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志愿服务新篇章

2022-01-19 09:16平启和于宏伟米良
新长征·党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服务

平启和 于宏伟 米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秋季,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了学党史观影活动。在吉林市红色影片《青春之骏》观影现场,活动主办方说:“马骏是吉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感谢马骏烈士的孙女马丽颖女士,在我们密切的协调下,她将这部红色电影的首场观映式放在家乡吉林市。这是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一,我们还与省文联协作,送吉剧《江姐》、京剧《杨靖宇》《东北抗联》等剧目到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群众观看,发挥文艺作用,讲好党的故事,以史润心厚植爱党之情,让光辉历程润化人心、滋养灵魂,将‘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主题宣传活动推向高潮。”

把使命和担当融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来,像春雨润物,紧密与百姓的福祉联系起来,这是吉林志愿服务工作的鲜明特色,通过“建设幸福吉林”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等形式,持之以恒地增强全省人民精神力量,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这一殷切期望落到实处。

立心铸魂——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鲜明的实践性、参与的群众性、思想的进步性”优势,面向基层,开展宣讲和政策宣传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引领群众。从高校、党校、科研机构和地市级以上的党政机关,分层遴选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表达能力较强、作风品德优良的同志当好“新时代宣讲师”;组建英模宣讲团、“青马工程”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组织省级理论志愿者、科普志愿者、医疗卫生志愿者、农业科技志愿者、“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组织县(市、区)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第一宣讲人;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成立宣讲小分队;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支以上稳定的本地化志愿服务宣讲队。通过上述6种形式,有效壮大了志愿服务宣讲队伍,扩大了群众受众面。同时,做好理论宣讲志愿者的挑选、培训工作,转换话语体系,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等群众高度认可的身边人的作用,用乡音土话增强感染力与实效性。91岁的长春市九台区图书馆原馆长梁树昌老人,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员。他每天通过剪报、记录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累了1万多份剪报、7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坚持“要把理论讲清楚,自己首先要学懂”的原则,独创了看和剪、读和写、问和答“三步法”,被大家赞誉为讲述党史国史故事的“活化石”,被中宣部授予“2020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以来,全省共调动像梁树昌这样素质好、受欢迎的理论宣讲志愿者和基层宣讲员1.6万余名,深入全省93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层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千人万场”理论宣讲活动。

润物无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

发挥志愿服务,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在全省推广长春市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八字工作法”,把三级班子“领”、志愿服务“帮”、百姓需求“引”、基层能人“带”、品牌项目“聚”、政策资源“融”、创新机制“推”、基层群众“享”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志愿服务工作,掀起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热潮。落实“一把手”抓与抓“一把手”制度,县(市、区)党委书记当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线总指挥”。着力解决好群众参与机制,完善整合联动机制,优化有效供给机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既“送”又“种”,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为群众提供“接地气、聚人气”的志愿服务项目,以“15分钟服务圈”为范围,整合各方资源,完善项目流程,提供理论宣传、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8+N”志愿服务项目。聚焦脱贫攻坚,在全省持久开展“脱贫攻坚,吉林志愿者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农产品促销活动,帮助村民、涉农企业销售约2035万元农产品,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题。

牢牢把握全年工作主线,用“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聚人心鼓士气。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积极开展党史宣讲志愿服务。用好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发源地、解放战争的重要作战地、抗美援朝的重要后援地这个红色资源宝库,结合东北抗联、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抗美援朝的革命历史和英雄故事,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专业宣讲、义务宣讲和自发宣讲的方式,开展互动式、体驗式宣讲,打造小型化、移动式宣讲阵地,突出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抓好“七一”讲话讲解、“四史”宣传普及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向全省发出倡议书,号召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下沉到基层一线,广泛开展送温暖解难题志愿服务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发展党员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双百共建”活动,组织112个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到112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全省各级文明单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党员先锋岗、示范岗”活动,带头深入城乡基层、联系点,常态化开展帮扶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主动“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第一线,让志愿服务永远高扬为人民服务的旗帜。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志愿服务。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着力打造群众不返贫、不掉队的志愿服务长效项目。扭住“扶智”根本,把志愿服务扶贫扶智的落脚点放在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上。把握“扶智”关键,实施“志智双扶”。瞄准产品滞销难点,开展“产品助销”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增加收入。开展“金秋助农”等农忙助农活动。持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学子实现求学梦,彻底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省志愿服务发展基金会与梨树县志愿者协会联合打造“天天向善”公益助学项目,做好示范引领。募集基金74.54万元,开展2次日常助学金发放活动,为58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4.05万元,开展1次疫情期间特别助学金发放活动,为23名贫困大学生发放2.3万元,开展1次“天天向善圆梦大学”活动,为160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41.24万元。

