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局部低温加压法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研究

2022-01-27 09:53麦浩山梁艳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期
关键词:液化切口腹部

麦浩山,陈 静,梁艳萍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1.产科2.沙浦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5)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会增加产妇的痛苦及治疗费用[1-2],影响医患关系,加重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及负担。本文对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300例产妇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局部低温加压法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300例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单胎妊娠产妇,孕周≥37周;具有进行剖宫产术的指征;术前腹部切口部位皮肤完整,无破溃、感染;术前无宫内感染、腹腔感染、脓毒症或其他重要器官的感染。其排除标准是:术后出现宫内感染、腹腔感染、切口部位感染、脓毒症或其他重要器官的感染;术后出现切口部位单纯出血或血肿;未能正常地配合完成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50例产妇的年龄为20~49岁,平均年龄(30.49±5.05)岁;其身体质量指数为16.86~36.05,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6.85±3.50);其腹部切口处脂肪的厚度为1.5~5.5 cm,平均腹部切口处脂肪的厚度(3.16±0.77)cm;其术中的出血量为110~1960 mL,平均术中的出血量(574.37±363.43)mL;其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为26.0~44.4 g/L,平均血清白蛋白的水平(34.35±3.31)g/L;其血红蛋白的水平为78~138 g/L,平均血红蛋白的水平(111.20±12.12)g/L;其中血糖正常的产妇有519例(占79.85%),患有糖尿病但血糖控制理想的产妇有96例(占14.77%),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产妇有35例(占5.38%);其中腹部切口为横切口的产妇有613例(占94.31%),为纵切口的产妇有37例(占5.69%)。治疗组650例产妇的年龄为23~41岁,平均年龄(30.20±4.49)岁;其身体质量指数为21.23~41.80,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7.35±3.88);其腹部切口处脂肪的厚度为2.0~7.0 cm,平均腹部切口处脂肪的厚度(3.05±0.85)cm;其术中的出血量为90~1440 mL,平均术中的出血量(541.05±357.36)mL;其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为23.9~42.1 g/L,平均血清白蛋白的水平(35.67±3.54)g/L;其血红蛋白的水平为84~141 g/L,平均血红蛋白的水平(118.85±13.23)g/L;其中血糖正常的产妇有497例(占76.46%),患有糖尿病但血糖控制理想的产妇有126例(占19.39%),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产妇有27例(占4.15%);其中腹部切口为横切口的产妇有565例(占86.92%),为纵切口的产妇有85例(占13.08%)。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在术后,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产妇采用局部低温加压法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方法是:在术后,立即开始用制冷源、弹性腹带〔康泉昕医用固定带(安平县康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成人中号)〕和无菌敷料(安徽海利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40 cm×15 cm)对产妇的腹部切口进行6 h的局部加压冷敷。每2 h为其更换1次制冷源。详见图1。

图1 加压冷敷示意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严重程度。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是:1)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出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2)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红肿反应、坏死征象及脓性分泌物;3)对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后无细菌生长;4)同时符合以上三项即可判定切口发生脂肪液化[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产妇中有22例产妇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3.38%;治疗组产妇中有4例产妇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0.62%;治疗组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两组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严重程度构成比的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产妇中有8例产妇(占1.23%)发生重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14例产妇(占2.15%)发生轻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组产妇中有4例产妇(占0.62%)发生轻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组产妇中发生轻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占比、发生重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图2。

图2 治疗后两组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严重程度构成比的比较

3 讨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一种常见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4]。近年来,随着我国产妇的高龄化,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升高的趋势[5-7]。目前,临床上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方法包括术前控制患者的血糖、体重、纠正其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术中规范使用电刀等外科器械等[8-11]。但由于剖宫产术多为急诊手术,上述预防措施难以全部实施[12-15]。目前,临床上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的致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局部血运欠佳。患者存在由肥胖、血液高凝状态(包括妊娠及糖尿病等非妊娠因素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切口缝合过紧过密、组织水肿、渗液所致局部高压等引起的切口局部脂肪组织供血供氧不足。2)切口脂肪组织受损。患者切口处的脂肪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及热损伤等[16-19]。用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局部低温加压法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作用机制如下:1)可通过局部加压(详见图3)减少血液、组织液的渗出,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水肿。2)进行低温冷敷可降低腹部切口局部脂肪组织的代谢速率,减少其对供血供氧的需求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进而减少脂肪细胞的溶解。

图3 治疗组产妇切口部位压力示意图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3.38%;治疗组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0.62%;治疗组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产妇中发生轻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占比、发生重度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妇的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用局部低温加压法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产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轻其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严重程度。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观察指标较少等缺点,相关研究结果仍需通过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液化切口腹部
新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工艺流程及设备特点分析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国内外抗震规范液化判别方法的应用实例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精液不液化,就一定怀不上孩子吗?
笑笑不说话
水蒸气液化实验的改进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