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危机与转机

2022-02-08 14:09何卓伦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4期
关键词:受众创作内容

何卓伦

(作者单位:武汉传媒学院)

随着视听节目传播从广播、电视等传统渠道发展到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渠道,丰富多样的视听节目更多地在大众生活中承担起资讯传播、休闲娱乐等重要责任,大众对于视听节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角色在新媒体的浪潮下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播音员主要从事播报和配音工作,传统的主持人只起到串联节目的作用,但这在今天较难满足新媒体受众对视听节目的需求,信息丰富、特点鲜明、服务精准的内容表达才能被受众持续关注。开设有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作为培养视听表达人才的摇篮,在媒体融合带来内容需求变化的影响下,其人才培养的方向的和方法正面临着危机和转机。

1 新媒体环境下的视听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对传媒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被融合,纸媒、广播和电视的传播内容均被互联网以“图、文、音、视”四种形态所承载。而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是传播渠道的变化,更是渠道打开之后生产力的爆发与创作方式的转变。

1.1 视听形式多样化

传统媒体时代,图文内容由纸媒刊发,音频内容由广播播发,视频内容由电视放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多种形态的内容被汇聚,视听形式得到极大丰富。在“大制作”方面,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等依然由大型影视团队进行创作,通过院线和频道首播后,再搬上新媒体进行二度传播,而网络点播功能打破了受众观看的时空限制,点击量随之增加,由此催生出大量网剧和网综,不少优秀的网络作品得以浮现。在“小制作”方面,新媒体音频和视频平台的成熟,使得内容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小规模创作团队和音视频博主不断涌现,延伸出了垂直细分市场。此外,互联网的力量促使传统媒体必须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内容创作也需要符合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的表达规律。可以说,传统媒体也在通过多样化的“新”内容成为新媒体上的“新”主流。

1.2 视听表达贴近化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众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小屏”内容上,人们更愿意通过手机上的各种应用软件接收视听内容。从“大屏”到“小屏”,从看电视到玩手机,体现的不仅是屏幕的大小和观看距离的变化,也是空间变化对视听创作的影响。一方面是内容的贴近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用户拥有对内容的选择权,因此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其再选题加工时都要将贴近用户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观众感兴趣、有用的内容才是好内容;另一方面是表达的贴近化。“小屏”表达的关键在于缩小距离,因此在视听语言的表达手法上要贴近新媒体受众,适配手机屏幕的画面布局更符合近距离观看的要求,自然生动、情真意切的表达更能够走近观众的内心[1]。

1.3 视听服务个性化

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视听创作内容,不断细化的垂直分类吸引着受众的眼球,丰富的题材和鲜活的个性优化了受众的视听体验。受众对于视听服务的需求早已不是初级的获取信息,而是分享生活、获取知识、表达观点和享受乐趣。因此,为了增强用户的黏性,新媒体内容打上了显著的标签,用鲜明的风格与特征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让不同年龄、性别、行业、兴趣、品味的用户都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内容[2]。另外,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让视听服务的提供者能更加精准地掌握用户画像,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视听服务,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创作红利,也是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巨大转变。

2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面临的危机

2.1 教学方法模式化

长期以来,播音主持的教学都是在接近标准化的语言表达要求下,通过“模仿式”和“纠错式”的方法来进行技艺传授的。语音有规范的标准,发声有相似的感觉,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有着严格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神态和体态等副语言有着统一的规范。这导致播音有着相同的目标,主持有着类似的套路,内容较为单一,只强调严谨与规范,缺少创新与活力,主持的趣味性不强。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极易带来标准化的培养结果,一方面,失去了播音主持的个性发展,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规律;另一方面,在面对不断丰富的新媒体表达环境时反而被束缚,较难做到学以致用,这与新媒体百花齐放、个性鲜明的创作氛围存在较大差距。

2.2 应用场景固定化

传统的播音主持实践教学以录音棚和演播室为主要应用场景,其相应的工作场景也被提前预设,学生在录音棚和演播室进行的实践训练也和未来的工作岗位对口,这种教学方式在以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时代能够很好地实现仿真教学。但是,语言表达会受到空间的限制,即根据不同的物理空间构建相应的话语场时,固定的表达场景制约着表达的效果。如今,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创作门槛,平价且方便的创作工具让昂贵的演播室和录音棚不再是唯一的创作环境。新媒体环境下,视听作品的场景有别于传统的录音棚和演播室,新媒体的创作环境极为丰富,话语空间也变化多样,如果仍以传统的固定场景开展教学训练,将会制约播音主持在新媒体创作环境下的发展。

