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研究

2022-02-06 17:20菅康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宗教观信教信仰

□菅康康 赵 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否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仅直接影响其个人发展,还关乎着国家未来。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高校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信教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宗教本身的影响力。宗教由来已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常被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和愚昧劳苦大众。宗教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其独特的建筑、绘画、文化作品等艺术作品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圣经,里面有很多通俗易懂的故事,既通俗易懂又很有哲理,很受大学生的欢迎,有的大学生错误的把圣经理解为接触西方文化的窗口。

现在的宗教跟过去大不一样,不再是深山古寺,反而很多的宗教场所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宗教建立了门户网站,里面各种教义和学习的视频资源,丰富多彩且引人入胜。很多宗教人士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流行网上交流方式,建立公众号,发送生活感悟和心灵鸡汤。这种“心灵鸡汤”让很多未经世事的大学生“受用无穷”,从而慢慢对宗教产生感情,有的甚至走向信教之路。

(二)社会及家庭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转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也非一片净土,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当今社会行为失范事件频有发生,如“扶人成被告”、“医托与医闹现象”等事件的出现造成大学生价值观上的冲突和紊乱,使大学生出现信仰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很多大学生在迷茫和困惑中没有从现实找出路,而是试图从宗教中寻找答案。同时,西方的一些宗教、邪教趁机利用各种途径向青年学生宣传宗教思想和观念,使不少学生误入歧途。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这些人之所以选择上天堂的道路,只是由于他们在地上迷了路。”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将未来的成功寄希望于“万能的神”,迷信神灵,妄想不劳而获。

家庭教育在人成长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信教的大学生不是“理解后信仰而是信仰后理解”,很多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参加宗教活动,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严格按照宗教教义和教规来生活,这也给教育和引导带来了机会。另外,像伊斯兰教这种宗教在我国西北地区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后,就会在人们的思想文化领域中形成一种信仰传统。在这个地区土生土长的大学生即使没有皈依宗教,也对宗教会有些暧昧的态度,进入大学后,在非法家庭教会或团契的影响下会更容易接受宗教。

(三)高校在管理引导中的失位。大学生信仰宗教人数不断增加,不能简单把责任归咎于高校。但是在招生规模的扩大情况下,高校在师资引进和培养方面确实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有的高校在师资引进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政审程序,对教师的信仰没有知根知底,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教师会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学校里传播宗教观念。现如今高校学术讲座活动很多,有的在举办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审批制度,有的学者会借讲座宣传宗教活动,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大班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很多,很多教师不熟悉自己上课的班级,跟学生之间没有交流互动,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课堂上讲的理论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减弱,课堂教学趋于形式化。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方面的特点

(一)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大学生充满朝气,是一个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新想法的群体。大学生对新的文化和思潮不排斥,很容易受新思潮和文化的影响。在基督教的传统节日平安夜和圣诞节会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宗教场所参加活动,其实大部分人未必信仰宗教,只是感觉好玩有意思。有的大学生佩戴十字架或佛珠等饰品,当有人问起他们是否有宗教信仰时,很多人回答是感觉好玩和新潮。总的来说大学生对宗教的看法大概有五类:一是不信仰;二是不信仰但也不排斥;三是喜欢但不信仰;四是信仰但不严格按照教规教义生活;五是信仰且严格按照宗教要求生活。其中大部分学生属于前四种情况,第五种情况的相对较少。

(二)大学生释放自己“爱”的心理需求。青年大学生有热情、有青春活力、有责任爱心和正义感,他们没有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乐于通过志愿服务和其他方式来分享爱心。很多宗教都在极力的宣扬“仁爱”,这也是宗教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基督教提的“爱人如爱己”、伊斯兰教提出的“至仁至慈”、佛教提出的“普度众生”,这些对负有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的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日益世俗化,呈现于社会发展契合的特点,有的宗教团体承诺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也给处于就业竞争压力下的大学生很大的诱惑。

(三)大学生中出现信仰缺失情况。大学生中出现信教情况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仰缺失。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有的家境贫寒,有的心理或生理上不健全,有的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在面对学业的压力、生活的苦恼、社会的诱惑时,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不懂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辩证唯物主义,最后只能借助宗教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思想的困惑。另外,同伴效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选择。大学生基本是同龄人,在心理特点、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大家的价值观念也容易相互影响。比方一个寝室共四个人,有三个人信仰基督教,另外一个同学如果信仰不坚定就会慢慢受此影响参加各种宗教活动。

