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类电视剧中国家司法形象的呈现
——基于《扫黑风暴》的叙事策略分析

2022-02-08 14:09林羽凡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4期
关键词:正义司法受众

林羽凡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要根植法治精神,就必须重视法治文化土壤的培育。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法治理念,并引导受众主动聚焦各类法治事件、主动了解司法活动。近年来,电视剧行业中涌现出一批制作精良的热播法治电视剧,如《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等,此类关于反腐、扫黑、打击犯罪等题材的法治类电视剧深受人们喜爱,在各大网络平台的播放量也很高。同时,这些电视剧也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司法形象角色,扫黑英雄正是正面建构国家司法形象和传播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但就整个市场来看,内容同质化问题不容忽视,法治类电视剧应在题材选择、内容设计、剪辑包装等生产和发行环节不断创新,提升创作高度,深度挖掘法律内容,保证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提升受众的法治素养。

2021年暑期,《扫黑风暴》正式开播,该剧以扫黑除恶为主题,取材真实事件,司法形象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在传播过程实现了有效普法,让公平正义能够被“看到”,特别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孙小果案”,在剧中也进行了改编再现,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1 《扫黑风暴》的传播意义

电视剧《扫黑风暴》一经播出就引发网络热议,在导演和观众的互动中,相关话题频繁出现在微博话题热搜之中。截至电视剧播出结局,微博话题#扫黑风暴#的阅读量超过42亿,原创博文的发布超过10万条,并登上了2021年新浪微博剧集影响力榜单第一、电视剧话题第一等多个人气评选之首。为此,新浪微博还举办了“手写祝福致敬扫黑英雄”等线上活动,不断延伸传播领域,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这部优秀电视剧的爆红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其创作由中央政法委直接指导,制作团队谨慎考量、严格选材,在内容上适度取舍,深入挖掘。这也是社会各界致力于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聚焦法治事件、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一次成功探索,对于树立法治信仰和宣传国家司法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2 “情感消费”的受众心理

在主观层面上,正面的司法形象能够唤起受众的正义感,形成情感共鸣。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使用媒介能够对受众在生理和精神、情感上产生影响,并据此形成或改变受众使用媒介的主观感受。新兴媒介潜在影响着人们对于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感受,且这种影响比讯息的内容更加重要[1]。结合学者乔纳森·特纳对情感体验的观点,可以认为,受众在媒介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情感体验包括引发身体系统的生理变化,使得受众能够产生恐惧、愤怒、悲伤等基本情感;其二,情感体验影响认知,使受众能在故事叙述中产生与实际生活的联想,从而对传播的信息感到陌生、熟悉或接近;其三,情感是一种符号标签,即人们对特定生理唤醒状态的命名[2]。由此来看,法治题材类电视剧给观众带来的情感体验,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受众对国家司法形象以及法治环境的评判。尤其是在“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民意往往是在网络舆论中得以体现的,这种情感体验的形成和改变对于社会法治文化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在全媒体时代,此类法治题材电视剧的火爆不仅要靠外在形式的精良制作和宣传包装,更要让传播内容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符合用户的消费心理。一方面,要讲好“正义的故事”,司法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组织逻辑必须严谨;另一方面,要讲好“百姓的故事”,要让底层百姓的形象和生活进入电视剧之中,不能一味地去创作“英雄主义”而忘记了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

3 《扫黑风暴》的人物塑造

《扫黑风暴》改编自孙小果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黄鸿发案等多个真实案件,剧中的人物关系网涉及官、商、警、黑等复杂关系。不同的人物面对法律底线有着不同的坚守和行为表现,正面的司法人物往往是维护法治权威、坚守法律底线、追求公平正义的正义方,而违法犯罪者往往是滥用职权、蔑视法律权威、挑战法律底线、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正义对立面。

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发现,剧中人物角色塑造可以分为三类:

3.1 维护公平正义的正面典型人物

剧中的何勇与李成阳是两个个性不同、遭遇不同、追求不同的典型人物角色,在情感、行为上形成了强烈对比,但维护公平正义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首先,何勇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奋斗一线队伍的一个缩影。电视剧并没有将何勇塑造成一个神通广大的大英雄,反而是一个贴近生活、机智果敢、具有亲和力且内心坚守正义信念的扫黑警察。他不仅是肩负重任,勇敢与黑恶势力进行斡旋的专案组组长,也是一个会犯错、会犹豫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剧中对一些扫黑除恶行动过程的拍摄体现了扫黑除恶工作的复杂与艰辛,何勇作为带队人对其他同行始终保持信任和尊重,他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反思,在行动中不逞英雄,一切以组织纪律为先,执法严格依据组织规范和法律规范。这对于国家司法形象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体现出一切问题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来解决的基本工作原则。

其次,李成阳的角色对剧情增添了人性色彩,也是对“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主题的最佳表达,其人物设计真实生动、饱满且更加多面。他作为一个被设计陷害而后蒙冤被“清除”出警察队伍的悲剧人物,始终谨记作为警察的职业初心,他相较于何勇的铁面无私、严肃严谨,更多了一些坚韧和人情味。他虽然和违法犯罪者马帅有生死之交,但并没有受利益诱惑而堕落,而是主动去影响周围的人要敬畏法律、遵守法律,在数十年卧薪尝胆中始终坚持寻找真相,不为世事改变所动。这个角色是对何勇这一角色的合理补充,也是对司法工作人员的“普通人”一面的温情呈现,既是对社会正义的宣扬,也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引人深思。

该剧对正面人物的塑造较为丰满,既在冲突和矛盾中穿插了亲情、友情等内容,也在剧情推进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和伏笔,形成一定的逻辑闭环。

