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藻类叶绿素a动态变化与水质相关性分析

2022-01-13 00:4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2期
关键词:蓝藻富营养化藻类

衡水湖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城市淡水湖泊流动性较差的水体,由于水体自净能力较低,极易被污染[1]。近年来,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衡水湖水位不断降低,加之区域水富营养化,使得浮游藻类数量及叶绿素a含量不断发生时空变化,因此,对衡水湖藻类叶绿素a含量及藻密度的密切监测非常重要。开展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与水质相关性研究,从生物角度了解衡水湖水质动态变化,了解富营养化程度及形成机制,及时预警,防止衡水湖蓝藻水华的发生,为衡水湖水质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本研究分别于7月24日~10月29日对衡水湖从北到南10个位点进行了随机抽样采集,使用有机玻璃采水器共采水样10次。采集水样位置为各采样点水表面50 cm下。水样分别倒入2个1 L广口瓶中,其中1瓶立即加入15 mL鲁哥氏液(棕色瓶密封备用),混匀,迅速带回实验室进行沉淀,48 h后浓缩进行镜检。另一瓶不加任何试剂,带回实验室立即进行超真空过滤,过滤膜冷冻后撕碎放入10 mL离心管, 3 500 r/min,离心20 min,用北京普析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分光度,计算叶绿素a含量。

藻类叶绿素a测定方法:90%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藻密度测定方法:镜检法[2]。总磷(TP)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测定[3]。总氮(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1894-89)测定[4]。

2.1衡水湖浮游藻类不同时间叶绿素a动态变化

由图1可知,不同月份叶绿素a变化很大,变化规律呈波浪形,但总体趋势是逐渐上升,在8月24日达到了一定高度后又降低,于9月17日达到最高,并且与其它月份差异显著,10 d后的9月28日大幅降低,10月9日又回升,10月后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下降,于10月29日达到最低。

2.2藻密度动态变化

由图1知,藻密度变化趋势基本与叶绿素a变化趋势相同,随着温度逐渐提高,藻密度逐渐提高,8月24日达到最高,9月7日有所降低,9月28日达到最高,后逐渐降低,10月9日大幅度降低,10月19日、10月29日基本持平,变化很小。

2.3叶绿素a与浮游藻类密度动态变化相关性分析

用SPSS19.0软件对数量变化进行X2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X2=2 979,p=0.000<0.05,说明叶绿素a含量与浮游藻类数量相关性达到显著(a=0.05)。

2.4叶绿素a与水质N、P相关性分析

根据斯托姆提出的藻类“经验分子式”:C106H26301loNl6P,藻体中所含碳(C)、氮(N)、磷(P)原子个数比率为106:16:1,假定藻体以同样比率吸收N和P,则可用此比率来确定限制性营养盐。与氮、磷原子个数比率为16:1相对应的氮、磷质量比为7.2:1。因此,当湖泊中可被藻类吸收利用的氮和磷质量比小于7.2时,氮是可能的限制性营养盐;反之,若比率大于7.2,磷是可能的限制性营养盐。

监测数据表明,除了10月19日外,不同时间段的总N/P比值均>7.2,说明磷是可能的限制性营养盐,通过X2检验可知,叶绿素a含量与总N/P比值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因此,在衡水湖水质监测中要密切监测P的含量,其中N/P比值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指标。

2.5衡水湖浮游藻类组成及群落结构

调查区内的浮游藻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群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但变化不明显。群落组成为蓝藻-绿藻-硅藻,但仍以蓝藻门的微囊藻属、色球藻属、螺旋藻属、柱胞藻属、平裂藻属等居多,比例最大占90%以上,鼓藻、舟藻、桥弯藻等代表富营养,在水域中也占有一定比例。藻类作为水体中生命有机体的最原始生产者,其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会影响到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般水体所受污染越严重,生物种类相对就越少。从显微镜观察看,藻类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较少。群落结构越简单,稳定性差,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这与湖水污染状况有关。一般来说,当蓝藻成为湖泊水体中的优势种,代表着水体营养化状态指数较高。7~10月,蓝藻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它藻类,达到了90%以上,对叶绿素a的贡献最大,7月份群落结构为蓝藻+硅藻+绿藻,8月份为蓝藻+绿藻+硅藻,9、10月份为蓝藻+硅藻+绿藻,变化表现不明显,甲藻、裸藻占比较少。

衡水湖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在8~9月达到最高,主要由于温度的升高,衡水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蓝藻尤其平裂藻属、微囊藻属占比逐渐增大,因此藻密度也达到最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蓝藻逐渐解体或沉入湖底,藻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也越来越低。根据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与藻密度卡方检验结果,p< 0.05,二者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

7~10月总N/P比值均大于7.2,P是可能的限制性因子,这说明衡水湖藻类的生长繁殖数量会随着磷含量的升高而增加,而磷元素作为藻类细胞生长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是限制藻类生长的因素,如果水体中可溶性磷酸盐浓度过大,就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控制衡水湖P含量是控制衡水湖富营养化的关键。

富营养化的发生与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5]。通过对比2010和2019年衡水湖北侧(顺民庄以北)芦苇区的面积,可以发现该区域的芦苇面积大范围减少,特别是在2016年以后,该区域芦苇面积的减少尤为明显。人为疏浚底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湖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但是对生态系统破坏十分严重。由于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对氮磷营养盐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随着衡水湖中芦苇分布不断片段化、稀疏化和进一步萎缩,湖水中营养物质变化较小,在此情况下,利用氮磷等营养盐的优势物种减少,必然会造成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恢復湖区植被是衡水湖改变水质的重要手段。衡水湖藻类群落结构中蓝藻占比很大,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脆弱,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如何逐渐提高衡水湖湖水浮游藻类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课题。

衡水湖湖泊中沉积物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原因[6]。与太湖、巢湖等湖泊相比,虽然衡水湖沉积物中总氮、总磷、有机质等物质的含量较低,但是衡水湖水位相对较浅,并且水交换的周期长,外界对湖底沉积物影响较大。因此,富有营养的沉积物是加剧湖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如何降低沉积物的营养物质,减少富营养化,从而提高藻类生物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平衡是未来研究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城市景观水污染控制[J].自然杂志,2007,4(26):132-134.

[2]丁二峰.衡水湖叶绿素a含量变化及其与氮、磷浓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6):1-3.

[3]武宏梅.水中总磷测定方法改进[J].城镇供水,2012(6):41-45.

[4]贾岳清,周昊,殷惠民,等.水中总氮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20,4(2):1-5.

[5]杨朝霞.呼伦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

[6]王教元.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衡水湖藻类叶绿素a季节性动态变化与水质相关性研究”

【河北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吴孟璇,赵笑怡,王程怡,安莹,关红强,芦站根(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蓝藻富营养化藻类
有“青苔”,请慢行
动物体内有植物
地衣是一种植物吗
藻类迸发新能量
国内生态浮床研究进展
高效溶藻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效果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人工浮岛技术净化废水研究与实践
浅谈环境保护中蓝藻水华的治理
自创生存环境小能手——蓝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