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学习、行业与外来者劣势研究

2022-02-08 12:54蔡灵莎杜晓君杨慧芳张忠良
运筹与管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外来者密集度劣势

蔡灵莎, 杜晓君, 杨慧芳, 张忠良

(1.浙江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3.嘉兴学院 经济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受制度、文化、区域等因素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外来者劣势(Liablity of foreignness)威胁[1~3]。有效识别、正确评估并采取恰当的战略举措来降低外来者劣势,是实现投资目标的重要保障[4]。近年来,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步伐不断加快,遭受的外来者劣势也日渐凸显[5]。作为新兴经济体大国,中国2021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1451.9亿美元,但中国公司折戟海外的现象却频频出现。新“丝绸之路”的展开将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克服海外投资中的外来者劣势,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知识是公司价值创造的源泉,进而能够降低劣势,或形成优势[6]。组织学习作为知识获取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外来者劣势领域学者们的关注[7]。然而,梳理组织学习与外来者劣势关系的文献发现:第一,已有研究主要围绕“组织学习能否降低外来者劣势”这一问题展开,对“不同学习模式与外来者劣势关系”的讨论较少。组织学习具有双元性,不同学习模式对外来者劣势的作用机理、时效皆存有差异[8]。这些学习模式应追求均衡、协调发展,亦或毕其功于一种,才能更好降低外来者劣势?第二,根据所处行业特性,公司对双元学习的需求不能一概而论。行业知识密集度越高,公司的外部变化越迅速,就越需要通过探索式学习来获取新知识。这意味着均衡开展利用、探索所带来的价值,可能会受到行业的影响。第三,已有研究大多以发达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结论是否符合?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更多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经验数据进行支撑。由此,本文试图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双元学习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并考察行业知识密集度在双元学习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调节作用。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双元学习与外来者劣势

March首创性将双元观点延伸到组织学习领域,认为利用式学习是利用、深化已有组织技能来提高效率的行为,探索式学习是开拓、获取新领域中的知识、技术等行为[9]。早期研究基于“资源有限”观点,以权衡取舍态度看待这两种学习[10]。后期研究认为,过分关注双元的一面存在缺陷,利用和探索结合才能创造价值[11]。随着研究深入,组织科学领域逐渐形成一个持续观点,即组织的持续成功既取决于现有能力的利用,也取决于新技能的探索。因此,基于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动态性,学者们争论的对象从权衡利用与探索,逐渐演变成如何均衡的问题。将双元均衡思想拓展到对外直接投资中可见,在降低外来者劣势上,也应具有双元的观点。

一方面,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具有互补性。首先,从作用机理来看,利用式学习是对已有知识、技术的精炼与再利用来降低不熟悉性危害,探索式学习侧重于挖掘东道国特定的社会规范、消费者偏好等隐性知识和特有的新技术[12],关注关系危害和歧视危害导致的外来者劣势。其次,从关注对象来看,利用式学习关注确定性事件,是知识的纵向开发。探索式学习则聚焦新的可能性事件,是横向延伸[13]。利用和探索在关注对象上的互补关系,是一种二元正交耦合[14]。当实现利用与探索双元发展时,这种耦合关系将促进跨国公司开展内部价值链上的研发与学习,并拓展学习边界,有助于构建一个创新知识体系,进而可能会更好地降低外来者劣势。此外,从作用时效来看,利用式学习赖以获取的惯例、路径等,是跨国公司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经验知识[15]。相对于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些经验知识更易获得,且能将其快速运用于相似的投资情境[16]。探索式学习在于寻求技术、管理创新等来提高核心能力,进而培育特有的竞争优势来弥补外来者劣势。但是,异国市场的不熟悉性,加剧了这种竞争优势形成的难度,且探索学习面临失败的风险较高,在短期内难以获取回报[17]。双元均衡学习则可能帮助公司在降低外来者劣势上实现短期与长期的协调发展。在进入东道国市场时,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利用式学习来克服最初的外来者劣势,在奠定了一定的国际化能力后,再寻求探索式学习来增强综合实力。探索式学习所获取的关于东道国市场的商业惯例、消费者偏好等规范性知识,既能提高公司在东道国的合法性,还能提高公司的核心能力,以特有竞争优势来克服外来者劣势。

