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混合教学探索

2022-02-06 17:20□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融合信息技术

□赵 迪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在众多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慕课等在线教育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各地的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社会参与。慕课对大学教育的冲击使得国内外学者认为慕课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方法[1~3]。同时学界内外的人认为慕课的学习效果和结业率较低,而且未必能够大规模开放,同时也不能取代面对面的教学过程[4]。因此,既有研究较多探讨了如何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教学相结合。这些探索主要聚焦于某一学科或专业,主要关注课堂讲授、讨论和答疑等与在线教育的结合带来的效果[5]。但是对于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此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本文计划以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即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为例,解析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问题与需求

社会工作是一个致力于采用专业化的助人方法促进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健康发展,加强其功能和提升其发展潜能的学科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实务导向和应用导向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在我国一直以来深受困扰的问题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习和专业实践的督导与辅导问题。第一,受到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机构社会工作者水平和制度安排的影响,目前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和实践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数量有限,专业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也使得专业教师难以随时跟踪和督导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实践过程。第二,课程实践教学受限于实习基地和实习督导的薄弱,更多停留于实验室中的角色模拟和扮演,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其专业效能感和认同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亟需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实现多人在线指导与线下面对面的小组辅导。这将会创造极大便利,同时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融入、现实的问题情境,也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认同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缺乏专业及时的督导,专业能力成长迟滞。专业课程实践的项目较为多元化,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平台,使得老师和学生可以即时沟通。如果老师限于时间精力,无法深入参与每个项目的实际调研,面对面的小组讨论与指导亦缺乏扎实依据。

综合以上所述,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信息技术融合势在必行。信息技术融合将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效能感和专业认同感。最终促使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也有助于建立专业特色优势,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迈进。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践教学的融合相关的探讨仍然很少,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混合教学的意义与路径

(一)专业实践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融合、课堂教育与课程实践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对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课堂外与课堂内教育教学研究形成互补与反哺。传统的课堂教育和课程实践教学,教师对专业实践的参与度比较受限。教师对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力受到教师的社会调查经验和对现实社会问题敏感程度的限制,对学生的辅导和督导难以深入。学生的兴趣也难以充分调动起来。借助于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交流互动,便于更加细节化的指导和学习。从而形成课外实践反哺课堂教学的局面,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实现共同的成长。

2.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有利于促进教学、社会服务与研究的融合性发展。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高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得以持续的更新,研究工作能够从学生的课程实践调研中获得源源不断的丰富的最新资料,从而为研究提供灵感的来源。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尝试将专业所学的理论、方法与价值贯穿到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中,力求改善服务对象的处境,增进其福祉。这无疑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表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课程实践过程得以全面发展。

3.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塑造和强化课程特色。课堂教育与课程实践教学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高校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特色化的课程。线上线下,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媒体视频、图片等形式融合组成的课堂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但学习到真正实用的实操技能,同时也使学生的沟通、组织、分工合作的能力得到加强。新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学生对视频录制、剪辑和微信公众号的设计与运营等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因而这种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特色化课程将会升级专业课程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互联网在线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已经有较大的发展,主要运用于远程教育和市场化的教育培训领域和辅助性的学校教育,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在线教学变成各领域尤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授课方式。互联网在线教学如何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值得探究。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与在线教育的融合着重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课堂教学为主,在线教育为辅。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课堂上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也不能取代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课堂教学对学生是一种督促,也更加具有仪式感。根据笔者课题组的调查访谈,我们发现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单纯的在线教学更好。但是在线教学可以有力地辅助课堂教育,为其提供教学技术的便利。二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签到、批改作业等。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签到和批改作业,占用时间较多,不利于对学生的监管和指导。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定位签到和线上批改作业,能够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三是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在线教育的融入可以通过为课堂教学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软件、生动的视频形式的案例资源,供师生讨论学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制作和共享小视频的平台,展现学习的体验、收获和作业完成情况。这种生动有趣直观的呈现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感。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结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很多专业课程开设有专业性的课程设计,专注于提升学生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不同于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工厂车间和实验室开展实践,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的工作对象是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更多以弱势群体为主。信息技术的延伸性和开放性为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1.在线教育平台为课程实践提供标准化的平台,便于督导和老师及时介入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开展和深入。课程实践中学生分散到城市和农村的社区或学校或医院开展具体的实践,专业教师和督导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使得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细节化指导。传统的实验室角色扮演虽然有其价值,但是相比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的互动与学习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和隔膜。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标准化流程,可以使学生及时反馈每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和他们的处理方法等,便于指导老师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和指导。

