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政教育中的饮食教育给国内的启示

2022-01-12 23:55余荣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日本

余荣敏

摘  要:中国作为一个家庭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于一衣带水的日本而言,二者在家政教育领域发展方面具有深远关系。饮食教育是家政教育的一个部分,在家政文化中食材选择、餐具搭配、烹饪要求、餐桌礼仪、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家庭生活中的环境营造等都具有自身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但是目前家政学领域研究中,出现了青少年、青年阶段学生和社会群体对家政学缺乏认知的情况,使得家政学相关内容难以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和发展。饮食教育的开展对推进各阶段家政教育的实施有着深远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日本家政教育中的饮食教育及其为国内教育带来的启示,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政教育;青少年;饮食教育;日本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1-00-03

日本的饮食教育,又称食育,是与家政教育合为一体的食生活教育。经过历次国家法案的促进,饮食教育已融入日本中小学课程体系中,通过食育活动,将生活作为大课堂开展全面的家政教育,体现生活教育的价值。正规家政教育在日本已经推行一百多年,与之同步的日本家政教育和食育研究也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在国内学术领域中也有很多研究者有所涉猎,例如一些研究文献完整阐述了家政教育概念和日本食育发展的历史、家政教育相关开展规划及实施与具体的实施目标、开展现状,而且还包含对国内家政教育推行必要性的讨论,尤其重点论述了学校开展家政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明确提出学校应作为家政教育的主要阵地。还有一些学者提出需全社会提倡和推行正规家政教育[1]。

一、日本家政教育概述

(一)家政教育定义解读及内容

家政教育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对象,培养人们家庭生活方法,强化家庭成员素质,指导人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的综合性应用教育。其包括家政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还包括家政管理、营养调配、社区服务、家庭教育等专业技能。其中又可以分为家庭物质生活和家庭精神生活、家庭人际关系、家庭医疗卫生、家庭安全等,包含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传统意义上的家政教育始于明治维新后期。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影响下,日本文部省在《1947年度学习指导要领一般篇》中废除了战前的“烹饪科”“裁缝科”“家事科”等传统家政教育科目,专设家政教育学科。日本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中必须开设家政教育,烹饪、裁缝等家庭学课程是女性必修的科目。1977年又在《学习指导要领》中指出,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须参加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衣食住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初中阶段男女生互跨系列共同学习“家庭”及“技术”课程;高中阶段家政教育定位为普通教育学科,男生和女生必修[2]。

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日本形成了完备的家政教育学科体系。饮食教育也在日本家政教育改革中得以推进。比如小学阶段学习与食物有关的知识,并要求从五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一些简单饭菜的制作,掌握食品营养搭配知识,学习用餐礼仪,重视食物搭配的價值。六年级学生除学习和掌握上述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学习如何保证食品营养不流失的方法,且要学会依据食品营养成分进行饮食搭配、按照营食物营养成分制作菜谱、做简单的料理,食材分量和营养成分的配比,按需要选择烹制方法。初中阶段家政教育的“食物”部分主要教学生如何按青少年需要的营养搭配日常食品,并能制作日常料理。在制作过程中要求能用当地食材,掌握不同食物的制作方法,以及灶具和炊具的安全使用方法。通过独立制备家庭餐,考核学生家人营养搭配知识,并培养自我服务和为家里人服务的生活能力[3]。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务中,饮食活动发生的频率最高,涉及的知识和问题也最广泛。饮食教育的推行有利于青少年生活能力的训练和健康生活理念的形成。日常化的食育实践,同时带动生活科学其他层面教育目标的达成,最终以提升国民文明健康素质为目标。

对于家庭生活的尊重,可以从家庭环境插画、茶艺等方面看出。2005年日本再次改革了“家政教育”的教育机制和政策,在立法层面为家政教育提出了保障措施。

而“食育”则是指饮食教育,最早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由日本著名医生和营养学家石冢左玄在1897年所提出的,其所著有的《食物养生法》中提到:“体育智育才育即为食育”。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日本对食育的认识不断深化,也不断完善,在2005年6月制定了目前仍在实施的《食育基本法》,并以家庭、学校、保育所等为单位进行全国推广。从理念和内容上讲,《食育基本法》与《家政教育基本法》基本一致,也是家政教育,涵盖食育所有内容,这也是将食育作为家政教育一个重要组成分支的原因。其目的都在于提升日本国民体质,捋顺饮食混乱现象,改善饮食环境,帮助国民养成健全身心、形成丰富韧性。

