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定位与建设方案

2022-02-08 09:07张亚楠唐伶俐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5期
关键词:广电融合人才

张亚楠 唐伶俐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2020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力争用1至2年时间,新型传播平台和全媒体人才队伍取得明显进展,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精品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信息和服务聚合能力、先进技术引领能力、创新创造活力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在赢得广电媒体融合这场接力长跑中是关键一棒。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人才需求困境成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掣肘,如何打造全媒体人才队伍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本文基于广电融媒体现实人才需求困境,以注重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定位,探索广电融媒体人才的未来培养方案。

1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需求面临的困境

人才建设是广电融媒体建设的头等大事,但其常常容易被忽视。随着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纵深推进,人才的不适应性也愈发凸显,很多新媒体业务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复合型人才供需失衡

广播电视的媒体融合发展,改变了内容生产人才的能力构成,复合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紧缺。首先,从源头来看,广电融媒体需要的是具备图片处理、音视频剪辑、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个性化新闻生产等多样化能力的新型融媒体专业人才。然而,大部分新闻传播院校对于学生新技术、新媒体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跟不上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其次,广电融媒体单位对在职员工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相关培训不到位,这就在源头上导致全媒体人才缺少。再次,一些在职人员在工作中安于现状,积极主动性不强,对新业态反映迟滞,存在经验不足、业务不精的问题,不能满足广电融媒体建设的需求。

1.2 人才引进难且易流失

相比于互联网企业,广电融媒体中心一方面作为传统媒体在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方面明显缺乏竞争力,难以引进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作为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在人员编制、人员进出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即使发现了一些有特长、有能力的人才,根据现行招聘体制也难以吸收进来。同时,在人才维护过程中,职称评定通道和晋升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并且流失员工中的优秀人才占比较高。

1.3 人才梯次结构不合理

在当下广电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中,不仅缺少全媒体人才,而且人才梯次的整体结构不合理。首先,从年龄来看,广电融媒体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当前,大多数县级广电融媒体中心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一线采编人员大多是“70后”“80后”,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其次,从学历来看,广电融媒体高学历人员比例较低,尤其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普遍学历较低,以大专学历为主,高学历和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稀缺。例如,河北某县电视台150名员工中,本科毕业的仅占三分之一[1]。

2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定位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里的“四力”对于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广电媒体纵深融合的当下,媒体行业生态和产业格局被重塑,新业态催生了新的人才需求,传统广电媒体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四力”已经无法涵盖和适应融媒体时代“四力”人才需求,为满足更高、更全面的人才培养要求,传统广电媒体必须深化增强工作人员“四力”。

2.1 加强与受众的连接,扎实脚力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大兴‘开门办报’之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2]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实践基础,深入群众中,立足群众生活,加强与群众的情感连接。新闻工作的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所以广电媒体人员要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传播主流思想;同时,深入互联网舆论场,收集大众关注的焦点,深入了解网民尤其是新时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感。

2.2 捕捉最新动向,练就眼力

捕捉最新动向,练就眼力,是提高广播电视媒体人员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练就政治眼力。广播电视媒体人员要准确抓取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和热点问题,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观点都能够准确辨别,明辨是非。同时,要立场坚定,做意识形态领域的排头兵,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其次,练就新闻眼力,广电媒体人需要在每天海量的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时刻保持对广电行业新变化的关注,广播电视媒体从相加到相融,不断重塑新业态,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新兴技术也不断被运用到广电媒体中,作为媒体人应时刻关注媒体融合发展形势,做时代前沿的瞭望者。

2.3 运用互联网思维,激发脑力

广电媒体融合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介质融合,还涉及产品形态、经营模式、产业发展模式等,无论是传播内容、传播方式还是传播渠道,都区别于以往广播、电视、报纸的单一性。融媒体时代,媒体人员要有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生态感知能力,以互联网思维对广电媒体乃至整个融媒体业态进行重新审视。在产业层面,媒体人员要运用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制作新闻产品,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拓宽广电产业边界,促进广电数据资源整合;在新闻产品层面,媒体人员要运用迭代思维、极致思维、简约思维,推进广电融媒体平台迭代升级,优化用户体验;在组织形态层面,媒体人员要运用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流量思维,推动广电融媒体业务运营。在此基础上,媒体人员要始终将“互联网的九大思维”贯穿于工作流程。

