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

2022-01-20 07:14安虎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运输成本

摘 要:区域经济学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主要关注商品和生产要素区际转移以及区际发展差距的问题,但仍忽略了土地要素。在把握好厂商和消费者的区位偏好基础上,分析交易和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首先出现核心边缘模型中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然后再出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现象,也就是说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际发展差距会先扩大,后逐渐缩小。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要素转移;区际差距;运输成本;土地成本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22)01-0011-09

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的区域经济学,主要关注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区际转移以及区际发展差距问题。这些商品和要素转移所涉及到的空间通常指大尺度的离散空间,这就意味着商品和要素的区际转移需要支付很大的贸易成本或转移成本,因此区域经济学重点分析区际交易和交通运输影响商品和要素转移的基本机理。然而,到目前为止,区域经济学仍忽略土地要素,如果把土地要素纳入到目前区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当前的许多结论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正因为忽略了土地要素,当前区域经济学仍然是不包含土地要素的空间经濟学。

商品和生产要素区际转移必然影响人们的福利水平以及区际发展差距。运输成本或贸易成本也是厂商和消费者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把握好厂商和消费者区位偏好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交易和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讨论在两个区域的情况下,分析区际要素转移与空间经济格局的本地市场效应和核心边缘模型,同时还讨论分析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其他一些理论。其次,我们还讨论在多区域情况下,要素转移与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基本理论。这些讨论都离不开对交易和交通运输活动影响商品和要素转移基本机理的分析。最后,笔者提出了当运输成本下降或者提高市场开放度时,要素转移与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

一、解释区际发展差距的主要理论

新古典理论中,假设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以及完全竞争状态下,如果每个区域的生产函数都相同,那么资本就会有从资本积累丰富因而收益率较低的发达地区向资本稀缺因而收益率较高的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当达到均衡状态时,资本要素不管其身在何处,都会获得相同的回报率。如果不存在运输成本或贸易成本,那么同质消费品在不同地区的消费价格都相同,此时资本回报率、边际劳动生产率以及均衡时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在各个地区都相同,实现了区际的均衡发展。然而,现实中这种柏拉图式的理想世界很难实现,如果不存在运输成本或贸易成本,那么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会迅速向发达地区转移,进一步加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为了解释这种与新古典结论完全相反的现象,克鲁格曼建立了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基础的核心边缘模型。在该模型中,消费者是同质的且都具有多样化偏好。不同于新古典理论中的以厂商生产同质性产品和消费者同质性偏好为基础的空间竞争模型,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模型提出厂商数量足够大和生产的产品差异化两个假设条件,这样就排除了厂商间进行战略性勾结的可能性。每个厂商利用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来进行生产,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都用劳动力来表示,每个厂商只生产一种产品。新古典框架中,市场上的厂商数量是外生给出的,而垄断竞争框架中市场上的厂商数量是内生决定的。也就是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数量是由厂商自由进出市场所决定的,每个厂商都有唯一的生产区位。该模型中的运输成本是由萨缪尔森提出的冰山交易成本来计算的,当把某种商品从区位A输送到区位B时,考虑到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运输1单位商品到达目的地,就得从区位A起运τ(τ>1)单位的商品,在运输途中损失τ-1单位的商品。由于运输途中遭到了损失,因此到达目的地后的商品价格应等于发货地价格的τ倍,当然这些运输成本全部由消费者所承担。

为了利用核心边缘模型来解释导致区际发展不平衡的作用力,我们首先要讨论一下本地市场效应。

(一)本地市场效应的解释

假设一个经济体,包括A、B两个区域以及K单位资本和L单位劳动力。每个劳动力都拥有1单位劳动和K/L单位的资本。区域A具有较多的人口份额θ(θ>1/2),各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很完善,但劳动力在区域之间无法流动。资本在区域A、B之间可自由流动,资本所有者(厂商)将选择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地区进行投资,投资在区域A的资本份额λ是内生的。

