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的挑战与应对

2022-01-16 02:58马腊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4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信息化

马腊梅

[摘           要]  德育在中职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做好德育教学工作,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简述了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受到的挑战;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走进网络,走近学生;更新理念,创新模式;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家园合作,德育合力四个角度,浅谈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应对挑战的策略。

[关    键   词]  信息化;中职德育;挑战;应对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4-0004-0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元,对中职德育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挑战,提高中职德育的产出效益,是当前中职德育的重点课题。

一、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受到的挑战

(一)干扰因素较多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自由获取德育知识或者其他方面的信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为学生传道,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學生可以轻松、随时、高效地接触“道”,了解“道”,认识“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德育中的“话语权”受到很大的挑战,教学空间在客观上被极大压缩。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往往话才出口,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举一反三”。中职学生记忆力良好,反应速度快,思维活跃,在德育中,学生因个人对德育知识的误差理解和片面认知,容易与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德育内容发生冲突,而引导学生“放弃自我”,重新学习和接受正确的德育知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速成。信息化背景下滚滚而来的海量信息,使得学生的德育知识结构塑造得较为复杂。网络上充斥着的消极思想,如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往往被别有用心者施以华丽的外包装,并以极少的案例加以“证实”,这对涉世未深且缺乏认知能力的中职学生而言,有着极为强大的观念冲击力,许多学生在接触网络中逐渐扭曲了价值取向,以丑为美,以假为真,而学生却浑然不知。被消极思想侵蚀,日积月累,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关注度高

教育始终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伟大事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因各种内外部消极因素的共同作用,德育成为“被关注”的重要对象。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随着网络消极思想的冲击,逐渐变味,逐渐失真,逐渐变得不伦不类。德育的“被关注”,这样的关注实际上弊端甚大。“人无完人”,我们教师难免会在教学工作中出错,难免会有不适宜的行为和举止。但是,瑕不掩瑜,不能以点概面,甚至是无中生有,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借助网络渠道被无限制地放大,进而对教师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让教师承担巨大的身心压力。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我们都希望在安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开展学习与工作,倘若因为“被关注”而变得战战兢兢、畏首畏尾,在课堂中又如何能做到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工作?如何与学生开诚布公地交流?动辄得咎,且是在不明真相、不分场合、不顾整体的情况下断章取义,颠倒黑白,这对我们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是非常大的挑战。

二、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应对策略分析

(一)走进网络,走近学生

在信息化时代,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与网络世界密不可分。可以说,学生成长中的一天、生活中的一天、学习中的一天,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各种类型、款式的移动终端设备,均在与网络世界发生交互关系。校园内,树荫下,公共汽车上,在任何地方,学生大多埋着头玩手机,这种现象被称为“低头一族”。信息化时代,网络世界与学生的关联性已然不可改变,因此,作为教育者,不能以“堵”的方式隔离学生与网络世界的关联,这在客观上无法实现,也不应片面引导学生远离网络,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人师者,当为学生先。信息化时代,网络并非洪水猛兽,我们教师应积极地走进网络世界,拓展观察视角,增强感知体验。

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教师应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了解网络思潮,全方位体验网络世界中的多元文化和时尚元素。与此同时,我们教师需要走近学生,一方面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成为朋友,做到和学生平等相处,“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走近学生,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获悉学生的心理动态,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走进网络,走近学生,知己知彼,保障师生之间信息的对称性。这样一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既可以从教育者的角度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会辨别虚假信息,抵制消极思想,远离网络上的消极事物。走进网络和走近学生,是信息化时代中职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不应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地以传统教学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二)更新理念,创新模式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决定教育效果。理念主导行为,更新德育理念,是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的重中之重。创新德育模式,应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双向并举的新型模式。如何更新中职德育理念?如何创新德育教学模式?其一,秉承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精神,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发生高频互动,围绕德育主题深入开展辩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德育学习活动中。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占据课堂的中心,不应以“输出”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我们教师应学会适当的沉默、及时的后退,鼓励学生质疑、讨论,畅所欲言,驱动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这样的德育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其二,以课堂为基础,做好德育课程开发。与传统的德育课堂相比,信息化背景下,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轻松获取学习资源,可以随时了解社会动态,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德育就不能单单围绕教材文本开展,而应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搭乘信息高速列车,和学生一起开发德育课程,以此放大课堂、拓展课堂。世事洞明皆学问。德育学习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准备一些对学生有教育启迪意义的视频、历史事件等,如准备一些具有正能量的视频做成课件,规划好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觀看爱国题材的纪录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孝悌故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父母之恩,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心、责任以及担当。另外,网络世界中的各种现象、事件、文体活动,甚至学生喜爱的网络游戏等,都可以作为德育素材,或者是切入点,灵活地引入课堂教学中。

