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2022-01-12 01:02叶扬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道德与法治小学

叶扬喜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笔者通过阐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创设情境;育人氛围

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师应该了解课程目标(长期目标)和教学目标(短期目标)的不同功能。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一些情感態度目标和能力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比如,课程目标里面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就需要长期养成,而诚实、勇敢这样的目标,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践行来逐步达成,不适宜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目标,是每个单元、每节课甚至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来进行设计,尤其要避免大而空的情况。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更是实施《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必须通过具体活动来呈现它的具体内容。但二者之间又有联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起导向作用,要通过教学目标来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因此,教师要注意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目标的宗旨,要在把握整个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在每节课甚至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教学目标中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但从教越久的教师越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学生,当展开一篇教材时往往以自己的角度思量学生的情况,就开始设计教学了。其实有时教师离学生很远,所以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十课《家人的爱》这一课的教材设计,目的是要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父母的辛劳。本课面对的是一群年龄尚小、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学生。被父母呵护惯了的子女有时会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甚至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针对这样的学情,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达爱意。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全家福照片介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达爱意。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能用自己的方法向家人表达爱意。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笔者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主要成员——父母,并列举父母对他们日常的吃、穿、住、行的安排细节。

二、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新颖、刺激、表现力强的直观情境设计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的情境既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又要体现其发展性。创设的情境应当是连接新旧知识的媒介,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情境设计的道德认知冲突要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教学中,要注重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真实的生活情境是生活事实的再现,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中正在发生的事件、问题、任务设计教学情境活动。学生一开始就是情境中的一员,事件和问题与他们息息相关,对于事件或问题,他们存在疑问,想知道原因或者想去参与解决。教师利用真实的事件或问题开展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使他们理解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例如,学校本学期准备创建节约型学校,要求学生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严格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校园里的所有垃圾箱仍然是各类垃圾混杂,使得原来已经实现垃圾分类的学生又回到原来不分类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事件,展开以“保护环境,创建节约型学校”为主题的活动,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如何让全校学生都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关垃圾危害、垃圾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方法等知识;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节约和环保问题艰难性、复杂性的认识,促使他们探究和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环保方法,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履行责任能力的过程。

另外,当前“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的使用,为什么屡禁不止?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课堂上可以回避这个问题,生活中是不能回避这个问题的。要真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具有实践能力,教师就必须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学生去面对,以这个问题为线索,让学生认识并体会保护环境任重而道远,并通过讨论和探究,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跨越教学时空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直观地深刻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魅力,更快地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学生的感召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来表达,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轻快形式来传播,让学科知识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学科知识展现出更加可亲、可近、可爱的样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高质量地接受学科知识教育。

如,五年级下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通过视频、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走进井冈山及博物馆”的情境,使历史鲜活可感,同时设计探究性活动,借助资源包,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使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形象立体起来,从中引导学生感悟红军坚定执着、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井冈山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士的优秀品质,领会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

又如,五年级下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以“红军为什么要远征?红军远征难在哪里?红军为什么不怕远征难?”为主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出示红军长征的故事、图片、影像资料等教学资源,拉近学生与这段历史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走近中国工农红军,感悟长征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继承革命傳统,弘扬长征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课内外形成教育合力

1.学校要利用墙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对学生进行心灵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及教育,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楼是“行为习惯”,二楼是“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三楼是“名人名言”,四楼是“艺术走廊”。学校还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各种现象缺少鉴别能力的特点,用健康向上、充满童趣的语言来“武装”文化。楼梯上印有“上下楼梯,靠右行”;拐角处、楼道上“静我校园,不大声喧哗”,洗手盆旁“你关好了水龙头,真是好孩子”等校风、学风、课间行为准则的宣传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校门围墙内壁上的“德育长廊”,有众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甄彬桥下拾履”等历史教育故事、有教育的名言名句、有激励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等“五爱”的彩色宣传报……这些于墙壁上的“无语之师”便成了学生的第一顿“知识快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学校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区分给予不同的精神食粮。一楼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儿童诗歌的方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国、团结、孝敬、勤奋学习等十一种传统美德。儿童诗歌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特点,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楼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着重从开阔学生视野的角度出发,注重知识的益智性和趣味性,介绍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三楼以五、六年级的学生为主,为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设置了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名言,有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有“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外国的有科学家爱因斯坦、化学家诺贝尔……他们的生平和成就时时刻刻激励着莘莘学子励志图强,奋发有为,为母校增光添彩,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大队部做了不少工作,不仅组织学生仔细地观看我校的文化走廊,还进行“文化走廊伴我行”的征文活动,使得文化走廊的教育作用更深入学生的心中。

2.学生的智慧也渗透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围墙内壁进行了美化设计,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画上自己设计的作品,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小主人翁的喜悦,自觉地用实际行动爱护学校,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近期很多来我校参观走访的校外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感叹学校真正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花木传情”。通过日常严格的规范管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我们的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爱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行为习惯已经养成,放学队伍整齐有序,而且歌声、诵读声此起彼伏,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独特风景线,常常吸引众多家长、路人驻足旁观、欣赏。

责任编辑  陈小凤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