在这种分析框架下,厂商的空间分布将受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力的影响。聚集力来自于厂商的市场接近效应。因为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这使得厂商尽可能接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进而可以享受需求规模扩大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递增收益,同时也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分散力来自于厂商尽可能远离激烈的产品和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因此,此时的基本均衡变为邻近与竞争之间的均衡,厂商为寻求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改变其投资区位,进而影响到区域内的竞争强度,这使得厂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将发生变化,这反过来又影响到厂商的投资收益率。[1]

当两区域的收益率相同时,聚集力和分散力将达到均衡。均衡结果就是市场规模较大(人口份额较多,需求较大)的A区域拥有较多的厂商数量(供给较大),因为A区域相对于B区域厂商的生产成本较低且消费者规模也较大,但A区域的竞争强度也相应较大,这使得一些厂商不会选择A区域,仍留在B区域。A区域因其市场规模优势,相对于B区域吸引更多的厂商,也使得A区域的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得到放大,均衡时的资本份额λ超过了人口份额θ,进而(λ-θ)K>0。这意味着,资本从资本份额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到资本份额较高的发达地区,这种效应被称为本地市场效应。

我们可以假设起始时两区域的工资水平相同,但随着厂商聚集在A区域,厂商间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这导致A区域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由于A区域的消费者收入(工资)水平较高,进而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这对位于B区域的厂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工资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形成一种新的分散力,这也是目前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尽管此时市场规模较大区域面临着高劳动力成本问题,但对厂商区位决策而言,其他市场准入条件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本地市场效应仍然发挥着作用。

区际运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很大。有人会认为运输成本的下降,将会减弱市场接近效应对厂商区位选择的影响。但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规模较大区域向规模较小区域出口产品,同时也减弱了空间分割给规模较小区域带来的区内厂商间竞争强度较弱的优势。当区际运输成本下降時,更多厂商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区域。因此,降低运输成本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降低双向的货物运输成本,可能会促使更多的厂商离开规模较小区域。

本地市场效应至今无法扩展到多区域体系中。但本地市场效应所强调的作用力在现实世界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实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市场规模间不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因果关系。[2]

(二)核心边缘模型的解释

克鲁格曼核心边缘模型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找到了一种机制,使得厂商和人口对称分布在两个区域的格局由稳定状态变成不稳定状态。

核心边缘模型是以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框架(D-S)以及冰山交易成本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它与上面的本地市场效应不同。在本地市场效应中,资本可以在区域之间转移而劳动力不能转移,但在核心边缘模型中,劳动力可以在区域之间转移而资本不能转移。资本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到新的地区,则提升了这些地区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也就是说劳动力是在其居住的地方从事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这与资本所有者把资本投资在某一区域后所获得的资本收益全部收回到他所在地的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劳动力的迁移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转移,因而改变了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的相对规模。在完全竞争市场框架中,单个迁移者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单个迁移者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是不予考虑的。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框架中,劳动力的区际转移对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要反映劳动力迁移对当地社会的总体影响,那么应该建立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而不是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且这种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不仅要反映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间的相互作用,还要反映个人作为劳动者和消费者双重角色的作用。

克鲁格曼为避免所有产业活动全部聚集在一个地区的弊端,在其模型中包括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劳动力也相应分为工业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在空间上是不能转移的,且均匀分布在两个区域内。他们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是依据于他们居住地的产品市场得到满足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分散力。当农业产品的贸易成本为零时,区际收益均衡使得两个区域的农业劳动力对制造业产品有相同的需求函数,而这种需求分布在两个区域促使厂商选择不同区位进行生产,这就避免了所有经济活动全部聚集在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极端情况的发生。

