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御寒寒潮来袭

2022-01-12 09:08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2年1期
关键词:大椎穴阳虚阳气

许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第六批全国(及第五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委。从事妇科医教研工作近40年,先后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刘琨教授及国医大师柴嵩岩教授,北京市首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擅长治疗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崩漏(异常子宫出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癥瘕(子宫肌瘤)不孕症、绝经期疾病等。

门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周二下午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但是同样是处于严寒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感觉不怕冷,哪怕是三九严寒,也只是添了有限的几件衣物,让人看着都觉得冷;还有些人却十分怕冷,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都已经“裹成了一团”,也更加容易受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困扰。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国家级名老中医许昕主任告诉我们,这些不同的表现源于不同人的不同身体状况,冬季天气严寒属于外寒,而我们的感受、是否容易生病则与体内的寒热状态高度相关。不同人群的防寒祛寒方法并不一样。

有的人即使是到了冬天也不喜欢穿秋裤,一到室内就觉得热得难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许昕主任说,虽然有的人不怕冷,但也容易受寒,这类人如果不注意添衣保暖,更容易感冒。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冬季大环境中阳气减弱、闭藏,与之相应人体的阳气也处于闭藏、相对不足的状态。如果存在内热,感觉不怕冷,这其实是一种阳气闭藏于体内、体内阳热旺盛的状态,但阳气闭藏于体内,体表的阳气往往就会不足,这种体表卫阳不足的状态会导致人体对外邪的抵御能力降低,內外寒热交杂的状态就容易感受外邪,发生外感疾病,最典型的便是感冒。

许主任告诉我们,感冒可以分为风热、风寒两大类,不同的人体质不同,有不同的感冒倾向。冬季外界最主要的邪气是风寒之邪,风寒袭表,感受寒邪后如果防御机体的卫气不够充盈,便容易出现流清涕、咽痛等症状,而进一步寒邪有可能依据个人体质以及处理方式的不同发生转化。有些人属于热性体质,寒邪有可能入里化热,症状就由流清鼻涕很快变成流黄脓鼻涕,出现了口渴、咽痛等热证。有些人在感受寒邪后,会盲目地喝姜汤、吃辛热的食材,这也有可能导致风寒感冒向风热感冒转变。

对于冬季预防外感疾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保暖工作。除了根据温度决定衣服厚度外,还要考虑衣服的防风性质,有些地区冬季风大,体感温度会远低于实际气温,需要选择较为防风的大衣、冲锋衣等。

同时,身体裸露部位也是寒邪入侵人体的重要窗口,所以建议身体裸露的部位都做好保暖,比如脖子、头、耳朵、脚踝等,建议佩戴围巾、耳罩以及足够保暖的帽子,不建议在冬季穿袜跟特别低的袜子,做好脚踝的保暖工作。尤其需要注意并不是不怕冷就可以减少衣物、不注意裸露部位的防寒了。如果本身有内热、不怕冷,注意防风保暖相当于在体表屏障上又加固了一层,防止寒邪入侵。

另外脖子后面有一个大椎穴,它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人体十二手足阳经都要经过它,升腾发散阳气,所以大椎穴有通阳行气血、祛寒的作用。

大椎穴位于督脉上,又称为三阳、督脉之会。即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并与督脉的阳气一起上行至头颈,故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中医认为,大椎穴是人体阳气最集中的地方,它的主要作用是温补、振奋阳气,又像是一个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适当方法刺激大椎穴,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益气壮阳之效,是冬季养阳的好选择。

【定位与取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时往往需要另一人的协助,方可定位准确。首先需要正坐低头,另一人找到您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处的椎体,其下缘的凹陷处即是大椎穴的位置。

如果椎体凸起不明显,可以活动头部,由协助者确定您活动头部时不会移动的椎体(从上往下数第一节这样的椎体),即为第一胸椎(大致与肩平齐)。向上数一节椎体即为第七颈椎,找到最高点下方凹陷即为大椎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使用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压在大椎穴上,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然后沿穴位做旋转式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此法多用于日常调理、放松。

平日洗澡时,也可以用热水冲刷大椎穴5分钟左右,起到补充阳气的作用。如果家中有红外线灯,烤一烤大椎穴,也起到祛寒的作用。

还有一类人,体质本来就寒,没有感冒也怕冷,这属于内寒,是阳气不足,阳虚容易生内寒。人体内的寒气既可以是体内生成的阴寒之气,也可以是阳虚后入侵人体的外寒。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阳虚的发生多与脾胃、肾等臟腑有关,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病损伤阳气,久居寒凉之处,或过服寒凉清苦之品;年高而命门火衰等原因导致阳气亏虚。

