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母线槽谐振效应的机侧变流器过电压研究

2022-01-22 02:16王冉旭邱瑞东郑海旺
计算机仿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变流器三相过电压

王冉旭,何 山,2,邱瑞东,郑海旺

(1.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49;2.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1 引言

有效抑制变流器过电压,可保障变流器安全,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防止系统崩溃[1]。机侧变流器一般安装在塔筒底部,通过母线槽或电缆与顶部风机相连[2]。风电动力电缆通常用铜作线芯,但我国铜储量不高,且年消耗量较大,其成本问题越来越突出[3]。电缆受结构和材料制约,其载流量小于630 A,在风机机组容量较大时,需数十根电缆并联使用。而单根风电专用母排载流量可达5000A,无论机组大小,单台风机每相只需两根[4]。目前,电缆在风电现场安装,装设难度较大,而母线槽可在塔筒制造厂预安装,敷设简单[5]。除此之外,母线槽在耐受电流、绝缘能力、使用寿命等方面均优于动力电缆,市场占有额逐年加大,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将被更多地应用到风力发电系统中[6]。

文献[7]指出电机与变流器经长电缆连接时,由于电缆对地电容和系统高次谐波影响,在电机端产生谐振过电压,但理论未用于母线槽模型;文献[8,9]提出一种新型有源箝位抑制方法和一种新型过电压保护电路,从变流器内部实现 IGBT过电压抑制,但未研究外部因素对变流器过电压的影响;文献[10]指出当IGBT同时关断三相电流时,机侧变流器处产生的三相过电压不同,但未对其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由于母线槽存在分布参数RLC,引入RLC串联谐振理论对机侧变流器产生过电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搭建风机并网模型,研究IGBT关断三相电流时,机侧变流器端部三相过电压不同的原因。因母线槽分布参数RLC与其结构有关,结合母线槽母排温升情况,对母线槽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为分析机侧变流器过电压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母线槽设计提供经验。

2 电路模型等效和RLC串联谐振原理分析

2.1 电路模型等效

母线槽参数模型分为两种:一是集中参数模型;二是RLC分布参数模型。由于永磁风力发电机并网时变流器采用 PWM逆变器电路,PWM脉冲波中含有高频成分,因此需要建立母线槽RLC分布参数模型。用开关模拟IGBT,进而研究外部电路参数在机侧变流器过电压处产生的作用。简化后模型如图1所示。当IGBT关断时,电流为零,但电压依然存在。A点与IGBT端部处于同电位,即电容两端电压为机侧变流器端电压。

图1 电路等效模型

2.2 RLC串联谐振原理

根据相量法,电路输入阻抗Z(jω)为

(1)

频率特性为:

(2)

(3)

其中ω为角频率,φ(jω)为相角,|Z(jω)|为阻抗幅值。

(4)

此时电抗电压UX(jω0)=0,由电抗值乘电流值得:

(5)

将电流I(jω0) 带入可得:

(6)

由式(6)得:

(7)

工程上将式(7)定义为品质因数Q,即:

(8)

用式(8)表示电容两端电压为:

UC(jω0)=QUS(jω0)=QUS(jω)

(9)

用正弦量表示A相电压源为:

Usa(jω)=Uasin(2π*f*T+φπ/180)

(10)

综上,可得以下结论:

1) 母线槽存在分布参数RLC,可用RLC串联谐振理论分析;

2) 变流器采用 PWM逆变器电路,PWM脉冲波含高次谐波成分较多,谐波接近或达到电路固有频率时,在电路中发生电压谐振,造成机侧变流器端部过电压;

3) 机侧变流器端电压为电容两端电压,由式(9)知电容两端电压为Q倍电源电压,即机侧变流器产生高于电源电压Q倍的过电压;

4) 由式(9)可知机侧变流器端电压与品质因数Q有关。故可通过减小品质因数Q抑制机侧变流器过电压;

5) 根据式(10)知电源电压是关于电压幅值U、电源频率f、时间T和相位φ的正弦函数。发电机在出厂时,其额定电压、频率和相位已经确定。当IGBT关断时间T不同时,对应三相电源电压值不同,造成机侧变流器三相过电压不同。

3 仿真参数、模型及结果

3.1 母线槽主要参数

3.2 永磁风力发电机主要参数

额定功率PN=1.5MW,相数m=3,额定电压UN=660V,额定频率f=12.69Hz,额定转速nN=17.3r/min,定子槽数Z=576,极对数p=44。

3.3 仿真模型

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集成电、磁、流体、热学等为一体,可用于不同类型的耦合分析。

在RMxprt Design中输入永磁风力发电机模型参数,经软件划分为有限元模型后导入至Maxwell Design与Simplorer联合,进行电磁耦合仿真。Simplorer软件中有常用的电压源、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模块,如图2发电机外电路模型所示。

图2 发电机外电路模型

由图2知IGBT关断三相电流时,三相电容C4、C5、C6为串联形式,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机侧变流器三相过电压和为0。

风机并网时,电机相序、幅值、频率、相位需与电网一致。电网三相电压源幅值为538.872V,频率为12.69Hz。相位采用角度制分别为-39.87°,-159.87°和-279.87°,如图2中E1,E2,E3所示。