工业劳动力可以在区域之间转移。如果某一区域的市场规模较大,那么根据本地市场效应,大量的资本(厂商)转入该区域,这使得该区域拥有更大比例的制造业份额,在不能补充足够多的劳动力的情况下,这就提高了该区域的名义工资水平。如果某一区域制造业份额相对于另一个区域的份额大,那么该区域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因而为满足具有多样化偏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区外输入的产品种类较少,故所支付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因而该区域的总体价格水平相对较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活成本效应。在上述两种效应作用下,该区域的实际收入水平高于市场规模较小区域,这吸引更多的工业劳动力进入该区域,工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入又吸引大量厂商进入该区域,这样就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促使厂商和工业劳动力逐渐聚集在一个区域,即聚集在核心区,另一个区域将变为边缘区。

如果考虑到人口转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上述“滚雪球”式的累积过程能否持续发展下去是不确定的。大量的人口迁入某一区域,势必将大量增加该区域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将降低人口迁入区(核心区)的名义工资水平。同时,如果某一区域因人口增加扩大对商品的需求,那么将吸引大量厂商迁入该区域,从而提高了厂商间的竞争强度,这一转移过程又会降低厂商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和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正因为这样,我们难以判断人口转移对劳动力名义工资的最终影响。除此之外,当厂商大量聚集在核心区时,在边缘区的销售额也将下降。上述这些影响因素产生的分散力可能导致“雪球消融”效应,即导致厂商和劳动力在空间上的分散趋势。

劳动力先选择他们偏好的就业区位,在劳动力区际分布的基础上厂商选择生产区位开始生产活动。影响产业聚集或分散的关键因素是运输成本:如果运输成本很高,区域之间的商品运输以及人员流动困难,就会出现生产活动的分散化趋势,此时厂商主要关注本地市场;如果运输成本很低,那么厂商将聚集到核心区,因为厂商在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可以销售更多的商品,同时也不会失去规模较小区域的市场。

上述讨论说明,本地市场规模随劳动力的迁入而变大,因此劳动力的区际转移会加大本地市场效应,这就吸引大量厂商转入该地区,提高当地劳动力的名义工资水平;市场规模较大地区拥有较大规模的产业份额,一方面扩大该区域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另一方面又降低整体的价格水平,可称之为生活成本效应;在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市场规模较大地区的劳动力的实际收入水平高于市场规模较小地区的收入水平,这又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流入市场规模较大地区,形成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循环累积过程。但核心区厂商的大量聚集,导致厂商间竞争强度的提升,呈现厂商的分散化趋势,可称之为市场拥挤效应。可见,核心边缘模型能够用来解释区域间经济的聚集或发散现象,尤其是可以指示那些初始条件相似的两个区域最终分化成为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原因。核心边缘模型给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因为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终将成为一种稳定均衡,这也是厂商和劳动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最优决策的结果。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有关核心边缘结构的结论:如果劳动力是可流动的,此时若运输成本足够低,那么制造业部门或可交易的服务业生产部门将聚集在某一个区域,否则,将均匀分布在两个区域。它带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如果降低运输成本,那么一些区域扩大自身市场规模有利于优化自身发展的经济环境。目前国内许多地区都通过调整行政区划的方式扩大市区人口规模,这也是构建自身比较优势的一种途径。

在核心边缘模型中,劳动力是在区域间自由转移的,因此该模型中的生产要素与商品的供需关系是随着劳动力就业区位的变化而以相当复杂的形式发生变化的,因此核心边缘模型不存在解析解,它主要依赖于数字模拟。尽管核心边缘模型规范的稳定性分析是从1999年开始的,但直到2005年罗伯特—尼克德才给出了有關空间均衡的证明。

(三)核心边缘模型的不足

1.核心边缘模型阐述了产业聚集的机理,但并没有解释某个区域能够成为核心区的原因。当运输成本下降时,制造业部门最终会聚集在哪个区域取决于该区域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比如A区域的农民数量大于B区域,如果这种非对称假设成立,那么产业聚集在A区域所需的τ值的取值范围大于聚集在B区域所需的取值范围,[3]这就意味着聚集在A区域的概率大于聚集在B区域的概率。当A区域的农民数量(市场规模)足够大时,不管运输成本如何,都存在唯一的一种均衡结果,即所有厂商都聚集在A区域。这就意味着,市场集聚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倾斜,但这并没有完全排除产业聚集在其他区域的可能性。尽管其他区域的规模优势较小,但若是具有某种有吸引力的比较优势并产生滚雪球效应,那这些区域也有机会变成核心区,此时,历史成了重要的作用因素。这意味着,地理和历史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经济活动区位。[1]

