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个春秋,与党报风雨同舟

2022-01-17 10:55董爱云
中国记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赵老师岗位

□ 董爱云

作者在北京采访著名作家姚雪垠先生。

青春如歌,最是动听;岁月如潮,让人追思。37年前,1984年11月,我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河南日报社工作。37年来,无论是在新闻采编岗位,还是在综合管理岗位,我自觉践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初心使命,用笔触忠实记录中原大地沧桑巨变,用奋斗服务党媒集团融合转型,把自己的最美芳华奉献给挚爱的新闻事业。

“跑”是基本功,得下苦功夫

纬一路一号,在许多河南日报人心目中,是梦想启程的地方,更是象征新闻事业的精神符号。我至今都记得,1984年走进纬一路一号的那一天——谈起自己工作了37年的单位,我依然习惯用那个门牌号来代指河南日报社。

进入报社后,经常听老师们说,好新闻是脚底板跑出来的。说实话,当时对这句话,我更多地感到新奇。当我一次次看到老师们抄起采访本奔赴新闻现场,就像战士奔赴战场,归来时总带着如获至宝的喜悦,我就一点点明白了,那个叫“现场”的地方,是如此神奇,如此充满魔力。

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我很快就养成了习惯:每天到报社后,即便没有指令性的采访任务,也会揣着采访本,到街区跑新闻。而我用来跑新闻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作为驻站记者和工商、文体线口记者,我骑着这辆自行车走街串巷,下乡采访乘坐“突突车”,从大事小情中捕捉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我发出来的第一篇稿子是《省水泵风机工业联合公司成立》,120个字,激动了一整天;第一篇头版头条是《民办精神病院开张见喜》,是在参加工作3个月后。从最初百十字的简讯“豆腐块儿”,到后来的消息、通讯,每次自己的名字见诸报端,心里都像吃了蜜一样甜。

日子久了,体会更深,记者要想让自己的名字在报纸上立得住,“跑”是基本功,得下苦功夫。

1986年3月21日的河南日报,刊发了我采写的消息《多可惜的电话亭呀》,披露郑州市新建的公用电话亭屡遭损坏一事,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采访原因很简单,我着急打电话,但发现新建的电话亭坏掉了,接连换了几个都是坏的,而且都有人为破坏的痕迹。我和电信局负责维修的师傅一起,跑遍了郑州市当时的12个公用电话亭。结果很让人吃惊,公用电话亭启用只有3天,多数就被损坏了,电话机已全部无法使用。夜班主任看到稿子后,把我喊去,鼓励有加,“稿子不错,一版发,还做个边框”。稿件刊发后,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专门作了批示,让我倍感鼓舞。

正是凭借下苦功夫跑新闻的执着,我养成了“无现场、无细节、不新闻”的职业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大要求,我从内心深处认同。数十年的经历告诉我,要想当个好记者,勤快深入是前提、是基础。当然,现在记者的工作环境和采访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跑”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所需的苦功夫一点儿也不能少。

细节+创新=出彩

1985年8月,全国首届青运会在郑州举行。跳水决赛前一天,我来到广东省跳水队的训练基地,采访夺冠呼声很高的林小妮,恰巧遇到从广东赶来看望女儿的林小妮父亲。教练担心父女赛前相见会增加运动员紧张情绪,影响比赛成绩,拒绝了林父探望的请求。

当时,我捕捉到了赛场外的这个“小插曲”,决定跳出比赛本身,写一篇现场新闻。第二天比赛,林父在看台看女儿比赛,我认真记录下林父随着女儿每一跳脸上浮现出的每一个表情,直至林小妮最终夺冠。赛后,我又见证了父女在赛场上相拥庆祝的场景,深受触动,当时写出的报道《父女情深》成功突破程式化、格式化的风格,为体育新闻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同样是在当年全国首届青运会跳水比赛中,我成功抓住跳水小运动员陈晓丹向比世界冠军还高0.1的难度发起冲击的细节,创造性地以第二人称表述方式,采写通讯《晓丹,好样儿的》。凭借这篇报道,成为记者仅1年,我获得了个人第一个河南省好新闻奖。

以第二人称表述方式写新闻,并不是我的“首创”,但在我看来是很有意义的创新写作方式。1996年9月21日,为抢救4名落水儿童,新郑市薛店镇第一初中二年级14岁少年彭明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我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再次用第二人称表述方式,写下了人物通讯《化作流星亦耀眼》。写作过程中,我仿佛感到自己和这个年轻的生命在进行一场“隔空对话”,常常一边流泪,一边写作。时至今日,当年读过这篇报道的很多读者,还有报社的很多同事,都还记得,“具茨山说:孩子,来吧,你本是我怀里一棵茁壮的小树;双洎河低吟:孩子,来吧,你曾是我胸中一朵跳跃的浪花;新郑成千上万的人们悲呼:孩子,你没有走,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时过境迁,一篇作品,或者是一篇作品中的几句话,能被别人记住,我很欣慰,也很幸福!