进行热-流-固耦合(FSI)仿真。首先,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母线槽三维模型;其次,经 ICEM CFD软件划分为有限元模型后导入至 CFX软件中进行前期处理;最后,调用CFD求解器进行后期处理。

3.4 仿真结果

如图3所示,在IGBT关断三相电流时,可得机侧变流器端部ABC三相过电压分别为1033.9V,2826.1V,-3860.0V。相对额定电压,机侧变流器端部产生近6倍过电压,可造成机侧变流器IGBT元件损坏。

图3 机侧变流器端部电压曲线

风电母线槽常用三相五线制,两侧分布多孔散热窗,利用空气对流散热。图4为母线槽温度分布云图。

图4 母线槽温度分布

仿真结果分析:

1)IGBT关断三相电流时,机侧变流器三相过电压和为0。

2)三相电流关断瞬间,电源电压不同,造成机侧变流器三相过电压不同。

3)母线槽三相母排中B相散热较差,温升较高。除此之外,B、C相母排端部温升较高,应加强端部绝缘。

4 优化建议

4.1 优化关断时间T

根据2.2节知三相电压源为关于时间的正弦函数,取A相电压值在0-U之间进行仿真分析。T0为电压值为0时刻,T7为电压值为U时刻,间隔为1/28周期。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关断时间与过电压倍数关系

由图5知,在A相电源电压最大时关断三相电流,其过电压倍数最大。在A相电源电压为0时关断三相电流可完全抑制其过电压。由于三相电源电压均呈正弦形,当某相过电压为0时,其余两相过电压不为0。因此,工程建议避免在某相电源电压值最大时关断电流,可在某相电源电压为0时关断电流。

4.2 优化品质因数Q

4.2.1 母线槽间距对过电压影响及其优化

密集型母线槽在温差湿度较大地区,母排和绝缘层周围易形成凝露,造成绝缘老化,且在塔筒晃动中,由于无绝缘垫块,导体之间相互摩擦使绝缘层易破裂,造成严重事故。故当前风电专用母线槽以空气型为主。

图6 间距与过电压倍数曲线

根据仿真结果知:当母排间距增大时,过电压倍数同时增大,较大的电压可造成机侧变流器损坏,故母排间距需尽可能小,工程建议取值在11-16mm之间。但间距过小易恶化母排散热,需协同母排温升进行优化设计。母排间距与温升关系如图7所示。

图7 母排间距与温升关系

由图7可知,母线排温升存在较优间距16mm。母排温升随间距减小而增大,小于12mm时,温升急剧增大,一旦发生故障,高温易造成母线槽烧毁或绝缘老化。母排间距大于16mm时,增加母排间距散热效果不明显。故母排间距在12-22mm时,可保证母线排在温度耐受极限值以内。但据图6知,增大母排间距在IGBT关断三相电流时产生较高过电压,易造成机侧变流器损坏。综上所述,空气型母线槽母排间距优化值在12-16mm之间。

4.2.2 母线槽外壳对过电压影响及其优化

母线槽外壳尺寸由高度、宽度和厚度三个因素确定,其中宽度和厚度对阻抗影响相对较小,优化幅度不大。受到涡流损耗和磁耦合影响,母线槽外壳高度增大,其阻抗降低,导致品质因数Q减小,对机侧变流器过电压产生抑制作用。取外壳高度在120-280mm之间,时间为1s时仿真,如图8所示。

图8 外壳高度与过电压倍数曲线

除此之外,母线槽外壳高度与母排温升之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

图9 外壳高度与温升关系

由图9知,母线槽外壳高度增加其过电压倍数和温升均有所下降,综合考虑安全、磁场屏蔽、阻抗和散热等因素,工程上建议外壳高度在200-240mm之间。

5 改善建议和抑制措施

由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知,关断时间T和品质因数Q对机侧变流器过电压均有影响。因此,对风力系统运行和母线槽设计提出改善建议:

1)应避免在某相电源电压最大值处,关断三相电流。可在任一相电源电压过0处关断三相电流,保证其中一相过电压为零;

3)母线槽外壳高度与其阻抗和温升有关。高度增加其阻抗和温升均下降,可抑制机侧变流器过电压,保护母线槽安全,故母线槽外壳高度应适度加大,工程建议在200-240mm之间。

由于过电压易造成机侧变流器IGBT击穿烧毁,同时反射到机端,对电机绝缘造成破坏。因此,提出抑制措施:

1)变流器内、外和发电机均应加装保护措施。应加强电机绝缘,同时在电机端安装避雷器;

2)在机侧变流器处加装滤波器将IGBT关断时高频脉冲波滤除,可有效抑制变流器过电压。

6 总结

通过研究RLC串联谐振理论,结合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平台,对机侧变流器过电压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在母线槽结构和关断时间等参数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针对变流器和发电机提出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为母线槽设计和变流器保护提供了经验。

猜你喜欢
变流器三相过电压
基于开关电容与双降压变换器的三相AC-AC变换器
浅谈低压三相异步电机启动保护的选择与应用
轨道交通辅助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检测项目分析
电气工程一次设备过电压保护措施的分析
供配电系统过电压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高速列车辅助变流器的研究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地铁辅助变流器的设计初探
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的安全保护功能测试方法
变电运维仪器仪表的管理及维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