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概况、热点及趋势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2-01-13 07:15肖利斌郑向敏黄文胜
关键词:效率旅游研究

肖利斌 郑向敏 黄文胜

效率是经济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用比例,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兼顾资源利用能力和产出效果[1]。旅游业作为经济辐射作用大、关联带动效应强的综合性服务产业,不同区域因其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差异,其资源利用能力和产出效用的综合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在旅游效率低下的地区,会逐渐呈现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要素浪费、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缓慢等影响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负面问题[2]。

2020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旅游收入为5.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7%,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同时也指出粗放式的传统旅游经营时代已经终结,旅游投资发展新时代已经降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国际旅游组织多次提出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建立和维护旅游生态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旅游效率成为衡量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3]。

自20世纪80年代来,旅游效率研究开始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特别是2010年以来,国内学者着重对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等旅游产业要素进行效率评价,刻画区域旅游效率的时空特征,构建其影响机理。而国外学者对旅游效率的研究热度也进一步上升,对旅游产业、区域旅游发展、生态旅游等相关旅游效率课题进行深入研究[4],产出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旅游效率研究已成为国际旅游的重点研究领域[5]。纵观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述评,主要以文本归纳式的定性研究为主。鉴于国内旅游效率研究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厘清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发展脉络,开展客观反映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总体概况和动态演变的可视化定量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借助知识图谱和计量分析方法,运用Citrspace5.6软件系统归纳2000-2020年国际旅游效率的研究进展、学术关注度、热点关键词以及演进趋势,为创新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方向,打造共享、共创、共建的旅游学术共同体,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是一种将知识域和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的分析技术[6],综合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和可视化分析[7],以知识图谱展现学术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等[8]。本研究综合使用Citespace5.6软件的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共现、关键词聚类、研究主题凸显等功能,对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成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分析,旨在对国际旅游效率的前沿研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评价。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学术界公认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根据研究文献的内容要求,检索主题为“Tourism Efficiency”,检索时间跨度从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从学术角度审视新世纪以来国际旅游效率研究发展与创新。根据前期文献研读和数据整理,剔除期刊目录、书评、会议通知等非期刊性文章,共收集、整理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原始数据1421条。

二、统计分析

(一)学术关注度——时间分布

学术关注度是以年发文量为统计指标,量化衡量某一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国际旅游效率年发文量的指数趋势线y=2,7214e0.2227x,R2=0.9682,表明新世纪以来的研究状况呈现“快速发展、稳步上升”的态势,根据年发文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萌芽期(2000-2004年),年发文量在10篇以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理论探索和概念辨析;第二,初步发展期(2005-2013年),年发文量区间为10-50篇,在各国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投资过程中,旅游效率逐渐成为共同关注的课题,学术关注度有所提高;第三,快速发展期(2014-2020年),年发文量超过50篇,其年均增长率为22.56%,其中2014年的发文量首次超过50篇,2015年、2019年相继突破100篇和200篇,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学术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也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国际会议、学术研讨、国内外权威期刊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话题。

图1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年发文量时间分布图

(二)学术传播度——高被引文献分析

高被引文献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认可度和学术权威性,是理解基础理论、熟悉研究主题与内容、掌握研究方法论与工具的重要基础。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如表1所示,学界主要关注旅游生态效率、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和旅游企业经营效率等三个方面。

表1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

在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中,以“生态效率”“碳效率”为关键词的文献有5篇,总被引用数为418,是学者关注密集、成果丰富、传播度高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是国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9],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旅游主管部门资源开发、旅游者生态足迹和行为引发诸多与旅游相关的环境问题[10],因而引起了学者对“资源利用、环境破坏与旅游经济收益相互作用”的讨论[11]。

此外,学者还对“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和“旅游企业经营效率”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在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中,总被引用数超过350。从宏观层面看,大众旅游、定制旅游的到来,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2],旅游产业效率表明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13],实证研究也证实,旅游流提高了区域旅游的产业效率[14],人才综合素质、无形资产、基础设施也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5];从微观层面看,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16],研究成果也表明旅游企业创新模式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资源效率、能源管理能力的提高[17]。

(三)核心作者/团队分析

核心作者/团队分析主要从学者发文量、合作情况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团队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学者发文量越多,节点直径越大,节点颜色越深;连线表明学者之间的合作情况与关系密切程度。

图2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团队知识图谱

结合图2和表2,Assaf A G(15篇)、Sun Y Y(11篇)、Law Rob(11篇)、Manuela P(10篇)、Veronika C(10篇)等学者排名靠前,其节点最为突出,在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一定的中心地位,成为相关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