2.劳动力同质性假设以及对实际收入变化反应相同的假设导致了从分散到聚集的突发性和不连续过程。但如果每个人对人口迁移的非货币属性出现不同反应,那么这种聚集过程将会减缓。而劳动力对原籍地的怀念心理(乡愁)也是一种很大的分散力。当市场充分整合,区际实际工资差距低于乡愁导致的效用损失时,聚集过程将会翻转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一体化先促进发散后促进收敛,也就是区际差异的变化趋势将遵循“倒U字”型曲线。上述分析说明,劳动力的异质性假设和同质性假设将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1]

3.核心边缘模型的福利分析所传递的信息常常是含糊不清的。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均衡并不是最优的,均衡时的市场是缺乏效率的。这种低效率的市场无法解释当厂商和人口聚集在市场规模较大区域时,这种聚集是过度还是不足。完全聚集或完全分散两种情况都不是帕累托最优,因为在核心边缘模型下,居住在边缘区的人们因所需商品要大量从区外输入,其生活成本相对高很多,而居住在核心区的人们因当地生产多样化的产品,其生活成本水平相对低很多。这意味着,市场一体化通过区域间重新配置产业活动,提高了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同时也损失了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我们可以利用市场价格和均衡工资水平来计算人口迁徙带来的获利或损失,也就是利用补偿机制来评估人口转移的社会价值。当运输成本很低时,核心区的获益者可以补偿边缘区福利损失者,使他们在分散状态下也享有较高的福利水平,因为此时提升经济活动效率而获得的收益水平高到足以抵消边缘区人们的福利损失。[1]这意味着,区际差距在运输成本较低情况下可以通过提升经济活动效率而进行补偿。当运输成本高到中间值以上水平时,就没有确切的结论说核心区可以补偿边缘区的福利损失,这就是核心边缘模型一大缺陷,也是许多学者提出相反观点的主要原因。

二、解释区际发展差距的其他理论

下面,我们将讨论超出核心边缘模型框架的解释区际差异的其他理论以及它们给我们的启示。

1.产业投入产出联系。核心边缘模型的研究聚焦于最终产品而几乎完全忽略了中间投入品,最终产品需求并不能完全解释厂商的生产和销售状况,它对厂商生产和销售状况的影响并没有中间投入品的影响大。当厂商选择生产区位时,中间投入品生产商和最终产品生产商会相互关注对方的区位。如果最终产品生产商较多地聚集在某一区域,那么该区域对中间投入品有大量需求,就会吸引中间投入品生产商聚集在该区域,那么该区域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供给中间投入品,这又对最终产品生产商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样的累积过程不断循环,最终产品生产商和中间投入品生产商越来越多地集聚到这一区域,这样的产业聚集可以说是因为中间投入品需求增长产生的,而不是由劳动力区际转移所致。

中间投入品生产商在循环累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区别于核心边缘模型的突出特点。但是,如果劳动力不能流动,那么聚集在核心区的厂商提高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劳动力供给无法提高,最终将提高该区域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这使得聚集力和分散力同时发挥着作用:一方面,核心区劳动力高工资(收入)水平提升了核心区的最终产品需求,形成了聚集力,但这种聚集力并不是人口规模扩大所致而是劳动力收入水平提高所致;另一方面,核心区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厂商生产成本上升,产生新的分散力,这是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很棘手的问题,我国也正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可能会重新选择边缘区,因为边缘区的劳动力低工资水平足以抵消边缘区较低需求带来的较高生产成本。这意味着,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生产活动先聚集再分散,即经济一体化导致了空间经济发展的“倒U字型曲线”。

