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探访中日合作养老机构

2022-01-22 17:58
环球时报 2022-01-22
关键词:福州市护工康养

本报记者邢晓靖

随着全球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月1日在多国正式生效,中日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合作交流被强力激活。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迫切希望将其积累的经验在中国发挥运用,而与RCEP成员国有着密切经贸往来的中国福建省成为最优选项之一,一批中日合作项目应运而生。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随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李天然一行实地参观考察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如图①)、对话多位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发现,日本较为成熟、中国较为薄弱的养老产业或成为RCEP生效后中日合作的突破口。同时,进行本土化改革、寻求专业人士推动,也是项目落地的重中之重。

“家一般的感觉"

从《环球时报》记者入住的西湖大酒店,驱车20多分钟即可到达位于仓山区的福州市社会福利中心。该中心由福州市财政投入3.66亿元兴建,占地38.67亩,总建筑面积36459平方米,设置床位约1350张,是目前福州市最大的养老机构。中心内设有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和与之配套的福州国德医院。

一走进园区,《环球时报》 记者首先注意到了几栋“住宅楼”,各家各户的阳台上晒满了床单、衣物。走进94岁官来宝老人的房间,里面床、衣柜、桌椅、电视等家电一应俱全,还有独立卫浴间,看起来和普通入家别无二致。这不禁让记者想起一位日本养老专家说过的话:好的一养老院就应该营造出“家一般的感觉”。

房间里随处可见的扶手、浴室里的洗澡椅、挂在床头的提示卡片,透露出这里与普通人家的不同之处。在官来宝老人的卡片上,写明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提示其饮食应,低糖低盐,被列为“照护重点”。

90岁的尤永泉住在一个三人间,《环球时报》记者前去参观时,他正在和91岁的室友聊得热火朝天。尤永泉说,他原本是福州人,年轻时在外闯荡,香港、台湾的养老院都住过,最后落叶归根回到福州,想不到这里的条件“一点都不比外面差”“费用还更便宜”。

《环球时报》 记者曾赴日本千叶县一家名为柏小羊园的养老院进行采访,这里每人每月费用为18万日元(约合1万元人民币),管吃管住。木过,老人若想出门,需要租车、雇同行护工,这些都需要按小时额外支付费用。对比之下,国德老年康养中心的价格显然更具吸引力。每月费用根据老人护理等级和房型从2990元至5280元不等,包括一日三餐,老人出行的用车和护工陪同,不需要另外付费。

“网红”“麻神”“暮年爱人”

在“高龄海啸”席卷全球的当下,日本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日本著名人口学家、内阁府民间议员、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昌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教训或许可供参考借鉴,但中国的养老产业需要基于本国国情进行改善和创新。

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教授、留日经济学博士王桥的观点不谋而合。王桥对《环球时报》 记者说,中日在政策上可以互相借鉴,特别是日本建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给予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一定保障。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完全照搬日本模式,中国现在有一些养老机构也做得很好,可以放心养老。

本土化改革也在福州市国德老年康养中心得到体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瞭亮的歌声随着钢琴伴奏,在空气中荡气回肠。在公共活动区域,几位老人聚在一起齐声合唱,一位老爷爷的手指在琴键间起舞。旁边的麻将桌几位老人“砰”“砰”打得飞起,再现“养老院版麻神”。颇为腼腆的“杭州大爷”为追寻“暮年爱人”毅然南下,住在同一家养老院时不时撒上一把“狗粮”……

“中国人爱热闹,最怕寂寞!”福州国德养老集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新国对《环球时报》 记者说,“五花八门的活动贯穿养老院全年日程,运动会、生日会、诗词大会、‘抓娃娃'大会等层出不穷”。护工们也会给养老院老人拍摄一些生活日常,还包括一些医疗场景,.受到很多网友喜爱,有个80多岁的老大爷还因此成了“小网红”。

实际上,中国也在积极吸取日本养老产业中的经验教训。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日本,养老院可谓“一床难求”。日本柏小羊园常务理事马场真子透露称,该园仅有90个床位,却有300余位老人等待入住,排队的话要好几年。而“工作累、薪资低”导致护工的流动率很高,这也让养老机构颇为头疼。

郑新国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国德老年康养中心设有千余张床位,“等位”时间约为3个月至半年。养老护工的月薪约为5000元至6000元,若晋升为医疗护工',每月薪资可升至8000元至9000元。“还有其他一些补贴,我们会想方设法留住护工,因为养老机构人员组成稳定的话,当地政府会按照人头给予相应补贴,”郑新国说。当地政府的支持还表现在尽可能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比如,在养老院门口开设直通地铁站的公交专线,方便全自理老人出行。

合作要靠专业人士“拆墙”

福建省政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驻日本大阪前大使衔总领事李天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正在推动福建和日本神户大学合作建立“中日老年智能与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开展老年痴呆症方面的研究。借鉴日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下一步将推动福建与松下公司合作,共同打造养老社区项目建设和养老人才培养。

李天然表示,要通过这些合作项目,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推动福建乃至全国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开展养老服务业的创新与探索。切实将合作成果辐射至RCEP其他成员国家。

“这几点内容都非常重要,养老是日本较为成熟、中国较为薄弱的产业,RCEP正式生效后,可以成为中日之间率先突破的领域,合作前景广阔。”王桥同时提醒说,但是必须由了解中日两边实际情况的专业人士推动。

这位中日养老领域专家举例称,曾有一家日本福冈的公司在杭州兴建养老院时,试图原封不动照搬日本模式,结果处处碰壁,将原本一年就能开业的合作项目搞黄了。

王桥强调,中日虽然是邻国,但谈起合作中间还隔着一层“纸墙”,需要通过深入沟通捅破。尤其是两国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都有不同,在对接合作的过程中如何疏通,都必须借助专业人士“拆墙”,避免“好心办坏事”。▲

猜你喜欢
福州市护工康养
本期导读
四川地区护工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奇妙的梨子提琴
教育,是一种成全——福州市宁化小学“成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