由于阳失温运与固摄无权,所以阳虚证的主要证候特点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四肢厥逆、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浮肿、便溏泄泻、小便清长等。

这三味药的组成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叫四逆汤,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

【药材】甘草、干姜、附子。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方义】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阳,祛寒救逆为君;干姜辛热,温里祛寒,以加强附子回阳之效为臣;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并缓解附、姜燥烈之性为佐、使。三味配合,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主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神衰欲寐,以及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迟微细者。现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失水,以及急性病大汗出而见虚脱者。

【注意】此为专业中医处方,须严格辨证、加减用药后使用,且附子有小毒,切不可自行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有的人虽然也怕冷,但只是手脚凉,这类人群可能不是真的阳虚体质,而是气郁造成体内气机不畅,引起气血周流迟缓,导致气血不能到四肢末端,表现的症状就是四肢发凉。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有着非常重要的温煦、推动作用,如果阳气被郁遏在体内,不能够顺畅地到达四肢,那么四肢在外界寒邪的刺激下会出现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外寒的情况,便会出现明显的手足不温。

气郁的症状有四肢冰凉、胃痛、胁痛、胸闷憋气、善太息、梅核气(总觉得嗓子里有东西,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等。

气郁的人群不适合用四逆汤,适合用四逆散。

【药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功效】疏肝和脾,解郁透热。

【方义】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其中的枳实、芍药本身可以组成经方——枳实芍药散,治疗产后腹痛等,有很好的行气之效。

【主治】治少阴病,阳郁于里,致患热厥;以及肝失条达,气郁致厥,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脉弦细。

【注意】此方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使用。

冬季特别怕冷的人,多是由于体质有偏颇。如果体质偏颇不是很重,可以考虑通过日常饮食来调理。

气郁与肝相关,以肝郁气滞为主,而酸味能入肝,有很好的收敛作用,甘味能够缓急止痛,

暖身行气乌梅茶

【药材】乌梅1~2枚、生姜3~5克、白梅花3~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功效】生姜辛温发散,可以宣解气郁;白梅花又称绿萼梅,可以行气解郁,也可以用月季花;乌梅酸味入肝,生津止渴;冰糖改善口味,也可以换成蜂蜜。

【做法】乌梅洗净,鲜生姜去皮切片,与白梅花与少量冰糖一起放入壶中,以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上述用量为200毫升左右茶杯冲泡一杯的量。

许主任建议,阳虚之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辛温的食材,以起到扶助阳气的作用,如洋葱、羊肉、茴香等。洋葱和茴香都辛温发散、温中暖胃,洋葱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养护血管有益。羊肉温阳,阳虚的人群冬季吃羊肉进补是非常合适的。

葱爆羊肉

【材料】羊肉、洋葱、大葱、蒜、食盐、胡椒粉、生抽酱油、老抽酱油、料酒、香油。

【做法】

1. 取新鲜的羊后腿肉,去除筋膜,避免筋膜影响羊肉的爽嫩口感及减少膻味过重的情况。随后顺着纹理将羊肉切小块,并垂直于纹理将羊肉块切为硬币厚度的薄片。

2. 将羊肉片置于清水中,加入少许小苏打抓洗干净,随后用清水多洗几遍,挤干水分后加入鸡蛋清、少许食盐、白胡椒粉、生抽酱油、植物油、淀粉进行腌制。

3. 将洋葱洗净,切为细条备用。将大葱洗净,取葱白部分,以滚刀块切段备用。将3~4个蒜瓣拍散后切为蒜末备用。

4. 碗中加入适量食盐、胡椒粉、料酒、生抽酱油、老抽酱油、香油,调味料汁。

5. 锅中加入宽油,待烧至五成热后将羊肉片滑入锅中,不要立即翻动,避免羊肉片粘锅、破碎,待羊肉表面变色成熟后拨散,炒至羊肉七成熟后捞出沥干油备用。

6. 热油倒出随后加入少许底油烧热,放入蒜末爆香后下入洋葱、大葱段,翻炒几下后加入羊肉片,将刚刚调好的料汁沿锅边淋入,转为大火爆炒至菜品成熟、炒出锅气后即可盛出装盘。

如果体内有内热,许主任建议可以多吃些咸寒的食品。此处的咸是中医五味中的咸味,有润下降火之效,但如今大家日常饮食中盐摄入量较高,并不需要额外食用咸味食物。如果内热过盛,则建议前往专业的中医医院就诊,由医生辨证开方,辨清类型,针对性用药。

如果仅仅单纯有些内热,没有实质性的病变,在冬季不怕冷的情况下不需要额外地处理,出门穿得暖和一点儿,不要受寒就足够了。

(编辑    车    翀)

猜你喜欢
大椎穴阳虚阳气
基于温扶阳气法论治类风湿关节炎探析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