3.2 保护黑恶势力的反面司法人物

该剧最受关注的部分是对案件的深刻剖析,以及反面司法人物形象的多面呈现。剧情从犯罪发生学的角度深刻揭示了犯罪行为从萌芽到最后成为危害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案的形成过程,几乎所有的反面人物都有着犯罪发生心理学的动机,并对其犯罪行为的既遂轨迹进行回溯。保护黑恶势力的反面司法人物在权力和人性的欲望中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首先是贺芸、董耀等公职人员人物角色,他们滥用权力、蔑视法律,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纵容黑恶势力的发展壮大,极大损害了国家法治形象,让人民群众利益受损,是完完全全的反面人物。其次是孙兴、马帅等黑恶势力,他们的性格、成长环境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是令人民群众既惧怕又痛恨的社会“毒瘤”,也是扫黑行动打击的主要对象。

人性的弱点是普遍存在的,司法人员在面临矛盾与挣扎时,有人会作出错误选择,铤而走险进入法治的“灰色地带”。比如对贺芸这一人物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亲情上,人物表现在“好警察”和“坏警察”的矛盾与母子感情的冲突中得到了爆发。她在法律底线面前选择包庇罪恶,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法治原则的挑战和破坏;她利用职权作出了自私的错误抉择,人性的弱点得以展现。这虽在情理之中,但个人利益的不法获取是对整个社会的伤害,也是对政法人员队伍的现实警醒。

3.3 坚守岗位的司法人物群像

剧中对扫黑行动的上下配合以及团队协作也有所描写,用较短的篇幅展现了坚守岗位、维护法治权威的司法人物群像。在扫黑除恶斗争工作过程中,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是最不该被忘记的人物。2020年全国扫黑办曾公开数据,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牺牲的政法干警有700多人。正如剧中的年轻刑警林浩,他心怀正义,在与黑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全力以赴、从不畏惧,个人情感的表达不受权力、地位的限制,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是坚守正义的基层司法人员的缩影。正是这样不断续存的年轻力量汇聚在一起,才能够形成并逐渐壮大扫黑队伍,这种贴近生活、普通平凡的角色更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传递,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例子,是人群中不起眼的正义英雄,也是国家司法队伍的组成力量,是人民利益的保护伞,也是打击犯罪的政法队伍中崭露头角的年轻后备力量[3]。但也有一些评论认为该剧关于扫黑警察的群像展现处理过于简单、刻板,不够贴近生活,在内容篇幅上还应增加更多直观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多元展现。

4 叙事策略的突破与创新

4.1 情感体验的复合

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痛恨、受害者的同情、司法行为的支持肯定等情感交叉叠加,形成了受众情感体验的复合。《扫黑风暴》在叙事展开的过程中,先以徐小山姐弟的故事为引,并行插入了菜霸案、麦自立受害案等时间线,大量描写了黑恶势力对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威胁。在剧情发展中,观众先是对黑恶势力的所作所为产生极度的愤怒,一些观众甚至可能会感到恐惧和悲伤。这种负面情感的体验会让人倾向于求助外部正向情感的保护,观众会寄希望于司法人物的积极作为,并对剧中角色产生期待。这种角色期待的产生往往会受到观众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比如,部分观众表示曾经受到过司法人员的差别对待并在网络上发文宣泄不满,有的观众则会表示自己一直是司法队伍的支持者。

剧中人物的行为设计并没有将警察描写为上天入地的英雄人物,更多展现的是他们通过一步步调查取证,走访群众,运用智慧和工作经验同黑恶势力进行斗争。当观众看到罪犯被惩处,正义得以宣扬,就会感到大快人心,此时正面情感的体验会得到加强,部分负面看法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这体现了扫黑除恶行动对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作用,随着剧情发展逐步找回应有的社会公平正义。更重要的是,合理的剧情设计能够让受众更加沉浸其中,引发共鸣,受众也在电视剧的故事叙述中有所思考,并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意见表达,增强了社会法治信仰,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4.2 人物心理的刻画

对不同人物心理变化的刻画,也从侧面展现了司法活动和道德人情的关联,让受众更能感受到司法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司法人物取舍权衡的复杂考量。该剧播出后,其紧张氛围的营造、情节张力的设计、故事发展节奏的把控以及剪辑的流畅都得到了观众的支持和认可。拍摄过程中,镜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力求逼真,在一些细节上进行留白,让观众自行讨论,这是引发话题热度的又一个成功之处。对贺芸情绪崩溃的全过程记录,亲情和法律正义间的矛盾冲突令观众也为之动容;对李成阳眩晕、无奈、失望等面部表情的特写十分出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视频剪辑频上热搜。同时,也有不少评论认为该剧在心理细节刻画上出现了同质化、模式化的内容设计,对于人物情绪的渲染所占篇幅较多,心理变化的串联内容过于煽情化,而对于扫黑除恶行动的内容展现过于碎片化;在整体叙事上,部分叙事处理过于仓促,因为时间线复杂,容易出现镜头混乱、节奏不一致的情况。

5 结语

《扫黑风暴》以社会现实为创作来源,但最终落点并不在于极力表现“黑”与“恶”,而是着重展现国家“扫黑”和“除恶”的决心,并挖掘“黑”与“恶”背后的成因,探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路径。同时,其情节走向和人物表现都着力于体现社会正义和法治精神,以此来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向前。这种对于真诚、积极的情感的集中展现,能够给观众提供直观且震撼的情感体验,使得观众更加走近司法活动,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了解司法公正的内在逻辑,理解司法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并极大地提振司法公信力,让公平正义更加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正义司法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制定法解释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司法所悉心调解 垫付款有了着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限于亲友“低吸高贷”行为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