其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一千次空想,不如一次行动。德育不是站在制高点“指点江山”,与之相反,德育在更多的时候、更多的场合、更多的情况下是沉默的,悄无声息的。网络时代,中职德育应化理论为实践,变虚为实。节假日、周末等时间,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开展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做社区的志愿者,开展环保节能宣传工作。为社区的老人们提供服务、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在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中积累成就感,传递正能量。

(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信息化时代,“00后”的中职学生群体伴随信息技术一起成长。从学生童年时代起,已然程度不一地接触网络,学习信息技术。中职德育活动中,很多教学主题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已经“先闻道”。换言之,德育知识、德育中涵盖的道理,学生知道,而并非一无所知。某些时候,当我们教师耐心而严谨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讲述道理时,学生已经准备了更多的说辞等待着教师。此时,我们教师以传授式的方法开展德育,学生自然不会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值得一提的是,青春期的中职学生群体不仅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而且在青春荷尔蒙的主导下,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逆反情绪。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懂得自己的行为,如上课时候不认真听讲,呼呼大睡,窃窃私语而扰乱课堂纪律;下课后沉迷游戏,对作业不管不顾,对教师的叮嘱置若罔闻;在家庭生活中依赖心理严重,不主动承担家务,不替父母分忧解难,不能有效地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在与朋友交往中,做不到诚实有信,害怕承担责任,不愿付出而一味追求享受等。

对于这些行为或现象,学生内心深处深以为耻,然而,知易行难,学生做不成、达不到,相反会质疑教育者是否能做到,而如果教育者言行不一,德育是否还会有成效?育人先育己。德育,应做到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答应学生的事,无论大小,应“言必信,行必果”。以行动说话,以事实证明,这远比“灌输”更有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教师应秉承有教无类的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学不可以已,加强学习,坚持终身学习,以博学的知识实现“气自华”。注意言行,管理个人情绪,儒雅而文质彬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己自律,对工作兢兢业业,提升职业道德。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以良好的师德形象感染学生,以吸引而非要求、以触动而非灌输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四)家园合作,德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比如说,在孩子面前疾言厉色,不注重个人形象。夫妻关系不和睦,经常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给孩子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生活习惯不佳,抽烟、酗酒、赌博、暴饮暴食、好吃懒做、不讲卫生、沉迷游戏等,不一而足。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孩子爱不爱学习也不在乎。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从小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道德品质、价值取向等有着深刻而难以逆转的作用。基于以上种种,中职德育在信息化背景下,应重视与学生父母的交流,达成一致的教育主张,避免“政出多门”,避免学生“茫然无措”,以深度合作的家园合作,强化德育的效果。

家园合作构建出德育合力,应如何实施?首先,引导父母注意个人行为,尤其是需要在学生面前扮演好为人父母的角色,为学生做榜样,在家庭生活中传播正能量。父母需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喜怒哀乐,对孩子的影响面面俱到而深刻具体。教育出道德品质良好的孩子,需要父母时刻注意个人的行为。父母需要正视自我、直面自我,改正不好的习惯,尤其需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失控。其次,为避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方向偏差,应通过QQ、微信等家长群,与学生父母展开交流,构建完备的信息交互平台,引导父母的家庭教育向学校的德育靠拢,形成教育合力。以家庭教育补充、延续学校的德育,特别是在学生的家庭生活,将德育知识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德育应广泛、深入地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善于应用信息技术,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以一个个生活中的案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促进课堂的翻转。德育,应构建出“大德育”教育体系,在中职教育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元素,以促进学生德育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闻瑾.网络环境下中职德育教学路径探寻[J].科技风,2020(12).

[2]刘婕.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提升探究[J].中国培训,2020(4).

[3]范秋萍,张清梅.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20(3).

[4]付滨滨.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

[5]范金秋.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20).

[6]王雯佳.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大爱育人理念渗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139-140.

[7]邬艳红,黄姣.中职德育载体的认知及其应用现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6):8-9.

[8]王金花.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水平的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6):80-81.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信息化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