(二)日本《食育基本法》

第一,主要内容。2005年6月,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并定于7月予以执行,在该文件下改变食育管控方式,以立法的手段推进工作,按照法律文件对教育工作给出的要求,确保食育可以良好的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家政教育作为青少年生存的重要内容,对学科教育和德育等工作的开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在立法的保障下,分析影响食育的各方面因素,承担起不同家政教育的重任,以促进社会各方面家政教育水平,提高完善效果。政府和教育教学部门应当对学校、社会上开展的家政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帮助日本国民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进而提升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基本理念。健康饮食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不小的作用,通过《食育基本法》可以提高食育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帮助民众形成健康饮食与生活的意识。民众会通过文件借助饮食方面的内容,掌握健康饮食的方式和方法;对摄入食物的营养,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明确食物营养摄入成分,对相关内容一直抱有恭敬、谦卑的态度。食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双方在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应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家长和教师均应正确认识食育,确定其具备的价值。国民应该积极学习家政方面的知识,从思想层面发现其具备的重要作用,愿意参与相关活动,提高食品健康程度。

第三,学校家政教育的实施。日本《食育基本法》的受众范围是全国公民,但是学校开展的家政教育关注对象为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群体,教育内容集中在学生饮食礼仪等方面,改变学生对家政教育的看法,可以正确认知日本的饮食文化,掌握日本关于饮食文化方面的内容,还可以了解其中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同时会按照法律要求跟进相关操作。

第四,食育在日本中小学的推广。日本以立法的方式,出台很多与食育相关的法律文件,对日本家政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日本中小学引入家政教育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得到广泛认同并不断扩大教育工作的推广范围,可以科学指导小学生,使其从中受益,确定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小学生推进家政教育工作,可以从小培养日本青少年群体改变对饮食与相关内容的看法,对小学生品德培养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青少年“食育”现状

(一)家长食育知识薄弱

中国是饮食大国,然而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总是满足孩子一切要求,但在饮食意识方面却较为薄弱,以孩子“不挑食”为荣,即使孩子挑食被认为是孩子的个性,没有多加在意。没有按照膳食知识准备餐食,对孩子发育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营养不均衡使部分孩子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尤以肠胃疾病居多[4]。

(二)对饮食中微量元素认识不足

中国青少年受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没有科学配置各餐食物,对青少年营养成分摄入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生活中钙元素摄入量无法满足身体成长所需,直接导致青少年骨骼发育缓慢、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致使青少年出现牙齿不整齐、牙齿泛黄、记忆力降低等情况。一旦身体中的钙元素出现明显的不足现象,会直接导致青少年出现贫血、反应能力下降、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更有甚者会引发糖尿病、高血压。

(三)洋快餐摄入过多

因为西方的高速发展,使得青少年对西方文化充满好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必胜客、肯德基、炸鸡等食物的发展。快餐不仅制造方便同时形式多变,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但是因为拥有较高的热量,所以在青少年食用该类产品后,会因为体内摄入过多热量,在一段时间后出现虚胖的情况,还有不少青少年因为体脂高,患上多种疾病。

(四)学校供给条件差

在我国义务教育办学中,学校将工作重点集中在教育事业上,因为教育资金有限,所以应用在饮食方面的资金稀少,大部分学校食物的烹饪为“大锅饭”。该种烹饪方式没有考虑学生营养摄入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相应方式下很难满足青少年营养摄入需求。

三、日本家政教育中的“食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法律依据做基础

从上文论述中不难看出,日本对家政教育的推广极为重视。其首先推进是立法,然后再进行推广,使之能够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实现制度的顺利实施和落实,也只有如此方可确保家政教育的流畅性。

