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轴线的分类与作用

2022-01-17 02:08俞文津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单轴对称轴轴线

俞文津 关瑞明

运用建筑轴线辅助建筑设计这一方法由来已久。正确地利用建筑轴线不仅有助于设计水平的提升,而且在欣赏作品时也是一种有效的“解读”工具。本文先厘清建筑轴线的释义,将纷繁的各种“建筑轴线”进行分类,大致分为四组建筑轴线的类型。把建筑轴线作为一种“解读”的工具,探索其在空间序列的组织、均衡美感的展现、文化内涵的表达和精神感受的体验等四个方面的作用。

1 轴线的释义

1.1 中文古籍与词典中“轴”的释义

“轴”在《说文解字》第卷十四中解释为“轴,持轮也。从车由声。”除此之外,中文古籍文献中关于“轴”的解读多指“车轴”(表1)。在《营造法式》中可见“垂直、对称”的释义。在《汉语大辞典》中,“轴”有13种解释,而实际上是从本义“轮轴”、“中心线”引申至“权要位置”、“数学名词”。而在《辞源》、《辞海》和《新华字典》中,释义减至5~6种、也多为车轴及其引申义。整理可得,中文里“轴”的概念较为繁多,除“车轴”这一概念之外还涉及数学概念上的轴线,甚至引申至“中央、权要位置”等概念,体现了其心理映射状态。

表1 中文古籍中“轴”的释义列表

1.2 英文词典中“axis(axle)”的释义

在英文词典中,中文的“轴”可对应的英文单词“axis”或“axle”,且在英语语境中,“axis(axle)”可以指代“轴”或者“轴线”,两者不作区分。本文查阅《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牛津词典》并对“axis(axle)”的释义制表分类归纳,其中“axle”一词释义多指车轴、轮轴。而“axis”一词在《柯林斯大词典》中解释为数学坐标系中的导向坐标轴。在《朗文词典》中,“axis”有3种释义,“旋转中心线”、“平分为二的对称轴线”、“定位轴线”。在《牛津词典》中,除《朗文》中的三种释义之外,增添“轴心”这一概念。梳理可得,英文词典中的轴,除了“车轴”之外更偏向于数学几何形态描述中的坐标轴、旋转轴、对称轴等概念,较为客观。

2 建筑轴线的释义

建筑上的轴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3]。一类是工程的定位轴线,一类是构图上的美学轴线。本文主要讨论的为建筑美学构图上的轴线。该类轴线通常以“中轴线”、“对称轴”与“均衡轴”等派生词的形式出现。

2.1 中文专业书籍中“轴”的定义

纵观中国的传统建筑与建筑群,轴线的存在是明确的,然而追溯中文古籍中却并没有明确提及“建筑轴线”或“轴线”一词,只可追溯“轴”的起源。学者王艺平与陈铠楠均认为建筑的“轴线”一词最早可见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绪论》。文中“主要中线”和“中轴线”为梁先生根据英文“axis”一词所做的转译[4-5]。1974年《建筑学报》刊登的《十六层装配式公寓建筑》在方案比较中得出“具有明显轴线而不能灵活布局”的结论[6]。在《杨廷宝谈建筑》中论述了轴线在设计手法中的应用,也是最早论述建筑轴线的中文著作[1]。后来沈福煦教授在《建筑设计手法》中将轴线分类并详细叙述轴线的设计与心理感知的影响[7]。

2.2 英文专业书籍中axis(axle)的定义

英文的建筑类书籍对建筑轴线早有探讨。1923年勒柯布西耶(L.Corbusier)在倡导新建筑的论文集中多次对轴线进行讨论,认为轴线即是建筑的秩序把控者,同时也是引导人流的一种方式,肯定了轴线的静态意义与动态意义。除此之外爱德华·T·怀特(Edward T.white)以及托伯特·哈姆林著(T.Hamlin)等建筑师先后对建筑轴线进行相关的阐述和讨论,并出版相关著作。

