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 致青春8位宁波优秀青年代表分享奋斗励志故事

2022-02-05 21:07
宁波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考古宁波海洋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5月11日举行的宁波青少年学习贯彻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精神座谈会上,8 位宁波优秀青年代表分享了各自砥砺奋斗、不负青春的故事。本刊特对他们的发言予以摘登,让读者共同感受宁波青年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

勇攀科学高峰展示宁波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今年是我在宁波奋力奔跑的第8个年头。团队的努力获得了回馈,我们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及成果输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打造了150人的海洋材料科技创新铁军队伍。我们参与了多个国家级重大工程,还和宁波多个骨干企业合作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多个核心产品替代进口,产生了具有宁波辨识度的重要影响力。

我和我的团队深知,成绩属于过去,奋进正当其时。在全球气候挑战、清洁能源挑战等不断出现的今天,我们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继续探索前沿技术、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勇做奋进者、搏击者,向全球展示宁波青年的气度与格局、责任与担当!

——宁波市委委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党委委员、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立平

小星星也能闪耀独特光芒

我保护同学被刺8 刀的事情发生后,来自社会各界的祝福和支持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是温暖且具有正能量的。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和台风“烟花”影响宁波期间,我都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我还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青年讲师团活动,以青年宣讲员的身份,把好声音和正能量传播给同龄人。

这些微不足道的付出,让我获得了很多荣誉。去年,我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11月5日,我和其他全国道德模范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这是我最难忘的时刻,也是对我巨大的鼓舞。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即便是一颗小星星,也能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我有一个小小的目标,那就是大学毕业后,要把崔译文青年工作室打理好,继续用接地气、冒热气的“青言青语”开展宣讲,带动更多青年成为志愿者,让更多人在宁波看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气神!

——崔译文青年工作室负责人 崔译文

青春扎根稻田 十年磨砺一剑

种粮的这10年,我体会到了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也体会到了种粮的辛苦。创业初期,由于技术不行,水稻产量常“吊车尾”。2013年10月,我被“菲特”台风折腾得够呛,忙了一年,一算账亏了近10 万元。创业失败带来的挫败感,让人迷茫、胆怯。但在师父、区里镇里专家和家人的支持下,农场逐步转亏为盈,并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如今,农场水稻种植规模达到2700 亩,种植技术也排在全市前列。我也有幸收获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浙江省粮食保供先进典型等荣誉。

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这一殷切嘱托,在传承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青年优势,向党和人民展示宁波农业的青年力量,是多么青春、多么踏实、多么充满希望!

——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 汪琰斌

把单项冠军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受制于国外技术装备垄断,我国海洋脐带缆长期依赖进口。在英国留学期间,我接触到海洋脐带缆这种用于深水油气开发的特种线缆,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想要在这一领域闯出一条国产化新路。

毕业回国后,我开始组建团队研发海洋脐带缆,并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经过10年奋力奔跑,东方电缆已成为我国唯一实现海洋脐带缆产业化的企业,也成为该领域的单项冠军。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听了总书记的话,我们的干劲更足了!下一步,东方电缆将坚持数字化改革,努力把未来工厂打造成为行业领先的灯塔工厂,为推动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夏 峰

到大海里“游泳” 彰显宁波文博力量

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考古,荣获中国考古学界最高质量奖项田野考古奖;与浙江省考古所等单位联合发掘的井头山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0 多年来,我们的团队水陆考古并进,通过一次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树立起宁波海洋考古在全国的新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当前,宁波正在发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发挥青年优势,重点开展海洋沉船考古,溯源海上丝绸之路,探索中国海洋文明起源,奋力为宁波创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海洋考古的力量。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副主任 林国聪

与宁波一起 向上向未来

宁波拥有发展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但这个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病害。因此,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创业想法:如果能用技术实现病害的“早鉴定”“早防范”,不就能帮到养殖户了吗?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踏上了探索病因的研究之路。然而,我们很快遭遇了一个世界级难题——无法在实验室直接培养病原菌。整整一年时间,没有取得一次成功。但我始终认为,不管多难,趁着年轻我还是要再努力一把。在无数次试错中,我们最终于2020年建立了风险预测模型,并成功预测了多次大规模病害。此后,我和小伙伴们着手创业,筹建了宁波绿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我的创业故事才刚刚开始,也期待更多青年和我一样,在宁波这片沃土上一起向上向未来!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博士在读 陆嘉祺

以青春的名义 当好“守门人”

今年元旦凌晨,北仑突然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整个社区被划入封控区和管控区。我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冲锋在前、连续作战,与广大群众一道,守牢了“小门”,护住了家园。

这15 天,我真切体会到,撸起袖子冲上去了,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15 天,我也真切体会到,青年是社区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一位名叫彭新平的青年集卡司机,就从滞留人员变成了志愿者,还主动加入“关爱集卡司机团建联盟”。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已成为社区治理的常备军和中坚力量。

无奋斗、不青春。基层工作13年,我没有闪闪发光的成就,更多时候像是一束微光。接下来,我将继续扎根一线,以青春的名义当好“守门人”,汇聚微光,努力为更多人照亮前进的路。

——北仑区新碶街道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 周晶晶

牢记殷切嘱托 彰显“硬核”力量

桥吊是码头上最大最高的机械设备,我的工作岗位就在那里。经过刻苦磨炼,工作一年后,我成为桥吊班效率突击队队员和班组的骨干成员。为让这门技术更规范,20 多年来,我不断完善更新操作法,于2020年4月将之重新整理命名为“竺士杰工作法”,并向宁波舟山港全体桥吊司机推广运用。近期,我又开始研究5G 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桥吊操作中的应用。很多人说我懂创新,其实只要肯动脑、多钻研、多练习,任何人都能创新。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考察时,叮嘱我们要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今后,我将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团结身边的青年,攻克更多技术难关,为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增光添彩。

——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 竺士杰

猜你喜欢
考古宁波海洋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一图读懂宁波
“考古”测一测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