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乾育520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22-01-27 15:03祖光曹继权韩丽丽贺东方贺东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郑单父本抗病性

祖光 曹继权* 李 媛 韩丽丽 贺东方 贺东峰

(1河北天和种业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35;2河北省种子总站,河北石家庄 050000)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居所有农作物首位[1-3]。随着社会的发展,玉米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玉米的作用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促进玉米产业发展,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抗旱、抗寒等特性[4-8]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受到重视。

乾育520是由河北乾鼎种业有限公司以TH34为母本、TH36为父本通过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夏播6.75万株/hm2组玉米品种的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98041。该品种适宜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本文介绍了乾育520的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乾育520以TH34为母本、TH36为父本选育而成。母本TH34是由K22×郑58杂交后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 TH36 由(K12×昌 7-2)×K12 经多代自交而成。母本TH34于2005年开始选育,经过南繁北育8个生长世代于2013年选育而成。父本TH36于2003年开始选育,经过南繁北育7个生长世代于2009年选育而成。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乾育520株型紧凑,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株高231 cm,穗位89 cm,株型紧凑,植株清秀,雄穗分枝7~10个,散粉顺畅,果穗筒形,穗长17.3 cm,粒色黄色,硬粒型,穗轴红色,行数15行左右,夏播生育期105 d。结实性好,不秃尖。

2.2 品质特征

2018年委托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结果显示,该玉米新品种容重为778 g/L,粗蛋白质含量10.2%,粗淀粉含量71.59%,粗脂肪含量4.22%,赖氨酸含量0.37%,其中粗蛋白质、淀粉、脂肪和赖氨酸均是以干基计算。

2.3 抗病性

2018年委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乾育520及郑单958的抗病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乾育520的抗病性虽然不如郑单958,但是仍符合品种审定的要求。

表1 乾育520抗病性鉴定结果

2.4 抗倒伏、抗倒折性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试验类型,乾育520的倒伏率、倒折率均低于郑单958,说明其抗倒能力较强。作物的株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抗倒性能,乾育520的株高也小于郑单958。这也是乾育520抗倒性强的原因之一。

表2 乾育520倒伏率和倒折率统计结果

2.5 产量表现

2.5.1 多点比较试验。在10个不同分布区域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共10个品种,2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每个小区4行,行长5 m,行间距为0.6 m,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玉米新品种乾育520产量高、稳定性好。

表3 乾育520多点比较试验产量表现

2.5.2 区域试验。2017年区域试验共设10个试验点,各试验点乾育520的产量均高于郑单958(CK),其平均产量为 9 521.5 kg/hm2,比郑单 958(CK)增产5.7%(表 4)。

表4 2017年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018年区域试验共设11个试验点,除冀农种业试点产量低于郑单958(CK)外,其他试点产量均高于郑单958(CK),乾育520平均产量9 285.2 kg/hm2,比郑单 958(CK)增产 4.2%(表 5)。

表5 2018年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5.3 生产试验。2018年生产试验共设12个试验点,乾育520的天和种业与涿州禾雨鑫试验点产量低于郑单958(CK),其余试验点产量均高于郑单958(CK)。 乾育 520 平均产量为 9 280.7 kg/hm2,比郑单 958(CK)增产 5.2%(表 6)。

表6 2018年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年区域试验与1年生产试验表明,乾育520产量高、稳定性好。

3 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乾育520适合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3.1 播期与密度

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5—25日,种植密度约为6.75万株/hm2,以行距60 cm、株距25 cm最佳。

3.2 水肥管理

播种前,应检测土壤养分状况,再根据养分丰缺情况合理施肥。重施基肥,施三元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注意肥料与种子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烧根;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525 kg/hm2。玉米生长后期,水肥需求量比较大,应及时施肥与灌溉,保证养分充沛。

3.3 病虫害防治

玉米种植之前,应先包衣(戊唑醇)防治丝黑穗病。玉米穗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大喇叭口期可用乙蒜素与苯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等杀菌剂混用(任选2种),喷施1~2次;若发现有穗腐病,应及时清除。整地翻地时,应该重点消杀地下害虫;穗期可用辛硫磷乳油颗粒剂撒进喇叭口内防治玉米螟。玉米螟密度低于250头/百株的田块可以用白僵菌、灯光诱杀等生物与物理方式进行防治[10]。病虫害防治的同时,应关注玉米田杂草的清除,这是由于杂草不仅会滋生和传播病虫害,也会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3.4 适时收获

玉米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以免影响其产量与品质。乾育520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果穗苞叶变黄干枯、80%以上籽粒变硬、乳线消失黑层出现时籽粒最为饱满,为玉米完熟期,应及时收获,并晾干脱粒。

猜你喜欢
郑单父本抗病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横亘20年郑单958依然市场唱主角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不同密度对郑单958 产量的影响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