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的财政政策选择

2022-02-08 05:32郭艳娇
地方财政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扩大内需基础设施消费

郭艳娇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3月份以来,受疫情复发和经济下行等叠加影响,我国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推出6方面33项措施,其中包括6项稳投资促消费举措。

当前时点下的扩大内需,既是长远之策,更是当务之急。结合中央会议要求和改革举措,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加强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等设施。抓住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契机,加强城镇、农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城市,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培育消费不仅需要通过提升传统消费升级、培育壮大新兴消费和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等,激发消费活力,也需要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提高消费能力,还需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体系等,改善消费环境。三是建立和完善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近期,中央密集出台系列文件完善体制机制,如《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等,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保驾护航。

为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作为,强化财税政策支持,释放内需潜力。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截至6月末,2022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并要求8月底基本使用完毕。受专项债券加速发行使用的带动,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二是大力支持促消费。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农产品等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聚焦汽车、家电、餐饮、零售等重点领域,通过税费优惠、消费券、补贴等形式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通过降低企业社保费用、实施稳岗返还、加大职业培训投入等政策保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三是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增值税留抵退税和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等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增加企业现金流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提高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意愿,激发市场活力。

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在落实好各项政策的同时,还需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强化财政金融协同,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更好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提高支出质量,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环境建设支出,完善消费体制机制。增加教育、医疗、社保和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支出,稳定消费预期。四是优化制度供给。加快清理废除财税领域内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改革阻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财税制度等。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基础设施消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强乡富镇对扩大内需的影响——基于十年来乡镇发展的研究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