通过对比中英文建筑轴线的定义(表2~3),可以发现相关专业书籍内,中文的建筑轴线通常作为一种几何分析方式。而在英文中,还注重轴线对空间秩序处理以及心理反映,带有“引导流线”即“指向轴”的含义。基于此,本文认为建筑设计手法中的建筑轴线是指在建筑几何分析上保持两端均衡的基准线,或是指连串不同建筑空间的引导线。

表2 中文专业书籍中“轴”的定义列表

3 建筑轴线的分类

轴线的类型有多种,分类方式多样,本文将轴线分为以下四组:实轴与虚轴;单轴与多轴;直轴与曲轴;对称轴与非对称轴(图1)。

图1 轴线分类图释

这几类轴线可也并置出现,以我国瑰宝天坛祈年殿为例,在其建筑形态中可发现单轴、直轴、实轴与对称轴并置,共同营造出一种容易被视觉捕捉的、静态的、具有一定序列的和秩序感的中心线。

3.1 实轴与虚轴

《杨廷宝谈建筑》有言:“从轴线的方向来说,它是将若干组建筑物,建筑空间串起来……被串联的可以是‘虚’的,感觉上的,也可以是‘实’的,有形的。”[1]因此根据轴线构成元素的虚实状态分为实轴与虚轴。

(1)实轴

齐康先生在《城市建筑》中指出该轴线是指那些客观存在的、有形的轴现象[2],并称为显性轴。赵峰等学者将其命名“实轴”并认为是有形实体的连续性展现,即轴向要素连续不间断的分布[3-4],二者相同。而实轴有两种情况:其一,某一线性的有形实体即为实轴本体;其二,实轴依托有形实体的均衡布局而被人眼捕获,这一过程需要视知觉与感觉共同形成,即“看不见”又“感觉到”的轴线,通常经过艺术培训的人更易捕捉到此无形轴线。后者只需建筑实体对称布局即可被感知,因此在实际案例中更易被采用和发现。

(2)虚轴

齐康先生提到“虚轴是一种独特现象”[10]。赵峰学者将这种需通过视觉与心理作用而实现轴线的连续性的轴线定义为虚轴[3]。而虚轴亦有两种情况:其一,不是直接依附有形实体呈现,而是通过人体视觉以及完型心理学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反映在人脑中的线性;其二,以心理感应为主要呈现方式的观念上的轴线,“并非客观存在的,而是潜藏在人们意念与心理中的轴”[10]。后者亦称之为“隐性轴”,与电影故事的轴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为空间序列上的心理过程联系,常用之以“序幕”、“发展”、“高潮”、“尾声”等。

3.2 单轴与多轴

在《杨廷宝谈建筑》中对于轴线的描述为可以多条轴线并置出现。与之相对,也存在单一轴线的可能,齐康先生在《城市建筑》中对此定义为单轴。

(1)单轴

齐康先生在《城市建筑》中曾对单轴定义为“单轴是原型意义轴的结构,是纯粹而明晰的线性基准。”[2]因此单轴即为贯穿建筑或建筑群的一条明确轴线。在这条轴线上并置不同的空间要素,或是均衡布置,或是有差异地布置。在游览途中出现空间的停顿和变化,犹如电影或音乐跌宕起伏的线索线,在单一的渐进空间中呈现不同的空间感受。

(2)多轴

赵正楠学者提出多轴是基于多条单轴组合的基础上形成多方位的空间结构,对空间纵深感进行优化[10]。《杨廷宝谈建筑》中也提出轴线可以是“多向”的、“倾斜”的、“垂直”的,与单轴的明确表达相反,在多轴中,轴线通常会交叉、并置,出现轴线交叉点,形成复杂的轴线体系[1]。在轴线体系之下,通常有主轴、次轴之分。轴线叠加之下会产生一条总轴,是多轴体系的突出体现。与单轴相比更加复杂的是其轴线交点的处理,需更加注重轴线的空间体验感受而非几何关系。并且依照轴线的复杂程度和空间体验感受可基本分为放射轴、平行轴、交叉轴,其中交叉轴包含十字轴与主次轴。同时各类基本轴线可组合成为多轴并置,例如交叉轴与平行轴可形成网格轴。

