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金融机构全面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发展格局

2022-01-14 09:15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绿色金融课题研究组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深度生物理念

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 绿色金融课题研究组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联合国于1992年6月5日推出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和2015年9月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均明确指出各国应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坚持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高度契合。党中央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性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今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办,为下一阶段全球多样性保护工作凝聚了广泛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制定“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注入了信心和动力。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向新的历史阶段,金融机构也将迎来深度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变革时代。

一、关键十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驶入快车道

回顾过往历程,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中国不断建立和完善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工作机制,深化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提升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促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脚踏实地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工作。

展望未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的“关键十年”。

完成“2030使命”的关键十年——COP15大会上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框架拟提出21个具体的目标计划,要求各缔约方在截至2030年的十年内采取紧急行动,以实现“从根本上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的战略目标,为完成“2030使命”和“2050愿景”奠定基础。未来十年,是贯彻“2020年后框架”,兑现2030年承诺,担当大国责任,推广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十年”。

实现“203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十年——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年—2030年)》,到2030年,将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各类保护区域数量和面积达到合理水平,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形成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律体系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未来十年,是实现2030年目标,是中国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十年”。

二、变革时代:金融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步入新阶段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正在成为包括金融界在内的全人类需要共同应对的风险,商业银行将以更优理念、更宽视野、更优技术、更强能力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汇入深入参与应对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风险的变革时代。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对人的充分尊重和对环境的深度关切。商业银行深度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对商业银行传统商业价值观进行根本调整,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注入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战略调整,源自对自然发展历程和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商业银行深度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将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科学理念、技术成果融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拓展与选择,源自对未来发展约束、发展能力的深度思考。商业银行深度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以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力”赋能自身、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的价值实现新机制的过程。

三、深度参与:加快构建金融服务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

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建议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发展格局,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相关风险,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机遇,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深刻领悟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和认识论,充分认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和重大机遇。强化顶层设计,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增强保护意识。综合运用战略规划、体制建设、机制设计、知识传播、技术提升等多种手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渐内化为经营发展的基本理念和自觉行动。

调整完善战略偏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响应政策引导,对国务院、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对国家明确支持的重点生态区域、生态产品和生态项目,积极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持续提升投融资活动质量和友好程度。将生物多样性风险防控纳入全面风险控制体系,在投融资风险判断、业务决策过程中,科学评价、审慎把握环境敏感、潜存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客户项目。

持续优化机制措施。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营管理体系的工作机制,在投融资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风险防控。对内储备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对外拓宽“外智”引入渠道,弥补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短板,形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实际经营管理活动相适应的认识能力、规划能力、决策能力、实施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应生态产品价值变现路径与模式,积极捕捉发展机遇。加强透明沟通,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良好实践,取得市场和利益相关方的深度认同。深化同业交流,促进信息互通,借鉴良好实践,共同提升金融行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猜你喜欢
深度生物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上上生物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2话 完美生物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