三、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和引导的对策

(一)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工作。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要提高处理宗教问题能力,把宗教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动落实宗教工作决策部署。[2]”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将其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把宗教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建立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的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开展全校师生宗教信仰情况摸底调查;加强教学管理,防止个别教师利用教学活动传播宗教;规范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杜绝任何组织或个人在校内组织和宣传宗教活动;要加强网络监控,防止个别组织和个人利用校园网传教。宣传和统战部门要向大学生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宗教政策,整理和发放相关宣传资料,要加强与地方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保卫部门要及时掌握和了解学校周围的非法家庭教会活动,与地方公安局、国安局等建立联系机制,齐抓共管,全方位做好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工作;学生部和团委等部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用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凝聚人心。

(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2]宗教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可能马上消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将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就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引导的过程中党和政府是主体,但必须要尊重宗教的发展规律;要学会尊重和团结宗教人士,与他们广交朋友,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另外,一种宗教能适应所在社会的发展,它的生存和发展就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反之,如果一种宗教不能适应所在社会,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三)尊重和分类引导信教学生。要做好信教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尊重是前提条件。信教学生合法参与一些庆祝宗教节日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不予以干涉,不能因为有的同学有宗教信仰而孤立和歧视他们。既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伤害或者阻止学生的宗教感情,也不能对信教的学生置之不理,放任他们参与宗教活动。大学生不是一出生就信仰宗教,有很多同学经过教育和引导也会改变自己的信仰。比如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对宗教也曾产生过兴趣,他的宗教课老师认为:“他(马克思)的基督教义和训诫知识十分明确而有根据。他相当了解基督教会的历史。[3]”青少年马克思的思想中还弥漫着有神论的色彩,“宗教本身也教海我们,人们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3]。虽然马克思青少年时期曾经跟宗教有过暧昧,但丝毫不能否定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无神论者存在。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并不是鼓励信仰宗教。习近平曾指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在信教学生的引导过程中要分清不同情况做好分类引导。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大体分为四类,一是承认信仰宗教,但是没有明确何种信仰;二是明确信仰何种宗教,只是形式的信仰;三是明确宗教信仰,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平常并不遵循教义和教规活动;四是明确宗教信仰,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按照教义和教规生活。前两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教者,他们只不过是从人文关怀、艺术形式或其他某个方面认可宗教,要积极关注并将其作为教育引导的重点,经过教育和引导这些同学会极有可能转变信仰。对于第三种类型的同学既要对其进行引导,又要告知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参与宗教活动,在重大宗教节日或活动中要对其密切关注。第四种类型的同学比较少,但教育引导的压力最大,要安排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关心和帮助。

(四)提升“两课”的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宗教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5]。“两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够指引同学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科学地分析和掌握宗教的起源、发展和本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里可适当讲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有神论进行有力批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里可重点讲述我国的宗教政策及宗教的发展变化情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里可适当讲解近、当代西方基督教来华传播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法律基础”课里要向学生介绍一下宗教法律法规。“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开展一个宗教专题的教学课程,重点讲解邪教组织及其危害。

要特别重视“两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两课”教师应经常参加政治学习或集体学习,深入社会实践。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在授课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多进行实践,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远离空想,远离宗教诱惑。“两课”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不能期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习近平曾指出:“要加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更好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6]”“两课”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把课堂当做理想信念的宣传站,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宗教有一定的心理调适作用。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经济困难和情感等原因造成的压力时,会出现种种心理困扰,在他们这种困扰得不到解脱的时候宗教就成为大学生心理的一种寄托。目前高校里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宗教就容易趁虚而入,很多同学就会选择信上帝、信神学,把宗教作为“避风港”,把一切交给不可知的外部力量。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更加注重研究信教学生和对宗教存在模糊认识学生的心理机制和规律,满足大学生心理疏导的需要。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耐挫折能力,从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及健康的人格、学会情绪调节等方面人手,为大学生建立强大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

猜你喜欢
宗教观信教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析哈贝马斯的“内在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