表3 英文专业书籍中“axis”的定义列表

3.3 直轴与曲轴

《杨廷宝谈建筑》中记载着:“研究轴线的处理手法是有一定意义的。通常表现为“直”的轴线,也有因地形、现有建筑的关系不断改建而曲折引伸,表现为弯曲的轴线”[1]。王绍森也将其分为“直线系统”与“曲线系统”[8]。因此根据轴线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直轴与曲轴。

(1)直轴

赵峰学者指出直轴是受到控制的轴线要素排列的线性基准,从而使得轴线的整体外观形态呈直线状[3]。直轴的特点是各要素都秩序严谨、统一鲜明,但形式较呆板、缺乏张力与动感。这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皇家建筑紫禁城到祭祀建筑佛光寺再到传统四合院民居都可见直轴的严谨秩序。以祭祀建筑为例,为了强化笔直向前的空间流动性,造成心理上执著与虔诚向上(善)感,通常是以直轴的形式处理两侧的空间,让它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而减少因两侧有差异而造成视线漂移的可能,突出了大殿的中心地位[16]。

(2)曲轴

赵峰学者曾指出由于各要素均衡但不对称布置下形成弯折的曲线,即曲轴[3]。曲轴是—种较为自由或自发的组合方式,沿着轴线均衡布置各空间要素,但由于其形制为曲线轴线,因此轴线两旁的要素无法对称,只可均衡布置。所以与直轴相比,较少严谨秩序,反而出现局部或多处的不稳定布局,形成空间上的动态感。但由于曲轴具有动态的特殊性,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与流线、路径区别开。

3.4 对称轴与非对称轴

沈福煦先生在《建筑设计手法》中解释道:“建筑的轴线分对称和非对称两大类。”[7]

(1)对称轴

对称轴是指建筑以中轴线为基准,两端建筑形制相同。对称轴线的基本特征是庄重、雄伟、空间方向性明确、有规则的。《城市建筑》有言:传统的轴向空间大都具有宗教仪式般肃穆、森严的气氛,形式几乎完全对称,目标单一、明确[2]。而对称轴线的处理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空间的左右物体对称,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轴向。沈福煦先生提出对称轴的特点为限定物的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越强;限定物的自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越弱[6]。

(2)非对称轴

非对称轴通常由均衡的建筑形象形成易被捕捉的视觉中心线。该轴线为均衡轴中除对称轴外的普遍现象,通常可以根据建筑立面几何形态对称关系以及其材质纹理的对称关系来搭配组合布置。且非对称的建筑轴线多数位于建筑的重要部位,例如建筑入口,使得视觉重心达到均衡。

除此以上分类之外,还有动轴与静轴、导向轴与几何轴等多角度的轴线分类。通常是指同一种轴线呈现方式,一物而异名。因此,本文从轴线的内在属性和呈现方式作为划分依据,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轴线的作用。

4 建筑轴线的作用

4.1 空间序列的引导

轴线本身是具有导向性的,因此轴线的运用可以引导人流、形成空间秩序感。柯布西埃(Le Corbusier)在描述轴线(axis)时阐释了轴线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是建筑群通过对位关系所形成的主观感觉上的线,带来空间上的秩序感;二是轴线有方向的性质,与路径相似[3]。而这在直轴、曲轴中有截然不同的突出表现。