2.3 知识结构单一化

播音主持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多按照语音发声、语言表达、类型节目演播的路径进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则根据播音业务和主持业务两大版块开展表达方法和演播创作的训练。然而,播音主持专业是集人文和艺术于一体的专业,有着强烈的跨学科属性,所以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不能脱离人文环境的土壤。目前,主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依然难以解决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致使许多学生只具备语言表达的外壳,缺少内容创作的内里。一方面,学生容易用套路化的语言去处理丰富的题材。什么都能说,但什么都不是很懂,只能做到泛泛而谈,无法满足新媒体受众对实质内容的渴求[3];另一方面,主流人才培养体系难以产出新知识、新内容。新媒体视听内容创作有着明显的“主持人中心制”特征,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其主持人或主播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内容产出实力。播音主持的知识结构如果过于单一,就无法成为创作中的灵魂,创作就容易走向空心化和同质化。新媒体受众需要多样且深入的内容,所以催生出了丰富的垂直细分市场。新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如果只具有表达方法和技巧,缺少内容中的“干货”,则难以扎根市场。

3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转机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行业发生巨大的变革,与之相对应的人才需求也在变化。对于高等学校教育来说,面向时代、面向行业、面向市场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播音主持专业继续发展的时代课题。纵观新媒体对视听传播的冲击,播音主持专业更应该顺势而为,在大环境下改变培养观念和教育方法,积极融入新媒体视听传播之中,将危机化为转机。

3.1 回归语言表达的功能本位

语言与思想不可分割,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代表着其对现实的不同看法,因此,体现思想便是语言的功能内核。此外,一个人的语言习得离不开其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具有极强的实用属性,即沟通交流。口语表达诉诸声音,可以在表现中融入音色、节奏、旋律等丰富的感官属性,因此语言也具有听觉审美功能。

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重技巧、轻内涵的情况,即重在语言的形式模仿,在学习和训练中关注声音的规范与形式,但缺少对语言功能的了解,对语义和内涵的把握也不够,这种情况容易形成机械化的表达。尽管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但其在实践与训练过程中也较难改变对技法的偏重。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表达有着强烈的反模式的特点,因为用户不接受甚至是反感模式化、不走心的表达。尽管优美的声音和标准的发音是播音主持的标志,但在语言表达逐渐走向大众化的今天,这一标志绝不是语言的全部。语言和发声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的同时必须要把牢语言的功能本位,即演绎思想、沟通交流和听觉审美,培养真正善于言语沟通的口语传播人才[4]。

3.2 培养播音主持的服务意识

在以广播、电视为主要视听渠道的传统媒体时代,视听作品大多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创作,由于创作量相对较少和传播渠道单一,其服务意识不强。新媒体时代,视听创作的门槛和成本大幅度降低,传播渠道不断增加,大众的创作热情日渐高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快速走向大众,数量的增加使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与媒体播音员和主持人岗位对口的专业,在大多数人眼中,播音主持的职业形象光鲜亮丽。在这种观念下,学生容易进入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极易导致他们脱离如今的新媒体受众。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表达的情境和内容丰富多样,如果还单纯以播得好、读得好为要求,结果便是应用性不强。如果在内容上不能满足用户的兴趣与需要,就难以在新媒体的创作表达中立住脚。互联网思维是指人们立足于互联网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用户思维则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对于表达者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适应新媒体创作环境的关键。首先,从艺先立德,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创作,都要遵循社会的公序良俗,绝不可以为了博眼球就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只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其次,要摒除播音主持高高在上的错误观念,树立为大局服务、为内容服务、为受众服务的意识。再次,要培养学生关注行业和用户需求的习惯。新媒体时代,用户拥有选择主动权,也懂得分辨有效内容和优质内容,播音主持的创作是为了满足行业和用户的需求,只有懂得行业和用户需求的创作者才会被认可。

3.3 鼓励播音主持拓展跨界模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锻炼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第一,通过对发音的训练,使他们达到清晰、准确、圆润、动听的发音水平;第二,通过对文学素养的培养,使他们实现对语言文字表达的深入理解,先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再通过表达技巧对其进行展现;第三,通过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拥有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观点明确、感染力强的表达力,并可以将这种表达力应用于演讲、辩论、主持、营销、谈判等场合中;第四,通过对类型节目的创作训练,培养他们的视听创作思维和视听表达的具体应用能力。