2.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录制视频,呈现实践成果。传统的课程实践设计报告方式以调查报告、专业实践和实习的笔记或者角色扮演的剧本与实验室角色扮演视频录制为主,限制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效能感。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宗旨、价值观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凭借信息技术平台,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便利,学生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并对视频加以剪辑的方式呈现其社会实践的成果和问题,并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以便老师和学生共同予以讨论交流,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3.课程实践教育与信息技术平台的融合以专业特色和创新创业为抓手,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实践教学注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时,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有利于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兴趣。现实的问题永远比书本上和头脑里想象的要复杂和棘手,直面和学会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帮助增进弱势群体的社会福祉,有助于提升专业效能感和专业认同度。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和方案、鲜活的社会问题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凭借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办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社会企业或者创新介入方案,改善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学案例分析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课程介绍。个案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技能与价值伦理等为有需要的个人提供一对一的个别化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以增强个体的社会功能,增进其社会福祉。区别于心理咨询工作,个案社会工作更加注重个人所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的相互影响,采用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式为个人提供物质帮助、链接资源、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等服务。个案工作也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注重个人的自主性,尊重个人的能动性,以平等、公平正义和自主为价值原则,促进求助者的自决自主发展的能力的提高。

(二)在线教学平台介绍。陆由是一个专业的实践教育云平台,是上海积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专业的面向高等教育的新型在线教育品牌。该在线平台具有专家课程、创新实践方法库、大数据智能反馈、直录播/在线会议的功能。同时,可以协助老师共建课程、聚合最新案例等。最重要的是该平台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方法类软件、热门领域软件、实习实践类软件和资源库软件。这些在线的软件和工具涵盖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诸多方面,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的项目管理、项目评估和项目督导具有巨大的助益。

(三)基于在线教育平台的专业项目实践竞赛。南京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二和大三的学生经过学院的选拔,6名学生脱颖而出组建了一个叫做“萤光”的社工团队参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该比赛依次包括线上知识竞赛答题、实务赛和现场答辩三个环节。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均已修读完个案工作的课程,对陆由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比较熟悉。在笔者和另一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组织学生召开团队的辅导会议,建议学生采用实际场景中的社会工作案例,开展实务比赛。随后,我们作为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联系到南京市的春晖社会工作服务社,通过春晖社会工作服务社在江宁区的偏远农村地区的小学找到一名急需帮助的四年级学生。这名小学生因为家庭隔代养育、父母教育理念的冲突以及学校老师学生的排斥使其不愿意继续到学校读书,辍学在家。该项目的目标在于通过改善其家庭和学校的社会环境帮助其复学。在此过程,尤其是前期,教师密切介入,帮助学生联络和接洽,建立合作关系。在之后的一个月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通过多次访谈、观察、走访学校老师等方法收集需要帮助的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环境因素资料。最终根据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精准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案。在获得服务对象的同意后,全程录制视频参与线上评审,为了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服务对象和相关人员的面孔被打上了马赛克。

最终,该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均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有所改变,小学生在后期的跟踪介入中复学的希望也更大。萤光社工团队也在第一届陆由杯大学生社会工作知识技能竞赛中击败其他100多支团队,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但因为1分之差,失去了现场答辩角逐特等奖的机会。在整个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很高,态度也非常认真,对于学习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充满兴趣,每个人在项目中根据自己的分工,向在线系统上传自己负责模块的内容,最终由老师审核。对于视频录制,学生也充满了热情。在后期的视频剪辑中,学生主动参与到视频的后期编辑处理中。

四、反思与建议

(一)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教育,教学设计的灵活性更大。这次专业课程实践是通过专业竞赛的方式实现的,比赛自有其结构。但是对于一般性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应当突出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定位,同时通过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混合教学的考核[6]。

(二)混合教学中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问题。本次课程实践以前期的线上和课堂教学为基础,然后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竞赛和实务竞赛。线上和线下融合较好,避免了两张皮的问题。推广课程实践的混合教学,需要注意在线平台在知识、方法、案例示范与实训的无缝对接,走向融合性的混合教学[7]。

(三)视频剪辑和后期处理中专业化的信息体现的不够充分。项目的视频录制,由于缺乏经验,在与聘请的专业视频录制人员合作时沟通不到位,导致视频剪辑和后期处理中专业化的信息体现的不够充分。这也提示我们在今后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比如视频录制、视频剪辑等,同时加强与视频录制人员的信息沟通,从而将项目的专业性操作步骤和流程体现在视频中。进而,视频呈现和报告项目实践的效果会更加突出。

五、结语

南京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前期陆由线上平台教学的经验基础,结合现实中的社会问题,通过收集资料、评估需求,为其制定系统化的介入方案,以帮助有需要的个人恢复和增强其社会功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和融入家庭生活。在依托互联网在线平台,融合视频录制和线上交流与评审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相关的隔代养育造成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社会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介入的方法与技巧有了更切实的体会和提高。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的教学与实践形成互补与良性反馈。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信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教育可以推广到更多学校和课程的教学中,达到改善教学效果,提升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融合信息技术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