另一方面,利用式、探索式学习相互依存,均衡发展才能发挥协同效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海外子公司作为知识接收体,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处于领先地位的市场知识。通过对东道国先进技术、社会规范等信息的探索式学习,子公司不仅能开展量身定制式的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来降低合法性缺失导致的关系危害,还能将获取的那些战略性资产转移到母公司及全球其他子公司网络,供采取利用式学习的子公司吸收借鉴,降低它们的不熟悉性危害。而利用式学习的子公司,则通过整合探索式子公司转移的知识来进行延伸性应用。这既能降低公司在东道国的不熟悉性危害,还能依靠利用学习快速回报的特性,为探索创新提供资金支撑[18]。这种双元学习型的机制,加速知识的跨部门流动,提高无形资产的利用率,使组织在知识资源的共享与重用中,获得降低外来者劣势的协同效应[19]。但是,这两种学习模式也会使组织发展面临着“连续”与“变革”两种状态。太多的组织变革容易造成组织混乱,太多的连续则容易形成组织惯性[20]。只有实现利用与探索双元均衡,才可能确保公司在演化过程中保持利用性和连续性、在改革过程中保持探索性和变革性,从而在降低外来者劣势上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21]。由此可见,均衡利用、探索学习可能会更好地帮助跨国公司规避海外投资中的外来者劣势,提出假设1:

H1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存在负相关关系。

1.2 行业知识密集度的调节作用

均衡开展利用、探索式学习的目的,不仅让两种学习模式协调共存,实现优势互补,更是通过双元整合来培育双元动态能力,进而实现协同效应[22]。然而,跨国公司对利用还是探索的需求不是一概而论。组织学习在利用、探索上的均衡效应,可能受到行业特征的影响。

市场环境、行业及双元能力的一些研究发现,公司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与其自身的行业知识密集度密切相关[23]。随着行业知识密集度的提高,公司面临的外部市场动态性也就越高。而公司双元动态能力的形成,则受市场环境的影响[24]。对于知识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而言,它们面临的技术变革要求相对温和,市场环境相对稳定,公司可通过双元学习,渐进性地形成动态能力。而对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对其提出了更高的探索性要求。外部环境迅速变化,双元动态能力的形成是一种迭代过程。高度动态改变的技术环境需要公司快速学习新知识来应对外部市场,这将导致利用式学习失去意义[25]。也就是说,当行业知识密集度较高时,高度动态改变的技术环境既不利于发挥利用式学习的作用,也不利于协调、整合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所获的知识,它将导致跨国公司试图通过双元学习来降低外来者劣势的成效变得不确定。

同时,不同行业在路径依赖上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均衡学习的效果。知识密集度较低的行业,它们市场同质化程度较高,创新要求低,在发展中更多遵循传统技术路径[26]。对这些行业中的跨国公司而言,若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均衡开展利用、探索式学习,可以提高对已有惯例的运用,也可以补充新知识、形成新技能,进而以竞争优势来弥补外来者劣势。而对于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创造型的新兴行业来说,市场技术随时更新、市场结构高度多元化、消费者、竞争者、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难以捉摸,给公司带来全新的挑战[27]。公司需要摒弃已有发展路径,通过持续创新来应对外部市场[28]。此时,即使均衡开展双元学习,由于先前经验、知识、管理等已不再适用于新环境,利用式学习的作用将会受限制。探索式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术在短期内将会过时,难以为其他子公司再利用,双元学习将无法实现降低外来者劣势的协同效应。

由上述我们认为,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的关系可能受到行业影响,提出假设2:

H2行业知识密集度能弱化双元学习均衡度对外来者劣势的负向影响。即随着行业知识密集度的提高,双元学习均衡度对外来者劣势的负向影响将减弱。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

样本选取遵循以下原则:(1)上市公司数据披露较全,且本文涉及双元学习均衡度的计算,要求样本公司在考察期内至少发生两起对外直接投资事件,故将发生两次及以上对外直接投资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2)剔除ST股以避免非正常股利政策对结果的影响;(3)剔除投资目的地为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以避税为目的的假投资事件;(4)中国大量涌现对外直接投资是在2001年之后,大多沪深两市公司披露的数据也只能追溯到2001年,故样本时间段选在2001年到2019年。基于以上考虑,通过对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删选,排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最后得到的样本共计181家公司、1051次对外直接投资事件。样本分布特性见表1。