□ 图1为作者(右一)采访著名艺术家黄宗英。

□ 图2为在全国首届青运会现场,作者(右一)见证林小妮夺冠后与父亲相见的感人瞬间。

“追问”出来的感动

1991年,由赵丽蓉、李保田两位艺术家主演的电影《过年》,打动亿万国人的心。1992年春节前夕,报社策划了一期特别报道——《电话采访:您将怎样过年》。采访赵丽蓉老师的任务落到我的肩上。

素昧平生,茫茫人海,暌隔千里,而且从出策划到稿子见报,只给出不到一周时间,这在“座机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任务就是使命,难以完成,也要完成;不好干,更要干。这是党报记者的基本素质,是我们应有的自信。接到采访任务,我找来电话本,把能联系到的“有关部门”的电话打了个遍,依然无果。

“春节临近,赵老师会不会在为春晚排练?”询问到当时广电部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回复,印证了我的想法。顺着线索继续追问,演职人员驻地,就在北京梅地亚宾馆。但是,赵丽蓉老师的房间没有电话,和她住对门的,是巩汉林老师。晚上接近10点,我通过北京梅地亚宾馆总机,转接巩汉林老师房间电话,说明电话采访的想法,并邀请赵丽蓉老师接听。

真的是没想到,巩汉林老师非常热心地就答应了,还说“我给您喊赵老师去”。还没等我把“这么晚,打扰您了”说完,赵老师就在电话那头说:“闺女,你说吧,啥事。”谈起那次采访,我感触最深的,是对艺术家德艺双馨的崇敬。

接下来的采访,就像唠家常,很顺利。

“赵老师,《过年》在我们河南上映后,观众非常喜欢,大家都特别关心您自己今年怎么过年,大家说可不能让您老再那么过年了。”

“不会不会,今年呐,我两个大儿子、两个大媳妇、两个大孙子都守着我呢,不会再孤单了。年三十演完节目,初一全家就守在一起了。《过年》剧组要来我们家过年,会更热闹的,你们放心,今年,我再不会那么寂寞地《过年》了。”

“赵老师,过年做什么好吃的?”

“我喜欢吃饺子,吃炖肉,吃鱼,还是我们唐山老家的规矩。除了吃,还穿新衣服,还贴新对子。”

就这样,一问一答,真情实录,成就了一次难忘而出彩的报道,稿件荣获1992年省级报纸周末版星期刊优秀作品一等奖。

对我来说,特别感动的是,采访结束时赵老师还说:“谢谢闺女,要是没啥问的了,我都休息啦。”一番对话,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高尚艺德。

编辑号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份责任

从2000年开始,我从挚爱的记者岗位转入编辑岗位。在此之前,我在记者岗位上,保持着年均荣获至少一个全国、全省、报社好新闻奖的优异成绩。从转入编辑岗位起,我在报纸上的署名,就变成了编辑号——一个圆圈,内标数字,缀在文尾。

坦白地说,记者岗位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挑战,跟我风风火火的性格更合拍。但是,作为党报采编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需要为人作嫁、默默奉献的岗位,总要有人去干。组织安排了,我就要顶上去——因为编辑号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份责任。

在编辑岗位上,我严把政治关、导向关、文字关,常年熬夜值班,负责审阅的稿件没有出现政治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编辑的稿件有10余篇获得全国、全省新闻奖一等奖。策划主办的《百姓身边人和事》专栏荣获2007年河南省好新闻专栏奖。

常年夜班,让我养成了用浓茶、咖啡提神的习惯,生物钟也被彻底打乱。健康一次次亮起“警示灯”,但我深知,守好一方阵地,这是我的责任。在离开新闻编辑部后不久,我还是为长期熬夜付出了胆摘除的代价。

做党媒集团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在党报采编岗位拼搏奋斗、默默奉献26年后,我再次转岗,先后担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工会常务副主席、薪酬考核委员会专员。

担任报业集团工会常务副主席期间,我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党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报业集团举办的历次大型文化体育活动,都由我担任总领队。在河南省省直机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合唱比赛等赛事中,我和队员们团结拼搏、逢冠必争、屡获殊荣。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工会参与拍摄了原创微电影《旗》,并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成为河南唯一获奖的融媒短视频作品。微电影拍摄完成后,剧中4位人物参演的两场“国旗耀中原”大型快闪活动分别在新郑机场T2航站楼、郑州东站举办。从主题选取,到编排演练,再到现场组织保障,我参与了活动策划实施的全过程。这件事情政治要求高、创新之处多、牵涉方面广,但再苦再累也值得。

2001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从纬一路一号搬至农业路二十八号。“搬家”前,我专门来到老社址,和将拆除的老办公楼、老宿舍楼合影留念。不久前,我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组照片,思忖许久,配上说明:“在集团三十多年,有很多难忘的记忆,但纬一路一号,刻骨铭心。”

致我永远热爱的新闻事业!

猜你喜欢
赵老师岗位
为赵老师点赞
我的 “蜡烛”老师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赵老师的眼睛
超级难写的字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立足岗位 严以用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