2.劳动力技能提升。对农民(非技能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出现类似于核心边缘模型中的比较优势发挥作用。假设资本可以转移而劳动力不可转移,此时如果一些厂商转移到新的区位,因制造业部门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许多农业劳动力将主动接受技能培训,这样将大量增加技能劳动力数量,进而将吸引更多的厂商迁入该地区。同时,经过培训后的农业劳动力可转变为技能劳动力,获得较高水平的收入,这又促使最终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吸引更多的制造业企业进入该区域。此时,尽管所有劳动力不流动而是留在原地,但劳动力技能提升与区域产业聚集之间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链,持续着滚雪球效应,促使所涉及到的厂商和技能劳动力逐渐聚集起来。经过培训后的技能劳动力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取代了劳动力的空间流动。这就给出了区际发展差距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的非均衡分布。

3.制造业技术进步。尽管许多讨论都假设劳动力是自由流动的,但实际上劳动力受转移成本制约是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这也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散力发挥作用的因素。在核心边缘模型中,区际商品价格差异和名义工资差异随运输成本的下降而缩小,实际工资差距也随之缩小,因此当运输成本下降到某种门槛值以下时,区际实际工资差距将缩小,将减弱促使人口迁移的激励。现在我们考虑一下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问题。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将降低两个地区对劳动力的边际需求,如果某一区域的市场规模比另一个区域大,那么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和扩大产品种类的方式,降低当地的总体价格水平,这将进一步增强规模较大区域的吸引力。当生产率水平提升足够高以至区际效用差距大于劳动力转移成本时,劳动力开始转移到规模较大区域。因此,技术进步趋向于扩大两个区域之间的差距,进而进一步激励劳动力转移。简言之,制造业技术进步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

技能劳动力的流动性相对于非技能劳动力更强。创新需要技能劳动力,而核心区可以承载更多的技能劳动力。那么提高劳动力流动性是否可以缩小区际发展差距?回答是否定的,因为通常支持劳动力区际转移可以缩小区际发展差距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于劳动力的同质性假设而提出的。但现实情形中劳动力不是同质的,可转移的劳动力通常是具有高技能的,又是该区域中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当落后地区失去这些技能劳动力时,该地区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和福利的区际差距主要由技能和人力资本的区际配置差异所导致。据有关资料表明,法国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50%可以用人力资本区际差距来解释。[4]

三、多区域下的区际差距问题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主要是在两个区域的情况下讨论导致区际发展差距的主要作用力。本部分我们重点讨论多区域下的要素转移和区域发展差距的相关理论问题。

1.圆形市场上的聚集与分散问题。在两区域框架下完全聚集在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现象,并不一定在多区域框架下也同样出现。赤松、高山和池田等研究了圆形市场上的产业聚集问题。[5]他们假设,工业劳动力和厂商等距离地分布在某一圆周上的2n个区域中,农民均匀分布在整个圆周上。任意两个区域间的运输成本随着这些区域在圆周上的相对位置而发生变化。初始,运输成本较高,制造业在2n个区域之间均匀分布,形成稳定均衡。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将出现劳动力和厂商聚集在2n-1个间隔区域的现象。当运输成本持续下降时,圆周中的产业分布格局将发生一系列的聚变过程,每次聚变以后,制造业区域数量减少一半,每对相邻的制造业区域之间距离增加一倍,这种聚变过程直到制造业部门全部聚集在一个区域为止。因此,核心边缘模型中的聚集过程,在圆形市场中的产业布局聚变中仍然是有效的,但完全聚集的现象只在运输成本很低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反之亦然。除两种极端情况以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是多样的,制造业可能相对聚集在少数几个区域或相对聚集在较多的区域。