救危济困——把提高应急处突专业能力作为突破口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按照“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五化工作法,省市县以及志愿服务协调小组成员单位都建立健全应急志愿服务指挥协调机制与志愿服务队伍。在成立防汛救灾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突击队后,又相继组建了消防救援志愿服务队、扶贫攻坚志愿服务队、医疗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社会救助志愿服务队等12支应急志愿服务队。2020年疫情发生后,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全省13356支志愿服务队伍、79.93万名志愿者开展防疫教育引导、疫情排查治理、综合服务保障、专业技术支持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82万场次,服务群众1915多万人,用实际行动彰显志愿者的使命与担当。团省委依托12320卫生热线,招募青年志愿者3000余名,在机场、火车站等地开展卡点排查,累计测温30余万人次,消毒60余万平方米。

面对2021年初再次袭来的疫情,全省志愿服务战线迅速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高效助力疫情防控,着力在做细做实上下功夫,坚决响应省委号召,打通物资供应堵点、难点、痛点,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群众生活影响。一是关注重点区域。把疫情防控与“幸福吉林·开启新征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及春节期间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春火车站、龙嘉机场等重要密集人口流动点和通化疫情严重地区,持续加大志愿服务力量投入。特别与省益城信志愿者协会、省壹魔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免费为这些重点区域与地点投放100台智能口罩机,方便群众30秒内免费领取。二是聚焦重点问题。通化市东昌区由于疫情紧急封闭小区后,组织7000名机关党员志愿者与社会各界志愿者、500台志愿车辆,加快装袋、运输、接收、入户等工作,全力开展蔬菜水果、粮油副食、药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配送。按每次每户5天需求量供应“蔬菜包”,24小时内不舍昼夜,使11万户居民全部享受到基本生活物资配送,及时帮助恢复了封闭小区闭环物资供应链。同时,省志愿服务联合会还组织医疗咨询志愿者为通化市民提供医疗健康咨询志愿服务,初步建立了高血压、糖尿病、儿科等8个健康管理群,仅通化市光明街道一个社区5个小时内就有500个家庭选择相应健康管理群,与专家在线上进行咨询问诊。三是关心重点群体。围绕小区、村屯内的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青少年和长期患病家庭等困难群体,组织广大志愿者就近就便提供服务。其中,仅通化市东昌区志愿者就为1.2万户重点群体提供了免费“蔬菜包”配送服务,入门到户,打通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梗阻问题,保障了社区服务微循环。吉林“通化大白”行走在冰天雪地里,与“志愿红”一道成为人民群众的“暖心色”,成为志愿服务的闪光代名词。

齐抓共管——把力量和资源凝聚到大宣传格局上来

省、市(州)、县(市、区)三级都建立健全了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和工作规则,各级宣传部、文明办承担好、发挥好牵头抓总的职责。工会、共青团、妇联等23个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既共同承担把方向、谋实事、定政策三方面责任,又组织开展好本部门、本系统业务范围内的志愿服务工作。在统筹协作、联动协同中,释放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志愿服务由“一个个点”“一条条线”拓展到全省“一张网”“一盘棋”。2021年初,疫情再次袭来,协调小组按照“依法有序、本地化、社区化、组织化、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坚持培训不合格不上岗、防护不到位不上岗,上岗一批、储备一批,就近就便、精准对接的要求,迅速组织了87096名志愿者和7002个志愿服务组织参加抗疫。省卫健委组织全省756名专业医疗志愿者,全力支援通化抗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近2万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工作在抗疫一线,储备3万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做好出征准备。团省委累计招募防疫青年志愿者41009人,组织了1415支突击队、1.6万名突击队员、1300个青年文明号奋战在最繁重的防疫卡点、消杀现场、核酸检测、分拣中心、物资配送第一线,服务时长达到19万小时,累计上岗113220人次。在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引领下,全省广大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商会纷纷响应号召,奉献爱心,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的社会力量得到充分释放。社会各界志愿服务组织捐赠222nm准分子远紫外光新冠病毒激光消杀灭活器、智能口罩派发机等价值1226万元的爱心物资和215万元资金。

守正创新——把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吉林模式”作为工作追求目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个总遵循,坚持守正创新。以“吉林志愿者在行动”“日行一善”总品牌为统揽,团省委坚持多年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大赛活动;省妇联打造巾帼志愿服务项目;文化、科技、卫生系统开展“三下乡”活动;科协打造“智惠行动”品牌;文联开展“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文艺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送吉剧《江姐》、京剧《杨靖宇》等剧目到各地文明实践中心。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出台《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意见》,在各个县区均成立了专门的志愿服务队,开展急难险重志愿服务。省科协系统成立了科技志愿者总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总队长,实名注册人数就达55.8万人。全省举办大型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展示暨“日行一善 德润长春”项目推广现场会,以项目化推动志愿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加快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打造“吉事办——吉林志愿者专区”信息平台,与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吉林站)互容、对接、共通,解决了志愿者登记繁琐等问题,增加了与志愿者的黏性,实现线上点单、接单、派单、结单、評单快速及时。推动志愿服务体制内与体制外培训常态化,在量增大的基础上,着力质的提升。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创立了吉林志愿服务管理学院,形成了全国首个公益性、非学历、开放式志愿服务培训课程体系与学科,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全国志愿服务培训基地,承办了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并在会上推广了吉林志愿服务的经验做法。

责任编辑/赵    鹏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服务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