,相差1.63cm。从平均叶片上看,金糯粱1号最少,为10.4片,泸州红1号最多11.7片,相差1.3个叶片;从单穗湿重上看,金糯粱1号单穗湿重0.095kg,红缨子单穗湿重0.049kg,相差0.046kg;从平均穗粒数看,郎糯19最高3311粒,红缨子2583粒最低,二者相差728粒。从千粒重看,金糯粱1号25g最高,其次是郎糯19,22.93g,最低为国窖红1号18.75g,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6.25g。

3.7 酿酒情况

经泸州老窖酿酒企业进行酿酒鉴定,国窖红1号出酒率为33.1%,出酒率最高;红缨子出酒率为32.5%,排列第2;泸州红1号出酒率为31.4%,排列第3;金糯粱1号出酒率为30.2%,排列第4,郎糯19出酒率为29.3%,出酒率最低。

4 试验结论

综合上述试验情况表明,正季高粱产量金糯粱1号(521.11kg)>泸州红1号(450.05kg)>郎糯19>国窖红1号(422.57kg)>红缨子(359.35kg)。金糯粱1号平均株高最矮,千粒重最高,产量最高,但出酒率不很理想;泸州红1号产量次之,平均株高最高,出酒率排列第3;郎糯19产量第3,千粒重第2,但穗大、穗型紧凑,抗病性最强,且再生高粱特性表现也不错,出酒率最低;国窖红1号产量第4,千粒重最低,出酒率最高;红缨子品种产量最低,平均穗粒数最低,穗型散,但出酒率排列第2。最终结果:2021年普格县试种酿酒高粱新品种生长势存在一定差异,但5个品种都表现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的特点,其中国窖红1号和泸州红1号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在普格1200~1700m海拔高度作为酿酒高粱首选品种推广种植。金糯粱1号综合表现次之,郎糯19品种第3,可在适宜地区适当推广种植, 其他品种建议在当地1200~1700m海拔高度进一步试验观察,以便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5 具体建议

5.1 落实订单生产

依托泸州酿酒实行订单生产,可率先在水源条件较好的乡镇推广种植,不可盲目发展。

5.2 重视加强病虫鸟害防治

在生长中后期,鸟害和病虫害较为严重,需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鸟害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泸州生育期高粱
泸州老窖
高粱红了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金秋时节高粱红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四川泸州大力推广高粱漂浮育苗技术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泸州油纸伞
邢兴怀 泸州老窖香水背后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