同样重要的是,在这种裂变过程中,有些区域刚开始市场一体化过程,随着区际运输成本的下降,马上开始衰落,而另外一些地区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初期吸引大量的厂商和劳动力进而成为聚集中心,然后又被其他具有更大优势的区域吸引而失去其所有的产业。这就是说,一些区域初始受益于运输成本的下降,然后被那些具有更大优势的区域吸引走所有厂商和劳动力。简言之,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所有赢家和输家,都随经济体内部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发生變化,而决定其输赢关系的核心是区域本身的内部结构,因为这些结构决定该区域能够承载多少产业和人口以及承载何种产业和劳动力的问题。这就揭示了近来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能劳动力聚集在北上广深地区的主要原因。

2.连续区位上的聚集与分散问题。直线是最简单的同质空间,在这种空间中也可以显示出专业化和聚集化的空间模式。罗西—汉斯伯格把大量的区位、运输成本以及聚集力和分散力纳入到一体化框架内,分析了经济活动的聚集与分散问题。[6]假设区位在区间X=[0,1]内有序排列,区域是X的一个连续子集;有最终产品和中间投入品两个生产商,每个生产商生产同质化产品,每一个生产商都需要土地和劳动力两种投入;两个生产商都面临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以及遵循指数衰减率的外部性条件;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商需要中间投入品生产商的产品,中间投入品生产商利用最终产品来购买劳动力和土地;劳动力在区际和两部门间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厂商需要土地,但消费者不需要土地。这样,分散力主要来自于最终产品生产商和中间投入品生产商之间的土地竞争。

在连续区位上实现均衡的过程如下。如果两个区位之间存在贸易,那么可以假设,区位x(x ∈X)处的中间投入品生产商从[0,x) 处购入商品,同时把在本区位的产出量加上输出量或者从本区位的产出量中减去输入量后的剩余部分输送至(x,1]处。当均衡时,x=0处和x=1处的商品剩余都等于零。

如果运输成本很高,那么此时不存在区际贸易活动,此时每个区域都是包含两种厂商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许多区域将加入到区际贸易活动中,如果某区域向其他区域输出某种产品,那意味着该区域开始进行该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如果中间投入品的运输成本下降,那么某区域的最终产品生产部门有可能从其他区域输入所需中间投入品,这就降低了对该区域中间投入品厂商所生产产品的需求,中间投入品生产部门的一些劳动力可能转移到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同时,该区域的两种不同厂商之间存在着争夺土地的竞争。虽然中间投入品厂商在接近最终产品生产商处进行生产时的利润水平很低,但在中间投入品专业化区域可以享受区域专业化带来的各种好处。因此,这些部门将重新调整其生产区域。当运输成本趋于零时,最终产品生产商或者中间投入品生产商将聚集在一个区域。这就意味着,运输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区域专业化和产业分散化。这种结论与核心边缘模型中的结论是不同的,该结论认为运输成本的下降先促进产业的聚集和专业化,然后导致产业的分散化。这种结论正好相反的主要原因在于厂商间争夺土地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形成一种强大的分散力。

四、有关区域发展差距较为稳健的观点

正如前面讨论的那样,制造业部门或者运输部门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升,都趋向于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所有这些聚集过程都通过循环累积因果链而实现。但现实中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通常都是通过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或者规模宏大的城市群而显现出来的。遗憾的是,至今区域经济学仍忽略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所产生的各种成本,尤其是忽略当城市有限空间范围内聚集大量经济活动时,各经济活动对城市有限面积土地的竞争,以及大量劳动力对城市有限数量住房的竞争。如果区域经济学能够考虑空间聚集时的这种土地竞争和住房竞争所导致的聚集成本,那么之前讨论的许多结论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赫尔普曼曾指出,如果分散力来自于城市有限数量的住房而不是不可转移的农民,那么运输成本的降低将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而不是空间聚集[7]。此时,对住房的竞争抑制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就意味着核心边缘模型的运输成本下降而导致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结论不再成立。