以福建永泰椿园庄正立面的场景为例,通过开放的禾坪,视线所得是椿园庄立面正中心的大门,门框石柱等纹样对称布局,透过大门可见天井与正厅(图2)。这一场景体现传统民居中轴线上的空间开合与秩序感。这一秩序感是直轴的典型体现,它的目标单一且明确,突出“居中为正”的思想。曲轴则不同,在其引导下,依照观察点的移动,不断展现出新的画面(图3)。根据轴线的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带给参观者不一样的感受,这也是园林景观中“步移景异”巧妙手法的体现。

图2 水泰椿园庄

图3 园林凉亭视线转折

4.2 均衡美感的展现

在建筑场景中,轴线所体现的多为均衡的美感。以建筑立面布置为例,其可分为对称与非对称布置,两者在轴线两端呈现均衡态势,从而将视觉重心放置在轴线终点处,而此处通常为建筑入口。

以福建永泰坂中寨为例,立面两端呈对称布局,其主入口坐落于轴线的终点处,形成入口节点强调(图4);而当轴线两端呈亚对称布局时,建筑轴线通常与立面的重心线重合,即与结合各次轴后的主轴轴线重合,福建博物馆为此类型,建筑入口也为此轴线终点。两者均体现立面上的均衡美感,出现不同的精神感受体验(图5)。

图4 永泰坂中寨之一

图5 福建博物馆

4.3 文化内涵的表达

中国是一个由伦理等级组织起来的社会,自然在建筑上也表现出伦理秩序。自商朝时期院落建筑的均衡布置到西周时期的严格中轴线对称布置[9],再到礼制制度下的合院建筑,这种秩序的表达随着文化的发展而逐步突出体现。

以福州庄寨为例,《中庸》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要求思想文化上的中正,因此庄寨采用严谨的对称形式,如福建永泰坂中寨,在建筑的中轴线上强调了秩序与等级,尤其在有仪式功能的正厅通常采用单一的直轴,弱化两旁的护厝(或书房),以突出体现对先祖的崇敬和信仰(图6)。而土楼则不同,虽同为传统防御性聚居建筑,但更多地体现了其聚居性和凝聚力,这是由于除了对宗祠等主要轴线的布置外,整体通常采用圆形,蕴含无限的轴线,极大地展现了活动空间的聚集性,表达了其合营、互助、团结等文化思想(图7)。

图6 永泰坂中寨之二

图7 福建土楼

4.4 精神感受的体验

诺伯格·舒尔茨(Noberg Schulz)曾说过观察者在建筑中获得的感受是受到四维空间的影响,依照设定的建筑轴线移动,随着空间和时间的转移产生流动的场景,从而获得不同的精神感受[11]。因此不同的建筑轴线让观察者拥有不同的精神感受。

以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为例,在这类年轻、时尚的公建场所常常使用曲轴、非对称轴,辅之以轻型材料或多样色彩图案,让使用者直观感受到建筑的活力与激情(图8)。而与其相反,以福州于山堂为例,这类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性建筑通常采用直轴、对称轴的布置,建筑整体端重,带来肃穆之感,令人沉静。这种截然不同的建筑对话效果就是不同轴线对人体精神感受的影响体现(图9)。

图8 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

图9 福州于山堂

结语

建筑轴线是建筑形体的客观存在,是最实用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建筑语言之一,合理应用不同的建筑轴线可以使建筑具有截然不同的建筑性格和场所体验。“轴线”是众多建筑设计手法中的一种,优秀设计案例中的“轴线”设计一定是严谨且合理的。除此之外还要善于运用虚实处理、路径设计、几何分析并把握场景的层次、空间的组织以及建筑的尺度,以此使设计臻于完美。

资料来源: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拍摄。

猜你喜欢
单轴对称轴轴线
利用轴线交错修整砂轮凸度曲线的方法探讨
低功率单轴超声驻波悬浮原理与实验实现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峰后第Ⅱ种类型应力——应变曲线的新解释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有几条对称轴
中通公交客车单轴并联式气电混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