2.4 拓展数据分析思维,提升笔力

近年来,广电行业的一些新兴职位如数据统计分析师、舆情分析师等越来越注重媒体人的数据素养,这说明作为广电媒体人不仅要有创作优秀内容的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广电融媒体中心汇聚了海量的媒体内容数据和用户服务数据,所以媒体工作者需要具备数据敏感性,通过数据检测网络舆情、捕捉社会热点、预测事件发展态势、洞察用户需求,并以此为导向进行内容生产。彭兰教授指出:“未来越来越多的深度报道将是数据驱动的,是基于大型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实现的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揭示与解析。”[3]这使得广电媒体工作者需要具备数据采集、清洗、统计、分析、可视化等方面的能力。

3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建设方案

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全媒体人才队伍是推进广电媒体纵深融合发展的关键。为此,学界和业界应共同改革求变,建立完善的全媒体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都符合融媒体需求的全媒体人才队伍,突破人才供需失衡的瓶颈。

3.1 盘活存量,激发内生动力

广电媒体要想盘活多年积累的人才存量,就要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从内部实现人才的转型和升级。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一方面,创新绩效考核模式,优化薪酬发放和利益分配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性,将岗位职责、经营创收、服务质量、优质外宣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实际贡献拉开收入差距,以奖惩激励为杠杆,奖优罚劣,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为广电融媒体人才提供多元化的晋升渠道,大胆选拔优秀人才,激发人才的驱动力和创造力。首先,建立健全集团内部的人才流动机制,如湖南广播电视台打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人才之间的交流合作[4]。其次,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对于高级人才的引进和留用,要改变现有的薪酬设置和岗位设置,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再次,给员工评先、评优时,要向优秀全媒体人才倾斜,不断激发全媒体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

二是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和培养机制。广电媒体通过对在职员工的培训与提升,能快速应对人员能力不足的窘境。对内,广电媒体可以开展内部业务培训活动、举办业务技能大赛等,切实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特别要加强对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舆情分析、新媒体运营、数字化营销等方面进行有效培训。对外,广电媒体可以协同新媒体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等相关机构,通过开放式、跨界互动联合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引导新闻队伍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推动从业人员向全媒体记者、编辑、主持人和管理人才的整体转型。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广电媒体不能只培训一线工作人员,要对全部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并将培训内容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3.2 精准增量,引进优质人才

数据显示,部分县级媒体没有建立相关的人才引进机制,专业人才引进制度的缺乏导致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浮于表面[5]。广电媒体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引进优质人才,将真正的广电融媒体建设人才汇聚在一起。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与制订人才引进计划与方案。各媒体机构要立足现实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制订短中长期的人才引进方案与计划。例如,济南广播电视台出台实施了《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和“人才回流计划”,一次性争取了30个事业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全国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示范点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坚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面向全国招聘优秀高层次媒体人才的常态机制[6]。

二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一方面,通过投资设立公司,创新市场化手段,引进人才。例如,广东省媒体融合重点项目——广东触电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广播电视台全资下属公司,其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路线,招募优秀互联网人才,涵盖智能技术、数据挖掘、产品运营、直播策划、渠道推广等方面。另一方面,可以对标互联网公司,通过提前“校招+社招”引进人才。例如,广东触电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开招聘见面会,提前选拔优秀毕业生;芒果TV制订“青芒计划”,开办“芒果讲习所”,专门募集校园人才。

3.3 学界储量,力行教育改革

学界作为广电融媒体中心人才后备军的培养基地,要源源不断地为广电融媒体中心输送人才,其人才培养路径与思路也应当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丰富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革新教育模式,为广电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是在教育内容上,以国家需求、行业发展动向为依据,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设置。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近年来数据新闻、算法新闻、人工智能主播在新闻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大数据分析、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都应该被加入教学内容中,将学生能力建设与社会需求、行业需求衔接。同时,高校还应设置一些“新闻+法学”“新闻+智能技术”等交叉学科课程,构建“文文融合”“文工交叉”的知识技能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是在教育模式上,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化协同育人模式。高等院校应积极打造校外媒体机构实践基地,通过共建课堂、人才基地建设、课题研究合作等深度协作方式与企业、媒体等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此形成良性互动的产学研联动机制,为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实践平台。例如,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推动新型融媒体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2021年9月28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新华网在融媒体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探索出了高校与企业育人新模式,推动了融媒体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为广电媒体发展提供了优质人才支撑。

人才是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随着广电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应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明确培养定位,完善培养方案,与广电媒体融合进程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广电融合人才
人才云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融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