表1 样本分布特征

根据表1,在成立时间上,成立十至二十年的跨国公司较多。从公司性质来看,国有和非国有所占的比例比较接近。在投资经验上,大多样本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次数处于5次以下,且第一次投资时间处于5年以内。这可能意味着,成长型公司所占样本比重较大。

2.2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外来者劣势(LOF)。外来者劣势的测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其形成性指标,另一种是通过反应性指标,即“存活率”、“诉讼率”、“投资绩效”等[29,30]。本文以“投资绩效”来测量。绩效越高,意味着外来者劣势越低,故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投资绩效的倒数来表示外来者劣势,投资绩效以总资产收益率来表示,数据来源于万得数据库。

(2)解释变量:双元学习均衡度(BOL)。以投资动机来判定,将自然资源、市场、效率获取型的海外投资界定为利用式学习,战略性资产获取视为探索式学习。测量公式为:1-|x-y|/(x+y),其中,x表示利用式学习,y表示探索式学习,当x=y时表示达到绝对均衡[22]。

(3)调节变量:行业知识密集度(IKI)。关于行业知识密集度的测量,一些文献从产出角度来衡量,如发明专利,也有一些从投入角度来衡量。本文除了制造业,也涉及一些服务业。服务业的知识密集度无法完全体现在发明专利等统数据上,故本文以投入角度,即公司的研发强度来测量。参考已有文献,研发强度的度量主要采用研发费用/总资产来表示[31],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4)控制变量: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引入以下控制变量。

成立时间(CA):公司成立的物理时间。一些研究认为,成熟公司经验丰富,市场获悉能力强,关系网络广[32],能更好地处理外来者劣势。也有研究发现,年轻公司灵活性好,且政治关系及认知模式容易塑造,能更快适应东道国市场环境,进而能及时降低外来者劣势[33]。

公司性质(CN):国有或非国有。在“中国威胁论”等片面不实舆论的传播中,国有性质增加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障碍,使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更大[34]。因此,本文引入公司性质这一虚拟变量,并以公司最大股东是否国有来判断,若为国有股东,赋值1,否则为0。

权益乘数(IA):资产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值。权益乘数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对跨国公司降低外来者劣势具有一定的作用,数据来源于万得数据库。

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对外直接投资次数(IC)、首次投资时长(FIT)。丰富的投资经验有助于认识东道国市场、制度等信息,降低投资中的外来者劣势[34]。投资经验的测量,一方面考察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投资频数,即投资总次数,另一方面考察投资时长,以首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表示。投资次数和首次投资时长的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2.3 模型构建

根据前文研究问题,以外来者劣势为因变量,双元学习均衡度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如下:

LOF=β0+β1CA+β2CN+β3IA+β4IC+β5FIT+e

(0)

LOF=β0+β1CA+β2CN+β3IA+

β4IC+β5FIT+β6BOL+e

(1)

LOF=β0+β1CA+β2CN+β3IA+β4IC+β5FIT+

β6BOL+β7IKL+β8BOL×IKL+e

(2)

β0为常数项,βi为系数,模型0表示外来者劣势与控制变量的关系;模型1考察双元学习均衡度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模型2引入行业与双元学习均衡度的交互项,考察行业的调节作用。

3 实证检验

3.1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及相关性矩阵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性分析分别如表2、表3所示。

表2 描述性分析

表3 相关性矩阵

从成立时间、投资次数均值来看,样本公司大多处于成长期,且具备一定的海外投资经验。从首次投资时长来看,样本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集中于近五年。此外,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显著负相关,初步验证假设1。其他控制变量与外来者劣势也存有显著相关性,且控制变量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性,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3.2 回归分析

