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创作“舒适圈”《最强大脑9》:社会化议题升维脑力竞技

2022-01-29 18:30冯刚
综艺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微缩王刚脑力

冯刚

一年一度的“最强脑力”对决,科学竞技类节目《最强大脑9》于1月14日在江苏卫视播出。这档已经“九岁”的季播节目,以兼具趣味性和高难度的脑力竞技,见证了多位“脑力之王”诞生,展现了“人机比拼”等竞技名场面,积累了一批忠实观众。

新一季,主创团队跳出创作“舒适圈”,升级节目模式和赛制,考验选手综合能力。

“增加社会化议题很冒险,可能会违背节目‘老粉对纯粹比赛的期待。”总制片人王刚表示,主创团队进行了生活化、社会化的创作尝试,希望观众看到脑力强者做出更具“社会性”的抉择。

“高龄”综艺的新鲜感

为避免审美疲劳,《最强大脑》不断挖掘新看点,不止于往季的中外精英团对抗赛、“脑力天梯榜”……节目组持续创新任务和赛制,力图保持节目的新鲜感。

本季,为选手配备“资源卡”成为新看点。比如,首轮赛事“乾坤魔方”要求选手在5分钟内找出魔方拆开的正确图片,嘉宾团与选手直呼“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据规则,选手可选择用三张资源卡换取“加时赛”挑战,如获胜可助力整个团队获得加时,挑战失败则扣除本人的资源卡——是牺牲个人利益,成就团队;还是固守资源,静待个人战获胜,选手将面临任务环节之外的选择。

这正是主创团队走出往季“象牙塔”,为节目融入社会化议题的尝试。总导演岳淇任表示,《最强大脑》给“路人观众”的印象是“烧脑”“看不懂”“不明觉厉”,主创团队也因此陷入创作悖论——核心受众因为节目足够硬核而对其深爱,“但对于更多普通观众来说,这种硬核带来的是距离感。”

从首季开始,《最强大脑》以“人类脑力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为创作主题。人机大战、“黑客马拉松”等赛事,用极限压力倒逼选手的极限脑力。在保持底层创作逻辑的基础上,今年主创团队对“脑力极限”融入了新思考。

王刚表示,以往节目更强调个人英雄主义,选手通过纯粹的脑力比拼,完成挑战并角逐冠军。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面临和现实生活相似的复杂局面,个人不能仅靠脑力,还需要眼界格局和思维深度。

因此,今年选手面临的不再是“几进几”的胜负压力,而是一个个复杂的阶段命题。如第一阶段,节目组并未限制淘汰人数,而是强调“合作共赢”。“想要全员过关,就必须有人站出来协调团队关系,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王刚表示,在此过程中每位选手的纠结和决断,更能展现“最强大脑”生动、鲜活的一面。

升维考察选手综合素养

本季在原有六维能力(观察力、计算力、推理力、记忆力、空间力、创造力)考核框架基础上,增加决策广度、认知高度和思维深度三方面的考验,注重考察选手智商之外的综合素养。

“能力强的人是否理所应当在团队中承担更多责任?”“面对一个可能损害他人利益但对我很重要的机会,我该去争取吗?”对于类似问题,“观众可以看到这些‘聪明人如何取舍。”王剛介绍,“6+3”的升级并非考察范围的简单扩大,六维更像是平面的能力分布,符合大众对“学霸”的认知,三度思维则是纵向的提升,是抉择、格局和预判的综合性考量,可以考察选手面临难题时的破局能力。

岳淇任表示,今年的slogan(口号)是“升一维,去突围”,主创团队从底层逻辑上重新审视节目追求的“脑力极限”,大幅增加真人秀空间,挖掘选手未被呈现的一面。“以往是搭建赛场,今年更像是微缩的社会场,把形式逻辑的脑力比赛,提炼成非形式逻辑的议题。”

今年的嘉宾阵容体现了“社会感”,其中既有华南师大心理学教授攸佳宁、热门科普作家河森堡等被王刚称为“BookSmart”(书本智慧)的学术领域代表,又有工程师出身的导演易小星及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精算系的脱口秀演员呼兰等“StreetSmart”(街头智慧)的实践型智慧代表。他们作为常驻嘉宾,将会迸发不一样的火花。

微缩的“小社会”

历经9季,《最强大脑》已在国内综艺市场拥有一席之地。通过不断创新尝试和创作总结,王刚认为,无论何种品类的脑力节目,在追求竞争激烈感的同时,其核心仍是对人的呈现。

“比赛只是载体,我们只是构建了舞台。”在王刚看来,这些普通人眼中的天才,面对难关、做出抉择时,所展现的坚定意志和果敢决断,才是最打动人的。岳淇任也表示,垂类素人节目的核心是选手,他们的世界观、语言模式、行为模式等共同构成了立体的人物。

本季选手构成也体现了多元性。除了名校精英,如来自清北、浙大、同济等国内高校和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学府的选手,还囊括了律师、医生、设计师、航天工程师、退伍军人乃至网红等多样职业属性的选手,构成了微缩的“小社会”。王刚表示,观察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模式的选手在面对相同情境时会做出何种选择,会让节目更有趣。

猜你喜欢
微缩王刚脑力
蝉来了
微缩模型展 栩栩如生夺人眼球
笔尖上跑火车
酷世界
脑力百分百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
名人读意林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