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比喻、拟人修辞格的教学策略

2022-01-12 15:31王晓曼孙晓宁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修辞格黄狗比作

王晓曼 孙晓宁

王希杰认为:“修辞格是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和语用常规之后,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特定模式。”修辞是应用在特定言语环境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修辞的运用,让文本语言更优美,情感更丰富,意蕴更深远。进入初中阶段,对修辞格的学习要给予重视。通过修辞格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修辞的运用规律,将之融入到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喻、拟人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本文立足初中学段,浅谈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的教法建议,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重视修辞教学,增进学生对修辞格的认知

从语文教学内容上,修辞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重视修辞教学,让学生了解、认识修辞手法及运用规律,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如初中阶段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在语文课程中,修辞格内容相对零散,导致修辞教学往往不受重视。分散性的修辞格材料,又多体现在对修辞格表面的识别、说明上,教师以认识“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为主,忽视对“本体”“喻体”,以及修辞手法的细化讲解。针对修辞格的教学,教师要结合各年级整体规划,细化修辞格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课时,将相对零散的修辞格内容,分布到课堂教学中,在课文讲解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修辞格的理解和训练。结合各学期教学重点,制定修辞格教学计划,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修辞格学习体系。同时,修辞格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运用,对不同修辞格的辨识、应用,要从对其的内涵解析中,让学生深入探究、全面感知,增强对各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能力。另外,在修辞格的运用中,还要借助阅读、写作等教学途径,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立足文本语境,感知修辞格的独特风采

当前,在语文课程中,修辞教学多陷入僵化境遇。面对不同的修辞格,学生套用模板,并未深入剖析和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以比喻、拟人修辞格为例,很多教师以应试为目标,条条框框式的答题模式,导致学生对修辞格学习丧失主动性。修辞教学,要坚守文本的语境,引领学生深入到语境中,去探究修辞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明晰修辞格的运用方法。语境,即文本所营造的语言情境。教师要树立语境意识,在探讨修辞格时,要着眼于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品读文本修辞的独特风采,感知修辞的语言魅力。如某段话中:我蹲下身子,迎面而来的小黄狗,显然是高兴得不得了。像个孩子一样,直立着身子,两只前腿像举手一样,跟我打招呼。对该段话修辞的解析,作者运用了比喻、修辞两种手法,但其表达作用却不同。从比喻视角来看,将小黄狗比作“小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黄狗看到主人时的兴奋、喜悦,也表达了作者对小黄狗的喜爱之情。但也有学生认为,该段话也用了拟人手法,体现在小黄狗用两只前腿向主人“打招呼”。将小黄狗赋予人的情态,刻画了小黄狗有灵性的特性。从探析结果来看,比喻手法,要厘清本体、喻体的界限。从该段话中,把小黄狗比作“小孩”,小孩在见到父母时,会很开心、很兴奋。这些特点用来表现狗的特征。从拟人手法来看,着重强调将物看作人,把狗认识主人时的神态刻画出来,表现小黄狗的智慧、聪明、非凡。由此,从比喻和拟人两种不同的修辞格运用中,虽然都指向了“小黄狗”,但却表达了小黄狗不同的情态。因此,教师在讲解修辞格时,要深入具体的语境,从比喻、拟人不同的修辞手法中来辨析其作用,增强学生对比喻、拟人手法的深刻理解,提升修辞格教学质量。

三、回归言语原点,提炼修辞格的生动表达

针对不同修辞格的教学,语境是基础,但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指向文本语言。根据课标对修辞格的学习要求,我们可以运用“随文学习”策略,联系文本的语境,探讨在特定语境中不同修辞手法的功用和特点。在朱自清的《春》里,该文以抒情为特色,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展现“春”的美。我们可以结合文中的修辞格,指导学生迁移、嫁接和运用。在描写春雨时,对春雨的绵柔、亮、细等特征的刻画,文本中写道:“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作者对春天的观察很细致,对春天的景物描写,又善于抓住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对“春雨”的描写,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等诗句。在朱自清的笔下,“春雨”是什么样子,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展现其细密的特点。对照该句,如果将之进行转换:春日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丝光亮闪烁,密密地斜织着,为屋顶笼罩着一层薄烟。相较之下,这一陈述方式,同样写出了春雨的连绵、细密、光亮的特色,但在语言的艺术感染力上,显然不及前者。因为作者用“牛毛”“花针”“細丝”作为喻体,让语言更加生动。再如,读郑振铎的《猫》,该文对自己家三次养猫的事件进行细腻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反思、自省的精神。在文中有“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为什么作者将“猫”的无抵抗,比作“针刺良心”?本体是作者对猫的暴怒、对猫的虐待等不当言行,喻体是“针”,从比喻修辞的运用中,作者反思自己的言行,感到真心的愧疚与自责。从“猫”的冤死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观照与宽厚情怀,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意识。阅读文本,教师要抓住修辞格解析的契机,回归言语原点,去探究修辞的作用。

四、还原真实情境,展现修辞的情感特色

在文本语言解析中,对修辞格的解读,要还原文本的真实情境,带领学生去感知文本的情感,把握修辞的独特风采。在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该文的主旨在于描绘济南的“温晴”,“温”,体现了温暖、安适;“晴”,展现了自上而下的清亮。文中写道:“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用拟人的手法,将山色比作害羞的人。在解读时,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如“忽然”,体现了变化之快,“微微”,表现出程度不深,“粉色”流露出少女害羞的情愫。作者的拟人手法,以真切的情感来刻画真实的画面。同样,在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该文的特色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刻画和表达真挚的情感。文中写道:“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该段话采用“拟人”手法,将花朵儿比作人,“挨着”比作人们之间的“推着挤着”“笑”“嚷嚷”,等等。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情境下,人们会出现推着挤着的状态,什么情况下,人们会说说笑笑。由此,通过展开学生的想象力,从拟人修辞中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热爱生活。在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对于阿长的形象描写,如“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对阿长睡姿的描写,一则表现其粗人形象,二则表达对封建底层女性的鄙夷之情。但深入文本内涵,从比喻修辞的剖析中,这样描写,却是为了表达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总之,通过修辞格教学,来发展学生遣词用语的能力,让语言表达更精准、更生动。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修辞格黄狗比作
月师
黄狗邮递员
比作诗
小黄狗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黄瓜和黄狗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
快快停止大扫除
“奇问”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
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探析*——以汉语仿拟修辞格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