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文献纪录片的代入感探究
——以央视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为例

2022-02-08 14:09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4期
关键词:山河纪录片党史

阳 健

(作者单位:衡阳电视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从中央到省市,各级电视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党史文献纪录片献礼党的百岁华诞。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山河岁月》、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诞生地》、湖南卫视的《百炼成钢》、浙江卫视的《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等。这些纪录片的问世使观众对党的百年风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伟大建党精神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纵观这些作品,之所以能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增加代入感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激发起观众的观看欲望,将观众带入故事营造的场景和氛围中。

所谓“代入感”,是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读者、观众或玩家随情节的起伏而起伏,深度参与到故事中,获得了更强烈的心理感受。

党史文献纪录片作为文献纪录片的一个分类,2021年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异军突起,成为国内电视界一个热门的类型片。党史文献纪录片是围绕党史,重演真实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式电影、广播节目或电视节目,其具有题材重大、史料价值高、主题宏大等特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一些重要的党史事件并没有清晰的影像资料留存,加上收集的文献资料新意不够,很多时候,党史文献纪录片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讲述缺乏足够的魅力,与观众容易产生代沟,感染力大打折扣。所以,在创作中,编导往往会绞尽脑汁,运用多种手法增强作品的代入感,使之更具贴近性、可视性。在这一艺术探索中,央视纪录片《山河岁月》无疑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典范。

《山河岁月》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献礼党的百岁生日制作的一部高品质党史文献纪录片,全片共100集,于2021年5月14日正式上线,用2 500多分钟,呈现了党的百年沧桑与现代辉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上,该作品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小切口、精细节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特别是综合运用镜头语言、场景再现、现实与历史交融等手法,营造了强烈的代入感,值得业界借鉴学习[2]。

1 从当下的生活化场景切入增加代入感

“1954年,你看这个胸牌,原来还都有这种胸牌,1955年以后就没有了。聂荣臻、叶剑英,这几位是黄埔学员,陈赓、徐向前应该是,周士第应该是。”

这张拍摄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的合影,留下了国共两党黄埔校友的身影。彼时,毛泽东风趣地说:“我曾经在上海为黄埔军校招过一期学员。”

这是纪录片《山河岁月》中第7集《北伐,北伐》中的开场设计,记录的是采访当天,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在书房翻看老照片、陷入历史回忆的一个生活化场景。

看到这一场景,观众瞬间能感受到,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叙述,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温暖的百姓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因此,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到纪录片所营造的氛围中,对历史产生亲近感。

党史文献纪录片,往往以历史的讲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因为时空跨度大、影像资料模糊,往往会产生观看的陌生感、距离感,不利于作品信息的接收和价值的传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河岁月》跳出历史“写”历史,从当下生活化的场景切入,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带着探知欲往下面看,在熟悉的情境中接受沉浸式的党史教育[3]。

在这一集当中,还有这样一段描述:

1924年,黄埔军校在广州市长洲岛创办并招生。日暮时分,在城里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乘着渡轮回到长洲岛阖家团聚。1924年初夏,蒋先云和一批热血青年也是在这样的日暮时分渡水登上了这座小岛。

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单位、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是观众再熟悉不过的情景,编导用这样一段平实的文字和画面,将当下和历史迅速建立起逻辑上的关联,让观众轻易就能穿越时空,来到1924年北伐名将蒋先云学习、生活过的地方。

第32集《宝塔山下》也沿用了这一方式,一开场就展示了一个现代的时空环境,延安的剧院舞台上正在上演精彩的情景剧,“在东方红大剧院里,红色情景剧《延安,延安》即将开演,这部讲述20世纪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并在宝塔山下历练成长的情景剧在延安长演不衰,一代青年的生活与爱情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许多观众。”看似闲来之笔,无关紧要,却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从实景舞台直接走入了历史舞台。

由此可见,《山河岁月》通过抓住“当下”这一关键词作为报道的内容要素,塑造了具有亲和力、互动性的文本特质,成功引导观众共同见证、参与党史事件的演进,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态度认知。