表2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发文量5篇以上的学者

在20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发展中,核心作者/团队知识图谱表明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已形成以Assaf,A.G.、Veronika C和Zha J P为核心的学术资源共享、研究方向一致、成员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同时研究团队将延展邻近区域、合作院校的学者,团队规模逐渐壮大,凝聚力较强的学术共同体逐渐形成。其中以Veronika C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关注旅游产业效率,团队形状为较为简单的“四边形”,而以Assaf A G和Zha J P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关注生态旅游效率、碳排放和环境保护,其研究团队呈现较为稳定的“多边形”,且多边形内部联系更为密切,合作程度更高,学术团队合作网络促进知识交流,让现有知识、理念和方法论产生新的碰撞与融合,在提高团队学术产量的基础上强化学者的个人研究能力。

(四)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5.6对原始样本文献的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刻画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核心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当前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如图3所示,研究机构发文量越多,节点直径越大,节点颜色越深;连线表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与关系密切程度。

图3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核心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由图3可知,共有161个节点,其中国际旅游效率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阿利坎特大学、四川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色萨利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机构间的连线109条,表明国际旅游效率研究在相对固定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间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发现这些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旅游业较为发达地区,在地域上具备一定的研究样本与条件,有助于形成旅游学术共同体。

四、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

(一)研究热点/关键词分析

研究热点是影响世界发展、人类进步、科技创新、社会和谐的共同话题,对研究主题高度概括的关键词可通过频次、中介中心性解释、验证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内在逻辑。

研究表明,关键词频次越高,其节点直径越大。如图4和表3所示,在共词分析知识图谱中,关键词节点共247个,说明国际旅游效率研究较为成熟,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连线1601条,网络密度为0.0527,表明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内部联系紧密,克服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差异,通力合作,推动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多领域、多视角、跨领域发展。

图4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共词分析知识图谱

表3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性

本研究提取频次大于50的关键词共15个,其中“旅游(Tourism)”“效率(Efficiency)”“绩效(Performance)”“影响(Impact)”“管理(Management)”“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Model)”等关键词的频次超过100,是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热点,同时“旅游(Tourism)”“效率(Efficiency)”“影响(Impact)”和“持续性(Sustainability)”等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超过0.5,根据罗家德在《社会网络分析讲义》中的中介中心性评测标准,其数值大于0.3则表明该节点在社会网络中处于结构洞的位置,即该节点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联系密切,在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总体情况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研究主题的二次组合和学科间的跨界融合,进而突出表现关键词在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的视角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

(二)研究前沿分析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5.6软件的对数似然率算法(LLR)和自动聚类功能,将原始文献中的关键词整理、分类,划分为边界清晰、内容不重叠的关键词子群,由此分析、探究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

如表4所示,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聚类分析共得到8个关键词子群,网络模块化指数(Modularity)Q=0.3278,大于0.3,表明网络结构化合理;网络同质性均值(Mean Silhouette)=0.3865,研究表明网络同质性均值小于0.5,其聚类结果合理有效,关键词子群聚类较好。根据研究热点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同时结合相关专家对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意见,2000-2020年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主要分为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旅游生态效率和旅游企业经营效率。

表4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聚类分析结果

第一,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从研究热点和聚类分析结果来看,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主要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效率。学者以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DEA模型、SBM-DEA模型及其相关修正模型,对旅游目的地产业发展效率[18]、重点城市旅游效率[19]以及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20]、利用与保护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综合应用灰色关联分析[21]、GIS地理技术[22],探索区域内旅游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时空分析[22]。

第二,旅游生态效率。可持续发展是旅游效率研究的出发点[23],学者关注旅游发展与气候变化、环境效用、绿色生态、身体健康的耦合关系[24]。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要将旅游目的地视为一个具有复杂演化规律的宏观系统[21],因而学者以旅游为研究背景,分析环境破坏与旅游经济收益的相互作用,并指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旅游收入、生态效率分别成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25]。同时,另有学者提出国家旅游碳足迹的理论概念[26],以此识别和验证旅游技术效率、经济增长和环境外部性之间的动态关系[27]。除此之外,为更为全面评测生态效率,学者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涵盖SLACK测度和不期望产出的DEA数据模型,探索了旅游目的地生态效率的特征和时空演化[28]。

第三,旅游企业经营效率。旅游企业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9],旅游效率的关键也在于旅游接待业与旅游收入之间相关关系[30],其中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等业态。研究表明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浮,酒店在实际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创新资源利用的模式和技术[31],充分调动酒店内部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产生创新的节能解决方案,探索酒店资源使用效率的驱动机制[32]。企业是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交通效率是反映地区旅游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33],学者从旅游效率影响因素的视角剖析国际旅行社经营驱动机理,并试图关注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评价模式[34],旅游景区效率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时空分异、演化机理等问题,旅游景区效率评价研究较为完善,研究成果更为全面和深入[35],表明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注重旅游产业核心部门的发展效率研究,旅游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旅游的共识。

(三)研究趋势分析

研究趋势指的是某一领域研究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预测,本研究通过分析国际旅游效率突发性关键词网络图谱,如图5,探明2000-2020年间不同阶段的研究热点变化,从而试图对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相关探讨。