上述两种结论的区别是很容易理解的。核心边缘模型强调的是随运输成本下降的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以及这两种效应之间的循环累积过程,尽管它也注意到市场拥挤效应,但在强大的循环累积因果链驱使下,经济活动仍以空间聚集为主。但如果考虑到经济活动聚集而导致的各种聚集成本,例如城市有限面积的土地和有限数量的住房,那么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不可能总表现为循环累积因果链驱使下的在某些区域的高度聚集,区际发展差距的存在也不一定成为永久的稳定均衡。大量的厂商转移到有限空间范围的城市区域,将导致土地和住房价格的上涨,同时导致不同厂商之间争夺消费群体的竞争,这些就加强了分散力。城市交通运输成本的下降将带来城市运行中的各种拥堵成本,这种拥堵成本也是一种很大的分散力;运输成本的下降,将有利于区际贸易的发展,区际贸易也加强了分散力。在这些作用力的驱使下,运输成本的下降将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

综上,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首先出现核心边缘模型中的那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然后再出现赫尔普曼所言的那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

五、结语

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本文重点讨论了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的区际要素转移与区际差距的收敛与发散问题。到目前为止,区域经济学仍忽略土地要素,如果把土地要素纳入到目前区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尤其是大量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在规模很大的城市或者规模宏大的城市群时,把厂商之间对城市有限面积土地的竞争以及众多劳动力对城市有限数量住房的竞争所产生的聚集成本纳入到分析框架中,那么目前的许多结论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正因为忽略土地要素,区域经济学仍是不包含土地要素的空间经济学。

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相对于市场规模较小的区域吸引更多的厂商,故在均衡时资本份额超过人口份额。这种资本从资本份额较低、市场规模较小区域转移到资本份额很高、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效应,称为本地市场效应。由于劳动力不能转移,厂商聚集将展开争夺有限数量劳动力的竞争,这将提高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进而提高厂商的劳动力成本,从而形成厂商空间上的分散。但就厂商区位决策而言,除了劳动力成本以外的其他市场准入条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地市场效应仍然发挥作用。

如果某区域的市场规模较大,那么大量的资本转入该区域,该区域拥有更大比例的制造业份额,这是本地市场效应。如果某一区域制造业份额很大,那么该区域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该区域的总体价格水平较低,这就提高了该区域的实际收入水平,即生活成本效应。在这两种效应作用下,该区域的实际收入水平较高,会吸引更多的技能劳动力进入该区域,进而又吸引大量厂商进入该区域,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但核心区厂商的大量聚集提高了厂商间竞争强度,这又导致厂商的分散化趋势,可称之为市场拥挤效应。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能够解释区际差距扩大和区际差距缩小的现象,不过对产业聚集或分散的特定条件而言,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经济活动的聚集或分散。因此,如果劳动力是可流动的,而且运输成本足够低,那么制造业部门或可交易的服务业生产部门将聚集在某一个区域,如果运输成本足够高,那么将均匀分布在两个区域。

如果大规模的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聚集在某一区域,那么该区域大量需要中间投入品。在这种吸引力作用下,中间投入品生产商聚集起来,该区域又以较低的价格供给中间投入品,这又吸引最终产品生产商向该区域转移。这样,就形成循环累积过程,此时的产业聚集完全可以用中间投入品需求来解释。但如果劳动力不能流动,厂商的聚集将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这又提高了厂商的生产成本,成了新的分散力。总之,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早期阶段区际差距逐渐扩大,后期阶段区际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非技能劳动力接受培训,那么技能劳动力数量将增多,这将吸引更多的厂商迁入。经过培训的技能劳动力将获得较高水平的收入,这又吸引更多的制造业企业进入,需要培训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变成为技能劳动力。这就意味着,虽然劳动力不流动,但劳动力技能提升与区域产业聚集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持续着滚雪球效应。因此,人力资本的非均衡分布也是区际发展差距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通过提高部门工资水平和扩大部门生产产品种类的方式,降低当地总体价格水平,加强了规模较大区域的吸引力。当生产率水平提升足够高,以致区际效用差距大于劳动力转移成本时,劳动力开始转移到规模较大区域。因此,技术进步趋向于扩大两个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激励劳动力从市场规模较小区域转移到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简言之,制造业技术进步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