长期以来,播音主持的教学体系关注于上述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表达内容的充实。而且,新媒体内容创作的垂直细分已经走向了纵深和泛化,这既是创作者的鲜明标签,也是新媒体环境下观众对于内容识别的需要。因此,对于培养表达人才的播音主持专业来说,其要适应新媒体对于内容创作的要求,必须解决空心化问题,通过专业拓展的跨界模式来打破表达技能与表达内容的界限,从培养杂家型主持人转变为专家型主持人[5]。第一,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加大通识课程的设置力度,重视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内容对专业基础的支撑作用。第二,鼓励自主性的探索,在专业导论类课程中加强对当前媒介环境的解读分析,鼓励学生激发自己的兴趣,明确“播音主持+内容”的发展路径,把积累和钻研垂直领域当作必修课来对待[6]。第三,以创作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要引导创作内容跨界和务实,在评价标准中不能仅有专业技能类评价指标,还应提高内容评价的占比。第四,在传媒业解构的今天,众多行业都融入了新媒体元素,对表达人才的需求不降反升,所以高校应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与企业合作的平台,通过第二课堂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内容表达的跨界联动[7]。

3.4 重视新媒体的个性特色

播音与主持的核心能力是表达与沟通,千人一面的问题曾让很多主持人在新媒体环境下集体失语,因为他们缺少表达与沟通中的个性特色。在表达门槛降低和表达平台丰富的今天,新鲜内容源源不断地涌向受众,缺少个性和特色的表达难以形成记忆点。个性和特色既可以是音色、口音、语调和形象,也可以是话语风格和观点逻辑。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播朱广权就因巧妙的押韵让观众记忆深刻,主持人撒贝宁也因其在综艺节目中的活泼幽默让观众眼前一亮,众多自媒体博主更是通过鲜明的特色标签来打造个人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其播音主持的个性特征都已是必要元素[8]。

如今,播音主持的选拔条件也不再是单一的宽音大嗓或浑厚饱满,越来越多有个性的声音和表达都能被认可。播音主持个性和特色的形成受到自身性格、学识、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在专业考试选拔中,除了考查他们的形象和声音条件外,也要观察他们的个性与内涵。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是能够表达与沟通的人才,所以乐观开朗、自信大方依旧是播音主持个性方面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逐渐上涨,个别高校也已经在艺术类招生考试中作出了改革,增加了有关文史知识的笔试项目来考查考生的知识底蕴,这些都是为了能够选拔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

在高校教育方面,注重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个性培养。第一,要丰富教学模式,除了常规的“模仿式”和“纠错式”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引入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不能以唯一和固定的范本或标准进行教学;第二,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拓宽视野、丰富思想,可以将读书会、观影会、讲座交流等形式纳入教学体系中;第三,要鼓励学生寻找自我和表达自我,语言关联着内心,展露着表达者的理解与修为,无论是声音的处理还是思维的演绎,其都应回归表达者本身。因此,在专业教学和创作过程中,应把“我是怎样想的”和“我想怎样表达”作为重要一课来培养学生。

3.5 加强数字媒体的技术支持

传媒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传媒教育的发展也依赖于外部技术环境。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传媒业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手段持续影响着传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终端的普及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也让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播音主持教育更多是关注沟通与表达的“内功”,如今更加需要丰富表达手段的“外功”,在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上体现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实践条件的升级改造。在传统录音棚、演播室的基础上建设新媒体实验室,提供大数据内容平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场景,并设置与之匹配的课程;另一方面,关注新媒体带来的节目形态与制作方式上的变化。在短视频和直播已经常态化的今天,主播成为沟通表达的关键,播音主持专业除了在课程上要有相适配的内容,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创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内容创作工具,了解互联网的运作机制,用新媒体的眼光为沟通与表达赋能[9]。

4 结语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需要紧跟传媒业发展的脚步。在今天,新的传播方式催生出新的内容需求,5G、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技术不断发展,也不断更新着播音主持表达与沟通的样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要正视发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应对,既需要紧握核心的不变,也需要顺潮流来应对播音主持身份的万变。不同高校由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差异,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方向上也有区别,所以更需要结合自身特色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受众创作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一墙之隔》创作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主要内容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