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的遐想

2022-01-19 13:27黄朱清
铁军 2022年1期
关键词:鲁艺徐特立华中

黄朱清

年底前,我们几个相约去盐城,走访《铁军》杂志理事单位。在鲁迅艺术学院校园里,迎面而来的学生总是微笑一声“老师好”。我们明明不是老师,年长而已,这里的学子,何以如此彬彬有礼?

鲁迅艺术学院,前身是鲁艺华中分院,1941年由新四军创办,被誉为华中地区培养抗战文艺人才的摇篮,黄源、丘东平、许晴、贺绿汀、何士德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在此执教,带出众多优秀学子。后来日伪军“扫荡”,转移途中师生生死相依,部分师者为掩护学生牺牲在敌人枪口下。师生之间的这种烽火情愫传承下来,在一代代学生灵魂深处生根,凝聚成爱党爱国之心声,这种心声在平日里就是“老师好”。

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除了家人,最难忘的人应是老师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老师好”成了日常习惯的口语。老师有学识,爱生如子,他们将一把把钥匙交给学生,打开知识殿堂之门,成就人生。清代诗人罗振玉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和他的24位老师》一书说,从私塾的毛宇居、东山小学的谭咏春,到湖南第一师范的徐特立等,都是从思想文化和人格品行上给毛泽东以影响的良师,全国抗战爆发那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徐特立60大寿,毛泽东几天前就为他写了贺信,说“你是我20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鲁迅艺术学院,今隶属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学校师生排演一个音乐剧,名叫《华中鲁艺记》,以真人真事为原型,以此讴歌华中鲁艺校魂、新四军军魂和中华民族魂,是鲁艺师生沐浴战火团结战斗的青春赞歌。前辈没有走远,后生恍惚感觉校园还是当年沙场,尊师完全源自心生感恩,难怪他们那声“老师好”,叫得那么自然那么快乐。

2022年来临前夕,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给盐城幼师授予“铁军精神教育基地”匾牌。这所学校领受这一褒獎,我想,是再合适不过了。

猜你喜欢
鲁艺徐特立华中
“母亲在,家就在!”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国内旅游资源研究简介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
旧报纸的童梦
七十老将水中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