当工业劳动力和厂商等距离地分布在圆周上的2n个区域中时,如果运输成本持续下降,那么将发生一系列的聚变过程,每次聚变以后,制造业区域数量将减少一半,每對相邻的制造业区域之间距离增加一倍,这种过程直到制造业部门全部聚集在一个区域为止。此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除了完全聚集和完全分散模式以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模式,或许制造业相对聚集在少数几个区域,或许相对聚集在较多的区域。这意味着,市场化一开始,有些区域马上消失而有些区域得到发展,决定这种输赢关系的核心因素是区域本身的内部结构,因为这些结构决定承载多少产业和人口以及承载何种产业和劳动力的问题。

在连续空间的情况下,如果运输成本很高,那么此时不存在贸易活动,每个区域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许多区域将加入到这种贸易活动中,意味着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如果中间投入品的运输成本下降,那么某区域的最终产品生产部门有可能从其他区域输入所需中间投入品,这就降低了对该区域中间投入品厂商的产品需求。同时,该区域两种不同厂商之间存在着争夺土地的竞争,因此中间投入品厂商在接近最终产品生产商处进行生产时的利润水平较低,但在中间投入品专业化区域可以享受区域专业化带来的各种好处,因此这些部门将重新调整其生产区域。当运输成本趋近于零时,最终消费品生产部门或者中间投入品生产部门将聚集在一个区域。这意味着,运输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区域专业化和产业分散化。这种结论与前面的所有结论是不同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前面的讨论都忽略了厂商间争夺土地的竞争和劳动力对有限数量住房的竞争,这种竞争是一种强大的分散力。

通過上面的讨论,可以得出区域经济学有关要素转移与区际差距较为稳健的理论观点: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首先会出现核心边缘模型中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然后再出现赫尔普曼所言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现象,也就是随着市场一体化的深入,区际发展差距先扩大,后逐渐缩小。

参考文献:

[1]斯特弗·普罗斯特,雅克—弗朗索瓦·蒂斯,安虎森,等.从空间经济学学会什么?(上)[J].开发研究,2020(2):1-23.

[2]REDDING STEPHEN, ANTHONY J VENABLE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International Inequalit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 (1): 53-82.

[3]SIDOROV ALEXANDER V, EVGENY ZHELOBODKO. Agglomeration and Spreading in an Asymmetric World[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3 (2): 201-219.

[4]P P COMBES,G DURANTON,L GOBILLON.Spatial Wage Disparities: Sorting Matter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 (2): 723-742.

[5]AKAMATSU TAKASHI, YUKI TAKAYAMA, KIYOHIRO IKEDA. Spatial Discounting, Fourier, and Racetrack Economy: A Recipe for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Models[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12 (11): 1729-1759.

[6]ROSSI-HANSBERG, ESTEBAN. A Spatial Theory of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5): 1464-1491.

[7]HELPMAN ELHANAN.The Size of Regions[M]// DAVID PINES, EFRAIL SADKA, ITZHAK ZILCHA. Topics in Public Econom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Analysi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3-54.

责任编辑:武玲玲

Abstract:As one of the subdisciplines of space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inter-regional transfer of commodities and production factors and the problems of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but it still ignores the land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location preference of manufacturers and consumers,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ransac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activitie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regional economics research. If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drops, then the spatial aggreg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Core-Periphery Model will appear first, and then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will appear, that is to say, as the process of market integration accelerates, the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will first expand, and then gradually shrink.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s; spatial economics; factors transfer; inter-regional disparity; transportation cost; land cost

猜你喜欢
运输成本
至少节省40%运输成本!这家动保企业跨界做物流,华南首家专注于水产行业的物流企业诞生
浅析GB1589-2016对轿运车市场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进口铁矿石运输网络的优化
第三方物流运输成本的优化问题
基于运输成本与生产效率的制造业产业转移机理研究
企业物流运输成本控制
基于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的铁路物流优化管理问题研究
运筹学在企业运输成本优化方面的应用
动态规划在运输成本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