日本家政教育在众多学科中拥有重要地位,围绕学科要求创设多类教育活动,包括家庭急救、园艺、花艺、茶道、家庭情感、饮食营养搭配等很多内容,其中尤为重视食育。家政教育中设立食育缘于二战初期日本国民身体素质较差,因此才进行食物养生的研究,旨在通过饮食调整国民身体素质。中国在饮食上虽然拥有很多菜系,是世界享负盛名的饮食文化大国,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思想的改变,人们对饮食逐渐忽视。部分人没有从意识上重视饮食,没有掌握饮食搭配的关键内容;因为对饮食的认知程度不足,不能将其与身体素质培养联系在一起。从近三年调查得到的数据,发现国内各地出现青年突发心脏病的事件,其中部分青少年在病发后因抢救不及时当场死亡。北京科学研究院主任吴正宪提出:国内国民体质呈现逐年下降的情况,同时具体体现在爆发力、速度、力量等方面,其中青年群体中肥胖人群的比例逐渐上升,家长对此也忧心忡忡[5]。

对国人身体素质下降研究发现,国人肥胖与近视人群的比例增长,与大众工作、学业压力大、日常体育锻炼时间不足、过于迷恋网络、没有合理地搭配饮食有关,其中餐食搭配不合理是导致人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均習惯在小饭店、快餐店等处就餐,或者选择网上订餐。人们为了贪图方便,逐渐对食材失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会下意识地选择可以满足口感需求的事物。为了改变此种情况,国内应该积极推进家政教育,增加青年群体对食物的理解程度。在实施家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列入基础教育,贯穿在幼儿、小学、初高中等教育中。通过家政教育可以完善青年学生的知识框架,使其掌握保育、食品、家庭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家政教育的熏染下,可以形成居家生活家务的习惯,早早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将家政教育作为基础学科,还应该在学习纲要中给出家政教育的任务、范围、内容、目标。此外,需要随着实际情况不断更改教育要求与制度内容,促使家政教育课程可以在国内良好发展,有助于全民素养的提升[6]。

(二)从小抓起

日本学校将家政教育作为重点课程内容,通过教育活动促使学生从青少年时期就形成良好饮食习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政教育教育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形式贯穿在饮食生活中,学生在每天的三餐中能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饮食引导和教育,通过自身的感官效应感受到食物的神奇、质朴、纯粹等不同品质。由此可见,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教育和帮助产生的。国内为了提高民众的整体素养,可以将家政教育融入幼儿园、小学、中学与高等教育中,梳理各学段家政教育的重心,按照学科教育指导纲要中给出的规定推进教育工作。严格按照家政教育目标、任务推进教育活动,在国家支持下为各时段建立体系健全、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促使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可以良好进行。在家政教育实施期间,让青少年可以从小接受、学习保育、食品、家庭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与知识,发现生命的意义,为其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国家从小关注青少年成长,一方面着眼于实际,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在家政教育方面的经验,适当调整教育模式,满足家政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

(三)推广家政教育理念,创设相关课程

饮食教育是基于家政教育理论引导的健康生活推进行动,家政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学科体系的支撑,实施起来有很多困难。但可以先从饮食教育入手,慢慢提升人们生活科学的意识,带动家政学其他方面教育的完善[7]。

教师在进行家政教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的知识性教育理念,学会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绘声绘色的教学辅助课件,比如为学生播放与传统饮食文化相关的短片、综艺,如《寻味顺德》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饮食文化影片,由此对学生产生感官上的直接影响。教师开展家政教育时,需要结合学生对家政教育的认知调整教育模式,合理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家政方面知识。对于青少年群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还需要结合学生对家政内容的理解程度,逐渐调整家政教育内容,合理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良好的理解与消化家政教育方面的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家政教育建设而言,国内仍旧处在初期阶段,甚至并没有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整体建设的科学性和力度都需做出很大调整,要整合社会众多推动力量,构建科学、有效的家政教育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群体健康饮食习惯,秉承饮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倩荻.日本“食育”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9,40(4):53-57.

[2]阿力贡.从日本三次教育改革看家政教育的发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84-85.

[3]司荫贞.日本青少年的家政教育[J].中小学管理,1989(5):37-39.

[4]周扬,李艳.日本基于网络的食育新手段[J].上海教育,2021(24):54-55.

[5]王佳璐,佐冰冰.日本中小学校开展食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39-240.

[6]李惠惠.日本食育对中国食育的启示[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7]赵海红.我国国民食育状况调查与提高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青少年日本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探寻日本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