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突发性关键词始于2007年,基于本研究的原始文献数据,共提取10个突现词,即“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管理(management)”“管理效率(managerial efficiency)”“酒店(hotel)”“市场(market)”“旅游开发(tourism development)”“面板数据(panel data)”“区域(region)”和“旅游目的地(tourism destination)”。

2005-2013年是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初步发展期,突现词有“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管理(management)”“管理效率(managerial efficiency)”“酒店(hotel)”,其中“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的影响时间长达8年,反映学者在该阶段重点关注的是旅游效率测定的研究方法论与工具,掌握研究技术是分析研究数据、验证研究假设、实现研究目的的基础,同时在该阶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旅游企业,酒店(hotel)的突现度为6.2398,为该阶段突显数值最高的关键词,相关研究主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14-2020年,国际旅游效率研究快速发展,突现词有“市场(market)”“旅游开发(tourism development)”“面板数据(panel data)”“区域(region)”和“旅游目的地(tourism destination)”。近年来,世界旅游组织和旅游发达国家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和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召开相关的国际会议、制定颁布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案,从而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受政策引导和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影响,区域旅游产业效率和生态旅游效率成为21世纪前十年的重点研究前沿。

研究热点与国际经济情势、世界科技发展紧密相关,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2016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进入21世纪20年代,中国科技、中国力量和中国旅游逐渐在国际旅游经济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如“中国高铁”“5G”“大数据”“线上支付”“世界遗产”“旅游扶贫”“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关键词也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重要话题,因而科技助力区域旅游发展效率、文旅赋能国际旅游扶贫将可能成为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新冠疫情的环境背景,旅游企业在特殊情况的经营效率和恢复效率也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话题。

图5 国际旅游研究领域突发性关键词网络图谱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效率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十年,发展速度和发文数量飞速提升。本研究旨在厘清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发展脉络,开展客观反映国际旅游效率研究总体概况和动态演变的可视化定量研究。

本研究借助知识图谱和计量分析方法,以学术界公认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剔除期刊目录、书评、会议通知等非期刊性文章,共收集、整理符合本研究要求的原始数据1421条,运用Citrspace5.6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系统归纳2000-2020年国际旅游效率的研究进展、学术关注度、热点关键词以及演进趋势。

第一,研究进展。新世纪以来的研究状况呈现“快速发展、稳步上升”的态势,根据年发文量统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00-2004年)、初步发展期(2005-2013年)和快速发展期(2014-2020年)。

第二,高被引文献。在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中,以“生态效率”“碳效率”为关键词的文献有5篇,总被引用数为418,是学者关注密集、成果丰富、传播度高的研究领域。以“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和“旅游企业经营效率”为关键词的文献,在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献中,总被引用数超过350。

第三,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国际旅游效率研究中,Assaf A G、Sun Y Y、Law R等学者在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一定的中心地位,是相关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在20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发展中,核心作者/团队知识图谱表明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已形成3个学术资源共享、研究方向一致、成员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旅游效率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阿利坎特大学、四川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色萨利大学、中山大学等,且主要分布于旅游业较为发达地区,在地域上具备一定的研究样本与条件,有助于形成旅游学术共同体。

第四,研究热点、前沿与发展趋势分析。“旅游(Tourism)”“效率(Efficiency)”“绩效(Performance)”“影响(Impact)”“管理(Management)”“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Model)”等关键词是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热点。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国际旅游效率研究领域共得到8个关键词子群,结合专家意见,其研究主要分为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旅游生态效率和旅游企业经营效率,其中2005-2013年主要关注旅游企业经营效率,2014-2020年的突现词主要集中于旅游目的地产业效率和旅游生态效率。根据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结果,可看出国际旅游效率研究较为成熟,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发展,研究领域内部联系紧密,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差异,通力合作,推动国际旅游效率研究的多领域、多视角、跨领域发展。

(二)讨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推动世界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效率研究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并深入研究。

就研究内容而言,国际旅游效率研究受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和相关政策法案的影响,效率问题不能只局限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企业经营等方面,国内旅游效率研究也要重视此类问题,应拓展旅游效率研究的学科属性,延伸至与经济学、环境学相关的社会学、民族学、营销学、计算机学等,紧握时代发展脉搏,抓住时下旅游效率问题的痛点,将大数据、贫困、后疫情时代行业恢复等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症结纳入到旅游效率的讨论与研究中,推动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

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国际旅游效率研究主要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GIS空间计量分析的定量实证研究,旨在更为精确、科学地呈现旅游效率问题的客观结论表达,但复杂的数学模型、指标的选取以及相关数据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际研究结果,导致理论研究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数据偏差。因此,国内旅游效率研究应综合应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如扎根理论、内容分析、多案例研究等,促进定量研究结果与定性研究结果相互验证,推动国际旅游效率研究走向内涵化、理论化和系统化。

猜你喜欢
效率旅游研究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旅游
跟踪导练(一)2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