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坚守与创新

2022-02-05 09:46李菊娟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版面报纸稿件

文 李菊娟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业态的丰富创新,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从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作为报纸编辑,一方面应该坚守传统媒体的优势和作风,另一方面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加强对新媒体传播方式的研究和运用,努力转型成为全媒体编辑。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融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追求“快”,而传统的报纸新闻生产过程,需要经过采写、编排、印刷等流程,时常不能实现当天新闻当天发布,相较于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上差距较大,导致新闻时效性赶不上新媒体。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年轻一代喜欢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和观点,也乐于分享各自的想法,而报纸却缺少让读者抒发自己想法的互动机制与交流平台,造成其阅读兴趣不断降低。作为报纸编辑,应该正视纸质媒体自身的局限性,对自己原有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将其和互联网技术有效地整合起来,制作出吸引广大受众的内容,提高自身影响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从来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无法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融媒体时代,报纸编辑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报纸编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宣传报道中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宣传好、阐释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正把政治方向、政治要求体现到编辑的工作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确保新闻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工匠精神雕琢新闻作品

坚持精品意识。报纸编辑要用好主题报道、深度报道等“看家本领”,精心生产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传播内容。精心选稿,报纸编辑要对稿件进行编辑、整合,形成综合化、系列化、深度化的呈现,如系列报道、主题报道、典型报道等,彰显报纸深度、系统、权威的优势。精心编辑,报纸编辑要对新闻的标题、段落、词语乃至标点进行精心推敲、修改、提炼,打磨出精品稿件和版面。

坚持严谨作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个错别字、一处数据有误、一种表述不恰当,都有可能损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给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带来负面影响。在海量的信息冲击下,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愈发难以甄别,同时也给报纸编辑带来较高的工作难度。因此,报纸编辑要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不断提升对稿件的筛选与甄别能力。编辑的严谨作风,要体现在对稿件内容的勇于质疑上。在稿件的政策错误、字词错误、结构错误、常识错误等方面敢于较真,用挑剔的目光编辑加工稿件,才能给读者带去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报纸编辑每天面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新闻稿件,需要注重自我提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报纸编辑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业务修养,有扎实过硬的文字基本功、过硬的新闻语言加工能力,能够从大量的新闻稿件中选出最有新闻点的稿件并进行深加工,为读者带来优质的新闻内容和良好的阅读体验。

坚持工匠精神。编辑工作是项脑力活,更是细心活,工作时绝对不能三心二意,一目十行,一旦放松警惕,可能就会让错误成为漏网之鱼。融媒体时代,追求“短、平、快”是很多新媒体编辑的“必备技能”。但对于报纸编辑而言,坚持对稿件、版面的精雕细琢,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仍然是不变的追求。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在谈到出版人应该具备的工匠精神时,提到了三点,即对文字的敬畏、继承与创新并重、奉献精神。对于报纸编辑而言,工匠精神体现在对精品稿件和精品版面的追求上。报纸编辑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舍得下“绣花”功夫,精准策划选题,精心打磨稿件,打造精品版面、品牌版面。工匠精神还体现在沉得下心、静得下气、耐得住寂寞上。报纸编辑就是需要安静的工作。作为一名编辑,只要面对稿件和版样,心神就要马上平静下来,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稿件的修改和编发,守住工作原则和职业道德。报纸编辑还要保持一颗奉献心。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岗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干净的稿件、漂亮的版面,编辑的奉献常常被忽略。因此,报纸编辑要对岗位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服务意识,才能甘于吃苦不怕吃亏,在苦中找乐。

充分认识转型发展的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坚守传统报纸编辑优秀品质和作风的同时,报纸编辑应充分认识报纸编辑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才能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满足读者需求。

加强新知识的学习。报纸编辑要紧跟媒体融合发展的脚步,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积累业务经验。一方面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理论素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是注重向身边老编辑、老前辈学习、从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

加强交流互动。在常年相对稳定的编辑工作环境中,许多报纸编辑早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和僵硬的工作思维,驾驭新媒体技术的能力较弱。一些编辑对业务工作的认知,也停留在修改和审核文稿上,与采写端沟通较少。在融媒体时代,编辑应该是采写“供给端”与受众“需求端”的沟通桥梁。报纸编辑不仅要自觉提高自身新闻统筹能力,保持新闻敏感,合理策划选题,主动与记者进行新闻前期策划、后期写作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共同策划重点报道、系列报道;同时,报纸编辑也应该广泛关注读者对新闻专题的看法与建议,结合读者群兴趣与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闻框架以及增设不同主题的版面,实现报纸编辑与读者的双向良性互动。

表达方式多元。融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工作不再单单局限于传统对稿件的编辑和文字的取舍,而是要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挖掘出更新颖的角度,提炼出读者更感兴趣的信息。这就要求编辑在版面制作的过程中提升编辑思想。传统版式中,含有大量的文字信息,如今已逐渐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媒体融合的推进,对报纸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在稿件编辑中,需要对稿件重新排列组合,提炼主题,形成专题性报道、系列报道;为篇幅较长的稿件增加引言和小标题等,既可以突出新闻点,也可以让稿件易读。在版面呈现上,增加版面元素,通过手绘插画、图表等形式,优化文字和图片的组合,让版面看起来更加立体可读。

拓宽传播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产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传播渠道,大幅优化了传播速度,降低了传播成本。报纸编辑应当树立互联网思维,不仅要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不断丰富报纸的内容结构,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还应当熟练掌握和使用当下热门的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小视频等,以青年人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形式将稿件、版面进行二次传播,提高新闻内容的阅读率,扩大新闻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版面报纸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版面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