2 以生动鲜活的史料增加代入感

“这是1919年6月11日晚8点多”,侦探记录说,“在新世界游艺场见一白帽西服人,上下楼甚频,且其衣服兜中膨满。”这白帽西服人就是陈独秀,他随身携带着由他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前往位于天桥附近的新世界游艺场,准备散发。在探员的跟踪下,陈独秀经过两个小时的不断上下楼寻找合适的场地,最终潜入游艺场顶层五楼露天天台。此时,恰好四层的楼台正放露天电影,趁此良机,39岁的陈独秀将大把传单凭空一挥。

这是第1集《历史的天空》中的一段描述,引用北京市档案馆收藏的北平旧警察档案,还原了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以身犯险,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进行革命宣传时的场景。“上下楼甚频,且其衣服兜中膨满”“大把传单凭空一挥”……生动鲜活的档案史料、传神入微的细节描写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追求真理、临危不惧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3个月后,陈独秀出狱,李大钊为他写了欢迎文章,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现在有了很多的化身,同时奋起:好像花草的种子,被风吹散在遍地。”在历史的叙事中加入文学的色彩,让冰冷的历史有了温度,温润人心。

党史文献纪录片是最能真实、准确反映历史事件原貌的类型片之一,为了最大限度贴近历史,创作者往往会在史料的挖掘上下足功夫。

一是尽量新鲜,党史故事和党史人物很多时候已为人们所熟知,要激起观众兴趣,编导必须寻访更多不为人知的革命文物、老照片、旧实物、历史档案、遗址遗迹等党史印记,运用文字、影像资料等,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从第一季来看,《山河岁月》的文本和影像可谓相得益彰。片中呈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如1926年苏联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工人运动影像资料中,邓中夏正在街头演讲;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拍摄的影像资料中,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策马奔腾而来。片中还有许多珍贵的采访资料,如1993年采访伍修权谈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这些重见天日的史料,让党史人物活灵活现地从故纸堆里走了出来,变得有血有肉[4]。

二是尽量生动,讲述那些细腻的、有质感的党史故事,让观众看了有身临其境之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有情怀的叙述,真实而生动地传达出历史深处的如烟往事。例如,第12集《无言的丰碑》从上海市修缮一处老建筑时的惊人发现说起,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意外发现一个建筑图纸上都没有标注的神秘阁楼,“一大片区域都没有出现在图纸上,连门也只有一半大小,这座小楼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一个秘密机关的旧址。90多年前,进出这里的人总是行踪隐秘,他们就连写字都很特别,舔墨、书写、笔锋掠过,却只留下淡淡水痕,晾干后更是没有一丝痕迹。”生动的叙述,悬念的铺设,将观众带入一个神秘的故事情节中,勾起了无限的探知欲。这些都说明了《山河岁月》通过抓住鲜活生动的史料作为文献纪录片的重要内容要素,成功引导了受众较为统一的、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从而为片子建构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3 以人带史、以人言事增加代入感

《山河岁月》每一集都讲述了六七个故事,全片100集,共有620多个各不相同的党史故事。该片不仅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红色纪录片,也是展示党史人物最多的一部纪录片。总导演夏蒙说:“我们以人带史、以人言事,党史的每个重要阶段、每个重要时间节点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尽可能不忽略。”

通过人物带出历史,通过人物讲好故事,贯彻这一创作理念,《山河岁月》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人物细描进行了结合,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历史真实感。例如,第18集《秘密战线的长征》讲述了1934年隐蔽战线的共产党员同敌人顽强斗争,为长征保驾护航的一段往事。编导在处理这段历史时,将项与年穿越重重封锁,送出挽救红军绝密情报的故事作为一条主线。“经过商议,最终这些情报被缩写在四本四角号码辞典上,由熟悉当地方言的项与年携带,踏上了前往中央苏区的道路。”一路上,面对敌人的封锁盘查,他想到了把自己化妆成“乞丐”,经过巧妙易容,穿越重重封锁,只用了6天就赶到了苏区,把绝密情报交给了党中央。“当周恩来和李克农见到项与年时,几乎不敢相认,眼前这位站着的老叫花子就是他们熟悉的部下项与年。”通过这样的人物细描,观众仿佛随着山路漫漫,与项与年一同快步疾走,穿越封锁线,塑造传奇的人生。