本节运用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0检验了成立时间、公司性质、投资次数及首次投资时长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其中,以投资次数、首次投资时长与外来者劣势的关系显著为负,回归系数分别为-0.234,-0.165,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经验越丰富,公司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越小。模型1检验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的关系,R2由模型0的0.189提高导0.260,且双元学习均衡度的系数为-0.277,在0.001水平下显著,表明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显著负相关,支持假设1。DW值等于2.001,表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引入行业知识密集度及其与学习均衡度的交互项,结果显示,R2值由0.260提高到0.293,表明加入行业知识密集度变量之后,模型的解释力提到了提高。同时,行业知识密集度与双元学习均衡度的交互项系数为0.294,在0.05水平下显著,结合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之间是负向关系,故行业知识密集度显著弱化了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的负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行业知识密集度是如何调节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本文绘制了在不同的行业知识密集度水平上,双元学习均衡度与外来者劣势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随着行业知识密集度的提高,双元学习均衡度对外来者劣势的负向影响在减弱,假设2得到验证。

图1 调节效应

4 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双元性视角,分析了利用、探索双元学习与外来者劣势的关系,并引入行业作为调节变量,考察双元学习均衡度影响外来者劣势的边界条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181家中国上市公司、1051次对外直接投资事件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组织学习在利用、探索上的均衡度越高,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外来者劣势越小。一方面,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在降低外来者劣势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时效上存在互补效应。在作用机理上,利用式学习关注组织已有的经验知识,通过经验技能的跨境利用、拓展、深化来降低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不熟悉危害。探索式学习则倾向于以获取东道国市场的知识来降低关系危害、歧视危害等。在作用时效上,利用式学习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外来者劣势,而探索式学习主要针对长期发展中的外来者劣势。另一方面,知识的跨边界转移,促使探索式学习获取的知识在各利用式子公司中共享,实现降低外来者劣势的协同效应。

(2)双元学习均衡度对外来者劣势的降低作用受到行业知识密集度的影响。当跨国公司所处的行业知识密集度较低,利用、探索学习双元均衡能更好地降低外来者劣势。但是,随着行业知识密集度的提高,双元均衡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程度将逐渐下降。

4.2 管理启示

(1)均衡利用、探索学习能更好地降低外来者劣势的研究结果,为跨国公司布局海外战略提供了方向。利用和探索式学习,皆有助于降低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外来者劣势。但两种学习模式在作用对象、时效上存在差异,均衡发展更能促进外来者劣势的降低。因此,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的谋篇布局时,应充分认识到外部创新性资源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在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投资战略的多样性,也要关注投资战略的协调性。即跨国公司不可单一地寻求资源、市场获取型的利用式扩张模式,也不可完全致力于探索式扩张,而是应在利用已有技术、资源基础上,尝试、探索新的可行技术与商业模式,均衡利用、探索双元学习来促进公司资源、技术、商业模式等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以无形资产的重用、共享来提升实体资产利用率,进而更好降低外来者劣势。

(2)跨国公司在均衡开展利用、探索双元学习时,应结合自身“行业特征”。利用、探索学习双元均衡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存在“行业”边界条件,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市场动态、双元能力及行业关系”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关于市场动态性与双元能力的研究曾指出,温和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公司双元能力的形成。而市场动态性则与公司所处的行业息息相关,由此我们认为,在行业知识密集度较低的情境下,跨国公司的外部市场环境比较稳定,可以对以往经验知识进行利用式学习、对外部市场技术进行探索式学习,通过有针对性地、较小程度地渐进性调整形成双元动态能力,进而实现降低外来者劣势的协同效应。而对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公司而言,“速度”尤为重要。置身于信息、技术高速更新的外部环境中,知识密集型的公司需要快速获取新知识来应对外部市场。这意味着在这些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探索式投资所获取的技术会很快失去应用价值,并不能持续的被跨国公司其他子公司吸收与利用。因此,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不仅要考虑均衡开展利用、探索学习的重要性,还需关注自身所处的行业特征。

4.3 研究局限

毋庸置疑,本研究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本文所取样本公司集中于成长阶段,年限分布区域较窄。在今后研究中,需增加样本量来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2)受分析层面影响,即从公司层面考察组织学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使得东道国环境对外来者劣势的影响难以清晰体现,在后续工作中,有必要根据投资区域展开细化研究。(3)本文采取横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并未考察均衡学习的动态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可以引入时间序列,从协同进化视角考察组织学习降低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演变过程。

猜你喜欢
外来者密集度劣势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某大口径火炮系列杀爆弹地面密集度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武器弹药密集度试验分组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累积海冰密集度及其在认识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作用
最优经济增长下劳动密集度的变动规律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把自己放在劣势