第30集《密林中的日记》讲述的是东北抗日联军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漫长岁月中,依据党的抗日救国方针与强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编导同样没有把更多镜头对准东北抗联与敌人的正面交锋,而是聚焦抗联主要领导人周保中和他写的抗日游击日记。通过大背景下的小日记,碎片化地再现了抗联战士的英勇顽强。1936年10月,日军调集兵力1.6万人,对抗联进行讨伐。周保中写的日记记载了敌人讨伐的具体情形:“寇贼不断以步、骑兵分批出没于铁路两侧,飞机不断示威及各处搜索侦查。”1937年3月20日,抗联发动了攻打哈尔滨依兰县的著名战斗,周保中在3月20日的日记中写到:“是役,敌方有死伤百余名,我方安全无恙,夺获敌械一百三十余支,弹药三万粒及战利品甚多”。把周保中作为抗联故事的一条主线,以日记作为载体,观众的情感随着人物命运的起伏而起伏,视线随着片子空间意向的转换而转换,增强了观看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人物的命运总是和特定历史息息相关。《山河岁月》将人物视为党史事件叙述框架的活跃因素,以人带史,以人言事,这样筛选组合出来的素材,更有利于将观众直接带入“现场”。有了个性分明的人物,再严肃的主题都不会死板沉闷。

4 以年轻态的艺术形式增加代入感

画面和语言是党史文献纪录片的重要构成。以往党史文献纪录片在镜头表现时大量运用党史现场和影像资料,然而,《山河岁月》却大胆颠覆了这一传统,把现代理念融入创作当中。作品充分重视画面形式的创新,借助手工沙画、分层动画、油画、热播影视剧的画面穿插等多元素创新表达,给观众带来了富有新意的视听享受,这样的形式融合不仅提升了影像的叙事张力,也让年轻的受众更容易接受。第10集《从三湾到古田》其中一段写道:“在不久前发动的南昌起义中,为了团结国民党左派,起义军仍然打着国民革命军的旗号。”此时画面出现的是油画家黎冰鸿1977年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南昌起义》,油画以写实主义的风格,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起义场景,渲染了起义前紧张严峻的气氛[5]。

《山河岁月》不仅画面追求年轻态,其语言也是尽可能赋予时代感。第7集《北伐,北伐》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当周士第第一眼看见停靠在站台上的庞然大物时,兴奋得手心都出了汗。铁甲战车,在黄埔军校里,周士第曾经在苏联教员的课堂上听说过这个战场大杀器。”“杀器”,这个现代网络用语,用在此处恰到好处,传神地勾勒出铁甲战车的威力。

可以看出,《山河岁月》通过多元的年轻态艺术形式与轻语态的表现手法,有效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更加便于新时代文献纪录片在青年一代中的融合传播,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近群众,变得亲切可感。

作为一部具有现代创作理念、融合多种创新手段的党史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一经推出便赢得了年轻观众的流量。收视调查数据显示,《山河岁月》对各观众群的吸引力均有所提升,中青年观众提升尤为明显,其中25~34岁的年轻观众的忠实度涨幅最高,达到了73%;35~44岁的观众的忠实度涨幅达66%。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的话题设置与全平台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代入感,在年轻人最喜爱的社交媒体上,该剧引发的话题效应也开始持续发酵,仅开播6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起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达7 451万次,微博账号相关博文阅读量达2 068万次,短视频播放量超过500万,网友也纷纷留言加入话题讨论,成就了一部“红色青春偶像剧”。

5 结语

笔者从生活化场景切入、生动鲜活的史料挖掘、以人物为主的叙述方式、年轻态的艺术形式等不同层面综合分析《山河岁月》在文献纪录片代入感方面的探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党史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必须因时而动,因人而动,抓住观众的兴趣点,围绕作品的故事线、情感线,通过多种手段带动作品与观众进行呼应与互动,在当下和历史之间建立一个纽带,让党史“活”起来,让观众更好地进入历史场景,产生共情共鸣。

猜你喜欢
山河纪录片党史
誓把山河重安排
万里山河
山河壮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直下看山河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